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少听说西方贵族争家产

2024-03-21 21:21王昱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雇佣兵继承法均分

王昱

不知你是否感到奇怪,在西方,越是大贵族、大富豪的家庭越少上演家产纷争的大戏。西方大富豪们一般都会在生前把自己的家业安排得明明白白,比如曾长期霸占世界首富位置的比尔·盖茨,早已高调宣布死后会把自己的1000亿美元财产捐给慈善机构,三个子女每人只给1000万美元安家费。

在欧洲历史上,越大的贵族越把家族内部的财产纷争看成一桩有损名誉的事,为数不多的争夺家产大战也仅发生于某个贵族合法继承人出现空缺、远支亲族的纠纷中。西方贵族这种不争家产的传统,跟他们的祖上有点关系。西欧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原本也是奉行均分继承法的。罗马帝国崩溃后一度最有希望统一西欧的查理曼帝国,在经历辉煌后,就上演过一场“争家产”大戏,其领土最终被其三个孙子均分,分别成为后来的法兰西、德意志和北意大利。但这种均分法会导致国家实力遭到削弱。西欧奉行的是封建制,封臣们的家产一旦被均分,往往意味着其子女无法有足够的力量为封主提供军事效力。

为了规避这种弊病,西欧各国自中世纪中期起就开始奉行“萨利克继承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贵族死后,其地产及附加其上的封建义务必须由其仍在世的长子全部继承。中世纪的財产主要就是地产,国王或者大贵族还能想办法挤出一块领地,给小儿子们封个小点的贵族当当,小一点的贵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儿子们在自己死后变成平民百姓。

以咱中国的眼光看,这样的继承法当然相当不公平,但“萨利克继承法”在欧洲历史上却产生了一个意外后果:贵族们由于担心小儿子们的前途,往往会选择在教育上投资,以便自己死后他们也能谋个好出路。

于是,我们看到,欧洲的大学在中世纪盛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意大利的波伦大学创办于1119年、法国的巴黎大学创办于1150年、英国的牛津大学创办于1249年。这些大学最初的学生主力就是贵族的小儿子们,这些大学生们得异常努力地学习,才能在毕业后谋得一个高阶教士之类的好职位。是的,欧洲的“贵族教育”最早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对于那些实在学不进去的贵族小儿子们,另一条道路也为他们敞开,那就是成为雇佣兵。中世纪欧洲遍地走的雇佣兵团体中有大量底层贵族或骑士的小儿子们,有些雇佣兵团体甚至干脆以“某某次子团”为名号。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贵族小儿子们又有了一条新的出路,即向老爹或大哥要一笔经费,出海到大洋彼岸讨生活,这些人后来成为欧洲殖民运动中的精英和主力。他们迫切的成功欲望,推动了欧洲向新世界的扩张。

“留给长子的是土地,留给次子的是技艺”,这种观念延续到后世,逐渐演化成了欧洲贵族们重视教育和对子女能力、人脉培养的传统。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西方很多顶级富豪往往乐于将自己财产的大头在生前就做了慈善,而给众子女只留一点安家费时,你千万别觉得这是“傻帽”,须知他们的财产早已从真金白银转变成了其他形式传给了子女。这样的传承,不仅避免了财产纷争,还能避税,这才是最保值的继承方式。

(来源:《齐鲁壹点》,2020年5月30日)

【阅读导引】没有百万英镑傍身,就只有百千技能随行,不然没法在世界上活下去。贵族们家里都有矿,尚且懂得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平民百姓又怎能放任孩子的教育?所以贵族的“贵”字其实更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贵重。

【微型写作】如果有一大笔财产给你继承,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呢?讨论下。

猜你喜欢
雇佣兵继承法均分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境内的雇佣兵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用生命铸就诚信品牌
瑞士银行的名头
中国与德国继承法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比较研究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简析继承法的本属与立法体例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骁勇引争议 冷血雇佣兵
关于遗产范围与功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