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培养兴农人才

2024-03-31 12:13蔡颖蔚
唯实 2024年2期
关键词:兴农农科人才

蔡颖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大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农业教育,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兴农人才,是新时代农业高等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兴农人才对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涉农高校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农业强国建设战略,充分认识培养兴农人才对于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兴农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从宏观层面看,作为党中央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予了高校培养兴农人才的重大使命。从现实层面看,实现乡村振兴急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兴农人才队伍,而涉农高校是农业科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培养的专业兴农人才能够较好地满足农业农村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需要。培养高质量涉农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保障。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兴农人才。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核心在于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还要靠兴农人才。涉农高校必须找准战略定位、摒弃传统观念,将建设“新农科”、培养“新农人”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抓手。与传统农业科学相比,“新农科”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为重要使命,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强调交叉、融合与创新,符合未来“三农”发展所需的新型农业科学体系。与传统农业科技人才相比,“新农人”一般指专业水平高、知识领域宽、研究视野广的跨领域复合应用型兴农人才,不仅是“术业专攻”的专才,更是“知识广博”的通才,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兴农人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必须牢牢坚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土特产”三个字,为避免乡村产业空心化、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提升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知名度,还是农产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及智慧农业建设,都需要大量懂技术、懂政策、懂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兴农产业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土特产”这三篇文章做足、做活、做精彩。

二、高校培养兴农人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中央政策有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一直与农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近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涉农高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高等农林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将办好涉农专业作为核心使命。”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各高校要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党中央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涉农高校加快培养高质量兴农人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提供了切实保障。

江苏发展有基础。从历史维度来看,江苏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就是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勤劳智慧的江苏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建成了享誉全国的天下粮仓。从现实维度来看,江苏是农业大省,“三农”发展整体水平较高,粮食总产量高,农业产业类型齐全,农业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江苏共有涉农高校院所70余家,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发展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多次对江苏“三农”工作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江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立足江苏沃土、培养兴农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区域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具有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条件,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殷切期望。为加强建设农业强省培养更多高素质兴农人才,是新时代江苏涉农高校的使命担当。

深化改革有要求。2019年是全国涉农高校开展“新农科”建设、立足培养“新农人”的起步之年,围绕“新农科”建设先后召开了安吉研讨会、北大仓行动工作研讨会和“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其中,《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的目标;“北大仓行动”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出台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行动实施方案》;“北京指南”正式标志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明确要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年,全国新农科研究中心和多个省级新农科教育联盟相继成立。近年来,各大涉农高校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探索。如何快速适应改革要求,更高質量培养兴农人才,仍是摆在涉农高校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农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相对于热门专业而言,大部分人对农业科学专业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涉农高校在招生时优秀生源少、调剂志愿多;农业科学培养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传统,新技术、新学科融合度相对较低;“爱农”教育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受就业大环境的影响,农业科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动力不足,不愿去乡村一线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是涉农高校培养兴农人才面临的现实制约因素,亟需深化改革、突破瓶颈。

三、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兴农人才的实践路径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涉农高校培养兴农人才寄予了殷切期望,为涉农高校做好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注重观念引领,厚植爱农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既包括各级“三农”干部,同时也包含各类兴农人才。高校农业科学专业人才通常具备一定的农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兴农人才培养要在“两爱”上加强价值引领,只有爱农村、爱农民,才能真正守住学农初心,才能在境界上更深一层,体悟到自身所学所承载的“农为邦本”的使命担当。涉农高校要从“根”上高度重视学生“爱农”教育,将农业科学专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将“大思政课”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兴农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开学第一课、校史校情教育、知名校友分享、企业认知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途径,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农业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挑战,弄清楚农业优先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爱农”教育,在涉农高校形成“知农爱农、学农光荣”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学生深知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成才紧迫感,并将价值取向融入学习实践、外化到科研攻坚的具体行动之中。

完善教育机制,大力推行“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坚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强调融合、创新、开放。在专业建设方面,涉农高校必须对照“四个面向”做好专业建设,通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尤其是“农科”与“现代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新工科、新医科”等跨学科的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通过深度交叉融合进一步拓展“新农科”的专业建设内涵。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来看,新时代需要的兴农人才区别于传统农业科学人才,是农业全产业链的“通才”,涉农高校应加强多元办学主体创新和多层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办学主体上,涉农高校应当加强与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主体的联合办学。在培养模式上,涉农高校可以依托“创新班”等形式,实施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培养模式,通过实施精细化教育、差异化培养、实践能力和人生意志培训、科研创新导向、跨专业强化、多元化考核等方式,促进拔尖创新涉农人才培养。

加强耕读教育,多渠道拓宽实践教育途径。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了兴农人才培养的三条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体现时代特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拓展耕读教育内涵与外延,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探索新实践”。这就要求涉农高校在兴农人才培养上要做到两个协同。一是加强科教乡结合、产学研协同。坚持应用导向,更多运用市场机制来支持和引导,从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让市场“出题”,让农业生产主体“出题”,让涉农高校院所“答题”,让学生在参与“答题”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在助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的基础上真正提升实践本领。涉农高校应积极与地方共建校外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为兴农人才实践教育提供平台支撑。二是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将农业教育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有机结合,让“第二课堂”成为实践延展平台,和“第一课堂”发挥协同育人合力。涉农高校可围绕“科技兴农、产业兴村、乡村治理”,深度打造“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通过组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业科技实践服务团队,将“农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也可常态化动员非农专业学生深入乡村、企业一线开展各类实践服务,为乡村“各美其美”贡献青春智慧。

扎根广袤中国,倾心打造高等农业教育“质量中国”品牌,培养更多卓越兴农人才,是涉农高校的共同使命;根植江苏大地,推进农业高等教育改革“走在前、做示范”,为中国高等農业教育发展贡献江苏方案,是江苏涉农高校的共同担当。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学校的农业科学办学最早可追溯至张謇先生于1902年创办的通海农学堂。自1902年建校至今,历经“苏北农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的变迁,并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近年来,扬州大学高度重视兴农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制订出台了《扬州大学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2022—2026年)》,汇聚专家力量,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交叉融合,先后与地方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共建科技小院、农科研究生工作站、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乡村产业示范基地等50多个,参与发起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等涉农类国省级重点实验室近40个,挂靠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智库(研究院)9个,年均培养涉农专业博士生约200人、硕士生约2000人、本科生约4000人,年均培训各类乡村振兴人才约1万人,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撑。

(作者系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兴农农科人才
人才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