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失序治理视角下居民生活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2024-03-29 10:54任颖周咏馨郭楠
天津建设科技 2024年1期

任颖 周咏馨 郭楠

【摘    要】:为了提升居民公共生活空间品质,以浏河镇为研究对象,先运用层次-模糊评价法评价得出浏河镇处于失序状态;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空间失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以空间失序原因为依据,为空间品质提升提出建议。

【关键词】:空间失序;公共生活空间;空间品质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8-3197(2024)01-76-05

【DOI编码】:10.3969/j.issn.1008-3197.2024.01.021

收稿日期:2023-03-22

作者简介:任颖(1998 - ), 女, 硕士研究生在读, 江苏泰州人, 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土地资源管理。

Research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sidents' Living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Disorder Governance

REN Ying,ZHOU Yongxin,GUO N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living space, taking Liuhe Tow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irstly uses the hierarchical-fuzzy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disorder in Liuhe Town, secondly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reve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atial disorder and their paths of action, finally uses the causes of spatial disorder as the basis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spatial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spatial disorder; public living spaces; space quality

随着城市建设提质优化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间品质的改善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品质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它包含了物质空间与精神需求两个层面,也就是要通过改善物质基础来满足市民的整体需求和使用行为[1]。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空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樊冰青等[2]建立了一套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测度评价体系,将各个街区的品质等级和类别进行分类并制定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孟锦澜[3]运用IPA分析方法,从居民使用角度对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进行了评估、归纳了其优劣并给出了系统的空间优化策略;夏子玥[4]将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研典型个案为基础,找出影响因素,为乡村空间品质优化提供对策。已有研究表明,缺乏空间品质乃至无序的城市空间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导致疾病。陈婧佳等[5]从空间失序视角出发,总结以促进公共健康为导向的环境维护、整治策略方法,为人居环境提质增效。目前的研究可以从失序现象提出对应措施,但鲜有对空间失序现象原因的深入挖掘。空间失序导致的“破窗效应”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降低幸福感;因而从根源解决空间失序问题迫在眉睫。

浏河镇地处江苏省太仓市东,东临崇明岛,南面毗邻上海宝山和嘉定区,是江苏省太仓市最大的渔场及主要集镇,区位独特,实力强厚。镇域面积68 km2,下设8个村,6个社区,人口超过86 000人。本文以浏河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空间失序程度的调查,挖掘失序原因,治理失序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 空间失序评价

1.1 建立指标体系

1.1.1 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需求都可以按照不同层次进行组织,一共有5个层次[6];该理论从侧面反映出,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2020年,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生存性需求逐渐转变为精神性需求,当下人们已经开始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期待。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是吴良镛院士总结以往学者成果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学科理论[7]。在构建空间失序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借鉴了人居环境不同系统层次的思想,其中自然系统涉及绿化、环境等方面;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则考虑了居民的需求方面;而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则包括城镇内部建筑、沿街商铺及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

1.1.2 數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22年3—4月对浏河镇物理空间的实地调研,设计调查问卷,建立评价数据库;共发出400张问卷,回收400张,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77张,总有效率为94.25%。问卷调查的是物理空间失序程度,主要包括建筑外观、沿街商铺、绿化、环境、道路及基础设施6方面内容;调查对象包括所有居住在浏河镇的居民。

1.1.3 层次结构模型

为了准确判定浏河镇物理环境的空间失序程度,本文学习研究了北京城市实验室(BCL)构建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及以此为基础的空间失序研究实例[8],结合对浏河镇实地调研情况,综合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1.2 确定权重

根据AHP原理,采用和积法计算空间失序各指标判断矩阵,可以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向量,并且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利用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进一步综合出对更上一层次的优劣顺序,就是层次总排序。一级指标对空间失序的权重W={0.249,0.065,0.102,0.043,0.160,0.379}。

1.3 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对居民主观空间失序的判断进行调查。将模糊评价等级定为U={1,2,3,4,5},分别对应失序数值,失序数值越高,空间失序程度越高。根据失序程度对各指标打分,求出每个二级指标各等级频数占总数的比例,得到空间失序隶属度矩阵R。

考虑到各种因素均起作用的情况,对所有因素以权重大小均衡兼顾,基于加权平均型的矩阵合成方法计算总评价

P=W·R (1)

对于多层次的评价,在单层模糊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自下而上(低层向高层)把每层的评价结果作为上一层的输入,逐层计算,直到得出综合指标分值,即为总的模糊评价结果。根据R=(P1,P2,P3,P4,P5)T得到总的模糊评价矩阵

同样根据式(1),一级指标得出总的模糊评价向量P={0.096,0.218,0.325,0.230,0.131},μ=P×VT计算出空间失序程度综合得分及相应维度的得分值。见表1。

浏河镇的空间失序综合得分为2.916分,表明浏河镇整体处于失序状态,其中基础设施分值最高(3.092),说明其失序最严重,政府需要着重对这方面进行改造。其他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建筑外观(2.989)、道路(2.830)、绿化(2.712)、沿街商铺(2.699)、环境(2.642),表明在建筑外观方面失序较严重,政府同样需要多加关注。

2 空间失序原因分析

基于专家访谈内容和现有相关文献的整理,提炼出空间失序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

2.1 主成分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的Cronbach's Alpha为0.912,即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KMO值为0.895;Bartlett球形度检验P等于0,说明数据具有较高的效度,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信。

为了使提取出的各成分有实际含义,尽量使一个指标在较少的几个主成分上有比较高的载荷,此处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载荷矩阵来放大差异;最终,分析得出了5个主成分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41%,这意味着这5个主成分因素能够保留原始14个因素77.41%的信息。因此,可以使用这5个主成分因素来代替原始的14个因素。见表2。

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空间失序成因分析

2.2.1 管理人员导致空间失序

管理人员主成分占比21.626%,说明管理人员因素是影响空间失序的最重要因素。空间秩序维护的专业性要求很高,相关岗位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相应的管理人员也有特殊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管理能力对空间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常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具备一系列的管理能力,如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如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空间失序,不仅影响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还会对空间品质带来负面影响。

在空间秩序维护和治理过程中,纪检监察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监察力度不够大,就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城市中的违法行为,比如,违法建筑和占道经营等行为,当监察力度不足时,管理人员可能会走过场,从而导致城市空间失序问题的增加。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监察力度,保证其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就能有力减少城市空间失序的发生。

2.2.2 资金因素导致空间失序

资金主成分占比为20.103%,说明资金因素是影响空间失序的重要因素。空间维护及失序治理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空间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在居民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情况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前期空间管理时投入大量维护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空间失序,在出现空间失序问题后,也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若资金不足,则会加重失序现象。

2.2.3 规划因素导致空间失序

规划主成分占比为14.091%,说明规划因素是影响空间失序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人居住环境和建筑环境的重视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日益提升;然而,许多城镇建设缺乏健康、环保意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断增加建筑密度、减少公共绿化空间和活动场所,甚至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忽略了建筑高度、密度与绿化的科学比例,忽视了人体健康需求,导致空间失序的产生;同时,在建设阶段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未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加速了空间失序的形成。

2.2.4 居民个人因素导致空间失序

居民个人主成分占比为13.493%,说明居民个人因素是影响空间失序的重要因素。居民对空间失序認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空间有序的重要性。大部分居民不了解空间失序,鲜少注意到失序现象,从而缺乏保护意识,正是居民的主体意识不强,造成了在空间维护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积极主动性。通过与居民进行交流及对社区工作者的访谈,可以将影响居民对生活空间面貌保护关心及参与的因素分为3方面:

1)缺乏了解,居民对于空间失序的认知仍然不够充分,可能还不了解空间失序带来的严重后果;

2)参与程序不明确也是影响居民参与生活空间保护的一大因素,对于如何积极参与活动和发表意见,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渠道;

3)一些社会文化可能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参与度,例如个人利益的优先考虑或是对社区工作者的不信任等。

2.2.5 管理因素导致空间失序

管理主成分占比为8.097%,说明管理因素是影响空间失序的重要因素。当前政府在空间秩序维护方面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宣教设施缺乏,相关机构不够健全,宣教网络和能力建设也相对薄弱,存在多项问题;不仅影响了全民空间素养的提升,也制约了空间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繁琐复杂的管理流程会导致空间管理难以协调。目前,生活空间的管理缺乏独立的职能机构,不同主体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负责,各自存在着不同的管理规范、管理条例和评价标准。由于缺乏整合,管理部门的职能设置与政府其他部门机构的职能设置重叠较多,导致管理流程繁琐复杂。这种多头管理使得各部门难以协调合作,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在出现空间失序问题时,政府往往无法提出整体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加剧了空间失序的发展。

3 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1)加强空间管理人员培训,强化监察工作。人员培训是提高空间管理者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个专业的培训组织,定期对上岗的空间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应使参与培训者对目前生活空间现状有一定的认识,注重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在进行理论培训时,管理部门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对在职人员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管理条例、规范等方面知识;此外,在执行任务和日常管理方面,管理部门还可以请多年从事空间管理的人员与参加培训的人进行交流,從而提升执行力和协作能力。

2)增加财政支持,建立多元融资体系。首先,应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同时结合城镇地区的资源优势,以改善当地环境建设为目标争取资金支持;其次,要大力推进企业建设,促进企业上市,从而增加财政收入;最后,要发展城镇经济,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当地的经济特点和优势,发展集休闲旅游、农业生产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或者通过给予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来发展养老、旅游等产业,以培育新的财源。

空间治理不能只是政府公共资金的一方投入,还需要市场和社会资本力量的广泛参与,融资将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除了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外还可以发行债券辅助项目融资,这对于投资额较大或财政资金较为有限的地区比较友好;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会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政府和企业均全程参与项目。相比政府直接投资,引入了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及运营管理的压力。

3)合理优化空间,坚持落实环保理念。公共生活空间和公共资源的利用应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对于居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借助其权力,强制整顿占道行为,将公共道路归还给居民,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资源;除了道路,还应规划专门的运动健身场地、文化娱乐场所、停车场等,投入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城镇建设中,环保理念应贯穿规划过程。为了实现绿化目标,应将绿化置于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地进行城镇绿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对城镇现状的调研,了解城镇的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根据绿地面积确定绿地范围,制定相应的绿地规划,以提高绿化率。

(2)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搭配植被,使绿化范围得到有效利用,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4)提高居民意识,丰富居民参与渠道。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由居委会或者党员起带头作用,带领普通居民参与到平常的治理中;发挥引导协调作用,搭建多方参与的公共平台,探求更加有效参与机制,提高策略的可操作性,如设立规划在线网站、推出城市规划建设公示频道,为民众提供学习规划知识、关注城市建设、发表反馈意见的便捷平台等。

5)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惩戒力度。为了解决空间维护中的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等问题,政府应成立空间维护指导小组,职责包括规划指导地区有序发展、制定整体发展目标与政策法规,统筹治理空间失序问题,协商、指导和督查具体事宜。为了确保有效落实,可制定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职责,防止互相推诿和无人负责情况发生。同时,增加多元监督方式,实现全民参与。建立严重破坏生活空间秩序的违法名单管理制度,加强违法行为的惩戒与修复管理措施。相关部门需明确规定空间秩序维护的惩罚措施。设立部门间关键信息的联动推送、共享应用制度,将严重破坏空间秩序的个体纳入相关业务审批系统,主动向监管部门传递具体违法名单信息,以风险提示方式推动综合惩戒及协同落实。提高信用信息透明度,利用公示系统,对屡次违法且不知悔改及违法情况严重的主体,实行加重处罚、多渠道多部门联合公示等措施。

4 结语

本文以空间失序治理视角,对居民公共生活空间品质状态进行评价,得出浏河镇失序程度,归纳了空间失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失序的形成原因,从管理人员、资金、规划和居民等层面提出了改善空间品质的策略,希望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周    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樊冰青,周    波,成受明,等.拉萨街道空间品质测度及优化研究——以林廓环路为例[J].山地学报,2021,39(1):117-128.

[3]孟锦澜.太原社区公园空间环境特征分析及优化对策[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9.

[4]夏子玥.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乡村空间品质提升设计[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22.

[5]陈婧佳,张昭希,龙    瀛.促进公共健康为导向的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策略——来自空间失序的视角[J].城市规划,2020,44(9):35-47.

[6]于婧妍,耿卓艺,刘    昉.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村民内在需求探析[J].北京规划建设,2022,(4):144-148.

[7]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7,9(2):1-14.

[8]陈    纯,陈婧佳,贾紫牧,等.基于空间失序理论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大规模测度——以合肥市二环内为例[J].南方建筑,2020,(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