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锈的“天下第一剑”

2024-03-21 12:39彭妍
世界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湖北省博物馆越王越王勾

彭妍

具有弧度的剑身搭配上菱形花纹,赋予越王勾践剑一种独特的美感。

湖北省博物馆有一柄宝剑,它虽然仅长50厘米有余,但却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之剑。这把剑经历了2500余年,不仅毫无锈蚀,而且寒光闪闪,甚至剑身上的精美纹饰仍然清晰可见。它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剑”美誉的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轰动全国的铭文

20世纪60年代,政府决定在湖北荆州地区修建水渠灌溉农田。荆州地区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重镇,因此文保部门也参与了修建水渠的工作。水渠一路延伸,考古队一路跟随,在纪南城西北7千米处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将其命名为望山楚墓。

在望山一号楚墓中,考古队发现了一把插在漆木剑鞘里的青铜剑,因为当时实行的是抢救性发掘,所以他们并没有把这把剑从漆木剑鞘中拿出,而是把它和别的文物一起送到了库房。第二天,他们在整理这批文物时,清洗了这把青铜剑,发现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写有2行铭文,一共有8个字,而且文字带有鸟形的纹饰,十分奇异,又十分美观。

剑身上的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仔细观察这些铭文,就会发现,去掉鸟形纹之后,剩下的就是篆书笔画。原来,这2行铭文所用的字就是“鸟虫书”。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美术字,在篆书笔画之外装饰一些鸟或虫的形状,或者寓鸟虫形状于篆书笔画之中。“鸟虫书”主要流行于吴越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淮一带。

考古队的成员初步解读出铭文中的6个字——“越王”和“自作用剑”,推断这把青铜剑是某位越王的佩剑。至于这位越王究竟是谁,大家意见不一。于是,他们对铭文进行临摹、拓片和拍照,然后分别写信给郭沫若、唐兰、陈梦家等10多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征求对铭文的释读。

著名古文字学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唐兰在回信中指出,铭文中的另外2个字为“鸠浅”,即“勾践”。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陈梦家也在回信中指出,剑铭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郭沫若也在回信中确认,越王剑,细审确是勾践之剑。经过2个多月的书信研讨,在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家终于确定剑身上的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这柄剑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消息一出,举国轰动。

目前出土的青铜剑中,只有越王勾践剑的剑格上镶有蓝色琉璃。

说来也巧,湖北荆州还出土了另一件国宝级文物——吴王夫差矛,也就是吴王夫差的自用青铜矛。吴越争霸是流传千古的传奇,两位“死对头”的兵器却都出土在今天的湖北,二者的出土地仅仅相距2.5千米。不仅如此,勾践剑和夫差矛在湖北省博物馆再次“碰头”,前去参观的游客看见这一对兵器,不得不感慨万千。

越王剑怎么进了楚国墓

越王勾践的佩剑,没有留在越国故土,却随葬在楚国贵族的墓中,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青铜剑十分著名,吴国和越国在与其他诸侯国交往时,为了表示友好,把青铜剑作为礼品。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于是也有一些青铜剑作为战利品流入他国。

楚国和越国之间有着许多纠葛。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楚、越两国关系非常密切,曾经结盟,共同对抗吴国,楚昭王迎娶了越王勾践之女,他们的儿子后来继承了楚国王位,史称楚惠王。战国中期之后,楚、越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楚威王曾经大败越军,后来的楚怀王更是攻克了越国的都城。荆州是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所在地,这里出土了不少越国器物,目前已出土有10多件越王剑。

对于越王勾践剑是如何流传到楚国的,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把剑可能是越国赠送给楚国的礼物。也许,在楚昭王迎娶越王勾践之女时,勾践以自己的佩剑作为女儿的嫁妆;也许,在某次楚越结盟时,越王让使节将这把宝剑作为礼品送给楚王。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把剑可能是楚国在和越国作战时获得的战利品。楚怀王灭越时,许多越国宝物流入楚国,比如同在荆州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的一把越王不光剑,就出土自一个等级较低的贵族墓,墓主人可能参与了楚国灭亡越国的战争,并在战争中夺取了这把剑。

何以是“天下第一剑”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剑数量众多,唯独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吴越剑之冠”,甚至“天下第一剑”,这又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它在艺术、技术和内涵等方面都具有非比尋常的价值。

越王勾践剑的造型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发现的青铜剑,剑身两侧一般较为平直,靠近剑锋的地方则是斜直的,越王勾践剑却与众不同,它的剑身两侧有弧度,靠近剑锋的地方也有弧度,这种设计使得它在青铜剑中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剑身上还遍布着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纹,这些花纹不仅美观,而且极具实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观测,发现花纹经过了硫化处理,这种处理不仅能够保持花纹艳丽,而且能够防止剑身锈蚀。越王勾践剑的剑格上还镶嵌着蓝色的琉璃,这更是举世罕见的设计,直到今天,人们在青铜剑中也只见到这一例。

吴王夫差矛

越王勾践剑不仅外观美丽,而且作为一件兵器,至今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人们曾经把30余张纸叠在一起,用剑划纸,这把古剑竟然一下就划破了20多张。如此利剑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高超技术。湖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用显微镜给越王勾践剑拍摄了上千张细节图片,再把它们拼接成完整的大图,放大后进行观察,发现剑刃和剑身是一体铸造而成的。

1977年,这把剑被送至上海,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对它进行了无损伤测定研究。他们仔细研究分析剑刃和剑身的合金成分,发现其中的含铅比例不足0.1%,含铁比例也非常低,这可能是因为这把剑在铸造之初就选料精良,选用了高纯度的上等铜料,也可能是因为工匠在铸剑的过程中通过精炼去除了铅、铁等杂质。

锡能使青铜变得坚硬,不过如果含锡比例太高,青铜就会变得易脆。一般来讲,青铜的含锡比例不超过14%,在制作青铜兵器时,工匠更要仔细把握锡的比例。科研人员却惊讶地发现,在越王勾践剑的剑刃和剑身中,含锡比例竟然高达16%至17%,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这把剑仍然保有一定的韧性,也就是说它没有因为含锡比例高而变得易脆,由此可见,工匠在铸造此剑时经过了思考和探索,最终采用了合理的工艺。

种种分析数据表明,越王勾践剑的铸造工艺十分高超。工艺纯粹、杂质少、质量好,是它千年不锈的首要原因。此外,望山一号楚墓在历史上没有被盗,得以完好无损地留存下来,考古队在发掘时,发现封土堆和墓中椁底板相距10.8米,墓坑中填有经过夯打的五花土、青灰泥和白膏泥等材料,很好地密封了棺椁,而且棺椁也保存较好,其中的金属不会因为接触土壤而生锈,越王勾践剑插在漆木剑鞘里,在出土时没有大面积接触外部空气,于是它在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后仍能保持千百年前的耀目光泽。

“卧薪尝胆”的故事流传千古,在目前出土的文物中,越王勾践剑可谓是勾践最重要的遗物。它跟随越王勾践历尽坎坷,见证了吴越争霸期间的种种风云变幻,也见证了楚越之间的分分合合,如今的人们看见它,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回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越王勾践剑·剑首

除了剑刃和剑身,越王勾践剑的剑首也有玄机,彰显了吴越青铜剑的特色。剑首处共有11个凸出的同心圆,叫做“薄壁同心圆”,它们之间的间距仅为0.2毫米。剑首的显微平面图显示,最薄的同心圆的厚度仅有30微米,比头发丝还要细。用显微镜观察剑首的薄壁同心圆,可以看到槽底有凸出的绳纹,这说明在制作剑首時,工匠采用了铸造成型工艺,也就是先准备好模具,再把金属熔炼成液态,注入模具中,待金属冷却脱模,就能得到相应形状的铸件。工匠可能单独铸造了剑首,再把它和这把剑的其他部分铸接在一起。此外,这些薄壁同心圆的同心度也相当高,表明制造剑首所用模具也有着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责编:李玉箫)

猜你喜欢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越王勾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
越婢汤的来历
卧薪尝胆
A History of 2400-year-old Civilization Unveiled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人际博弈
卧薪尝胆
越王古井今何在?
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