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医保码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南昌市医保政策实践的问卷调查分析

2024-03-21 12:18黄辉张悦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2期
关键词:样本量挂号机构

黄辉 张悦

(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南昌 330013)

1 引言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医疗保障系统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的教诲,奋力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标志着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取得里程碑式突破[1]。

2019年11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宣布医保电子凭证首次上线,标志着每个参保人“一人一码”的“医保码”时代已经到来。通过统一医保码应用、服务、管理的业务和技术规范,将医保码作为参保人办理医疗保障业务,享受各项医疗保障服务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

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全民健康保障的实现息息相关[2],对医保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保码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事物,其应用的具体情况如何?参保人群是否了解医保码,能否恰当地使用医保码?为此,本文基于南昌市城镇参保人群的医保码实际应用,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深入了解参保人群的需求和反馈,分析医保码的应用情况,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助力医保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

2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1.1 样本情况描述性分析。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共有228人,占比45.51%;女性有273人,占比54.49%。在年龄分布上,20—40岁的青年人的有效样本量为172人,占总人数34.33%;40—60岁的中老年人的有效样本量为188人,占总人数37.52%;60岁以上的老人有效样本量为141人,占比28.14%。在参保类型分布上,职工参保人的有效样本量为241人,占总人数48.10%;居民参保人的有效样本量为260人,占总人数51.90%。在地区分布上,青山湖区的样本量最多,为125人,占比高达24.95%;进贤县和安义县的有效样本量较少,分别为23人和21人。从是否激活医保码的情况来看,激活医保码的有效样本量为220人,占总人数43.91%;未激活医保码的有效样本量达半数以上,为281人,占总人数56.09%。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1.2 基于性别、年龄分类的描述性分析。本文对激活医保码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分类整理(见表2)。初步分析,女性未激活医保码的人数比男性多;40—60岁激活医保码的人数最多,60岁以上激活医保码的人数最少。当然,也存在子女或机构代为激活并使用但老人自己并不知晓的情况,从而导致医保码的激活率和使用率比实际数据要低。

表2 基本情况具体分类

2.2 交叉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与参保人是否激活医保码的相关性,本文基于激活医保码的220个有效样本,对两个变量进行了交叉分析,并利用卡方检验其显著性水平。

2.2.1 年龄对是否激活医保码的影响。从表3可知,参保人年龄不同对是否激活医保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显著的(p<0.05)。调查显示,在41—60岁的中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激活医保码的需求亦在增加。

表3 年龄、性别与是否激活医保码交叉表

2.2.2 性别对是否激活医保码的影响。从表3可知,参保人会因性别的不同,对是否激活医保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也是显著的(p<0.05)。调查显示,男性对激活医保码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女性。

2.2.3 激活医保码的使用问题。调查研究参保人在实际使用医保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年龄段参保人激活和使用医保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①激活医保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调查显示,在激活医保码的过程中,有高达53.18%的参保人不知在哪激活,也有一部分参保人遇到诸如选择不了参保地的问题,这类参保人分别占比24.09%和15.45%。另外,约1/3的参保人在激活过程中未遇到任何问题。②现有医保码系统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操作步骤复杂”是用户认为现有医保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占比60.91%,这也是部分中老年人未激活医保码的原因。此外,34.09%的参保人群认为医保码功能不全,24.09%的人认为医保码故障率高。③年龄与是否可以独立使用医保码的交叉分析。所有年龄分布中,有15%的参保人不能独立使用医保码,65%的参保人可以独立使用医保码,但只能使用挂号缴费等基础功能,20%的参保人可以独立使用所有功能(见表4)。

表4 年龄与是否独立使用医保码交叉表(N=220)

综上,20—40岁的年轻人对医保码的使用更为熟练,大部分41—60岁的中年人只会使用医保码进行诸如挂号、缴费等基础功能。对比这两个年龄段群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不能独立使用医保码,甚至连挂号、缴费等基础功能应用都少,可以看出医保码在老年群体中的认可度和实用度并不高。

2.3 多重响应分析

2.3.1 未激活医保码的原因。政策知晓的程度和操作难度是影响激活并使用医保码的重要影响因素[3]。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深入研究未激活医保码的具体原因(见表5)。

表5 未激活医保码的原因分析(N=281)

如表5所示,“不知道在哪里激活医保码”是所有被调查参保人未激活医保码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67.62%;“不知道有医保码”也是参保人未激活医保码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60.50%。此外,操作步骤繁琐也是原因之一,这一比例接近50%,其中,相对于男性,女性认为操作步骤复杂的人数更多。23.49%的人担心个人隐私泄露,21.00%的人认为现有实体卡足以满足个人应用需要,而选择不去激活医保码。

2.3.2 医保码的主要用途。如表6所示,线上预约挂号是所有被调查群体使用医保码的主要目的,占比63.18%;其次,余额查询、刷码支付与药店购物的占比基本一致,均为47%左右,与线上预约挂号比例相差较大。

表6 医保码使用目的调查(N=220)

2.3.3 基于参保类型分析医保码使用问题。如表4所示,调查对象中仅有44人可以独立使用医保码,因此推断剩余176人激活医保码但几乎不使用。下文基于参保类型的差异分析参保人激活不使用医保码的具体原因。如表7所示,医保码在职工参保人和居民参保人之间的使用问题存在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使用频率、信息获取渠道、使用环境及医保码功能对个人的价值方面。

表7 医保码使用问题(N=176)

职工参保人的医疗保险费通常由雇主或就业单位代扣并缴纳,因此他们的医保码与就业单位相关联。其主要关注点是医疗费用的报销和结算便利性,他们使用医保码可以在就诊时快速进行费用结算,享受医保政策所覆盖的医疗费用报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价值。而居民参保人作为非职工人员,其医疗保险费由个人缴纳,与就业单位无关。居民参保人更关注的是预约挂号、药品购买等医疗服务方面的便利性,对其使用的重要性和价值认知可能相对较低。居民参保人对医保码持有更加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较为陌生,接触和使用医保码不如职工参保人频繁。

3 机构端医保码使用情况

为全面反映参保人群对使用医保码的意见,项目组走访调查了部分已接入使用医保码的医药机构,共调查机构工作人员145人,以获取参保人群对医保码的具体意见。调查发现,机构的信息技术水平与设备兼容性是影响其医保码使用的主要因素。其中,反映机构端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的人数为78人,认为机构技术问题限制了医保码使用的人数为65人,反映无问题的人数为55人,认为工作人员培训不足的人数最少,为12人。调查显示,机构在进行信息系统改造时,可能受到技术不足或资源不足的影响,导致医保码系统的性能不佳,给用户带来不便。另外,机构的系统改造可能涉及不同系统或平台的整合,存在设备兼容性问题,可能导致医保码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不畅,影响使用效果。另外,在机构系统改造后,可能未给医护人员或药店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指导,使得他们对医保码系统的使用不熟悉或不了解,从而影响了机构端的使用效果。

4 总结及建议

4.1 总结

中老年人群对于医保码了解甚少,他们更习惯通过传统的渠道(如报纸、电视等)获取信息,说明政策宣传渠道多元化开发不足,仍以医药服务机构、社保大厅等人工渠道为主,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新型信息化宣传渠道利用较少。相对于职工参保人,居民参保人因为缺乏使用经验、信息流通渠道有限、对医保码认知较低,对使用医保码表现出较为消极的态度。

医保码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步骤复杂、响应速度慢等,影响参保群体日常使用。机构端可能存在技术条件限制、设备兼容性不足等问题。许多医疗机构尚未完全实现医保码的全流程应用,尤其在挂号、取药、自助终端等高频服务场景,医保码的使用率有待提高。另外,目前医保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业务办理和就医结算等方面,尚未广泛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4]。因此,“两定”机构系统改造进度缓慢和应用场景限制可能会影响医保码潜在价值和实际使用率的提升。

4.2 建议

4.2.1 针对未激活医保码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统筹社交媒体、社区宣讲等各方力量,以社区为单位对医保码进行线下推广,例如组织有趣的社区活动,如健康讲座、小型义诊和医疗常识普及等,将医保码宣传贯穿参保人日常生活。另外,在公交、地铁、医院、药店、小区广场、小区电梯等地方由医保部门投放一些如何使用医保码的公益广告。②医保码应当精准瞄准中老年群体,通过适老化技术设计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医保码为中老年人提供辅助功能,如语音提示、语音识别等,以便他们可以通过语音操作医保码,同时提供语音导览、文字放大等功能,以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使用医保码。③为中老年人和子女提供亲情账号管理功能,子女可以代为管理父母或亲属的医保码。这样子女可以帮助父母或亲属进行信息更新、就诊记录查看等操作,提供便利的管理方式。

4.2.2 针对激活医保码后的使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简化操作步骤,并在相关App上设置使用指南,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便参保人更好地了解医保码的使用功能与操作步骤,提高参保人使用便捷度。②医院应合理配置人工窗口与自助服务机等提供刷码服务,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更好地解决医保码的使用问题。③不断完善医保码的附加功能。例如,提供临床诊疗规范、用药安全等医药基础信息,提供医保药品和耗材目录、诊疗和疾病编码等医保知识库信息[5],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④针对居民参保人对使用医保码的消极态度,可以通过提供更详细、易懂的信息指导,如设立专门的帮助和咨询窗口,同时优化医保码的使用环境和体验,逐步提高居民对医保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⑤在“两定机构”设立医保码积分制度,每次使用医保码支付药品时,参保人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参保人可以使用所获得的积分来兑换各种奖品或优惠券。奖品可以选择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例如保健品、健康检测套餐、健身卡等,鼓励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

4.2.3 针对机构端医保码使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对机构端的医保码系统进行优化,改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确保医保码在挂号、取药、自助终端等高频服务场景的全流程应用。②除了医疗保险业务办理和就医结算,积极拓展医保码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健康管理、预约挂号、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方面引入医保码,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样本量挂号机构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
分析探讨自助挂号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航空装备测试性试验样本量确定方法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for Comparing Groups with Binary Outcomes
我会独自挂号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