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03-25 02:37白海翔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草食草畜牲畜

白海翔

(四川省松潘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四川 松潘 623300)

畜牧业既是松潘县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他们实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松潘县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为抓手,按照“以草定畜、增草增畜、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推进了草原畜牧业发展。

1 现状

1.1 全面落实草原奖补政策 在全县17个乡镇110个村12个社区落实草原禁牧15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草畜平衡288.65万亩,累计完成减畜4.4 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原超载率控制在2.73%以内,基本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1.2 着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投入省级配套资金2 342 万元,在以畜牧业为主的乡镇建设牲畜暖棚710个,共计5.68万平方米,建植人工草地5.54 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0 万亩,年新增鲜草产量2.05万吨,破解了草畜矛盾制约瓶颈。

1.3 强化畜牧业提质增效 投入资金517万元,采取先购后补的方式,为牧民购买良种公牦牛2 585头,累计改良本地牦牛6.462 5万头,使本地牦牛饲养周期缩短1年,提升了牦牛生产性能。

1.4 推广种草养畜新技术 投入资金179万元,在农区推广玉米套种大豆实用新技术,在红土镇推广种植玉米1 180亩,年新增饲草饲料5 900吨,满足0.9 万个羊单位牲畜冬春饲料需求,走出一条种草养畜新路子。

1.5 广辟饲料来源 积极引导养殖户应用桔杆氨化处理技术,加大玉米等农副秸秆利用力度,年氨化处理农副秸秆4 800余吨,解决了0.6万头草食牲畜冬春饲草需求,扩大了草食牲畜饲料来源。

1.6 狠抓草食牲畜越冬度春 以实施农业救灾项目为抓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采购饲草(料)668吨,使草食牲畜冬春死亡率降低。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转型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投入主要用于草原生态建设,在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畜种改良、标准化建设等)上投入较少,制约了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2.2 草原保护压力大 随着牧区人口增加,牧民为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要,不得不增加草食牲畜饲养数量,给草原保护带来一定压力。

2.3 精深加工能力弱 全县牦牛等畜产品大多以鲜食方式销售,产业链短,附加值极低,导致草原畜牧业大而不强。

3 对策

3.1 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在不破坏天然草地原生植被的前提下,采取免耕补播、施肥、除杂等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加大人工、改良草地和割草基地建设力度,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促进“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严厉打击破坏天然草原的违法行为,确保草地资源永续利用。加快推进“以草换肉”及“以秸秆换肉奶”工程的实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

3.2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立足畜牧业发展实际,补短板,强基础,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抓手,加大牲畜防疫巷道圈、牲畜暖棚等建设力度,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瓶颈制约。

3.3 提升畜产品品质 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涉农企业按照有机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大力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对牧业投入品的监管,认真执行牧业投入品禁用和限用制度,不定期对生产基地、农资市场进行检测,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从源头上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3.4 着力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牧业+”等新业态、新场景,促进牧、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趋势,推动草原畜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抓住浙江对口援建的有利时机,采取社企合作方式,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建设,实现就地就近整理、分级、清洗、冷藏、烘干、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提高初加工设施综合使用效率。

3.5 转移从牧人员数量 立足资源优势,一方面围绕牧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畜牧业,促进畜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高端草原畜牧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动畜牧业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

3.6 构建全产业链 依托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园区现有基础条件,引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采取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开展牦牛肉、奶及附产物畜产精深加工,实现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

猜你喜欢
草食草畜牲畜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交换牲畜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欢迎订阅2015年《草食家畜》杂志
关于《草食家畜》编辑部变更邮箱的通知
宁夏海原县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
草粉喂牲畜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