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4-03-27 04:50高雨雨冉宪宇李婷婷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高职院校

高雨雨 冉宪宇 李婷婷

摘要:军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和内涵,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将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形式和载体,改进课程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针对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军工文化;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军工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凝练、吸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高校育人的过程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高职院校将军工文化融入育人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军工文化蕴含的丰富资源,将其运用到课程体系建设中,不断优化、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高职院校将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有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军工文化中含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其中的军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教师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军工文化,充分发挥军工文化的育人优势,能影响更多学生,帮助学生产生爱国情愫,让军工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助力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助于学生培养奋斗精神和科学创新能力

军工文化是一代代人努力形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军工专家、革命家的智慧,他们永不言弃、奋斗不懈的精神,在艰苦条件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最终创新军工核心技术,突破难关,不断发展国防事业。这鼓舞着学生继承军工人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不畏惧眼前的困难,坚持真理,为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有助于学生增强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深入理解军工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汲取文化精髓,结合实际情况,将军工文化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思想、作风等方面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推动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二、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原则

(一)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

将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军工人积累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继承、发扬和创新,更可以鼓舞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使命和历史重任。高职院校要用好鲜活、丰满、特色的军工文化,利用校内外军工文化资源,运用好传统军工文化,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改革创新军工文化资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军工文化。

(二)坚持把握共性与突出特色相统一

将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坚持把握共性与突出特色相统一的原则,充分挖掘、整合、创新和推销军工文化,突出军工文化的个性,同时促进军工文化与办学理念、学校发展相融合,把握军工文化的共性,即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时,不能违背学校的一般逻辑和根本属性,要与学校发展达成共性共识,同时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使命担当作为共性。

將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突出特色办学文化,军工文化要与各个高校的实际人文文化相结合,并形成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文化,供其他高校之间交流、学习和互鉴,提高军工文化的育人效率,突出特色,提高档次,打造地方特色军工文化,为军工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将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是实现学生价值引领和自我构建的过程,高职院校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课程教育学生,把学生作为军工文化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有意识地把军工文化的内容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激励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把军工文化与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调动教育对象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愿意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消化、吸收并将军工文化转化为自身知识架构体系,让学生不断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足

在开展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足,缺乏成熟的顶层设计,没有部门牵头开展相关工作,缺乏有效的宣传,导致融入过程片面化、浅层化和无组织化。部分师生对军工文化的认识不全面,而且高职院校多个部门对军工文化的认识不够统一,只理解了表层含义,并未充分发挥出课程育人的价值和功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并未紧密结合,课程育人实效不理想。

(二)融合的内容和方法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将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对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不强,理想信念方面教育融合不足,道德修养和教育实效性发挥不够等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开设的军工文化课程大多偏向于理论教育,对其内涵底蕴、价值意义凝练不足,融合的内容缺乏新意,较为空泛,学生往往兴趣不浓。此外,军工文化融合形式较为单一,没有使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和渠道,而是依赖现有的课堂教育,缺乏新媒体等平台的接入和使用,且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和考核要求并不高,仅限于了解军工文化,并未将军工文化与个人实际相结合,导致融入效果不是很好。

(三)融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目前,在党员教育培养过程中,大多有军工文化背景的高职院校并未融入军工文化,且融入军工文化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军工文化融入的衔接性不强,后续教育的针对性不足。

四、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从顶层设计出发,将军工文化贯通办学治校全过程,将军工文化与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各部门通力配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用有效的文化育人途径,遵循文化育人原则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培育和弘扬军工文化,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让军工文化不断启迪和滋养学生,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组建军工文化育人团队

高职院校要组建军工文化育人团队,提高育人团队军工文化水平与素养,使之具备输出和教授军工文化的基本素质。如高职院校通过榜样传帮带、教研讨论以及编写教材等方式,不断强化育人团队的军工文化水平;采取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专业理论研讨等方式,引导育人团队采取课堂讲授、线上线下互动、实践学习等方式,将军工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三)理论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军工文化融入通识教育体系,探索形成军工文化必修课、选修课等理论课程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军工文化必修课,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全程融入军工文化;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如中国军工文化发展简史等军工文化教育相关选修课,让学生在历史的轨迹中,领悟军工文化蕴含的精神,形成军工文化浸润氛围。此外,高职院校要增强军工文化融入课程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使用新媒体技术推动军工文化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并借助网络平台,逐步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不断增强军工文化育人成效。

(四)打造精品实践课程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打造精品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军工文化的精神内涵,强化爱国的思想意识;利用当地丰富的军工文化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实践课程活动,讲授“行走的军工文化课”,使军工文化“活”起来;制作红色实景课等红色军工文化课程,打造出广受师生欢迎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军工文化课程,传递军工文化精神、价值与内涵;将军工文化融入三下乡活动,更好地宣传和弘扬军工文化;开展军工企业参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榜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榜样为荣,争做军工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五)营造良好的军工文化融合氛围

高职院校要制作军工文化墙、宣传展板、建筑标志,建设军工文化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师生全员参与建设军工文化校园的氛围,将军工文化更好地融入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育人载体,如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多媒体平台,拓宽育人渠道和育人覆盖面,构建师生参与、载体多样、手段充足的军工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的氛围。

五、结语

军工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激励和鼓舞一代代学生奋勇向前,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构建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通过不断挖掘军工文化价值和内涵,发挥其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庆海,侯亚明.浅谈我国“军工文化”的本质及内涵[J].企业研究,2012(14).

[2]李涛,杨钰婷.军工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价值意蕴与多维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

[3]代艳丽.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D].长沙:中南大学,2013.

[4]尚文浩.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J].文教资料,2018(32).

[5]段聪影,高翊凯,王玉辉.地方红色军工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1(9).

[6]李小硕.将军工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河北农机,2020(9).

[7]吴月,刘艳华.军工文化资源在军工院校思政课中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1).

[8]张东刚,刘伟.高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4).

[9]何振才,李梦瑶.高校校史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构建的探索与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建设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基金项目:2023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构建多途径育人模式,发挥军工文化育人特色品牌效应”,项目編号:2023XXM2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四维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GH23Y3029;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红色军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GH23Y3025。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高职院校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