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为居里夫人之前

2024-03-27 06:30埃列娜杜尔利缪建维
小读者 2024年5期
关键词:家庭教师布罗玛尼

□文/埃列娜·杜尔利 译/缪建维

玛尼娅结束了假期,回到了华沙。她睁着灰蓝色的大眼睛,笑着看向窗外这个已经有些不一样的世界。她的嘴角常常含着笑,但是表情经常显得凝重。和世界上大多数父亲一样,斯克洛多夫斯基先生让他的孩子们明白了他们需要自力更生。尽管他们的父亲现在还在学校里教书,但仅承担房租、用人的工资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就已经够困难的了。而且总会有这样的一天:他们除了父亲的养老金外将没有其他任何收入,而教师的养老金也实在没有多少。

这种窘迫的状况使得斯克洛多夫斯基先生忧心忡忡。

像世界上大多数父亲一样,他也希望能挣到足够的钱来养家。晚上,他会坐在灯旁,长吁短叹。四双蓝中泛着灰色的眼睛,带着笑意看着他,猜测他的想法;四个孩子一起抗议道:“别担心,爸爸,我们年轻力壮,还怕养活不了自己吗?”斯克洛多夫斯基先生一边微笑地看着孩子们身上那股热情劲儿,一边心里担忧:孩子们会获得成功吗?还是会像他一样一事无成?他天资聪颖,勤勤恳恳,但在经济方面的收获却少得可怜。孩子们会像他一样吗?

这个身材矮胖的秃顶男人坐在灯下,身穿破旧但精心刷洗过的暗色外套。他的一切都是认真且有条理的:他的笔迹、他的思想、他的话语,甚至他的行动。他也以同样无微不至的方式抚养他的孩子。带孩子们进行短途旅行时,他会事先制订行程,向他们指出沿途风景的美妙之处,带他们发现鲜为人知的美景,这些美景常常因为无人提及而被忽视。

如果他们参观名胜古迹,他会给孩子们讲述相关的历史。

在玛尼娅的眼里,父亲是一个完美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嘲笑他那一丝不苟的行为。她把他看作一切知识的源泉。的确,他知识渊博。为了能随时了解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新进展,他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买学术刊物。他通晓希腊文、拉丁文和五种现代语言,对自己的聪明才智却并不以为意。每周六的晚上,他都会给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文学作品,并坚持自己创作散文。有时候他还会给孩子们读一些外国作品,如《大卫·科波菲尔》,尽管手上拿的是英文版本,他却可以用波兰语读出来。

“家里一切如常,”玛尼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花木茂盛,谢谢你的关心!杜鹃花开得正艳,朗斯特正在地毯上睡觉呢!白天来家里干活的女佣把布罗尼娅的裙子改得不错,所以我把裙子染了色,让她也帮我改一改。我的时间总是很紧张,上课的课酬也微薄得可怜。有人推荐一位女士到我家来打听我给人上课的事情,但是当布罗尼娅告诉她每小时一先令时,她拔腿就跑了,好像我的房子着火了一般。”

然而,无论薪水多少,玛尼娅都得教下去。在那个年代,除了教书,女孩子没有其他工作可做。但她没有想过:“我能有几个学生?我能赚多少钱?”那才不是玛尼娅!她有她自己的梦想——不像一般女孩子梦想着穿上婚纱,也不像男孩子梦想着开上汽车,她的梦想是拯救波兰。她,玛尼娅·斯克洛多夫斯基,必须帮助波兰。然而十六岁的她,怎么用父亲教的、从学校和书本里学的知识实现这个理想呢?

玛尼娅知道,还有一些人和她怀揣着一样的梦想——拯救波兰。有些人密谋炸死沙皇,也有些人寄希望于上天会回应他们为波兰所做的祈祷。虽然玛尼娅也曾将她的护照借给了一位革命者,她却认为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可行。她认为,最实际的梦想是最好的:做好眼前事,唤醒正在被沙俄政府愚化的波兰人;教育,教育,再教育,直到华沙成为伟大思想的中心,直到波兰成为引领欧洲的强国。

新思想正在英国和法国传播。玛尼娅认识的一个比她大十岁的朋友建立了一个秘密社团,名叫“飞行学社”,专门研究新思想。玛尼娅、布罗尼娅和海拉都加入了。这个社团轮流在各位成员的家里定期聚会,学习内容并非“旁门左道”或者古怪疯狂的东西,而是解剖学、生物学和自然史。

她忙得不可开交,什么事都愿意尝试:演讲、集会、画画、写诗、阅读六七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总之,她要追随伟大作者的深远思想。

但是她最关心的还是她该怎么帮助布罗尼娅。布罗尼娅年龄越来越大,至少玛尼娅是这么想的,如果她不关心布罗尼娅的前途,就没有人会关心了。每天早晨,不论天气好坏,她都要去做家庭教师赚钱。在富人眼里,她只是个穷酸的家庭教师,他们有时候会让她在有穿堂风的走廊里等着。

布罗尼娅看上去脸色苍白,意志消沉。玛尼娅不得不把自己的抱负抛到脑后,暂时搁置自己上大学寻求知识的迫切愿望。她必须先帮助布罗尼娅。

“布罗尼娅,我最近一直在认真考虑这件事,”一天,她对布罗尼娅说,“我也已经和父亲商量过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办法。”

“办法?做什么的办法?”

玛尼娅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布罗尼娅的脸色,委婉地问:“布罗尼娅,你自己攒的钱,够你在巴黎生活几个月?”

“我的积蓄可以付路费和一年的生活费,但学医需要五年的时间啊。”布罗尼娅立刻回答道。

“是的,我们现在这样给别人上课,一小时才赚一先令,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实现不了目标。”

“所以?”

“所以,如果我们各自为自己的梦想攒钱,谁都成功不了。但是,如果按照我的计划,今年秋天你就可以登上火车去巴黎了。”

“玛尼娅!你疯了吗?”

“我没疯。到了巴黎,你先花自己攒的钱,然后我会寄一些钱给你,父亲也会的。与此同时,我也会为自己攒钱的。等你当上了医生以后,我就可以上学了,到那个时候你就能帮助我了。”

布罗尼娅的眼里噙着泪水,因为她明白这个办法对玛尼娅意味着什么。同时,她又觉得这个算法有点奇怪。“你既要养活自己,又要帮助我,还得存钱,这如何实现呢?”她问道。

“嘿,这就是我想到的好办法。我打算去做寄宿家庭教师。有了免费的食宿,我就不需要其他开支了,是不是很完美?”

“不行,”布罗尼娅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我先去读书。你更聪明,如果你先去,你很快就会成功完成学业,然后我再去。”

“不明白为什么?哦,我的傻布罗尼娅,亲爱的姐姐!你已经二十岁了,我才十七岁呀。你已经等了太久,而我还有时间等。年纪大的那个必须先去。当你有了工作时,我就可以跟着沾光啦!再说,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就这么说定了!”

就这样,那年9 月,就在她年满十八岁的前一个月,玛尼娅打扮成家庭教师该有的样子,坐在了家庭教师中介公司的等候室里。她留起的长发梳得整整齐齐,头戴一顶褪了色的帽子,衣着朴素而庄重,整个人看起来平凡又文静。

玛尼娅紧紧地攥着她的证书和推荐信,紧张地走到坐在桌前的工作人员面前。那位女士非常仔细地读了推荐信,然后突然抬头看着玛尼娅,不,可以说是盯着她看。“你真的同时精通德语、俄语、法语、波兰语和英语吗?”她问道。

“是的,”玛尼娅说,“虽然我的英语比其他几门语言稍弱,不过,辅导学生通过考试是没问题的,我获得过高中的金质勋章。”

“是这样啊,”工作人员说,“那你对薪水有什么要求呢?”

“提供食宿,每年四十英镑。”

“如果有合适的职位,我会通知你的。”带着这个不太鼓舞人心的承诺,玛尼娅离开了中介公司。

终于,她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这样一份家教工作,离家很远,在一个偏僻的乡村,薪水每年五十英镑。当然,在那个年代,五十英镑比现在可值钱多了。但是,玛尼娅把她的新地址拿给父亲看时心情相当沉重,尽管在父亲看来,这个地址可能并不是那样偏僻、遥远。

《趣味闯关》答案:

第一关:蔺相如 曹操 匡衡 勾践

第二关:扇

第三关: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牛皮纸糊的鼓(不堪一击)

龙王爷的军队(虾兵蟹将)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见了小偷喊爸爸(认贼作父)

张公帽子李公戴(张冠李戴)

猜你喜欢
家庭教师布罗玛尼
小海盗玛尼卡
A 17-year-old helps to feed 12,000 homeless people
精灵当家⑰ 家庭教师
in class
拉比要出书
拉比要出书
冬日取暖
一扇受够了的门
玛尼石
我和梅加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