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高速摆轮分拣机设计与分析

2024-03-25 03:27张韩静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摆轮封板分拣机

张韩静

(上海菲达驿仓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随着电商行业、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各大电商、快递企业的物流仓配中心对智能输送分拣装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1]。为满足小件软包分拣、大件重载分拣等不同场景的分拣需求,发明了摆轮分拣机。本文在前2 代分拣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研发和改进,得到第三代高速摆轮分拣机,使分拣机在高速、高强度运转的情况下,减少故障、增加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使用率、降低损耗,使系统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1 第三代高速摆轮分拣机的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图1 为第三代高速摆轮分拣机,其框架材质为Q235B 钢材,滚筒材质为高分子橡胶+包胶。传动方式为齿轮传动,传动速度为0 ~150 m·min-1。驱动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和伺服电机,供电方式为380 V交流电。通信方式为控制与通信链路通信(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CC-Link)。分拣允许的最大单个包裹质量为50 kg。

图1 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

图2为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周边衔接设备、条形码读出器(Bar Code Reader,BCR)组合的其中一种布局形式。分拣机一般结合仓库控制系统(Warehouse Control System,WCS)、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进行物料分拣。物料到达供件设备后,通过BCR 进行扫码,并将信息传递给WCS,同时WMS 也将信息传递给WCS,WCS统一传递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由PLC 发出指令,将物料输送至高速摆轮式分拣机进行去向定位。如果没有WMS,则由WCS 直接将信息传递给PLC。

图2 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和周边衔接设备布局

2 关键部件设计

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是为了满足不同尺寸范围物件的高效、柔性分拣要求而设计的,因此其关键技术也是围绕这一目的形成的。在设计方面,一方面需要考虑设备的轻量化、便捷性。为减少机构自身的质量,将整个机构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铝制材质,并将结构简化。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的外罩和封板采用钣金锁固的固定方式,材质选择普通碳钢,并进行喷塑处理;脚架由普通的钢方管焊接而成,焊接后进行喷塑。这样整体架构拼搭的方式,方便安装和后期维护。考虑许多客户会在购物狂欢节时租赁此设备,将固定式脚杯设计为活动式带刹车脚轮,便于客户移动和定位,控制接线考虑选用航空插头。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模组单元化、多角度转向、维护性及降低噪声。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是物流分拣输送系统的核心设备[2]。摆轮传动部分为设备的“心脏”,是动作的具体执行单元,由多组输送模组和旋转模组组成。执行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WCS 系统的控制下,根据运算从上位WMS 系统中获得同步触发信号,而后迅速完成直行或旋向动作。因此,这块的模组设计非常关键。第一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采用伞齿轮和圆带传递,第二代分拣机采用过渡轮和圆带传递,它们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安装烦琐、维护不便且成本较高。为满足市场需求,对结构进行简化和优化,采用模组单元化设计,实现整组拆装,控制卡采用插拔式,方便拆装及维护。图3 为摆轮部分结构。

1.输送模组;2.旋转模组;3.转向主动齿轮;4.转向齿轮;5.转向惰轮齿轮。图3 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摆轮部分结构

2.1 输送模组设计

图4为输送模组结构,其由2 个输送轮(内含微型电机)、1 个输送轮支架、2 个输送轮压板及1 个圆盘封板组成。

1.输送轮;2.输送轮支架;3.输送轮压板;4.圆盘封板。图4 输送模组结构

2.1.1 输送轮内微型电机选择

第一代分拣机和第二代分拣机的输送轮传递方式均为圆带传动,而第三代分拣机采用独立的微型电机来驱动输送轮。微型电机是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装在输送轮内部,可调速,最大速度为180 m·min-1,能够与任何输送线对接(市场上的输送线设备速度一般为20 ~120 m·min-1)。当微型电机不通电时,输送轮可以自由转动。

无刷直流电机缺少电刷,其磨损主要在轴承上。它是一种免维护电动机,只需进行除尘维护即可[3]。相较于有刷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的优势在于干扰小、噪声低、结构简单、寿命长、维护成本低、低速扭力性能差、转矩小,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4]。

每个输送轮内部设置1 台微型电机,每台微型电机都会有1 条线。为避免线多混乱,开发了集成电路板,以减少配线接线工作量。但是,使用集成电路板只能减少驱动卡与控制盘之间的线,并未减少微型电机到驱动卡的线,这些线占据了整个设备箱体的空间,检查起来非常麻烦。未来将会研发一种接头,将多个微型电机的线插在1 个小插头上,从插头出线,这样能够大幅减少线,且使线排布整齐。

2.1.2 输送轮上包胶材质选择

第一代、第二代分拣机的输送轮材质为增强尼龙,采用模具成型工艺进行制作,表面车正反螺纹,外包黄色聚氨酯橡胶,表面硬度为65。第三代分拣机的输送轮材质为45#钢,表面包裹黄色高分子橡胶,表面硬度为75。在研发过程中,首先使用胶水粘贴套胶,将胶水直接涂抹在输送轮基层表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有脱胶的现象。然后,使用聚氨酯材质胶套,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该胶套容易被抠掉。最后,仍然使用最初的套胶,把胶水更换为厂牌胶水,使用注塑器将胶水注塑进去。经过实践,最终确定的方法可以使输送轮的使用寿命达到20 000 h,接近无刷电机的使用寿命。但是,输送轮仍然存在胶不耐磨的缺陷,在使用数月后,胶与箱体表面长期接触出现磨损,导致胶体表面非常光滑,由于惯性使得箱体停止有误差。未来考虑在胶的表面增加花纹或颗粒,以增强其耐磨能力。

2.1.3 输送轮支架、输送轮压板和圆盘封板制作工艺选择

一、二、三代分拣机输送模组内支撑输送轮的支架均使用模具制作,材质均为高强度的铝材;输送轮压板和圆盘封板材质为聚甲醛,由模具注塑成型,质量轻。由于第一代、第二代分拣机的输送轮传递方式为圆带传动,存在等级传递,因此支架、压板和圆盘的结构略有不同。第三代分拣机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质量较前两代轻,外观更加精致。

2.2 旋转模组设计

第一代、第二代分拣机的旋转模组最大只能旋转45°,而第三代的旋转模组可以0°~180°任意角度旋转。其内部的转向机构设计为万向式,以适合不同角度,改善传统的角度限制,而且结构更简单,组装和维护方便,成本低。

2.2.1 伺服控制器选择

采用伺服控制器控制旋转模组进行多角度旋转(0°~360°)。伺服上的转向主动齿轮带动转向齿轮,转向齿轮带动转向惰轮齿轮,形成齿轮和齿轮间啮合逐级传动。伺服控制器增加了减速机配比,使分拣机运转更稳定、定位更准确。伺服驱动器选用B 系列光纤通信,其比A 系列脉冲通信更加稳定。

2.2.2 转向齿轮材质选择

考虑齿轮与齿轮之间的长期转动磨损和降低噪声的需求,将第三代分拣机的转向惰轮齿轮的材质改成进口尼龙(Monomer Casting,MC)。在不同材质接触时,MC 比金属更易磨损,因此在维护保养时,若发现惰轮齿轮磨损,则整组更换转向惰轮齿轮,更加方便快捷。因为转向齿轮为精加工零件,其平行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都有较高要求,所以设备运转时的噪声较低,为50 dB,小于其他输送线的噪声,周边环境基本接近安静环境。在输送速度为135 m·min-1时,设备噪声不超过45 dB(站在设备1 m 处测量)。

2.3 输送轮排布要求

输送轮都装在封板的圆孔内,封板开孔间距与输送轮排布间距一致。要想输送更加平稳,就要使物料在任何位置都能接触到2 个输送轮,即有2 个支撑点[5]。也就是说,输送轮的间距应小于物料长度的一半,物料长度取150 mm,则输送轮的间距应小于75 mm。这关系到2 个齿轮啮合之间的距离和在旋转机构上选用1 个输送轮还是2 个输送轮,因此要慎重确定齿轮尺寸。根据市场上常规的物料尺寸为150 mm×150 mm×50 mm,需要在旋转机构上同时布设2 个输送轮。物料在输送轮上分布图,如图所示5。图5 中a为1 个输送模组上2 个输送轮的中心距,b为2 个输送模组上输送轮之间的最小中心距,c为输送轮长度,d为2 个输送模组上2 个输送轮的最小间距,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输送轮;2.输送轮模组;3.物料。图5 物料在输送轮上分布图

3 案例分析

经过结构改良和优化得到的第三代高速摆轮式分拣机,通过厂内测试,已经运用于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等地的项目。第三代分拣机在各项目中的应用实景如图6 所示,应用情况如表1 所示。经过在各项目长时间的使用和观察,除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卡顿外,第三代分拣机未出现分拣不良现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此外,其性价比较高,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为后续业务的开展埋下了伏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表1 第三代分拣机在各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图6 第三代分拣机在各项目的应用实景

4 结语

高速摆轮式分拣机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结构改良、控制优化,形成了第三代产品,旨在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物流配送的时效性。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摆轮分拣机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物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摆轮封板分拣机
侧面碰撞工况下车门封板抗压能力试验研究
基于模糊PID的爬楼轮椅后腿摆轮机构同步控制策略*
摆轮分拣机技术发展与分拣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交叉带式邮件分拣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福特phve冷板检测定位pin自动分拣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动客车电池舱气凝胶隔热毡的安装工艺改进
论手表的快摆与慢摆
机械手表摆轮游丝的设计计算
基于SVM-DTC的测试分拣机下压机构电机力矩控制
基于STM32 的自动硬币分拣机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