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材料改性下输水渠道渠基土冻胀试验研究

2024-03-28 02:22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基土高聚物温度梯度

宋 涛

(新疆昌吉方汇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

1 试验方法

为确保渠基土改良设计满足实际工程需求,计划采用人工合成地聚合物改性剂为重塑渠基土的改良掺加料[1],实现抗冻胀、减沉降的效果。图1(a)为自研土体冻胀试验测试装置,包括了低温恒温槽、环境温度箱等,分别为图1(b)、图1(c)所示。低温恒温槽最低温度可知-45 ℃,升温速率区间为0.01~10.00 ℃/min,可根据试验需求进行设定,环境温度箱为恒温环境,可避免外接温度对试验环境的影响,确保试样处于均匀、恒定温度场中。除此之外,本试验还耦接有温度数据装置、LVDT位移监测装置,两者数据均通过独立通道接至数据采集平台,其中LVDT装置量程为-15~15 mm,精度可至1‰,温度采集仪作为试验中温度监测、温度数据记录的中控设备,其与PT 50温度传感器相连,具有实时传输以及数据实时处理的作用。

图1 试验装置

试验前,在头屯河水库下游K5+120~K10+800段内踏勘调研,发现渠基土分布为粉质壤土,颗粒中值粒径为1.2 mm,级配良好,钻孔取样表面完整性较优。粉质壤土冻结层厚度可达1.5~2.5 m,分布厚度为2.8~4.2 m,含水率差异较大,K5+150~K6+450渠段内,粉质壤土含水率分布为12.5%~14.5%,而其他区段含水率差异明显,有16.0%、12.0%,最大含水率可达19.5%。为此,为保证试验样品全面性,本试验从渠道现场钻孔取样覆盖含水率为12.0%~20.0%。经室内对现场样品重塑后,加入人工高聚物改性剂,该类型高聚物具有纤维抗拉能力,同时抗渗能力可至P12。采用环刀法制作出直径、高度分别为50 mm、100 mm试样,并按照试验含水率以及高聚物改性剂含量,分别进行人工含水率控比及改性剂控量,经分层压实,削去多余表层颗粒,制作出满足冻胀试验需求试样,图2所示为原状粉质壤土模型与分层掺杂高聚物改性剂的改良试样。试验过程中,制备好试样放置恒温环境箱内,在与冷冻室、温度传感器以及低温恒温槽连接后,测量装置清零,设定好低温恒温槽温度及受冻时间后,系统开始自动读取试样冻胀量及样品内部温度梯度变化,当冻胀量不超过0.04 mm/h后,视为稳定冻胀,可关闭低温恒温槽结束试验。试验冻胀时间均设定为120 h,冻结温度设定为-20 ℃,在每一层高聚物改性剂处均布置有温度梯度传感器,如图2(c)所示。

图2 试验模型

从头屯河水库干渠改良渠基土的实际现状考虑,含水率以及高聚物改性剂含量为两组典型影响因素,本试验也是基于此开展。在含水率组中,改良渠基土试样分别设定初始含水率为12%、14%、16%、18%、20%共五组,而高聚物改性剂含量组中以分层数为对比,假定试样每层均布置9片高聚物改性剂,但是控制试样内部的布置层数,分别以0层(原状渠基土)、1层、2层、3层、4层、5层、6层为对比组,其中第一层距离试样底部为10 mm,仅研究单一变量因素下改良土的冻胀变化。基于不同组试样冻胀试验,对改良渠基土的冻胀演变过程展开对比分析。

2 改良渠基土冻胀特性影响

2.1 高聚物材料特征

基于不同层数的高聚物改良土试样冻胀试验,获得了冻胀量时程特征,如图3。根据图3中冻胀量变化可知,不同层数的高聚物改良土在冻结过程中具有差异性变化特征,如层数为1层、2层的试样均在初始冻结时间6 h时分别呈陡增变化,冻胀量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水平,而高聚物为3~6层时,初始冻结时间6~30 h,冻胀量呈缓慢平稳递增趋势。不仅于此,在临近结束冻胀期,高聚物1层、2层下试样冻胀量仍具有一定涨幅,而高聚物3~6层时,试样冻胀量已处于平稳趋势。从冻胀量差异化表现来看,高聚物层数愈多,改良土试样冻胀表现愈弱,随冻结时间演变,冻胀量整体变幅较低。相比原状渠基土试样,任何一个改良土试样在进入稳定冻胀期内,冻胀量均为缓慢稳定递增变化,而原状渠基土在冻结时间18~60 h内,冻胀量的增长具有较为显著不可控态势,冻胀量平均增幅高达7.6%。分析认为,掺加高聚物改性剂后,改良土试样冻胀量演变具有显著抑制,同时高聚物层数愈多的试样具有更强的冻胀约束表现[2]。

对比冻胀量可知,在原状渠基土试样中,整个冻结时间内,冻胀量分布为0.050~16.300 mm,平均每6 h内冻胀量可增长0.898 mm,增幅为8.1倍,而各改良渠基土试样的冻胀量均弱于前者,如高聚物1层的改良土冻胀量较之原状土减少了5.2%~17.2%,同时在冻结时间梯次6 h下,冻胀量平均增长了7.03倍。类似的,高聚物2层、4层、6层时,冻结时间梯次变化下,冻胀量的增幅分别为6.20倍、0.71倍、0.26倍,峰值冻胀量依次为13.800 mm、7.200 mm、6.160 mm,在高聚物层数1~6层下,每增长1层高聚物,改良土峰值冻胀量平均减少了15.7%,但降低趋势在高聚物1~3层时更为显著,而高聚物4~6层时,峰值冻胀量乃至冻胀稳定段位移,差幅均较小,即高聚物的增多,并没有带来更明显的抗冻胀表现,故高聚物的层数控制在2~3层更适宜。

2.2 含水率特征

同样的,基于不同含水率组下冻胀试验,可获得改良渠基土试样冻胀量与含水率关系,如图4。分析图4可知,与高聚物材料影响初始冻胀过程不同,各含水率下改良土试样冻胀量特征具有类似性,冻结速率呈“递增-稳定”变化,冻结速率增长阶段位于初始冻胀时间0~36 h,在此之后,各试样冻胀量均处于稳定期。相比之下,含水率愈高,冻结速率整体愈大,在冻胀结束期与稳定期,均具有较显著冻结速率,如含水率14%、18%两试样,分别在冻胀末期108~120 h内,冻结速率达0.050 mm/h、0.024 mm/h。综合冻胀量曲线可看出,含水率不影响冻胀历程变化,只会改变冻结速率水平,高含水率试样具有更强的冻胀表现[3]。

对比冻胀量可知,含水率愈高,冻胀量愈大,且含水率超过18%后,冻胀量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含水率试样。在含水率12%下,试样冻胀量分布为0.050~6.900 mm,随冻胀时间梯次6 h变化,冻胀量平均增长了0.34 mm,增幅为41.4%,而含水率为14%、18%、20%下,试样峰值冻胀量较之前者分别提高了43.6%、82.3%、179.6%,特别是在含水率18%、20%下,峰值冻胀量较之含水率16%下分别增长了14.6%、31.9%。总体上看,含水率每梯次2%变化,引起峰值冻胀量平均提高了1.200 mm,增幅为13.8%,而在含水率18%后,峰值冻胀量分布为10.300~11.750 mm,增幅远高于其他含水率试样。由此分析不难看出,含水率对试样冻胀过程的影响在于控制冻胀率,且含水率超过18%后,试样冻胀表现受之影响敏感更大。

3 改良渠基土冻胀过程温度梯度变化

基于冻胀试验数据监测,可获得改良渠基土冻胀过程温度梯度变化特征,如图5。由图5可知,含水率变化,试样峰值温度梯度与高聚物层数关系仍保持一致,且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峰值温度梯度最低点为高聚物3层试样。在高聚物层数递增过程中,试样峰值温度梯度为先减后增变化,递减段位于高聚物1~3层试样,而高聚物4~6层试样下峰值温度梯度为递增变化。以含水率12%下为例,在高聚物4~6层时,试样峰值温度梯度分布为2.04~3.22 ℃,而在高聚物1~3层时,峰值温度梯度平均减少了15.4%。当含水率增大后,峰值温度梯度不仅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且峰值温度梯度随高聚物层数变化幅度更大,含水率16%、20%两试样峰值温度梯度较之含水率12%下分别增长了0.59~1.38倍、1.25~2.43倍,且此两者试样在高聚物1~3层,峰值温度梯度平均提高了17.8%、23.5%。分析表明,含水率愈大,则试样冻胀过程中温度梯度变化收高聚物层数影响愈敏感;结合冻胀时程影响特性[4],在各含水率方案下,温度梯度以高聚物3层时最优,抗冻胀表现最好,因而头屯河水库下游渠道整治渠基土可考虑以此为参考。

图5 峰值温度梯度受含水率、高聚物特征影响变化

4 结 论

(1)高聚物改性剂含量不同,初始冻胀试样具有较明显差异,且高聚物含量愈多,则改良土冻胀表现愈弱;每6 h冻结时间内,原状土试样冻胀量平均增幅达8.1倍,而高聚物1层、4层、6层下增幅分别为7.03倍、0.71倍、0.26倍,随高聚物含量变化,4~6层改良土试样整体冻胀量差幅较小。

(2)含水率不影响改良土冻胀量时程曲线,冻结速率均为“递增-稳定”变化,整体上以高含水率试样冻结速率更大;含水率愈高,冻胀量愈大,含水率每梯次2%变化,引起峰值冻胀量平均增幅为13.8%,且含水率超过18%后,冻胀量增幅表现加强。

(3)改良土试样峰值温度梯度与高聚物层数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在高聚物1~3层与4~6层,温度梯度分别为递减、递增变化;含水率愈高,试样温度梯度受高聚物含量影响愈敏感。

(4)结合冻胀时程特征与温度梯度变化,含水率会改变冻结速率,不影响冻胀量发展趋势,而高聚物为3层时改良土抗冻胀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基土高聚物温度梯度
补水方式对灌溉渠道渠基土冻胀特征的影响
基于高聚物动模量的两种试验及其外包隧道减震研究
温度对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
高聚物固化粉土的力学特性与固结机理
严寒地区混凝土箱梁实测温度梯度分析
季节性冻土区梯形衬砌渠道改扩建基土置换的分析研究
温度梯度场对声表面波器件影响研究
基土盐-冻胀特性研究
三维电阻率成像与高聚物注浆在水闸加固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梯度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