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教改研究

2024-03-26 21:11刘松潘维李娜陆红飞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

刘松 潘维 李娜 陆红飞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单一、设计过程模块化、专业课程之间融合度不够等问题,本文结合“专创融合”的培养要求,以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现状为背景,结合“双创”教学理念,从构建综合性课程设计,明确设计任务分工,完善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推动课程设计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将“专创融合”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柔性地构建融多种专业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有助于形成可实践的“专创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建设路径,以期为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提供策略。

关键词:“专创融合”;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综合性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87

1 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问世,督促各类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完善。这些新技术的产生,出现人才短缺,需要高校培养更多对口的高素质、掌握高精尖技能的人才。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专创融合”,意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够深度融合,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视角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从而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科技发展打好基础。

目前高职院校在专创融合推进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张鸰(2023)从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平台和教学评价方式展开研究,构建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刘琴(2021)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情景,以此来训练学生设计、开发、建立数据库系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专业技能。王想芝(2020)以提高创新创业思维、计算机基本技能运用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计任务无法对接岗位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大多不能对接实际技能岗位,很多课程没有融入真实的企业生产案例,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课程设计任务重理论轻实践,重通用轻特色,没有突出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用人单位岗位为考量,以学生职业规划为方向。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构建课程设计任务,培养面向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维护与运营等应用型人才。

2.2 专业课课程设计之间融合度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均有一周课程设计任务,但是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大多各自为营,即每门专业课教师基于本专业课教学内容给出相应课程设计任务,没有很好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这样的课程设计任务不能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合理安排,也不能充分发掘每个学生潜力,仅培养学生单兵作战能力,协同能力不够。要想培养专才,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需要对传统单一的课程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综合性课程设计任务。

2.3 课程设计结果无法进行成果转化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设计任务专业课单一,课程设计内容传统,课程设计时间不充裕,且最终以一纸文稿形式结束课程设计任务,即课程设计报告。这样的课程设计任务模式很难进行延续与传承,课程设计任务结果更是没有太多实际价值。

3 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设计融合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

3.1 基于教学目标,构建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专创融合”意旨培养专业课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并驾齐驱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革新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双创贯通”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目标,创造性地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和创新。搭建以素质要求、知识赋能、能力培养及创新创业目标的四个维度的教学平台。以实际岗位需求为依托,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主体,柔性地构建基于多种专业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3.2 基于角色定位,明确课程设计任务分工

面向软件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设计应用技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方案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生产案例为背景,组建研发小组,设置符合企业协同开发模式的一系列角色,具体设置为UI设计角色、移动端开发角色、前端开发角色、后端开发角色、测试角色。以上这些角色共同充当产品经理的角色,参与到整个课程设计任务的需求讨论中。

3.3 基于实践效果,完善课程设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专创融合”中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评价标準,影响着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本课题探究基于多角色定位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拟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授课教师为主导、多种角色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本课题通过教学反思和研究,拟搭建涵盖学生自评、多种角色互评和教师参与评价的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多方位了解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依据教学质量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内容,建立长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

3.4 基于创新比赛,推动课程设计成果转化

在课程设计完成后,对于优秀的设计作品,鼓励该研发小组学生进一步美化界面、优化编码、完善模块功能,并部署到服务器上,让测试小组根据产品设计需求文档执行测试任务,对失败的任务进行问题剖析和研究,进一步修复产品缺陷。产品通过测试后,鼓励学生撰写专利,从而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保护。针对优秀的产品,鼓励学生参加高层次的学科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继续发现不足,不断总结和完善。最后,鼓励学生申请创业资助,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总结

本课题针对软件产品研发的人才需求,组建研发小组,设置符合企业协同开发模式的一系列角色,打破传统任务单一课程设计模式,坚持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将“专创融合”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柔性地构建基于多种专业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有助于形成可实践的“岗专创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建设路径,以期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闫绍惠,王新文.基于职业技术适应性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1):48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20601].

[3]谭草,葛文庆,李波,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下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6568.

[4]张鸰.“专创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04):178180.

[5]刘琴.“专创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实践研究——以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5):114116.

[6]王想芝,王翔.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7):172173.

[7]汪芳.专创融合的机械类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及实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9):200201.

[8]柳楊,周群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9):46+9.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创新工作室”的高职电子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