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

2024-03-24 06:17郑宏灯田建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对策

郑宏灯 田建平

摘  要: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新型能力与数字技术赋能职教学生全面发展和重塑职教生态的持续过程,能够不断丰富职教学生的职业知识储备和职业价值观内涵。职教人才培养面临培养理念的技术性取向难以兼顾其人文性、数字技术赋能社会行业加快人才培养目标变化、信息传播流动性强淹没学生个性、技术生硬植入教学造成重技术轻教学现象和技术加重教师身心负担产生角色定位偏差等困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一是更新以人文为基础的数字文化育人理念。二是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终身育才机制,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方位和全过程。三是创新数字化育人实践,具体来说是构建以学生为根本的课程体系;打造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探索以技术为辅助的知行实践,以培养更多具有数字素养的高素质职教人才。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4)02-0072-06

一、問题提出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正全面融入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职业教育也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2022年2月初,《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1]。同年9月,联合国召开教育变革峰会,强调国际社会将教育的变革寄希望于“数字革命”[2]。12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优先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如何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提升职业学校数字化治理能力和利用数字化资源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广义指技术与教育系统深度融合的教育系统转型的综合体,狭义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指的是将技术引入教育组织[4]。它是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和新型能力赋能,创建适应数字文化的理想教育模式的过程[5],旨在面向未来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6]。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赋能个体全面发展和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连续过程[7]。职业教育数字化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培养能够适应新产业发展的具备数字化素养与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8]。现代化的产业链需要高新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支撑[9]。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入手,基于目标、过程及方法论等,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应对之策。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人才培养的转变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为代表的复杂信息技术不断催生社会发展新变化。技术革新加速教育内容迭代[10]。但教育的本质从未发生变化,育人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人才培养围绕育人之本,不断丰富职教学生职业知识储备和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首先,知识接受者为主体对象,知识本身与传授知识的方式、空间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知识剧增。另一方面,知识传授的方式和空间发生改变。其一,知识传授方式逐渐从传统被动的单一方式向多种方式转变,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其二,知识传授的空间发生改变。未来,知识空间将不再局限于学校这一传统教学空间,逐渐演化成万物互联的智能空间,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和极强的个性化[11]。根据2023年5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12],在18万份有效样本中,有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线上学习已有效普及。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学生需主动借助多元化信息技术资源平台获取知识。

其次,职业知识要实现从输入到内在加工、从转化到应用实践,学生也要不断审视与提高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变成促进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并能够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未来职教学生应成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设备的复合技能人才。

最后,现代技术在改变生产与职业的同时,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理念融入职业,使职业超越谋生之需。现代技术与教育二者同时依附于“人”这一生命对象,技术作为一种外源性工具手段[13],通过教育使职教学生超越劳动者逐渐演变成创造者。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职教育人要求学生在探寻现代技术的过程中追求自我,以建立职业情感;依托散落在职业生活里的各种事件,养成职业意识(包括竞争、协作、风险等),形成职业价值观,以“职业”为“志业”,创造自我价值,实现职业理想。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伴随数字化时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汹涌袭来,现代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人们的生活、职业与教育[14],未来职教人才应该是具备现代科学价值观念和理性技术意识的智慧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15]这两个问题。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加之职业教育是与社会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使得职教人才培养从目标到过程,面临以下困境。

(一)培养理念的技术性取向难以兼顾其人文性

人才培养理念是对“培养什么人”的“应然”回答。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职教育人理念在关注技术性的同时,容易忽视其人文取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面向未来,未来的职教人才是具有优良职业素养和坚实人文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技术不是中心,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才是中心。职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关键,数字技术是一种教育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人工智能不能剥夺人的权利,而应该服务于人[16]。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17]。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先进的今天,越推崇专业化和数字化的教育,就越有必要提供坚实通用的人文基础。

(二)数字技术赋能社会行业加快人才培养目标变化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什么人”的“实然”回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体系有较紧密的联系,最终落脚于学生工作后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同时,数字技术为职教育人目标提供变革动能,社会的发展要求体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变化,对职教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现代技术的特殊性从本质上说在于它的进化速度[18],技术在现实世界中演化发展,其发展和变化速度远超教育之列,要求教育目标跟得上变化并与其匹配,因此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变化。数字技术赋能社会行业,加快工作世界发展,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变得更加复杂且变化更加迅速。

(三)信息传播流动性强淹没学生个性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5G通信等技术的持续发展,海量信息更新变化相对频繁,职业知识不断融入与新技术相关的智能元素。与此同时,知识存储与传播途径的改变,使认知与经验得以被快速保存、分享和传播,知识传播向线上空间发展。“今天的知识,仿佛是管道中流动的液体”[19],在信息流动性持续加强的同时,知识在流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汇集并加入新的元素和知识符号,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且价值高低难辨。职教学生处在信息超负荷的环境中,在筛选信息与吸收知识时,更易被浮泛的信息和技术形式左右其想法,从而丧失主见,“我们的心思和身体眼下都被技术掌握了,都被技术化了……技术成了今天全人类最大的福祉,也成了人类最大的忧患”[20]。因此,信息技术的强大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更易变得浮躁,也使学生个性淹没在大量信息之中。

(四)技术生硬植入教学造成重技术轻教学现象

“技术是那些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21],随着智能单体技术之间的关联得到加强,服务于时代教育的技术呈现出组合与深化之势。但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工作世界,也具有更强的情境性,需要在教育技术的使用上保持平衡,让技术更好地支持教学,确保教育技术和最佳实践相结合。当前,教师大多生硬地依赖技术平台终端等,将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搬到数字环境中,而摒弃教育以学生为根本的重要原则,造成技术使用在互动性和参与性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感到学习体验不佳。“教学与技术往往被本末倒置,即以技术为先”[22],教师在利用新技术元素革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时,过度依赖某种新技术以解决一切问题,致使技术凌驾于人之上。“现代人的心灵状态完全受技术价值支配……进行选择的现代人已被纳入到技术过程之中,并且在其本质上被它改造了”[23]。技术权利的加强带来教学异化的风险,造成重技术而轻教学的狭隘教育现象。

(五)技术加重教师身心负担产生角色定位偏差

职业教育的教师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关键角色,现代智能技术被引入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加重了当前职校教师的身心负担。一是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加重了教师角色负担。“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4]现代技术越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领域,我们越要冷静思考技术带给我们什么、不能带给我们什么、会让我们忽视什么等问题[25]。这种技术理性意识迫使教师洞察技术世界带给教育世界的改变,审视与调整教师角色,掌握并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回应时代所需。二是作为工具的技術使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产生偏差。与传统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因此也更加看重技术的工具性价值。职业学校广泛引入大量教育技术工具和应用程序,但缺乏足够的培训和后续保障,教师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教学质量,职校教师在建设教学资源的同时,因缺乏技术素养,难免过度关注技术本身而忽视自身素质的主导作用。

四、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人才培养的对策

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下,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时空巨变,技术革命已经缔造一张大网并将人类包裹其中。没有自由的技术教育不可能完美,没有技术的自由教育不可能令人满意[26]。因此,职教人才培养应结合时代技术性特点,以数字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终身育才机制,创建理想的数字文化育人模式,培养具有数字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一)更新以人文为基础的数字文化育人理念

“人文”是“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27]。教育是因人物“气禀之异”(人文)而行的,不能离开人的精神生命来谈论教育。数字化时代是一个技术融入职业、改变教育的时代。因此,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职教人才培养,要借助数字技术的科学性与未来性价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现代化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走向数字文化育人。一方面,职业学校要重视发挥人文知识对学生职业情感的浸润作用,将新技术和新元素融入育人理念,发挥数字文化育人的价值。《报告》[12]数据显示,49.3%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线上文化活动,超30%的受访者表示体验过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服务。因此,要加深职教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丰富新颖的传统节日活动,利用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品牌。让学生在科技中触碰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并建立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达到职业教育陶冶人文素养及明德启智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以实践思维理念为指导,兼顾职业教育与社会行业的密切联系,结合时代的新兴技术确定岗位素养和能力要求,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和课程的职业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加强建立自我身心和技术感知间的联系。如通过拓展物联网和虚拟设备,加强学生身体感知与工作世界的关联,依靠先进技术的物质性加强学生对身体的感知,增强学习情境的综合体验,使学习成为一种关注自我的综合性活动。

(二)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终身育才机制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被赋予技术时代的特征和符号。数字时代的职教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完整科学的育才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导向和支撑作用。具体来说,既要横向打通现代技术和职教育人间的壁垒,又要将现代技术融入人才培养纵向全过程。

1. 横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全方位育才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的目的是为人才培养创设有力的制度支撑,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政府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更需要强化学校的主体意识和专业属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产业等多元主体联合协同育人的格局。一是政府要明确多元主体的领头者、统筹者、管理者和协调者身份,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汇聚资源与创造条件,为学校数字化育人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持。二是职业学校要根据政府要求,组建数字化转型专业团队,研究与出台学校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计划,依据社会数字化发展特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创建数字化教学场景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要求。三是社会要借助互联网、社交软件等数字场景为政府、企业、学校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沟通发展诉求的通道,采用个性化治理机制,精准协调各方参与职业学校育人。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具有爆炸性和辐射性的特点,利用数字技术参与育人的同时,应该以时代人才成长规律为前提,保持技术理性聚合各方力量,使各方在明确角色分工和责任界限基础上协同合作、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以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2. 纵向:以发展为追求的终身育才

职业教育是贴近社会行业的教育,应始终坚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确保与行业直接有效进行知识探索和交流合作。随着数字技术对社会行业的冲击,产生出大量新兴职业岗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因此,一是要注重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全球视野意识的培养。将职教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与数字技术紧密灵活融合,利用虚拟技术等手段,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元素关联化,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建构整体思维和提升综合能力提供全面直接的场景,使他们以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思考和探索,提高个人智慧和素养。二是要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尤其是职教学生的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特征,要利用真实的工作场景或生产流程,引发学生对职业的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在贴近未来的就业场景中获得有助于职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时代的各种转变时,能够保持理性并找准自我的时代定位,展现鲜明的时代技术素养和能力。

(三)创新数字化育人实践

人在实践中生成,以实践的方式,指向新的实践,实践与人之生命活动合而为一[28]。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职教育人要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師教学和学生培养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并走向新的实践。

1. 构建以学生为根本的课程体系

伴随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知识信息的激增,课程内容不断丰富,传统课程内容已无法满足数字化转型对职教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教育与社会行业联系紧密,更应当时刻关注数字技术的变化,将数字技术及时融入课程内容,结合数字化资源变革传统课程内容以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课程设置应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职业知识和能力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地方,灵活设计课程内容。例如借用虚拟实验室或设备,让技术更好地支持教学,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教学的情境性原则,使学生在更加贴近工作世界的场景中学习,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获得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如在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中二极管或化学中硅(Si)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电脑、手机芯片的设计等,通过模拟软件,让学生参与芯片设计过程中的部分简化环节,使其在类工作场景中体悟知识掌握与能力迁移的过程。也可为学生提供在线实践项目,让他们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这不仅能加强学生与职业岗位匹配度,也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课程实施动态个性化。一方面,教师要借助数字软件技术等关注学生个性化特点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数据来分析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数字技术或线上线下结合的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对人工智能实验室、现代数字技术和一些科技创业公司的了解,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切实与行业专家近距离交流碰撞,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另一方面,学校要结合社会行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智能科技创新活动,借助数字技术了解不同年级或专业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精准优化课程资源,实现数字课程和学生学习的真正融合,真正实现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2. 打造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项对浙江省某地市15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近九百名教师的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教师不能概括或表达出一种教学方法[29]。可见部分职校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因此,职校的教师需要借助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带着明确的理想诉求和时代育人的使命,准确锚定育人目标并深谙教法,以推动教学深层次变革,创新数字化教学育人实践。

一是职校教师应加强对包括数字化素养标准在内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学习,兼顾学生身心发展和时代技术特点,以敏锐的眼光洞察数字技术给教学元素和环节带来的改变,提高自身智慧素养和能力,学习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以升级教学方式,满足数字化教学的需要。

二是教师要综合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应用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改善传统教学形态。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与职业行业相关的一体化教学场景的探索,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利用数字技术和教学互动工具,加强学生对真实现场环境和工作场景的理解,精准剖析职业能力,采用逐级细化击破的办法直观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如开展项目任务和翻转课堂教学,利用数字技术营造实体场所,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网络平台或程序软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利用网络名师和权威专家辅助教学实践,为学生合理设置学习内容。

三是教师要使用数字化技术工具精准了解学生。职教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看法意见,多留意学生的志趣动向。教师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心理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采集与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动态。数字化学习平台还可以自适应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以满足精准学习的需要[30],教师要借助数字技术模块化高效地帮助学生制定贴近现有水平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灵活搭建多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灵活判断学生学习的阶段特点,并采取精准措施,全面评估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探索以技术为辅助的知行实践

实践是标志人之本体存在的概念。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具备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等职业综合素质而实施的教育,育人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数字技术的发展无疑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多可能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技术不是中心,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才是中心[16],人工智能不能剥夺人的权利,而应该始于学生,从学生技术实践中关注学生的知行结合能力。职业学校要充分借助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培养学生基于实践的知行教育观和学习观,让职教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吸收。袁振国认为数字化的教育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促进人自由的、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为目的和起点[31]。一方面,借助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先进行业紧密联系。丰富对应的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资源库、电子教材、实训操作指南等,深层次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深层学习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架服务[32]。另一方面,将与现代智能技术密切联系的职业活动转化为系统化或符号化的理论知识,设置基于智能技术的实训器材或智能终端设备,加强学生对数字技术或未来工作环境的直观感受。由此,职教学生的知识学习由该领域对应的感性经验和实践活动开始,进而联系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强化感受和经验,继而再次加强理论学习。二者相互促进,使职教学生养成基于数字实践的知行合一学习观,提高对数字技术的敏感性和驾驭能力,提高学生的智慧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 (2022-02-08)[2023-07-01].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2] Gateways to public digital learning:a multi-partner initiative to create and strengthen inclusive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s and content[EB/OL]. (2022-09-19)[2023-07-01]. https://www.un.org/sites/un2.un.org/files/2022/09/gateways_to_public_digital_learning_long.pdf.

[3] 中共中央辦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22-12-21)[2023-07-01].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212/t20221222_1035691.html.

[4] 祝智庭,胡姣.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J]. 中国基础教育,2023(1):29-32.

[5] 钟志贤,卢洪艳,张义,等. 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系统性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23(6):29-37.

[6] 戴岭,祝智庭.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目标指向和行动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23(7):14-20.

[7] 邓小华.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23(1):48-53.

[8] 陈子季. 编好用好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服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5-8.

[9] 朱德全,杨磊. 职业本科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与新使命[J]. 中国电化教育,2022(1):50-58,65.

[10] 袁磊,雷敏,徐济远. 技术赋能、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生态: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J]. 开放教育研究,2023(2):74-80.

[11] 曹培杰. 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 教育研究,2018(8):121-128.

[12]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EB/OL]. (2023-05-23)[2023-07-01]. http://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02318492248.htm.

[13] 李世瑾,胡艺龄,顾小清. 如何走出人工智能教育风险的困局:现象、成因及应对[J]. 电化教育研究,2021(7):19-25.

[14] 王丽娜,陈琳. 探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创新之路:第16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18(6):35-40.

[15] 胡振京.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5):55-56.

[16] 张民选,薛淑敏. 共同趋势与建设重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观察[J]. 中国远程教育,2023(7):21-29.

[17]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18] 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 裴程,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7.

[19] 西蒙斯. 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 詹青龙,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0] 海德格尔. 存在的天命: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文选[M]. 孙周兴,编译.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201.

[21] 阿瑟. 技术的本质[M]. 曹东溟,王健,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3.

[22] 桑基,张永胜,肖俊洪. 以教学创新引领技术应用[J]. 中国远程教育,2020(5):46-53,77.

[23] 吴国盛.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1.

[24] 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李黎,郭官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0.

[25] 曹如军.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坚守与变革[J]. 高教探索,2021(1):51-56.

[26]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M]. 庄莲平,王立中,译. 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63.

[27]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7.

[28] 黄英杰. 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2.

[29] 张国红. 论中职教师教学方法意识的贫困与唤醒[J].职业技术教育,2013(31):63-67.

[30] 陈云龙,翟晓磊.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构想与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2022(12):101-106.

[31] 专家学者研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EB/OL]. (2023-02-15)[2023-07-0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3/2023_zt01/pxlt/pxlt_zyjy/202302/t20230216_1045123.html.

[32] 邓小华,江俊滔. 技术重塑供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及其实现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4):12-19.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ZHENG Hongdeng, TIAN Jianpi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s,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China)

Abstrac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dig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a necessary way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utilizing new types of competencies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empowe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reshape the ecolo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ly enrich the vocational knowledge, vocational competencies and vocational value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faces the dilemma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humanistic nature of the technical orient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concept,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s the social industry to accelerate the change of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he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nnels and strong mobility submerge students individuality, the rigid implantation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creates the phenomenon of emphasizing technology over teaching, and the technology aggravates physical and mental burdens of teachers and creates the role orientation devi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he first is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humanities-based digital cultural education. The second is to construct a lifelong educ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which runs through all aspects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The third is to innovate the practice of digital parenting, specifically, to build a student-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to create a teacher-led teaching process, and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knowing and doing with the aid of technology, so as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with digital literacy.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ountermeasures

(責任编辑:姜聪瑞)

基金项目: 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面向2035年的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ZYJY21-04)

作者简介: 郑宏灯(199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