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03-21 14:23张可云
中国名城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城镇化人口

张可云,冯 晟

引言

城镇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事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发展利益,事关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许多领域,对于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1]。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已由过去传统的城镇化阶段进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逻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顺利推进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更大力度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显著优势。我们要深刻领悟并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内在联系与实现路径,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而为全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支撑。

1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1.1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报告[2],但随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型城镇化”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随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概念演变来看,“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但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的城镇化,更加强调城镇化的质量、民生与可持续发展[3]。

1.1.1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即以人为本,实现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一个二元概念。一方面,人口城镇化强调量变过程,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逐步提升。城市是现代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的核心腹地,因此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有助于扩大发展成果的覆盖面与普及度。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强调质变过程,即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确保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都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4]。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实行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的政策,因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的程度。2021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7%,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18个百分点,即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迅速提高相比,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在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城乡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多数大中城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户籍向高技能人才集中倾斜,而低技能劳动者落户城市则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城市中出现了由于供给紧张,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服务难以实现均等化的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则出现户籍附着的集体财产收益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体系不完善,导致许多进城农民工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的问题。总之,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只有城镇常住人口群体持续扩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管齐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1.2 经济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经济城镇化是指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经济重心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实现经济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经济城镇化至少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产业结构由农村型经济、传统工业型经济转向城市型经济、创新型经济。人类社会进入城镇化以前,主导产业往往是附加值较低、生产效率较差的第一产业。随着城镇化水平逐渐提升,主导产业逐步转向资本密集型、能源密集型的第二产业,这一时期经济往往由投资驱动,呈现粗犷式增长的模式,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主导产业逐步转向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高研发、高投入的新一代智能制造业与服务业,经济更多地由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驱动,呈现集约型的增长模式。第二,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张,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铺设,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代表人类高水平的发展成果将触及更大范围。从比例上而言,2021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仅6.24万 km2,占中国国土面积极其有限。从全球陆地面积来看,城市区域面积虽然也只占3%,但全球城市面积总和正以5%/年的速度快速扩大[5]。空间范围上的城镇规模扩大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已有研究根据全球156个经济体的历史数据测算表明,城镇化率在60%—70%的增长阶段中,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带动经济体的人均资本存量增加2%[6]。同时,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张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腾挪余地,为城市更新升级创造发展条件。第三,城市型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深度嵌入全球的贸易网络与产业分工体系,对于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3 社会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要求

社会城镇化指的是农村社会形态转向城市社会形态的过程[7]。由于农村社会形态的人口稳定性较强,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基层自治和熟人网络治理;而城市社会形态的人口流动性极强,基层治理难度更大。当前中国社会城镇化进程明显落后于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社会城镇化涉及政府管理体系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改善,而以行政区划、行政资源配置等为代表的基层行政管理体系无法实现动态的频繁调整,因而多数地区城镇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8]。例如在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与城乡接合部的许多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80%,但是仍然按照乡镇、村委会的农村型区域治理模式进行治理,撤镇设街道和撤村设社区的进程相对迟缓。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治理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仍然相对滞后。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基层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存在较大的缺口。社会城镇化在中国城市老城区规划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许多公共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布局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地区生产生活的效率与效用。但是社会城镇化又是新型城镇化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没有社会城镇化所确立的配套制度,就无法保障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1.1.4 景观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生态要求

景观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主要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景观城镇化指的是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的过程[9]。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硬性约束,绿色发展理念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传统的城镇化阶段中,由于长期忽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空气质量不达标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为了应对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截至目前已经实现阶段性成果。在党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后,实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表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未来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将更加强调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景观城镇化还要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古迹、城市特色建筑、文化遗产等予以重点保护和传承,既要重视物质文明,也要强调精神文明,着力打造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城市。

1.2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超高速度与超大规模的城镇化。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强调质量优先于数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取得了全新成就。10年来,中国城镇化率明显提升,以撤县设区、撤镇设街为核心的城市化管理水平同步改善,城镇化空间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空间内部发展活力持续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1.2.1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同步改善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增加1%的速度快速提高,2022年末达到65.2%,较2012年末的52.6%提升了12.6个百分点。10年来,党中央坚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城市落户限制性条件明显放宽,大中小城市普遍取消了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条件也有明显改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为加快农村人口及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融入城市生活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并取消了关于农与非农的户口性质。新时代以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国共有1.4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伴随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的数量和面积也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2013—2022年中国撤县设区、撤乡镇设街道的进程明显加快[10],同期地级市增加了8个、县级市增加了26个、市辖区增加了117个、街道办事处增加了1 702个,体现了城市化管理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相匹配同步改善。

1.2.2 城镇化空间格局逐步优化,要素持续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城市间联系互动与分工协作日益增强,城市规模结构与城镇化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城市群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新格局。一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凸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高层次人才要素持续向中心城市聚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节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邻近地区中小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19+2”的城市群总体布局,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迅猛发展,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城市群集聚功能愈发明显[11]。中国19大城市群承载着超过全国75%的城镇人口,贡献了80%以上的GDP[12],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开展经济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三是城市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按2020年末的户籍人口规模划分,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相较于2012年增加了8个,达到22个;100万—400万人口的城市增加了29个,达到142个;而1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则减少了29个。

1.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生活品质大幅度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两山理论”已成为政府的行动共识与执政理念,建设美丽城市也已成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容。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攻坚推进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2012—2020年,城市绿地面积同比增长38.2%,城市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34%;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8%与87.9%。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城市废弃物回收、垃圾分类处理和可再生利用体系。从城市存量改造的方面来看,中国城市更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点工程,2019—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 000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后,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显著增强。

1.2.4 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演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实现

随着各类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着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实现。在党中央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中国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均推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实施方案,加快形成改革试验中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经验。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减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3年快于城镇居民,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仅为2.45,相较于2012年的2.88减少了0.43。城市型区域逐步推广实施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一方面,随迁子女在常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得到初步确立,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2021年超过90%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或享受政府购买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一,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目标取得明显进展,公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宽带网络“村村通”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超过90%,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受到有效保护。

1.3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1.3.1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具体来看,人口规模巨大既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较少,人口总和仍然不及中国的总人口[13]。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规模已达到14.1亿人。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得中国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更大的消费需求、更全的产业体系。14亿多人口集体实现现代化,将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浓墨重彩的壮举,将深刻改变全人类的发展进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时意味着中国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因此要统筹实现城市地区的现代化与农村地区的现代化。

1.3.2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富裕。世界上目前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收入不平等、贫富差距大、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等问题。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力消除贫困、不断缩小城乡间发展差距、地区间发展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14]。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切实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以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避免两极分化。

1.3.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在功利主义与物质主义思潮的主导下,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高度强调物质财富的重要性,鼓励公民追逐利益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15]。由此导致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衡,引发社会治理难题、社会越轨行为与社会道德滑坡。而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强调物质富足,更把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同于欧美现代化国家,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要注重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国家普遍按照“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负外部性,造成了严重的气候问题、环境污染问题[16]。以此为鉴,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牺牲子孙后代与全人类福祉为代价,而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得以顺利实现,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5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和开拓资本市场普遍离不开殖民、战争、掠夺等手段,将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作为资本增值动能,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传统,和平发展与平等互惠正是中国“怀柔远人”“尚德抑武”的大国责任观的集中体现[17]。以“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友好城市建设为代表性工程的中国式现代化符合全人类的共同殷切期望,符合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求,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全新的动能。

2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可见“新四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目标,而其中新型城镇化又是重中之重。具体来看,人口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载体保障,经济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社会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社会治理支撑,景观城镇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空间场景。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二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必须相互统一、共同推进、形成合力。

2.1 人口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载体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空间载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农村。但随着人口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阵地已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当前中国14亿人口中超过六成人口生活在城镇地区,参照国外现代化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未来这一比例还将逐步突破70%、80%甚至90%。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城镇人口的发展息息相关。城镇化发展的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定居的过程,即从事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均产出水平较差的农业生产者转向充分就业、人均产出水平更高的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活动。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财富不断扩大。2022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万元与2.0万元。因此,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有效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与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文明成果。根据国外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城镇人口的增长往往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实力与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推进人口城镇化将有效扩大内需,进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抓手。

2.2 经济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历史可以发现,城镇化是驱动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的关键动力与核心引擎,城镇化率快速上升的时期往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经济体GDP高速增长的时期。从投资需求来看,经济城镇化将创造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带动大量交通基础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通过产业上下游关联和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产业链的迅猛发展。除了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随着能源转型需求与“双碳”目标的提出,经济城镇化还将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持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经济形态上来看,城镇经济是高度集约化的经济发展形式,人类生产生活在区域空间上高度集聚,有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共享效应、匹配效应与学习效应,促进人力资本的集中与累积,激发创新活力,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并实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发展进程来看,相较于发达国家,当前中国城镇化率仍然有10%—20%的提升空间,其必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动能。城镇地区仍然有较大的投资潜力与创新潜力,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面临提质增效,老旧小区、城中村面临较大范围的更新改造,将扩大对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城市升级需求将培育新的消费场景、消费模式与消费需求,激发城镇消费活力。

2.3 社会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治理支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日益提升,中国社会治理领域的短板与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反映出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首先,社会治理直接影响社会效率与生产效率。例如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化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城市宜居宜业的功能属性,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的现实满意度与幸福感。社会的公共秩序也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与效率,有效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对于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惠民便民服务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膨胀,拥堵、污染等城市病问题逐渐显现,反映出许多城市的规划与社会治理水平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根据城市社会形态实时调整社会治理结构、社会治理理念与社会治理模式对于提高社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城市治理竞赛为社会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抓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层面通过鼓励地方政府参评卫生城市、平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加强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其次,社会城镇化还要凸显优秀文化的传承,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关键支撑。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特色,发掘城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中国特色和历史的轨道上建设现代化城市。

2.4 景观城镇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空间场景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空间场所,但随着城市“膨胀病”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突出。全体居民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共同受益者。宜居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功能属性决定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景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低碳环保型、资源节约型、景观优美型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改造城市景观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重视生态保护就是提高居民幸福满意度。国内外居民幸福感强、满意度高的和谐城市,往往就是生态环境优良、城市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景观城镇化要求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推动城市融入大自然,探索城市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紧密共存的空间分布形态。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引导,强化城乡景观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要把特色小镇、生态示范区等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打造绿色产业的创新生态圈。

3 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在剖析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本文重点提出4条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3.1 多管齐下推动人口城镇化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产权改革,城市地区要逐步取消落户限制,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农村地区要依法保障进城落户的农民享有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逐步建立农户“三权”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要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持续优化城镇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与提供机制。应当鼓励各地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增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学位供给数量,逐步放开异地参与社会保险的制度限制。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地、全方面地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要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与形态,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在城镇化中的龙头效应,努力打造梯次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从实现路径上来看,参照与中国国土面积相近的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城镇化率标准①,未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长期目标应当达到82%—86%,按照每年1.05个百分点(过去10年的平均速度)的速度计算,人口城镇化进程还将用时18—22年完成,将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载体保障。

3.2 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城镇化

持续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创新动力,确保城市能有效吸纳就业人口,切实增强产业支撑、提高就业质量。一方面,要确保城市更新升级与产业更新升级同步进行,确保城市空间格局与产业分布格局相匹配。不同城市应当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和外部的竞争条件,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中心城市应当进一步发挥要素的集聚效应,充分利用城市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专业化分工效应,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形成竞争优势。中等城市要错位发展,发挥自身用工成本较低的市场价格优势,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某一环节,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淘汰的传统产能,鼓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和瞪羚企业。小城市则应当积极融入周边大中城市,充分发挥自身的鲜明特色,与其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持续发挥投资、消费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引领效应。从投资效应上来看,要进一步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与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促进城市面貌的全面升级与公共服务的延伸覆盖。强化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系统化布局机场、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持续贯通扩容综合运输大通道。从消费效应上来看,要充分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的供给,提升城市服务的质量与居民满意度。

3.3 多点突破推动社会城镇化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和区划设置,实现城市化管理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同步提升,动态调整县与市辖区、街道与乡镇、社区与行政村的数量,持续推进城市行政区的结构优化和规模适度调整。另一方面,要提高街道社区治理服务水平,逐步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体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推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探索新型治理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出台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设立了社区工作队伍的建设目标,提出到2025年每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实现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

3.4 多点开花推动景观城镇化

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来增强城市魅力,着力打造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色廊道,让城市在自然与绿色中有机生长。同时要推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逐步建设生活污水管道网络配套设施。要推进城市生活的低碳化建设,逐步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促进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向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针对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等重要保护单位,要加大对历史原貌和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规划建设,鼓励城市建筑设计传承创新,优化城市建筑风貌。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新征程上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和关键举措。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合理布局城镇化建设,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城镇化新格局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4个角度梳理了新时代赋予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内涵,强调了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经济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社会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要求,景观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生态要求;较深入地讨论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前者既是后者的重要任务,又是必然选择,同时前者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足的载体保障、强大的增长动能、全面的治理支撑和绿色的空间场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4条实现路径,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提供了政策启示。展望未来,中国城镇化空间依然广阔,前景依旧光明,根据本文的测算,城镇化率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将持续创造投资需求、提升居民的消费潜力,并有助于创新要素集聚,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持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2022 年俄罗斯城镇化率为75.13%,美国为83.19%,加拿大为81.75%,巴西为87.56%,澳大利亚为86.49%,而中国仅为63.56%。

猜你喜欢
中国式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中国式失败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