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追寻 诗意的终点

2024-03-21 21:21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志军失败者世俗

1.剧情梗概

唐志军(杨皓宇饰)是一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的主编。如今,杂志社日渐式微,唐志军也成了落魄潦倒、鳏寡孤独之人。他却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地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终于有一天,他接收到了一个疑似来自宇宙深处的异常信号,于是他召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伙伴们,带着那个困惑他一生的问题,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

2.精彩影评

科幻外衣下的现实主义悲剧

米吐尔

唐志军是典型的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清高且自恋。在充满希冀的开放年代,人对不解之物自然有着追寻的兴趣和激情。只是这样的激情延续了30年是否值得,这就是唐志军这个世俗失败者之歌的书写过程。

唐志军追寻的是宇宙间是否有外星人。其终极追问是三个W: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儿去?也就是人究竟为什么存在于宇宙中。但这样的追问连小学生都可以提,有了这样的追问的电影就可以称为科幻?显然不是的。

唐志军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俗世界里,走了老婆,死了女儿。他爱的人都离他而去,因为他以为自己爱的是“科学”。在这样的世俗世界里,科学的追求和世俗的生活的矛盾是什么?诗歌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于是,生活教教你。

秦大姐的爱与追寻

秦大姐是唐志军工作、生活中唯一的女人,她不是唐的老婆。一直待在一个连暖气费都付不起的工作岗位上,秦大姐图什么?这个有店铺、有感情经历的中年女人,为何一边埋怨一边又跟着这个“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如果说唐僧有唐皇的谕旨和机关背景作为支撑的话,唐志军唯一的支撑点是电影开篇的电视采访——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面对广大观众,他说出了自己的科学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要用一生去祭奠。

秦大姐为何要追随其理想30年?也许这个女人看上的就是这个男人对科学的激情,可是她又为何屡屡反驳?既爱又恨的秦大姐是矛盾的,这个矛盾容易出现在小姑娘身上,而不是中年女人身上。中国男人对女人的飞蛾扑火有着某种误解,但这不影响影片的走向。秦大姐的存在是为了不断提醒“唐僧”——你就是个疯子,老娘陪着你是可怜你。于是秦大姐又有了另一重身份:母亲。

影片中,秦大姐在“西游”过程中放弃了唐。可是影片最后她嫁给了唐。电影嘛,何必那么较真,毕竟这是披着伪纪录片的科幻喜剧,所以可以接受。只是这样的结局让我想起了《流浪的迪潘》,影片以梦境般的大团圆作为结局:流浪的迪潘终于在英国有了自己中产般的西方生活。当时导演解释,他觉得这是一个梦,在梦里给迪潘一个美好的结局。所以,唐志军穿着西装,娶了秦大姐,在众人面前讲述了找到外星人的经过并接受掌声(尽管不是关于理想实现的掌声),这是否是一个美梦?

女儿的悲剧

现实中的唐志军必定是失败的,在对宇宙的追问中他祭奠的除了生活,还有亲生女儿。影片中,女儿自杀这条线始终成为主人公隐藏的情感炸弹。究竟要不要爆炸?什么时候爆炸?以什么样的方式爆炸?我非常喜欢影片的处理方式:不爆炸。

这种情感一旦爆炸,容易“过”。无论是对演员的表演还是剧情的处理,都不好把握。是变成一个偏执狂的崩溃,还是温情脉脉的集体主义?都没有。唐志军用“理想”的外衣掩盖着伤痛,这件衣服是他一生的袈裟,需要被仪式化才能盖得住伤痛。他隆重地穿上当年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穿的外套,再把这个“仪式化”的过程“项目化”——“西游取经”。

也就是说,他寻找外星人的过程其实是在为自己世俗的失败寻找一个理由,他希望女儿对他的怨恨能在其中被化解,希望通过找寻理想来救赎自己。

他的女儿是怎么死的?自杀。为什么自杀?影片给了两次回答。第一次,唐在汽车里说:“不忘记,不原谅。”他不会忘记的是女儿的痛苦,还是自己的痛苦?不原谅的是女儿抛弃了他,还是不原谅自己?第二次,唐在山洞里念了女儿自杀前发给他的短信,问:“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条短信揭示了唐把自己的科学理想转移在女儿身上。无论是唐的現实人生,还是影片需要一个嘴替告诉大家,唐志军的科学理想其实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类终极疑问。在这里,女儿这个人物是牺牲品,无论是对于唐的人生还是对于影片,她只是个工具。唐需要女儿理解自己的人生和理想,于是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不断浇灌“科学理想”。在这样的父亲的教育下,女儿没能获得世俗生活的快乐。当她长大成人再面对人类的终极提问时,她的崩溃没有人能理解。唐这个父亲不能原谅的是女儿没能坚持科学理想,还是不能原谅自己错误的浇灌?

在喜剧的外衣下,这种家庭悲剧藏匿于暧昧不清的情感之中。正如晓晓每晚吃抑郁药一样,影片没有提这是什么药,可观众一眼便知晓。这让我想起杭州那个翻译天才金晓宇的家庭。世人看到的是一个父亲拼死照顾有缺陷又有才华的儿子,可是这个家庭背后的悲剧究竟是什么?父爱如山,也是原罪。

中国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往往是没有人物自身反思的。从十七年电影里的伟岸的父权,再到第六代电影人镜头下制造青春伤痛的父亲,以及他们积极寻求平等对话与和解的过程。哪怕是侯孝贤的电影,“父亲”带来的伤害都被看似轻描淡写其实以激荡起伏的方式隐藏于含蓄的东方叙事中。中国的父亲从一个权力的象征再到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的转变,意味着时代的改变和进步,也是现实主义开花结果的过程。

在这部影片里,唐志军这个父亲作为典型的失败者,他对科学的追寻实则是对自我的反思。所以,女儿这条情感线不仅是点睛之笔,还是维系他整个“西游”过程的全部信念。

末路狂奔的失败者

这个“西游”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失败者:疯子老大唐志军,没钱没家庭的中年女人秦大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鬼那日苏,追寻科学爱好但无法与家庭和解的女孩晓晓,农村问题少年孙一通。这一帮不被世人理解的失败者组团去寻找外星人。这个过程中,与另一个失败者——小红帽大叔——狭路相逢,握手,买单,惺惺相惜。

在所有人看清现实回归世俗,只留下唐志军孤军奋战的时候,一头毛驴是他末路狂奔的自娱自乐。这场戏非常动人,将一个一条路走到黑的艺术家最后的快乐,用一人一驴表达了出来。堂·吉诃德之浪漫不言而喻。

在这条狂奔的路上,每一样道具都被赋予悲剧寓意,每个人物都是悲剧中人。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而在孤独的一生中能自娱自乐,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1818黄金眼”报道的虽然是民生故事,那些整容失败、家庭矛盾、银行存款被骗、投资理财失败、买房被骗、开店遇到奇葩顾客等等,哪一件不是这个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悲剧?好的喜剧必然有一个悲剧的内核,这一点,本片做到了。

那些美丽的诗歌,既是唐志军在面对理想的时候眼里自我感动的光芒,也是他直面自己对女儿的愧疚。最后,科幻已经不重要了,宇宙亦不重要,人类的命运自有其走向,儒释道早就给出了解释。

猜你喜欢
志军失败者世俗
神奇的“魔力语”
不愿向世俗投降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不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
当好小记者
观察也要有“情”
胜利者与失败者
成功者对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