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工艺优化

2024-03-25 06:11吉栗漫谭显东乔翅嵩
中成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漆酶面法锥形瓶

吉栗漫,谭显东,乔翅嵩,魏 琨,陈 楠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 610225)

漆酶是一种多功能的含铜氧化还原酶[1-2],在自然界中分布于多种植物[3]、真菌[4-5]、细菌[6-7]和少数昆虫中,它能催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被还原成水。目前,漆酶可分为真菌漆酶、细菌漆酶和植物漆酶。其中,真菌漆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耐受性和更高的底物催化氧化性,在食品、制浆造纸、纺织工业以及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8-11]。

三七渣是三七经乙醇提取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后产生的残渣,其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粗多糖、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等有机物和磷、钙、镁等矿质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12],可作为原料发酵用于生产蛋白饲料、生防制剂、红色素、灵芝菌质等产品[13-16]。为了降低漆酶的生产成本,本研究以三七渣为基质,以金地灵芝为菌种固态发酵产漆酶,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提高产酶效率,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药材 三七渣购自成都市某中成药厂,经过晾晒、粉碎、过筛等工艺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其主要成分为总糖48.87%、淀粉30.35%、粗纤维27.45%、粗蛋白12.28%、真蛋白9.97%、还原糖2.19%[17]。金地灵芝(审定编号川审菌2003008) 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微生物室提供。

1.2 试剂 酵母浸出粉、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铜、硫酸镁、吐温80、藜芦醇、磷酸二氢钠均为分析纯,购自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ABTS 为分析纯,购自阿拉丁试剂(上海) 有限公司。

1.3 仪器 PYX-250H-C 恒温恒湿培养箱购自韶关市科力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THZ-92A 气浴恒温振荡器购自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BSA224S 电子分析天平购自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 有限公司; WFJ7200 分光光度计购自尤尼柯(上海) 仪器有限公司; LDZX-50KB 高压灭菌锅购自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2 方法

2.1 培养基培养

2.1.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 培养基 取马铃薯20.00 g、葡萄糖2.00 g、酵母粉0.30 g、蛋白胨0.20 g、磷酸二氢钾0.10 g、硫酸镁0.06 g、琼脂粉2.0 g,置于100 mL 蒸馏水中混匀,121 ℃灭菌30 min,即得。

2.1.2 种子液培养基 取马铃薯20.00 g、葡萄糖2.00 g、酵母粉0.30 g、蛋白胨0.20 g、磷酸二氢钾0.10 g、硫酸镁0.06 g,置于100 mL 蒸馏水中混匀,即得。

2.1.3 三七渣固体培养基 取三七渣10.0 g,过60 目筛,加入酵母浸出粉8%、硫酸铜0.07%、磷酸二氢钠0.4%、硫酸镁0.4%、吐温80 0.05%、藜芦醇0.025%、水60%,121 ℃灭菌30 min,即得。

2.2 种子液制备 将金地灵芝菌种接入PDA 培养基中,于28 ℃下恒温培养5~6 d,用打孔器在培养菌种的培养皿边缘打取0.25 cm2菌丝块,接入装有150 mL 种子液培养基的锥形瓶中,置于气浴恒温振荡器上,在180 r/min、28 ℃下培养6 d。

2.3 漆酶粗酶液制备 待培养结束后将发酵物剪碎,向锥形瓶中加入150 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40 ℃下水浴振荡1 h,结束后用纱布过滤,滤液置于高速离心机中,5 000 r/min 离心15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得。

2.4 漆酶活性测定 参照文献[18-19] 报道,采用ABTS法。将0.05 mL 漆酶粗酶液与1 mL 1 mmol/L ABTS、2.95 mL 缓冲液混合后加入试管中,35 ℃水浴3 min,在42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平行3 次,取平均值。

2.5 单因素试验

2.5.1 发酵温度 将金地灵芝种子液接入三七渣固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进行恒温培养,接种量20%,发酵时间13 d,装样量10.0 g,发酵温度分别为24、26、28、30、32 ℃,按“2.4” 项下方法测定漆酶活性。由图1 可知,发酵温度为28 ℃时漆酶活性最高; 低于28 ℃时金地灵芝生长缓慢,产漆酶效果较差; 高于28 ℃时漆酶活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固体发酵过程中的聚热现象容易引起菌体死亡。Pablo等[20]研究发现,在28 ℃时以稻谷和农业残余物固态发酵灵芝菌产漆酶酶活最高。

图1 发酵温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5.2 接种量 将金地灵芝种子液接入三七渣固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进行恒温培养,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13 d,装样量10.0 g,接种量分别为10%、15%、20%、25%、30%、35%,按“2.4” 项下方法测定漆酶活性。接种量大小会直接影响菌种在培养基中的发酵速度和产酶效率[21]。由图2 可知,接种量为25% 时漆酶活性最高; 为10%时漆酶活性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接种量偏小致使菌丝量较少,漆酶的合成减少; 大于25%时漆酶活性随接种量的增大而降低,说明过高的接种量不利于分泌漆酶,可能是接种量过大使培养基中生物量大,致使营养物质消耗过快,灵芝代谢提前进入衰亡期,漆酶活性随之降低。

图2 接种量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5.3 发酵时间 将金地灵芝种子液接入三七渣固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进行恒温培养,发酵温度28 ℃,接种量20%,装样量10.0 g,发酵时间分别为6、8、10、12、14、16、18、20 d,按“2.4” 项下方法测定漆酶活性。由图3可知,发酵时间为12 d 时漆酶活性最高; 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发酵体系中的微生物逐渐由适应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步入衰亡期,所以其代谢产物漆酶的酶活也随之呈现先逐渐升高,而后又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灵芝代谢产物在培养基中不断积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了漆酶的分泌[21]。

图3 发酵时间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6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温度(A)、接种量(B)、发酵时间(C) 为影响因素,漆酶活性(Y) 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 8.0.6 软件建立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结果见表2。

表1 Box-Behnken 响应面法因素水平

表2 Box-Behnken 响应面法设计与结果

将表2 数据导入Design-Expert 8.0.6 软件进行多元二次回归拟合,得方程为Y=3.35-0.016A+0.11B+0.36C-0.11AB+0.095AC+0.081BC-0.47A2-0.28B2-0.11C2,方差分析见表3。由此可知,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漆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发酵温度不显著(P>0.05);F值越大,对响应值的影响越大[22-23],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发酵时间(C) >接种量(B) >发酵温度(A); 模型P<0.000 1,具有高度显著性; 失拟项P=0.228 6,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误差较小,可用于预测分析; 因素AB、AC、BC、A2、B2、C2对漆酶活性影响呈极显著程度(P<0.01)。

表3 Box-Behnken 响应面法方差分析结果

响应面分析见图4。参考文献[24-26] 报道,当发酵时间固定时,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和发酵温度的升高,漆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等高线图呈椭圆形且响应面呈凸形,表明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有较显著的交互作用;当接种量固定时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漆酶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漆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当发酵温度固定时,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而随着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的增加,漆酶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图4 各因素响应面图

3 结论

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14 d,发酵温度28.09 ℃,接种量26.65%,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时漆酶活性为3.644 U/g。因此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非常有效,可为后续三七渣固态发酵的工业化提供基础依据。

猜你喜欢
漆酶面法锥形瓶
利用“手持技术”和“注射器-锥形瓶”装置探究酶的作用特点
响应面法提取枣皂苷工艺的优化
隔空灭火
检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新方法*—锥形瓶法
响应面法优化葛黄片提取工艺
以竹粉为基质固态培养虫拟蜡菌及其产漆酶条件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发酵工艺
基于支持向量机响应面法的连续刚构桥可靠度
青霉菌产漆酶的研究及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
香灰菌传代对银耳栽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