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型博览会高质量发展※
——以贵州为例

2024-03-27 04:29石庆波邱龙云潘琼刚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博览会

石庆波 邱龙云 潘琼刚

(1.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3.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对外交流合作中心,贵州 贵阳550081)

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出台,从国家层面阐明了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定位、作用、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1]。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和一系列政策保障,我国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贵州作为西部省份,举办了多场次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和地方展会活动,在稳增长、保民生、促发展、增信心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 关于博览会的理论发展研究

国外会展研究起步较早,有关会展的研究分布广泛,比如,较早的有拉克赫斯于1951年发表的《漫谈展览会》,影响力较广泛的有国际展览协会主办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很多国家的大学专业还专门设立了会展专业。比较而言,我国会展经济研究的起步很晚。1990年出版的《展览学概论》是最早较系统地研究会展经济的著作,随后,相关系统性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比如,王新刚(2004)构建了会展经济研究的基本思路[2],曾武佳(2006)进一步丰富了会展经济的研究空间[3]。

1.2 关于博览会的经济影响研究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拉克赫斯(1951)发表《漫谈展览业》介绍了早期商业展览会运作情况,为后来会展研究奠定了基础;泰姆普莱顿(1954)撰写《商人的博览会与展览会》首次从商业性质角度分析会展活动;SS Kim,K Chon(2009)从总收入、就业岗位、附加值、税收等方面分析了韩国展览业的经济影响。

国内学者刘婷等(2011)运用钻石理论模型,收集了北京、广州、上海、南京、郑州、长沙等城市的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外贸发展水平、服务业人力资源程度等方面对城市会展经济有较为显著的影响[4];陈伊璐等(2022)以粤港澳大湾区展览业最活跃的4座城市为案例地,探讨城市展览业竞争力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子系统间的互动协调机制[5]。

1.3 关于博览会的贵州实践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地方博览会未来发展策略研究。韩军(2012)提出贵州应选择政府主导模式和人文旅游环境与产业双推动发展模式[6];袁婷婷(2017)以茶叶行业为例探究贵州会展经济发展策略[7]。

综上所述,有关会展经济的研究成果丰富,已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方面。伴随着各地博览会实践方兴未艾,各地发展问题亦层出不穷,学术界也注意到了此问题,尝试着从具体案例研究中挖掘新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我国博览会发展情况,尤其是贵州大型博览会关注还不够,尚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基于此,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暨研究框架,以数博会、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等大型展会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2 贵州举办大型博览会的意义

大型博览会在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贵州为例,作为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河的山地公园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把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举办大型博览会作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走新路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举办大型博览会是贵州展示其发展成就和实力的机会,对于树立地区形象、提升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3、2018年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来贺信,于2018、2019年向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发来贺信,标志着贵州大型博览会已成为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2022年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明确提出,提升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博览会展活动的影响力,高标准、高水平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据此得知,贵州发展博览会展经济正逢其时,是贯彻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在新时代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

2.2 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协调”

大型博览会为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遇,它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和投资者,促进了贸易和商业合作,推动当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并提供就业机会。长期以来,贵州省传统产业“烟酒煤茶”一统天下,近年来发展会展经济、数字经济有望打破该局面。现实表明,会展对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具有1∶8拉动效应,可见贵州会展经济的贡献不容小觑。

2.3 有利于展示“创新”“绿色”形象

能够举办大型博览会的省份或城市,往往在自身气候、城市环境、交通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贵州可以利用大数据在城市治理、民生监督等方面的最新运用成果,充分展示当地的多民族文化遗产、红色资源、民族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产业等,不断提升贵州在国际国内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数博会举办以前,贵州给人的印象主要表现在“一棵树、一栋楼、一瓶酒”,主要体现了贵州的自然风光秀美、红色资源丰富和特色轻工业发达。数博会举办后,“云上贵州”“数智贵阳”等概念成为贵州新的名片,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贵州形象的主题和内涵,实现了贵州形象战略升级,推动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发展道路,促进贵州长远、持续和平衡发展。

2.4 有利于提升“开放”“共享”水平

博览会展业作为新时期的朝阳产业,为地区提供了交流开放平台,能辐射并带动地区行业产业、贸易投资、旅游、运输、住宿、餐饮、金融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博览会不仅是国际交流合作窗口,更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贵州通过举办大型博览会,加强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互补合作,积极同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等组织开展学习交流,积极招揽如百度、网易等应用企业参展参会,推进项目落地,强化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与美国、欧盟、东盟等合作,加强博览会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贵州与欧美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贵州外贸业务发展及外资利用水平提高。

3 贵州博览会展业发展现状

3.1 支持会展的举措得到“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得到提升,世界影响力逐渐提高,为国内会展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市场条件。同时,国内会展业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不断完善会展配套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力求通过举办会展活动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一是加强会展活动的组织管理,成立相关会展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及民间社团,为会展业有序、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比如,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完善。二是财政资金大力投入支持,为省内会展业的发展提供物资保障。比如,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贵州省连续九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三是完善相关会展配套政策,对会展业发展进行科学指导,规范会展行业的发展。比如,2022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贵州省会展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实施,制度首次全流程全方位对贵州省会展业开展统计监测,为全省会展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会展业对贵州省GDP和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3.2 会展要素的保障能力得以改善

会展活动的举办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和保障,城市或地区基础设施越完善,其会展业发展的底蕴更厚实。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会展业发展筑牢了基础。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331km,贵阳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二是国内会展场馆数量越来越多,可供展览的面积规模不断变大。无论是在用、在建,还是待建的会展展馆数量和面积规模相比之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3.3 会展发展的地区之间仍不“协调”

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代表,贵州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层次和较强拉动作用的对外开放平台。但与其他地区的会展业比较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2年中国展览业发展呈现华东和华南地区继续领跑全国展览业发展的特征。按区域看,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和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办展数量分别为758个和373个,全国占比分别为41.9%和20.6%;办展面积分别为2248万km2和1341万km2,全国占比分别为40.3%和24.1%,应该说长三角、珠三角还是继续领跑。从城市看,南京、广州和深圳办展数量排名全国前三,占比分别为7.9%、7.0%和6.7%;深圳、广州和南京办展面积排名全国前三,占比分别为10.8%、8.0%和6.7%。成都、郑州、武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城市展览业也在快速崛起。进而言之,与同为西南重要城市的成都、重庆相比,贵州也仍然有很大差距,贵州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嗷嗷待哺状态。

4 贵州大型博览会发展的问题分析

4.1 以创新理念分析博览会产业发展不充分问题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和保障。以数博会为例,线下举办的2018、2019、2021数博会期间,全省签约项目分别为199个(352.8亿元)、125个(1007.63亿元)和144个(565.61亿元),其中一半的项目成功在贵阳贵安落地。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虽然腾讯、华为、京东三大运营商等头部企业倾向于在贵阳贵安建数据中心,但关乎各种具体的商业发展规划却缺乏可持续方案支撑,而其他中小型项目开工投产情况也并不很理想。据统计,2022年的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奖评选中,经多轮角逐评选出55项,除“白山边缘云平台”“互联网+专科建设平台”等少数几个获奖项目为贵州本土培育外,其他绝大多数项目分布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尚未与贵州达成转化意向或建立合作联系,这表明各企业高度认可数博会平台,但并不完全认可在贵州落地生根,贵州博览会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4.2 以协调理念分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方面,博览会总体规模水平较低。根据中国会展经济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各省份举办展览总面积为4720.76万km2,举办展览数量总计2572场,其中贵州省全年举办总面积为42.78万km2,全国占比仅为0.91%,全年举办展览场次总计34场,全国占比仅为1.32%,位居全国22位。另一方面,场馆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根据中国会展经济会统计,2022年,全国在用的356座展馆的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为1525.46万km2,而贵州在用展馆数量仅为4个,可供展览面积8.98万km2,全国占比分别仅为1.1%、0.59%。

4.3 以绿色理念分析博览会资源和环境受损问题

博览会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人数逐年上升,这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大型博览会通常涉及大量的人员流动、物流运输和能源消耗,对环境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举办方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举措,降低对当地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博览会结束后,展馆和设施的后期利用成为一个挑战,如果不能有效进行后续规划和管理,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场馆的闲置。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就如何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会展经济,如何协调博览经济与地区其他经济的互动等问题,需要出台一些及时有效的、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4.4 以开放理念分析内部发展机制问题

一方面,贵州省在举办数博会、酒博会、生态文明论坛等大型展会实践中,长期由省市政府主导,培养了一批经验成熟的办会领导和工作人员,但是,办会体制僵化、缺乏市场运作等弊端不断暴露;另一方面,贵州省大多数中小博览会展活动,虽然市场化运作较好,但是缺乏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特征,不论是定位引领性,还是内容吸引力都明显不足。究其本质,在于贵州省缺乏国际视野、国家高度的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难以支撑贵州省博览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4.5 以共享理念分析共享资源问题

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上,如何更加有效、更加全面、更加公平地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博览会发展成果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当前,一方面,除了酒博会等少数博览会展活动可以直接计算市场收益,类似数博会、生态文明论坛等政府公益展会,靠现有市场运作模式难以覆盖全部开支,每年财政兜底数千万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低;另一方面,博览会活动所辐射带动城市相关产业诸如贸易投资、旅游、运输、住宿、餐饮等的效果并不显著,加强各领域之间的合作与研发是推进贵州博览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5 贵州大型博览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助推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升级

贵州大型博览会产业发展应从规模扩大向内容创新转变,注重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提高展览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坚持以办会促进产业、以产业支撑办会,把办会重心倾斜到产业招商引资上,更多地举办如“投资人大会”等与促进投资直接相关的活动。同时,增强投资洽谈功能设计,可设置更多的小型洽谈会、餐会、企业年会,为政商之间、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提供更精准的洽谈签约服务。着力做好有关嘉宾和企业的长期对接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博览展会凝聚起来的人脉、信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对政府签约的重大重点项目,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分解任务、强化专班调度和服务保障,由省投资促进局会同省大数据局进行跟踪、管理、考核,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5.2 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改善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

按照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围绕合理布局、提档升级有计划改造、完善会展场馆及其配套设施,重点做好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的示范性场馆建设。根据贵州省各市、州会展场馆的现状和城市规划建设,加强会展场馆周边地区配套功能的规划引导,加快会展场馆周边区域交通、物流、餐饮、住宿、购物、商务、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会展设施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现代传媒技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场馆,推进5G网上虚拟展会,解决展会存在的信息交互、产品展销、物流配送等问题。

5.3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树立贯穿始终的生态观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树立贯穿始终的生态观,才能保证贵州博览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加以引导和制约,确保在博览会的组织安排和具体运作过程中,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念深入人心,即推广绿色展览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方式;另一方面,在博览会举办期间,提前协调举办时间和地点安排,谋划后期场馆等基础设施的有效循环使用,减少交通压力、食宿挤压和周边居民困扰等,保持博览会的绿色发展环境空间,推动博览会可持续性发展。

5.4 实现对外开放发展,形成内外联动格局

首先,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机会。引进国际先进的展览理念和管理经验,吸引更多的国际参展商和观众,推动贵州大型博览会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化水平。其次,以会展业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紧盯“互联网+会展”发展趋势,加强与国际国内数字经济交流合作,围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主题举办国际性峰会、论坛、博览会,全面展示贵州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得天独厚优势,不断提升“云上贵州·中国数谷”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再次,强化高端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引进会展项目策划、经营管理、信息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养投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和引进适应会展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鼓励高校与会展企业、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会展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实习基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展专业人才。

5.5 实现共建共享发展,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

注重公众参与和利益共享,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热情互动,提供公平的参展机会和交易平台,促进博览会的效益惠及更广泛的人群。首先,聚焦注册贵州省博览会展系列商标事项。作为公共品牌向全省企业免费开放使用,瞄准吃、住、用、行等领域进行市场转化,推出会展文旅等衍生商业应用。其次,实施会展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支持有潜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在本省投资创办展会企业,逐步形成与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再次,加强与相关产业和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整合,以实现贵州大型博览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些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科技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为推动贵州大型博览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当前,博览会发展日益成为一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风力,虽然贵州博览会目前的发展状况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但由于自身的环境与资源优势得以不断改善和积累,其未来发展空间是值得期待和重视的。国内国际博览会发展路径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各地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正确审视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探索发展路径,促进我国各地博览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博览会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博览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