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语境中的再造日常
——2023WA中国建筑奖获奖作品观察

2024-03-24 05:49张昕楠曹兆和孙德龙
世界建筑 2024年3期
关键词:社区空间建筑

张昕楠,曹兆和,孙德龙

0 引言

建筑的可持续性体现为在更长的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的积极响应。这既是坚固性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并推进社会正义的关键。为了塑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的建筑创作越来越体现出致力于探索对存量和传统智慧的重新想象,从强调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以及形式的自主性,逐渐开始从另一角度反思建筑的基本特征:与不完整及未完成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现有事物而非创造全新的内容。正如1970 年代Team X 所倡导的,建筑应该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1]。建筑不再是社会变革的引领者,而是与社会生产的诸多力量积极互动,并作为这些力量的一部分,成为面对可持续挑战的一种创造和生产的机制。这也揭示了一种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即存量更新和对既有建筑资源的重复使用,尊重并接纳现有环境的复杂性,并从中学习和提炼可用的知识。既存建筑语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或经济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知识系统,使得建成环境本身能够成为新发展和新生活方式的起点。通过存量更新与多层次的再利用,不仅能够塑造多元的城市生态,激发区域的活力,而且还能在历史遗产与现代建筑之间建立联系。

1 相关统计数据

表1 更新改造类项目占比,张昕楠绘制

WA 中国建筑奖从设立至今也体现了这样的趋势。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非官方建筑奖项之一,凭借独立、学术和国际化的评审体系[2],WA 中国建筑奖已成为反映中国建筑创作现状的高水准平台,旨在激励中国建筑师在当代建筑领域进行创新性探索。2002-2014 年,WA 中国建筑奖见证了中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奖项设立之初,正值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城乡人口和建筑数量的变化(图1),在此期间,中国的建筑创作实践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遗留问题,如城市人口急增、空间错配、环境退化、设施老化等情况也成为当前存量更新的前提和背景,这不仅体现在建筑创作所关注问题和类型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对建筑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上。建筑师们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形式和功能,更加重视建筑在社会、文化和环境可持续方面中扮演的角色。低碳城市、绿色建筑、数字技术变革,以及对城市空间、社区生活和地域文化的深入思考,都成为当代建筑实践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增量已逐渐放缓,进入存量发展时代的今天,如何应对、处理好这些环境和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适应日趋复杂和多元的建筑发展现状,WA 中国建筑奖的评选标准和范围也逐步完善,特别是在2014 年奖项扩充为建筑成就奖、设计实验奖、社会公平奖、城市贡献奖、居住贡献奖、技术进步奖等多个类别,更加明确地呼应了当代中国建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更新、环境与社会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等。存量语境下的可持续性被赋予了广泛的内涵,建筑作为一种资源,在新旧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对空间的再利用,更是对社会关系的重新构建与再关联,涵盖了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方面面。这在近年来的获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1 2023WA中国建筑奖获奖作品观察

观察2023 年的获奖作品,我们注意到更新改造类项目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它们在场地关系建立、结构耐久性与适应性、功能可变兼容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存量更新语境下建筑实践对可持续问题的回应(表1)。获奖作品都基于一种谨慎的观察和分析,充分解析环境和可利用的资源要素,并形成一种整体式的设计策略和美学品质。

建筑成就奖的获奖项目中有两个来自于对现有区域地标性建筑的再利用。由于评奖标准要求获奖作品为建成数年的项目,其品质得到时间的检验,并为既存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社会记忆的延续树立了重要的典范。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该项目通过最小干预和精心设计,不仅成功地保留了原有厂房主体结构,还最大化地保留了传统工艺设备,使访客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层次并理解传统陶瓷制作过程。该项目城市复兴的努力还体现在规划、设计及运营的全周期精细化管控上,重塑了城市的身份,成为一个平衡遗产保护与现代发展的典范[4](图2)。龙南佳苑公租房项目虽然不是再利用项目,但在一个标准化的高密度住区中重建邻里纽带,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休闲场所,实现了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塑造和建筑与人的共同演化。该项目突破了传统住宅产品的框架,为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5](图3)。阳朔糖舍酒店在创造戏剧性的新旧并置和延续传统工艺之间取得了巧妙平衡。设计保留了1960 年代建造的老糖厂和同时期的工业桁架,还通过公共步道系统将新建筑与旧建筑有机连接,不仅实现了功能组织过渡,与旅游体验的功能定位契合,也创造了新旧之间的对话张力。在材料层面,采用混凝土“回”字型砌块与当地石块的混砌方式,镂空墙体对周边自然景观的引入也达成了建筑与环境、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6](图4)。

3 龙南佳苑公租房

4 阳朔糖舍酒店

5 “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6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

7 长宁县竹文化馆

8 武汉流浪动物基地领养区域改造

9 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

设计实验奖作品反映了建筑师面对多重技术挑战和当代社会新问题时的探索和创新。通过对所在地域特征和现实问题的谨慎观察和提炼,获奖作品展示了在技术、材料、生态、人文层面追求可持续性的努力,或体现了前沿生态技术与设计理念的融合,或体现了对所处环境地域特征的提炼和传统智慧的演绎,甚至通过回应新的社会现象,反思并挑战了传统建筑边界。“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巧妙结合了地形和场馆建设要求,综合考虑了山林环境对场馆规划、建设带来的挑战,力图使大体量的体育建筑与自然环境交互融合。场馆将先进的气候保护系统整合进建筑形式,确保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率[7],体现了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图5)。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的设计注重气候适应性,通过水平、垂直的绿化渗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多层次立体交互。作品基于对教育建筑生长与容纳本质、建筑与城市和自然的共生关系、高密度建筑中活力形成等问题的思考,塑造了高品质的校园空间(图6)。长宁县竹文化馆的设计者利用传统材料挑战了空间的可能性。该馆位于竹海连绵的四川长宁,设计采用了富有张力的拱结构,以竹材物性的真实表达作为其形态结构逻辑。建筑体量一分为三,与成簇的竹林互相掩映,围合出院落,成为展示当地多样竹种的天然博物馆,呈现出具有公众性尺度的原真空间(图7)。武汉流浪动物基地领养区域改造设计体现了细腻的人文关怀,这一小型公益项目更像是一种微介入的装置,甚至可以成为依附于任何普通建筑的示范。设计团队以“解救+回家”为主题,通过精心设计的流程和简单材料的运用,创造了具有仪式感、温馨的领养环境(图8)。

社会公平奖的获奖作品展示了建筑设计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可持续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作品巧妙地利用了现有建成环境基础设施,从更广泛视角出发拓展建筑的内涵,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需求的细致分析,在实际设计中使用具有美学品质的建筑语言进行回应,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愉快的日常生活使用体验,居民对这些空间的多样性利用也给建筑本身带来了惊喜。作为苏州河普陀段两岸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的建设旨在将桥下闲置空间转化为社区联系的纽带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建筑师通过组件化的空间构形方式提供了开放、可变、容纳自主活动的空间,从开放的城市看台到迷你展厅再到桥下剧场……不同功能的空间得以灵活布局,从而满足了不同时段的群体需求,展现了对社会多样性的尊重和关怀[8](图9)。类似地,徐汇市政智慧养护基地也采用快速建造方法,重新定义了原本被忽视的高架桥下空间,创造了一个集办公、展示和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智慧养护基地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运行效率,也为市政环卫员工提供了更便捷、更舒适的工作场所,体现了对城市基层从业者的关爱和尊重(图10)。丁蜀成校着眼于乡村教育问题,充分考虑了社区的多重职能和历史记忆的延续。该校位于一个以传统陶艺工坊为特色的乡镇,通过低密度的校园设计和分散的体量,延续了手工作坊的空间形态,将教育模式与空间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既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又向社区开放,满足了不同的社会活动需求(图11)。凉山州昭觉县燕麦地安置社区项目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民俗和自然环境,采用错落有致、融于自然的组团发展策略,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实用的公共设施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塑造了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火把广场和社区中心(图12),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当地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延续,也展现了对当代乡村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11 丁蜀成校

13 嘉兴火车站改扩建

14 儿童成长中心

城市贡献奖的获奖项目体现了建筑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角色。这些项目既有城市片区的更新,更有针灸式的微改造,不局限于从保护的角度去挽救一个建筑,更注重如何使现有存量成为城市或片区再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在多种尺度上的干预实现人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为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旨在重建现代主义城市中日渐缺失的公共性,促进城市品牌及身份认同。嘉兴火车站改扩建项目不仅仅是对交通枢纽功能的提升,更是对城市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发展。以景观化的形式突破火车站传统概念,通过打造下沉式站房及地面绿化景观塑造,实现了火车站功能的完善,同时为城市带来了新的休闲和文化空间。它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功能性的布局,为城市增添了一处新的文化地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开放、绿色的场所[9](图13)。儿童成长中心项目是对原有结构的一种创造性革新,既保留原有建筑的核心功能特征,又植入了安全、有趣的儿童活动场所,激发了儿童的感官探索与对邻里街区环境的体验,更是对社区功能和城市社会发展的积极探索[10](图14)。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延庆赛区的建设将山林城市主义理念融入到赛后利用规划中,通过景观、赛道设计等联合创新,打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场馆,丰富了运动员和观众的参赛体验。同时,设计注重对既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了赛后长期可持续运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考虑,实现了人、自然、建筑的三重连接,彰显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图15)。深圳湾体育训练基地,作为大湾区最大的“屋顶花园”,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结构,将原本被闲置的建筑屋顶改造为一个集运动、休闲和社交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为城市增添了一处独特的绿色景观。建筑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功能活动空间和城市公园的平衡,并通过多样化的入口设置方便了不同人群的进入,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通过对既有空间的活化实现了对城市生活的再造(图16)。广州番禺市桥中心先锋社区微改造项目充分考虑了先锋社区的街区历史风貌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师通过拼贴式的设计手法,保留传统街巷肌理,引入传统元素的细致设计,改善了社区内部的公共空间。居民也成为了空间的共同缔造者,与设计团队共同打造出了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的现代社区空间(图17)。位于上海的武夷Mix320 城市更新项目同样仔细挖掘了基地的历史特征,并通过建筑风貌改造、公共空间营造和复合功能引导等策略,实现了基地原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项目改造后,多元化的功能业态和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为周边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维系了原有社区关系,展现了城市更新项目对于社区文化和经济双赢发展的促进作用(图18)。

15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残奥会延庆赛区

16 深圳湾体育训练基地

17 广州番禺市桥中心先锋社区微改造

18 武夷Mix320城市更新项目

19 延庆冬奥村

20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学生公寓

居住贡献奖的获奖作品体现了对当下住房问题和新居住模式的多元化探索。这些项目既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又充分考虑了地方特色,融入对环境和文化的尊重。延庆冬奥村作为奥运配套项目,体现了环境友好及适应性赛后利用的设计理念。设计者巧妙地运用分散式院落布局消解地形高差,将现代住宅与当地传统村落布局相结合。通过建筑组团和庭院的布置对现有树木的避让,使得广场、步道和建筑掩映于山林地貌之中[11]。场地内的小庄科村落遗址也结合绿化修缮被塑造成独具特色的公共休闲空间,不仅为运动员和工作者提供了高品质的休憩场所,也为赛后再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19)。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学生公寓展现了自然中的聚落特色。公寓楼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底层架空化解了地形高差,保留了茶山、松林等自然要素,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与自然共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灵感,进而促进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图20)。在刘海胡同民宿项目中,设计师在保留原有建筑体量的同时,用拼贴式设计手法营造了宁静而又富有活力的居住环境。项目的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胡同文化的特色,不同材料的运用体现了建筑自身不断演化的生命力。这种以历史资源为基底的民宿不仅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图21)。衢州礼贤未来社区根植于标准化高密度城市住区,通过打开、连接、复合的方式与城市及周边配套相衔接,创造出一个充满记忆点、人情味、烟火气的生活空间。设计引入城门和传统民居元素,通过立体游廊系统和外廊式布局,为社区居民创造多层次的立体交流环境。这一项目通过传统文化的再演绎,丰富了社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城市居住环境的提升和改善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图22)。

技术进步奖的获奖作品突显了技术进步在推动建筑可持续性和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示如何将未来导向的技术巧妙地融入建筑系统,并提升空间的品质。湘湖未来学校作为一个应对教育变革挑战的实践项目,建筑师立足思考未来教育理念对建筑空间模式的革新,通过个性化教学用房、丰富的文史艺术教育设施、多样化的室内外运动设施、充足的师生交流空间、融入智能化系统等多方面体系化的功能提升,满足了未来多样化的场景式教学需求(图23)。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不仅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一个生态友好的建筑范例。通过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项目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设计。同时设计团队从项目之初开始就采取多专业协作创新的方式,全面整合前端节能理论研究与后端施工技术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不仅打破了专业壁垒,还激发了创新的可能,为可持续建筑实践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图24)。天府农博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项目体现了建造技术在建筑结构领域的突破。通过精确控制结构参数和深入研究结构性能,创作团队在实现较大的空间跨度和高度的同时还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2]。这些尝试都被整合在连续起伏的屋顶之下,在描摹大地上冬雪消融的景象,回应了周边的田野景观(图25)。

21 刘海胡同民宿

22 衢州礼贤未来社区

2 结语

2023 年WA 中国建筑奖的获奖作品呈现了中国建筑界在存量更新的语境下面对当代可持续问题的创新尝试。快速城市化所形成复杂多样的中国建成环境是当下建筑设计实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这些获奖作品无论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还是对近年建筑的循环使用,无论是对现有复杂城市语境的重新连接,还是对自然环境低碳技术的运用,都呈现了主动适应的态度,彰显了建筑在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面对复杂现实,尊重环境和就地取材,立足地域传统和气候条件,努力协同的多元尝试。正如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所言“一座出色的建筑应该有多层涵义和组合焦点。”我们也要承认,对于那些具有多样性探索和尝试的项目,当前WA 中国建筑奖奖项的设置或许还不能完全体现出其所蕴含的综合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讨论和探索,以期找到更为恰当的奖项设置,展示出每一个获奖作品的丰富内涵。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的今日,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创造持久而有意义的空间,为更公平、绿色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能性与指引。

23 湘湖未来学校

24 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25 天府农博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

猜你喜欢
社区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