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监督平台建设及应用实践

2024-03-26 22:02许陆盛利锋纪晨曦梁喜泰
管理学家 2024年5期

许陆 盛利锋 纪晨曦 梁喜泰

[摘 要]在数字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监督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深刻挑战。建设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基层监督网络,是大势所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和经济的重要支柱,应通过数字化赋能监督,以信息化手段为载体,线上开展业务监督和日常监督等工作,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监督质效,规范风险防控水平。

[关键词]监督信息化;精准监督;共建共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5-0007-03

一、建设的必要性与目标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针对腐败案件频发、高发现象,传统监督手段面临多种困难,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任务仍然艰巨,企业需借助新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为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为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挑战,推动企业监督转型升级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监督手段从人工人力向智能智慧转变、监督效率从依赖经验判断向数据自动分析转变、监督质效从线下事后监督向线上实时监督转变,数字化监督是企业监督的必然选择,也具有现实的迫切需要。

积极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变革是国有企业监督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 ]。企业应以监督平台为支撑,线上开展业务监督和日常监督等工作,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提升廉洁风险的发现能力、监督能力和防控能力,提高监督实施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监督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技术,拓展监督手段,共享监督资源,完善协同机制,建成系統集成、协同高效的大监督平台,压实监督责任,进一步凝聚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监督平台的运行基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广泛融合监督检查实践经验、专业化管控工具成果等,全面厘清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深刻剖析不廉洁行为的表象,构建智能化的问题线索数据链条,针对廉洁风险对象主动发出预警。突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监督,将惩治的威慑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与科技的支撑力有机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二、监督平台建设条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已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已经建成并应用了经营管理与生产运行平台、具备多个技术领先优势的数据中心,形成较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为实现集团层级数据共享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深入推进搭建共享服务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和推进大数据技术深化应用,支持业务量化决策工作;数据湖、数据仓库的建设,将分散在各业务系统的多种类数据,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汇聚,为监督平台建设奠定基础;数据治理工作的推进,有效解决了数据口径不清晰、业务和数据理解不一致等问题,确保平台高效管理和利用数据。

同时,各业务系统已经使用公共数据编码平台发布的物资、客户、供应商、产品、投资项目、财务数据、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员工、组织机构、服务数据、设备分类等公共数据编码标准,为系统间集成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监督平台建设内容

(一)打破跨业务信息壁垒,建设监督信息库

以数据仓库的数据资源为基础,以数据治理和公共数据编码平台的规则为准绳,融会贯通多源数据,打破信息壁垒,集成企业的采购招投标、市场营销、共享服务、合同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等领域信息系统数据,围绕关键控制点,构建统一的监督数据源,建立完善服务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的信息资源库。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整合业务数据资源和监督信息资源,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同时引入低成本、易应用的数据存储、分析工具,为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技术基础,提高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坚持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机贯通,加强数据治理,健全数据标准,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增强数据准确性,为数据分析决策和业务智能应用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 2 ]。

(二)推进大数据应用,增强综合查询能力

通过汇聚全域数据,基于数据分析算法进行数据汇聚、计算与补录,形成新的数据结果,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维度抽象。同时根据业务需求,面向生产、采购、财务、销售、工程等业务对数据进行标签化管理,对原始数据不断加工,不断向上抽象,将数据清洗编目,形成全域高质量数据主题资产。

以三商分析模型为例进行分析。该模型以三商为主线,贯穿多维度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查询。关联信息包含: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工商信息、参控股信息、涉案涉诉信息等)、企业注册信息、企业入网信息(包括供应商入网、承包商入网、服务商入网)、企业的业务往来情况(合同签订)、财务收付款结算量情况(财务账务、财务收款、财务付款)、历史监督问题、历史预警问题。通过在查询界面输入一个或者多个三商名称、法人名称、联系方式等,即可对所有关联数据一键查询。查询结果包含数据来源、三商名称、法人信息、合同支出、合同收入、付款信息、收款信息、投资情况、中标情况、商品详情等。实现多维综合信息的一键查询,缩短了审查调查的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周期,提高了监督的工作效率。

(三)嵌入制度规定,警示风险异常情况

各监督主体应深入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将业务禁止事项嵌入业务系统,及时阻断业务禁止事项的发生,实现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 3 ];职能部门对于业务处室提出的清晰、专业的监督要求,要加强建设本领域风险防控,迭代优化预警模型;专职监督部门聚焦跨专业跨业务的综合性问题,通过模型算法将问题固化到系统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并及时提示预警,实现事后监督。

聚焦重点领域和业务流程关键环节,全面梳理查找制度和流程缺陷,规范业务审批和工作流程,管业务也要管监督,将监督融入管理,最大程度识别和防范风险。以巡视巡察、内部审计、专项检查、日常监督和审查调查发现的疑似问题为核心,梳理沉淀出单一业务领域监督风险点。通过勾稽各业务底层关联关系,扩大不同系统数据的比对范围,将多个逻辑规则进行组合,对监督风险进行分类整合,量化风险评价指标,形成跨业务领域的监督风险模型。

(四)建立预警处置机制,实现监督闭环管理

根据流程节点及参与人员不同,设置不同的业务监督流程,同时根据各预警风险事项的发生频率及廉洁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预警响应策略。

一是通过颜色显示风险强弱,从视觉上直观显示风险级别,提醒用户分析、处置疑似问题的优先级。

二是通过平台预制的预警处置流程,以集团检查、企业自查等分類处置方式,自动分发给相关单位开展工单处置,实现预警自动分发、快速响应、闭环管理[ 4 ]。如自动预警流程,针对违反制度中禁止性条款的直接违规行为,平台按照预先定义的业务逻辑筛查问题并自动触发下发机制,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答复预警。企业纪委办公室接收预警后,对相关业务展开调查,对照规章制度要求对问题进行判定,同时上报调查报告及整改报告。纪检监察组审核调查报告、整改报告,跟踪整改及问责落实。

(五)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管理

日常监督主要记录汇总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及其他监督主体开展监督工作的情况,以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两个维护”、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抓早抓小、依规依纪依法、坚持改革创新为主要原则,突出关键少数,树立主动监督意识,聚焦难点、热点、关键点、风险点,实现精准监督,侧重于对工作的监督。实现线下实施、线上流转,赋予信息填报、分类汇总、数据分析等功能,推动监督工作可视化、可量化、可检验、可评价。强化日常监督能力,提高监督工作效率,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降低监督工作开展成本,规避经济损失,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画像、党组政治生态分析及重大事项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判断依据。

全面梳理企业监督核心业务,从治理与服务两个维度进行定义,从宏观到微观,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 5 ]。通过再造和重构业务流程,将核心业务再组装,推进原有业务协同叠加新的监督任务,按照职责目录,形成综合监督工作的核心业务目录和重点任务目录,通过任务分解和业务拆分,梳理每个事项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推动全系统内融合、上下贯通。

以专项监督管理为例。针对国有企业总部纪检监察部门安排部署,所属单位按照流程化开发思路开发任务管理、统计分析、时间安排、工作台账、知识管理等功能,以推送待办、提供模板、按月报送等方式实现专项监督线上流转的程序化、规范化。进一步通过数据整合为企业实时掌握专项监督情况、研判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等提供数据支撑。

(六)多维分析发现异常行为,把脉会诊业务行为

依托大数据优势,结合场景需要,对系统中的各种业务数据及沉淀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开展趋势分析、多维分析、综合评价等,研究发现业务规律。

趋势分析是对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主要分为环比分析和同比分析,环比分析是将一个时期的指标与上一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反映相邻期间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比分析是将一个时期的指标与上年同期的指标进行对比,反映不同年度相同时期指标的变化情况[ 6 ]。多维分析是通过全面的数据资源开展不同视角、不同颗粒度的分析,可以通过指标的细化、切片与下钻等,使分析人员多角度观察数据,进一步对比数据,从而找到数据背后反映的业务规律。综合评价不是对单项指标的分析,而是对多项指标的综合反映,建立一个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系数再做加权,进而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对被评价事项得出定量评价。

四、应用成效

加强监督信息化工作,是适应网络时代要求,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围绕纪检监察主业主责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抓重点补短板,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体系,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坚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工作基础,坚持信息共享,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信息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监督平台的建设及有效应用,在监督执纪、防范风险、堵塞漏洞、加强管理等方面逐步发挥作用。

一是突出了制度的不可逾越性,促进了权力与制度、制度与执行、执行与监督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制度规定的深度融合,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作用。

二是通过平台实时监督,对违规问题进行自动报警、发出风险提示,实现了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的转变,消除了传统监督滞后、效果不明显等弊端。

三是通过加强监督数据归集、汇总、清洗和治理,开展综合分析利用,以标准化促进数据资源深度融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推进监督模型和数据共建共用,实现更高层面的智慧共享,推动精准监督、创新监督、智慧监督。

五、结语

利用企业监督平台,可实现监督数据的归集与查询,通过嵌入的模型规则获取问题线索,通过数据实现再监督职能,制约权力运行,促进监督重心由事后监督向事中制止和事前避免转变、监督手段由人工查阅海量凭证向科学化智能化转变、监督模式从被动等待问题提报向主动发现主动识别风险转变、监督方式由线下整理填报审批向流程化系统化转变。

参考文献:

[1]徐俊钐.打造智能高效的预警监督体系—国网浙江电力创新实践“互联网+智慧监督”[J].国家电网,2021(08):88-89.

[2]李铮,刘迎.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工业数据治理体系建设[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04):15-17.

[3]徐翔,张新宁.试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构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国资,2023(06):78-82.

[4]程晟,白晨,王延隆.从数字治理到数字化改革的浙江实践[J].观察与思考,2022(04):104-112.

[5]信衍,何元龙,白一彤,等.国有企业健全“大监督”格局筑牢“三不腐”防线实践[J].新西部,2023(10):149-152.

[6]曾智洪,王梓安.数字监督:大数据时代权力监督体系的一种新形态[J].电子政务,2021(12):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