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初探

2024-04-02 05:02荆娜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本分级文本

荆娜

一、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背景

2023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环境、资源与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选择并补充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发展需求和语言发展水平、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国内正式出版的英语(分级)读物,或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的阅读材料,内容要积极向上。”由此可见,新课标、新形势下,英语分级读物在补充常规英语教材、拓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课程化也逐渐成为学校课程建设有待深耕的重要领域。笔者以“泰勒原理”为理论指导,阐释了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路径。

二、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实践路径

著名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是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原理所涉及课程开发的四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是课程开发的完整过程。

(一)整体建构,确定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步,所有校本课程建设工作都是围绕目标开展的。结合英语阅读素养,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确定课程目标。宏观目标主要涉及提升核心素养水平以及课程育人两个方面。微观目标主要从学生阅读素养的角度進行设定,包括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整体融合了学生阅读习惯、阅读体验、阅读技能等多个要素。比如:在阅读品格上,能够形成主动阅读的意识,主动使用一些阅读方法,克服阅读中的困难,形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每次阅读坚持20—30分钟;对阅读形成正向、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保持持续阅读的高昂兴趣,同时能够及时反思和评价自身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在阅读能力上:能够根据文本内容,以适当的语速、声调和表情流利地朗读;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汇和句子结构,能够辨识常见的文本类型和语篇结构;能通过文本、标题、图片等提取有助于理解信息,在信息提取和运用预测、概括、分类、归纳、比较等多种策略的基础上,理解和评价作者观点、文本主题、写作手法等;形成文化鉴别能力,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不断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精心研究,确立内容

基于课程目标,我们确定了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形式即:悦享阅读(泛读)+启智阅读(共读)+分享阅读(展示)。悦享阅读(泛读),即通过集体教研,教师每学期为学生推荐泛读文本,学生自主阅读。学校统一阅读时间:课后服务时间、早晨或中午到校课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晚上、周末学生可以利用的时间。启智阅读(共读),即教师每学期选取2—4本与教材单元主题意义或话题匹配且对学生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的文本,利用每周校本课程时间在七、八年级专门进行整本书阅读共读教学。分享阅读(展示),即每年一次的学校阅读节展示活动以及每学期一次的班级项目化阅读分享活动。我们结合阅读素养要素细化了学生阅读培养目标。比如:在阅读品格方面,要求七年级学生能够自觉按意群诵读;有主动阅读的意识,愿意就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拓展阅读,养成带着阅读目的进行阅读的习惯;能够简单写出阅读后自己的感受,并形成习惯;主动使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借助多种媒体辅助阅读,克服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每周阅读至少1—2次,鼓励达到3—4次,每次坚持20—30分钟;阅读量达到50000词左右。为此,我们为学生推荐了以下书目进行泛读:七年级上学期推荐《提修斯王子和克里特神牛》《自私的巨人》《蒙尼的地球一日游》《滑板少年》《火地岛上的女孩萝拉》《美女与野兽》《渔夫和他的妻子》。七年级下学期推荐《岳飞》《晏子》《吕蒙》《李白》《塔》《泰山》《大舜》《王阳明》《赤诚之心》《彼得·潘》《杰克的悠长夏天》《霍莉的新朋友》《吵闹的邻居》《我的朋友曼德拉》等。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泛读课程内容可以结合单元主题选择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或略低于学生水平的文本,鉴于农村学校英语阅读实际或英语薄弱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我们可以从适合小学高段的读物选择推荐。在阅读能力方面,要求七年级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故事发展脉络、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和把握文本主题;能联系个人生活经历或感情理解读物中的人或事件;能够通过阅读比较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为此,我们上学期将《渔夫和他的灵魂》《爱心树》《寻找安乐窝》《魔法煮粥锅》四本书作为共读材料来训练学生的相关阅读能力。

(三)稳步推进,整体实施

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整体策划,稳步实施,为此我们设计了课程实施路径图:

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三年为一个周期、分六个学期、有梯度、分年级进行,我们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实施:

1.层面一:“启智阅读”即共读课程。“启智阅读”主要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分级阅读共读教学方法及模式。分级阅读教学内容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课时里,集体教研作为保障,深入研究分级阅读文本资源,充分挖掘其在培养学生情感品质、完善人格塑造、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3E共读教学模式,即Experience, Explore, Enjoy课堂教学模式。

2.层面二:“悦享阅读”即泛读课程。“悦享阅读”作为学校课后服务项目,全校进行了推进,同时以学校社团活动的形式深入实施。我们在每天的课后服务时间专门开辟半小时英语阅读时间,学校编制了自主阅读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学生社团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开展了以英语阅读为基础的诸如英语诵读、阅读剧场等多样化社团活动。

3.层面三:“分享阅读”即展示课程。“分享阅读”作为学校和班级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我们通过开展学校读书节、班级阅读项目分享、三星(阅读之星、思维之星、进步之星)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分享和展示。这些促教、促学的活动大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教与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分级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评价,促进质量

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评价坚持“从结果走向过程,从静态走向动态”的原则,旨在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监控和管理课程实施质量,促进师生发展。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1.教师层面。将英语分级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及成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鼓励项目成员积极参与课程的实施与改进。考核内容主要包含教师资源开发、班级阅读活动开展、阅读课堂教学改进、阅读教学研究等情况。

2.学生层面。将学生在参与阅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深入阅读及参与各项阅读活动。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生阅读素养的变化情况、学生参与学校阅读文化建设系列活动表现情况等。

三、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实践成效

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解决了我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阅读量严重不足、碎片化阅读、假阅读等问题。实施前后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高,80%以上的学生养成了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课堂及阅读测试的表现来看,学生在思维能力、文化意识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同时,分级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转变了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关注语言知识讲解、忽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及育人价值的挖掘等现象。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实施,教学反思及改进、阅读活动设计及推动等,教师的研究意识及研究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团队教师多人论文获奖。学校的英语课程建设也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从表层走向深入,从关注分数走向课程育人,团队在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申报了天津市义务教育课程基地项目。团队成员也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共读课程的建设、学生阅读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研究上还需不断优化。希望英语分级阅读校本课程建设在课程育人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未来师生都能从课程的参与者走向积极的阅读者、终身的学习者。

(徐德明)

猜你喜欢
校本分级文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