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4-03-31 12:43张高敏尤夏琳
黑龙江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宁德市县市食源性

张高敏,尤夏琳

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宁德 352100

我国2021年4月29日第二次修正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条中定义食源性疾病为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有着较大的影响[1-2]。自2014 年7 月起,宁德市根据《福建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哨点医院数量从最初的6 家增加至目前的97家,所有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均为哨点医院。本研究结合《宁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3]《宁德市统计年鉴2021 年[4]》数据,对宁德市2018—2020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特征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8—2020 年宁德市97 家监测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全部食源性疾病患者信息,主要包括患者所在地区、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发病日期等基本信息、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诊断、饮食暴露史等内容。

1.2 方法

按照福建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临床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发现其接诊的患者符合监测对象中食源性疾病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立即采集主要临床症状、饮食暴露史、诊断结论或疾病名称等信息,填写食源性疾病患者监测信息表,并于1 个工作日内交到本医疗机构或指定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收到表格后1 个工作日内审核并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网上报告患者信息。

区县级、地市级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个工作日审核、上报辖区内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监测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软件进行归纳、整理,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宁德属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全市常住人口3 146 789 人,下辖区按地理位置分为沿海县市和山区县市。其中,沿海县市包括蕉城(含东侨)、福安、福鼎、霞浦,人口数为2 262 687 人,占71.90%;山区县市包括周宁、古田、寿宁、屏南及柘荣,人口数为884 102人,占28.10%。宁德市2018—2020年共有97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其中,二级以上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家。

2.2 宁德市2018—2020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地区分布及发病情况

宁德市2018—2020 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患者9 706例,根据2018—2020 年平均人口数312.0 万,沿海县市223.8 万,山区县市88.2 万,发病率为31.11/万。其中,沿海县市上报5 739例(占59.11%),发病率为25.63/万;山区县市上报3 969例(占40.89%),发病率为45.00/万。见表1。

2.3 宁德市2018—2020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宁德市2018—2020 年上报食源性疾病患者中,男4 704 例(48.46%),女5 002 例(51.54%),男女比例为0.94∶l.00,女性略多于男性,最小年龄为37 d,最大年龄为98 岁。从年龄分布情况看,25~34 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18.43%,45~54岁年龄组占16.49%,<1岁年龄组占0.50%,见表2。沿海县市2018—2020 年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男性2 765 例(48.20%),女性2 972 例(51.80%),男女比例为0.93∶l.00,女性略多于男性,最小年龄为4 个月13 d,最大年龄为98 岁。从年龄分布情况看,25~34 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20.01%,45~54 岁年龄组占16.66%,<1 岁年龄组占0.33%。山区县市2018—2020 年上报食源性疾病患者中, 男1 939 例(48.85%), 女2 030 例(51.15%), 男 女 比 例 为0.96 ∶l.00,女性略多于男性,最小年龄为37 d,最大年龄为96 岁。从年龄分布情况看,45~54 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16.25%,25~34岁年龄组占16.15%,<1岁年龄组占0.76%。见表3。

表2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表3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年龄、性别县市分布情况

2.4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职业分布情况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患者数最多的职业是农民3 329 例(34.30%),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 756 例(18.09%),全市及沿海县市与山区县市的具体职业分布见表4。

表4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职业分布情况

2.5 宁德市2018—2020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症状与临床症状体征分布情况

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占98.19%,其次为全身症状与体征,占37.36%。消化系统症状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全身症状与体征以乏力、口渴、发热为主,见表5。

表5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症状与临床症状体征分布情况

2.6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宁德市2018—2020 年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12 月份,报告患者数最多1 951 例,占20.10%,其次为7 月,1 016例,占10.47%,见表6。

表6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例

2.7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信息分布情况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3 178 例,占31.08%;肉及肉制品1 659 例,占16.22%;粮食类及其制品1 114例,占10.89%。沿海县市暴露食品居于前3位的是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占36.72%)、肉及肉制品(占13.47%)、粮食类及其制品(占10.18%),山区县市暴露食品居于前3 位的是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占22.92%)、肉及肉制品(占20.19%)、粮食类及其制品(占11.91%)。见表7。

表7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信息分布情况

2.8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场所分布情况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场所最多的是家庭6 161 例,占63.48%,其次是餐饮服务场所1 930 例,占19.88%,其他1 334 例,占13.74%。沿海县市暴露场所前3 位分别是家庭(占63.44%)、餐饮服务场所(占22.82%)、其他(占9.84%),山区县市暴露场所前3 位分别是家庭(占63.53%)、其他(占19.41%)、 餐饮服务场所(占15.62%)。见表8。

表8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场所分布情况

3 讨论

食源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5]。2018—2020年宁德市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沿海县市发病率为25.63/万,山区县市发病率为45.00/万,说明山区县市发病率高于沿海县市。结合沿海县市与山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6],说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呈负相关,与梁进军等[7]报道一致。宁德市山区县市气候较潮湿,使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繁殖,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这也可能是山区县市发病率高于沿海县市的原因之一。

从男女比例看,女性略多于男性,与江玲玲等[8]报道一致。从年龄来看,宁德市食源性疾病患者中,25~34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与陈静[9]报道的结果相似,可能与该人群工作生活范围大、出差、聚会、出游等社交活动多、用餐地点广泛、就餐时段多、饮食习惯多样化有关,导致暴露风险较高。患者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与马娟[10]报道一致,可能与该人群文化程度不高、饮食卫生观念不足、未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与2017年黑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11]基本一致。从发病时间来看,患者主要集中在12 月,其次为7—9 月,考虑到发生新冠疫情,由于采取各种管控措施,人们在外就餐、聚餐减少,食源性疾病较往年减少,部分哨点医院为完成全年监测任务数,12月存在一定的补报现象,导致出现12 月患者数异常增加,故仍考虑宁德市食源性疾病主要集中于7—9月,因夏秋季气温偏高,食物加工或储藏不当,容易引起腐败变质,且人们饮食习惯在该季节以生鲜即食冷冻居多,这些是导致食源性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其次为肉与肉制品,与浙江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12]一致。因宁德市主要人口集中在沿海县市,山区县市与沿海县市的交通也十分方便,故宁德市的饮食习惯主要以海产品为主,其次为肉与肉制品。同时,宁德市有食用生腌海产品的习惯,且海产品易污染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等致病因子,若烹饪不当,极易引起相关的食源性疾病。宁德市主要就餐场所以家庭为主,其次为餐饮服务场所,与陈静[9]和王黎荔等[13]报道的一致,可能与家庭的食品安全认识不足、不了解家庭饮食中食品安全风险点、家庭成员未共同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关。有相关研究[14-15]显示,生熟不分、处理完生食后未进行手部及刀具和案板的清洁是导致交叉感染、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风险来源。因此,要将食源性疾病防控的重点放在家庭预防上,加强家庭就餐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另外,针对发病率第二的餐饮服务场所,因其具有服务对象广的特点,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容易引起聚集性暴发,应加强日常监管与宣传教育,加强原材料、厨房规范化操作、督导、检查,减少该环节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生。

综上所述,根据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渠道,并结合现场宣传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健康宣传,进一步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居民食品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宁德市县市食源性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同享好时光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县市报如何创新两会报道——以浙江集团旗下县市报的探索为例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民生新闻报道与县市报读者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