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4-03-28 04:46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
农电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台区供电所达标率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 王 炬 刘 立 李 轩

供电所作为电网公司的管理末端、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满足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国网湖南株洲供电公司在云龙供电所试点,开展供电所数字化经营管理探索实践,让经营质效融入供电所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评价”的理念,深入推进供电所高质量发展转型。

供电所属于电力企业的派出机构,分布在各乡镇,主要进行线路维护服务、停、送电服务、抄表、电费收取等工作。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基层供电所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利用专业数据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数字化”管理,从数据中发现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水平成为一项基本要求[1]。

随2020 年7 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加快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实施专题会,发布“战略+运营”“战略+财务”管控模式优化方案。推动管控模式优化,是公司落实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意义重大。

供电所经营数字化定义

供电所经营数字化是指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评价”的管理理念,将经营管理过程和结果数据化,通过数据衡量经营质效的好坏,从而使供电所管理从传统的“业务管理”向数据驱动转变。

供电所经营数字化模型研究

通过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建设,让供电所的经营质效用“数”说话、用“数”支撑、用“数”评价,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株洲公司通过对供电所工作的深入调研、业务研究,专注基层管理实际,摸索出一套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模型,从市场经营、成本管控、客户服务、资产效率、员工效能五大维度20 个指标,构建了供电所经营数字化积分量化模型,对供电所经营情况进行数字化画像,在县、市层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供电所的短板,促进供电所的高质量发展。市场经营、成本管控主要衡量的是经营效益;客户经营、资产效率和员工效能主要衡量的是经营的质量。

市场经营

市场经营主要衡量供电所的营收能力,供电所营收能力主要体现为售电量收入、综合能源收入等。由于供电所区域差异,售电收入、综合能源收入均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以量大小为判断依据;在经营质效上,重点考量以增长率为衡量指标,如售电量增长率,综合能源收入增长率等。在评价规则上,将售电量增长率10%定为100 分,以线性方式衡量不同供电所售电量增长率最终的得分。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S 为最终得分;P1为目标增长率;P2为实际增长率;Q 为满分参数。

成本管控

成本管控主要从成本使用和节约的角度衡量成本管控质效。各供电所运维成本和人员成本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不易进行对比;线损和电费自然回收率是两个很直接反映成本质效的指标,线损体现了成本的高效利用,电费回收主要是资金成本使用的视角。对于台区线损,评价规则设计上,按照4%作为评价基准点(也即目标值),达到4%即可以得80 分;每超过目标值0.1%,则扣2 分,每低于目标值0.1%,则加2 分,无上限。

图1 供电所数字化积分量化模型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主要从客户服务效率的角度衡量服务质量。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改善很重要的指标,也是客户服务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因此获得电力作为客户服务的首要指标。95598 投诉数是客户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反映。线上交费是服务渠道线上化的反映。如获得电力采用高压客户接电平均时长达标率和低压客户接电平均时长达标率两个指标进行衡量,达标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M1为高压客户接电平均时长达标率;N1为高压业扩平均接电时长。

式中:M2为低压客户接电平均时长达标率;N2为低压业扩平均接电时长。

高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长达标率为1 时,评分100 分;低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长达标率为1 时,评 分100 分。

资产效率

资产效率主要反映资产设备的运营效率。采集成功率可用于衡量设备自动化运维的质量;而平均停电时长、线路故障率、故障保修率是衡量电网资产经营效率的主要依据。对于供电所而言,停电时长主要通过10 千伏配变停电时长来衡量,而线路故障率主要通过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率来衡量。

10千伏配变停电时长计算公式为:

式中:U为10 千伏配变平均停电时长;V为每次停电影响配变台数;W为停电小时数;T为10 千伏配变总台数。

10 千伏配电线路故障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10 千伏配电线路故障率;X为10 千伏配电线路百千米数;Z为统计周期。

员工效能

员工效能主要对员工的工作产出效率的直接体现,供电所单元主可以从外勤人员(台区经理)、配电班人员和内勤三类人员进行效能衡量。针对外勤人员(台区经理),可以通过其所负责台区的10 千伏线路长度、营业户数、0.4 千伏线路长度、10 千伏公变数量、总保台区营业户数进行台区经理工作量量化分析,同时按照台区跳闸、台区停电时长、低压运维、业扩办理回复满意度、电费回收率、精益台区线损合格率等进行台区经理工作质量量化分析,最终通过积分制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均转化积分,实现员工效能的统一核算。

供电所台区经理整体经营效能就可以通过所有台区经理经营效能积分之和除以供电所台区经理总数计算得到。

以此类推,可以计算供电所配电班组人员和内勤人员工作效能,按照权重比例最终形成供电所整体的员工效能分值。

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实践探索

搭建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平台

为践行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建设,株洲公司以云龙供电所为示范,搭建供电所经营数字化平台。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平台架构如图2。

图2 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平台架构

数据层:数据层主要是实现经营数字化平台所需指标数据整合,线上数据直接通过数据获取,线下数据通过人工录入解决。

功能层:功能层主要实现经营数字化平台所需的业务逻辑,包括实现指标的维护管理,指标数据从数据中台的接入以及经营数字化模型所必需的规则配置、积分转化等功能。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依据业务需求实现具体的业务场景,如对供电所整体经营情况的画像分析,对供电所的员工效能的人效分析等。

供电所经营状况实证分析

株洲公司通过供电所经营数字化平台,可以直观掌握供电所的经营情况,了解不同供电所之间的优势和短板,真正做好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经营、用数据决策。

通过供电所经营数字化平台中的“经营画像”功能可以直接查看供电所的整体经营情况。

同时通过平台还能对供电所内部的员工效能进行分析,如表1 所示。

表1 供电所内部员工效能评价

通过员工效能跟踪,供电所可以有效对于员工的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能将工作效能与绩效考核结合,推动员工从“被动安排工作”向“主动争取工作”转变,改变过去的由企业硬性下达计划指标,变为竞争者的自我选择工作任务,最大程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营造清晰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贡献、主动担当、奋勇领先的企业文化氛围。

辛保安董事长在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上强调:以数字化推进管理现代化,加快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辛董事长强调,要以数字化助推精益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坚持以数字化为经营管理赋能,构建基于量化分析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时感知、可视可控、精益高效,有力促进了发展质量、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

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从基层出发,以基层供电所数字化经营为切入口,以数字化量化形式实现供电所经营的可视化,指标化、体系化,是践行全要素发力的典型示范,通过强化基层管理实现管理创新,通过释放数据要素实现“效应倍增”,通过激活人才实现人才强企。

猜你喜欢
台区供电所达标率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降低台区实时线损整治工作方法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三合一集中器作为台区线损考核表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