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碳汇交易实践探索
——以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为例

2024-03-27 07:28
中国水利 2024年4期
关键词:长汀县水土保持福建省

吴 娟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350003,福州)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国“双碳”战略“1+N”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1”中《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十大行动方案之一。国内关于水土保持碳汇的研究刚起步,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探索、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核算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2022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组织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指导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等单位成立项目组,围绕推动水土保持碳汇项目进入中国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这一工作目标,遴选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作为试点对象,参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简称CCER)碳汇项目从开发、交易到消纳的过程做法,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开发、测算、登记、交易等全流程实践探索。

一、项目区选择

项目组从有益于项目实施和开展的角度出发,确定了项目区遴选考虑的3 个方面,一是项目所在省市对“双碳”战略与“两山”理念的认同与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特色及成效;二是项目所在省市在碳交易领域工作卓有成效,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项目区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成效显著,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福建省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被誉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福建省在碳汇开发与碳交易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16 年,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有效推动各行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是全国8 个碳交易市场试点省份之一。省域内积极开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福建林业碳汇(FFCER)用于抵消省内限排企业部分不足配额。相关市县开展了诸多碳汇价值实现的创新尝试,如三明林业碳票(SMCER)、农业海洋碳汇交易等相关领域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2017年,福建省建立了全国首家森林碳计量领域的专门研发机构“福建省森林碳计量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出版了林业碳汇相关专著,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GB/T 41198—2021)。省内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植被、土壤等水土保持相关碳汇作用和机理方面开展了长期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为推动水土保持碳汇相关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曾是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退化,群众生活困苦。经过长期推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攻克了造林、育林等技术难题,使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据2021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成功创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该流域已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成功典范,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治理经验。

二、碳汇监测与核算

水土保持项目碳汇监测与核算主要是综合应用资料收集处理、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解译、样地调查等手段,调查分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项目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地块植被和土壤两个碳库的碳储量,相对于未治理区域的基线情景增加的碳储量,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监测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监测技术路线

1.碳汇计入期

计入期是指项目活动相对于基线情景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的时间区间。不同水土保持项目根据其发挥治理成效时间可以确定不同计入期,最短为2年,最长不超过40年。罗地河小流域采用40年固定计入期,即2001年到2041年;本次交易的碳汇监测计入期为20年,即2001年到2021年,为监测已产生的碳汇存量,后续监测期将对项目区进行定期监测(拟每5年开展一次监测),适时掌握项目区碳库变化情况。

2.边界测定

边界包括项目边界和措施边界。项目边界是指实施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的地理范围;措施边界指实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地块范围,主要包括施肥马尾松林、抚育管护马尾松、水平阶整地马尾松林、封禁治理、种植经果林等水土保持措施。边界范围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或其他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单点定位或差分技术直接测定项目地块边界的拐点坐标,定位误差不超过5 m;也可利用高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航片)或比例尺不小于1∶10 000的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面积测定误差不超过5%。

3.基线情景确定

基线情景为小流域内未实施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维持其自然状态的地块。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罗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和实施记录,确定以流域内留置的一块未作任何治理的对照地作为基线情景,其面积为8.60 hm2。

4.样地调查

①样地选择。按照公里格网、系统网格布点方式布设样地,项目区共布设34个样地,其中施肥马尾松林2个、抚育管护马尾松15个、水平阶整地马尾松林6个、封禁治理3个、种植经果林(种植板栗、杨梅)7个、基线情景1个。

②外业数据调查。详细调查不同治理措施样地内树种、胸径以及样地的林龄、郁闭度、种植方式、林况及其他立地因子;同时,分层取0—100 cm 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库的分布情况。

③激光雷达数据的采集。采取机载雷达和手持雷达全面清查罗地河小流域植被的树高、胸径等高精度单位数据,以实现小流域碳储量数据的高精度建模。

5.碳库监测、核算

①植被碳汇核算。使用2001 年和2021 年季节月份相近或相同的高分辨率影像,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与遥感影像像素对应、激光雷达的精细树高分类和植被分类等建立2021年罗地河小流域植被碳储量模型;再将2021年调查数据及模型,与2001年遥感影像结合,分析出罗地河小流域碳相关信息的空间、时间分布。结合基线情景分析出流域内各个治理措施地块植被碳储量变化和碳汇量。

②土壤碳汇核算。基于基线情景样地和采样样地,用反距离加权法,对土壤碳储量进行空间插值,获得2021 年空间分辨率为20 m 的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布情况。基线情景假定为没有植被碳输入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侵蚀,认为基线情景土壤不发生变化。综合分析核算出各个治理措施地块相较于基线情景土壤碳汇量。

6.核算结果

经监测,20年的治理使罗地河小流域碳储量提升了39 629 t,基线情景下碳储量提升了9624 t。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施肥马尾松林、抚育管护马尾松、水平阶整地马尾松林、封禁治理、种植经果林等),在发挥水土保持效益的基础上,显著巩固和提升了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碳汇量达到30 005 t(即110 018 t CO2当量)。其中土壤与植被贡献比约为6∶5。

三、交易实施

项目组经充分调研、多方协商,认为水土保持碳汇监测核算方法基本形成,碳交易平台成熟可靠,可以参考福建省林业、海洋、农业等碳汇交易实践经验,开展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的交易试点。

1.交易平台选择

福建省碳汇相关交易平台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和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其中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是政府主导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作为全国8 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之一,主要从事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福建林业碳汇(FFCER)与福建省碳配额的撮合,同时也开展企事业单位碳中和的交易。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属于市场需求导向的碳交易市场,作为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验收通过的交易机构,创新机制,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根据国际组织、各类活动和企事业单位自愿实现碳中和的需求,建立全方位、多要素的生态交易大平台,开发过全国首单农业、海洋的碳汇自愿减排交易,在生态类方法学鉴定、交易撮合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经验丰富,其创新的“生态司法+碳汇补偿”模式已推广应用至宁夏、陕西等地。鉴于水土保持项目碳汇起步晚,登记交易等需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前行,为确保首个碳汇项目交易试点走成、走好、走响,按照交易机制活、市场信心足、交易经验丰富的原则选择确定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作为交易平台。

2.碳汇初始登记

①初始登记平台设立。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与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合作开通首个水土保持碳汇专项账户,打造水土保持和碳汇交易平台之间的直通机制。通过设立碳账户,记录和追踪碳交易的相关信息,为水土保持碳汇方法学备案、初始登记、交易提供平台。该账户作为交易中转站,是水土保持碳汇出让方的“仓库”和受让方的“便利店”;作为实践基地,可吸引全省乃至全国水土保持行业,结合本区域特点,开展区域水土保持碳汇开发和交易试点实践;作为创新平台,可为探索水土保持碳汇监测核算、产品开发、交易与登记等全流程的工作模式和机制提供平台支撑。

②方法学备案。总结分析罗地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碳汇监测核算实践成果,以自愿碳标准(VCS)管理委员会备案的最新版REDD+方法学为主体框架,在参考VCS REDD+方法学相关模块和工具,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优良做法指南》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借鉴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及Plan Vivo标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做法,经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利益相关方反复研讨,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森林碳计量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方法学V001》,方法学经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论证、备案。

③碳汇初始登记程序。为确保碳汇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填写《初始登记申请表》。需提供具备较强公信力的第三方所出具的碳汇核证报告及监测报告、碳汇持有方的主体身份证明、碳汇项目对应标的权属证明等初始登记材料。碳汇持有方,是自然人的提供身份证件,是机构的则提供机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权属证明材料为项目对应标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材料。罗地河小流域碳汇项目监测和核证报告,由项目组成员单位分别编制出具,并经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审核、备案。

3.交易撮合

①出让方(卖方)。卖方即碳汇权持有人,根据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主体而定,政府投资项目持有方可为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国有企业或实施项目地块的权属人,社会投资项目可以为出资的企业法人或个人。罗地河小流域长期由政府出资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此本次项目卖方为长汀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龙岩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管国有企业,近年负责和从事长汀县委、县政府交办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林业资产运营管理与民生事业等业务。

②受让方(买方)。买方主要来源于自愿实现碳中和的各类活动主办方、企事业单位等,购买用于中和生产或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本次交易经龙岩市水利局、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充分沟通、协调,撮合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分别购买碳汇量9 万t 和1 万t。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长期重视本公司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其旗下紫金山金铜矿联合开发项目获评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为长汀县本土国有企业,长期热心于本县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

③交易签约。需提供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申请表(转让方、受让方)、碳汇交易协议书、交易双方的主体身份证明(自然人提供身份证件;机构提供机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由交易平台促成交易签约,并登记备案。

④资金使用和管理。 本次交易总收益为180万元,长汀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使用管理,在长汀县人民政府监督下实行专款专用,将用于罗地河小流域后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提升小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四、项目交易主要经验和做法

1.高位推动,顶层设计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水利部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碳汇相关工作,2022 年,将水土保持碳汇研究纳入年度水土保持工作要点;2023 年,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制定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价指标和核算方法,推动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等要求。

2.锚定目标,上下协同

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参与“双碳”目标国家战略,锚定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工作目标,部、省、市、县4级水土保持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多方协调,成立由水土保持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组成的“政产研学用”工作团队,全面推进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等全流程探索实践。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负责总体策划和技术指导,福建省水利厅落实工作经费并组织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和福建师范大学具体实施,龙岩市水利局和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负责交易主体沟通协调和交易落地。

3.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项目组针对福建省水土保持碳汇基础研究、相关行业碳汇交易实践、交易平台选择、交易模式确定等先后开展4次专项调研,组织座谈交流10余场。根据调研成果,合理选择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作为开发对象,科学制定水土保持项目碳汇监测核算方法和技术方案,完成罗地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碳汇监测核算;遴选确定适合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创新试点的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作为交易平台;精心策划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工作方案,促成本次项目碳汇交易成功签约。

4.积极探索,敢于创新

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碳汇监测核算试点研究成果为基础,创新提出了水土保持“保土保碳、减蚀减排、增绿增汇”等三大碳汇功能,探索制定了首个水土保持碳汇项目方法学——《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方法学V001》;在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率先设立了水土保持碳汇专项账户,建立水土保持碳汇开发和交易直通机制;初步构建了“平台开发备案、部门协调促成、企业自愿购买、收益回馈治理”的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模式。

5.数字赋能,注重示范

总结整理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发、测算交易过程资料,结合碳交易市场对于碳信用产品的要求,秉承MRV(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体系,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的基本原则,采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为水土保持措施、数据采集、审定与核证提供一体式无纸化的管理系统,示范展示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全过程,为全国不同区域探索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提供经验。

猜你喜欢
长汀县水土保持福建省
夏收“丰景”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水土保持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