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某工程水电站GIS位置比选研究

2024-03-28 02:22周宏民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开关站出线主变

张 涵,周宏民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22)

1 工程概况

巴基斯坦某工程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是一座高水头、长隧洞引水式水电站工程。电站地下厂房内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221 MW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84 MW。

该工程初设阶段开关站采用地下GIS开关站+户外出线平台的方案。初设阶段对地下厂房进行了外移布置优化并获得批复,厂房外移后出线洞长度由2100 m缩短为360 m,具备将GIS移至地面的条件,为了使工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而有必要对GIS布置位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1-5]。

2 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厂房距河道最短距离约750 m,厂房顶部的最大埋深约430 m。厂房埋深部位岩性主要为变质玄武岩、变质石英砂岩、炭质片岩,岩体强度属于硬岩。厂房部位岩体片理产状整体走向为NE向,倾向为NW向,倾角以60°~80°为主。

出线洞基岩为石炭~二叠系的Panjal组地层,以变质玄武岩为主。岩层总体走向为NW向,倾向NE,倾角以60°~80°为主。

地面开关站布置于厂房东侧,地表主要为坡洪积(Q4dl+pl)和崩坡积物(Q4col+dl),覆盖层厚度>3 m。基岩岩性主要为Panjal组的变质玄武岩和大理岩,表部出露基岩以弱风化为主,局部强风化状。

3 GIS布置方案比选

3.1 地下GIS开关站+户外出线平台(原方案)

该方案GIS布置在地下主变洞内,GIS开关站与地面出线平台通过2回GIL连接。具体布置如下文所述。

3.1.1 主变洞内布置

主变洞室布置在主厂房下游,距离主厂房45 m。主变洞底高程为1323.75 m,与主厂房运行层高程相同,长127.25 m,宽17.60 m,高33.35 m。主变洞室共分为两层。

一层为主变压器室,变压器布置在主变洞室上游侧,共布置13台主变压器(12台工作,1台备用),各主变压器之间采用防火墙相隔。主变洞下游侧与主变压器之间为设备运输通道,通道上部设有电缆廊道。主变洞室左右两端布置有楼梯,事故油池布置在主变洞室右侧。主变压器室左侧布有排风设备,右侧布有进风设备。

二层为GIS室,GIS室高程为1337.10 m。GIS室上部布置有1台桥机,以满足设备安装及检修需要。GIS室右端布有吊物孔,及GIS控制用房,消防灭火设备室布置在GIS室左端,GIS室两侧均设有楼梯。GIS控制用房为二层框架结构。房间内布置有SCADA设备、MCTS设备、GIS变电站监控设备、GIS变电站保护设备等设备。主变洞拱顶右侧布有进风设备,左侧布有排风设备。

3.1.2 出线洞

出线洞为城门洞型,采用GIL出线,出线洞长度约为360 m,衬砌后断面尺寸为5.0 m×6.8 m。GIS通过两回GIL出线连接至地面出线设备。考虑两端设备连接段长度,GIL每相长度暂按平均500 m计,因此双回GIL出线设备总长度为2回×3相×500单相米=3000单相米。GIL洞典型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基本设计方案出线洞典型断面图(单位:mm)

3.1.3 出线场平台

500 kV地面出线场地位于厂房东侧的Mangial沟内的“U”形转弯处。出线场采用半挖半填形式修建。出线场尺寸为85 m×135 m,场内布置线路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PT等设备。

3.2 地面GIS开关站(比选方案)

主变压器布置于地下主变洞,主变压器与地面GIS开关站通过4回GIL连接。具体布置如下:

3.2.1 主变洞内布置

将GIS由主变洞外移至地面开关站后,主变洞底高程为1323.75 m,与主厂房运行层高程相同。主变洞断面尺寸为长127.25 m,宽17.60 m,高21.85 m,高度低于GIS布置地下方案,宽度不变。

主变洞室共分为两层。一层为主变压器室,其布置与GIS布置地下方案相同。二层布有避雷器、PT等设备,GIS设备由此层外移至地面开关站后,此层高度缩小11.5 m。此层两侧均设有楼梯,右端布有吊物孔。出线洞布置在此层的下游侧。

3.2.2 出线洞

GIS外移至地面后,出线洞内布置4回500 kV GIL线路,回路较多,有一定布置难度。但从土建投资和施工周期来看,1条出线洞比2条出线洞更加合理和经济,因此本阶段不考虑2条出线洞方案。

出线洞采用城门洞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布置出线设备,出线洞内4回出线水平并列布置,在出线洞两侧墙上各布置1回出线,在出线洞中间布置2回出线。出线洞断面尺寸为6.88 m×7.20 m,其典型断面见图2。

图2 出线洞断面布置图(单位:mm)

3.2.3 地面开关站

地面开关站位置与GIS地下方案相同。GIS外移后布置在开关站的端部,出线场尺寸85 m×160 m,稍大于GIS布置于地下方案。开关站采用永临结合半挖半填形式修建。根据主变洞与出现场的相对位置关系,出线洞由开关站北侧入站。出线洞出口处设置出口建筑物。出线洞出口建筑物设置在正对GIS设备的中间位置,4回GIL由出口引出后分别与4回GIS进线间隔相连。

3.3 工程量及经济指标比选分析

两个方案的工程量见表1。

表1 主变及开关站工程各方案工程量及经济指标比较情况

GIS布置在地面方案与基本设计方案相比:

(1)主变洞跨度相同,高度减小11.5 m,同时GIL洞宽度增大1 m,两者相比,地下工程施工难度略有降低。

(2)主变洞工程量有所减少,GIL洞工程量有所增加,总体看GIS布置在地面方案的土建工程量略少于基本设计方案,土建投资略有降低,但机电设备投资增加较多,两者相比,GIS地面方案投资较大。

(3)本电站地下工程是制约工期的关键线路,GIS布置在地面,可方便地下工程施工、减少工程施工难度,加快地下工程施工工期。

综上,从技术方面看两方案均可行,工程技术难度相当,主要差别在于工期、施工难度、地质风险、工程量及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布置条件、工程技术难度、工程量变化可控性、运行管理等因素,建议GIS移至地面方案。

4 结 语

通过开关站位置比选,确定了地面GIS开关站布置方案,将GIS开关站布置于地面便于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减少了地下土建工程,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工期。

猜你喜欢
开关站出线主变
基于LoRa技术和智能视频的一键开关站应用实践
出发场咽喉区兼作编尾牵出线的场间联系方案
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柜烧毁故障分析
葛洲坝500kV开关站改造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
接触网无线遥控开关站的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溪洛渡右岸电站主变冷却控制系统应用分析
溪洛渡500 kV开关站智能监控系统典型缺陷处理
一起涌流引起的主变跳闸事故仿真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一起风电场主变低压开关异常的保护动作分析
一起220kV变电站主变跳闸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