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2024-04-02 05:31高鸽万虹周宣屹
公关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培育路径

高鸽?万虹?周宣屹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高职院校是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出发,着重对优化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育路径,使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路径

引言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国家安全也面临着更多复杂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防范可能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类风险,是我国亟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赴哈尔滨、扬州、上海、南京等地多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学生填写问卷,经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国家安全重要事件的关注

对国家安全事件的关注是学生形成国家安全意识的前提与基础,也影响着学生对国家安全相关问题秉持的态度。经课题组分析调查数据后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近几年发生的国家安全事件关注度不够,如佩洛西窜台、NSA入侵西北工业大学系统事件、中印边境军事对峙等,60%以上的学生都表示仅仅听说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有所欠缺,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实践应用,进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的认识比较全面,认为国家安全不仅仅涵盖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核安全等非传统安全,但81.1%的学生认为国土安全等传统安全更为重要,而在对非传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太空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新领域,很多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

(三)对国家总体安全形势的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仍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的众多风险和挑战,大国竞争愈演愈烈,经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并不了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安全形势,39.8%、22.2%和8.7%的受访者分别认为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一般”“较少”或“少,不需要过于重视”。高等教育是培養国家安全观念的关键时期,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认知的偏差不利于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

(四)部分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不强

经课题组调研,分别56.82%和30.6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协助国家安全机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但仍有11.36%和1.14%的学生表示“一般”和“不太愿意”协助打击此类行为。这表现出受访学生大部分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部分学生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有所欠缺。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新媒体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类新媒体应运而生并逐渐演化成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但新媒体具有发布主体广泛、内容监管滞后、虚假信息杂糅、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大等特点,这都为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和网络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中没有发挥好网络与新媒体的作用:一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国家安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防止文化领域不安全因素的入侵。只有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有效提高学生面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时的警觉性和应变能力,才能增强国家的整体抵御能力,确保国家安全的可持续性。

(二)学校因素:缺乏完善的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体系

现在维护国家安全已经不单单是公共部门的责任,国家安全事务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能够提高其对国家安全事务的理解和支持度。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体系,促使学生更好地配合国家的决策和行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国家治理格局,促进国家安全工作有效开展。

但通过课题组调研,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体系的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仅仅将其划为爱国主义教育或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将基础知识及《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条文机械地穿插在基础课程中;二是部分学校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仅仅是通过国家安全日举行讲座等单一方式进行培育,没有形成国家安全教育的浓厚氛围;三是部分学校虽然已经开始建设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体系,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培育成效一般。

(三)个人因素:思想观念弱化,未发挥主体作用

根据调研结果,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国家安全意识弱化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个人对国家安全问题缺少兴趣。现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是在信息化时代成长的“00后”,他们身处在海量信息之中,但大多数学生被困于“信息茧房”,只能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对时事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不感兴趣的学生则无法从多渠道、全方位获取国家安全相关信息,因此部分学生认为国家安全概念比较宏观,与自己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更愿意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微观领域。培育国家安全意识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端正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观念,从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三、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个人从多方面协同发力,才能在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下,培养出一批具有强烈国家安全意识,能够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

国家层面应当肩负起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形成总体布局,多元推进、统筹规划、规范实施的国家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为培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1.完善国家安全立法和普法宣传

近些年,国家制定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核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多部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对《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等进行了修订,充分发挥了法治对国家安全意识培育工作的保障作用。各级部门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种方式的国家安全普法宣传,积极营造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文化氛围,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以法律规范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准则,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2.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在必修课程中加入国家安全专题课程,并结合新时期国家安全工作的新形势和面临的新问题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同时,要整合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各类资源,妥善利用革命纪念馆、爱国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平台,让学校可以结合自身课程情况选择对应的实践平台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促成高职院校与监狱、法院、公安等部门进行对接,通过对学生展示生动鲜活的国家安全犯罪案例,提升国家安全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实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

3.加强网络领域的国家安全意识培育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高职院校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根据调查,当前大部分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普遍达2小时,其中近半数的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5小时。因此,国家应加强在网络领域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管。

首先,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与内容监管。高職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要充分发挥主流平台在网络思想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防止学生被不良文化与反华言论影响。

其次,要构建官方言论表达机制。互联网时代,一些学生在网络上发表偏激的言论和极端的观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畅通的言论表达渠道,为防止某些事件被有心之人利用,官方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主流媒体及时发布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热点事件与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

(二)学校层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从教师队伍中选拔、培养能弄通弄懂国家安全理论内涵的专业教师,加强现有师资力量专业培训,在地方军事院校、公安院校中选聘优秀人才,开展讲座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国家安全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互联互通中逐渐提升教师国家安全理论素养;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国家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在高职院校内部组成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国家安全专业教学队伍。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活跃、受网络影响大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学习效果。组织开展教育基地参观、国家安全知识沙龙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国家安全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创新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

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使学生树立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坚定信念,如举办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举行国家安全普法主题“短视频”大赛、开展“公安进校园”“律师进校园”等相关普法活动,让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切实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实效。

4.加强教学成果评估工作

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提问、卷面测试、实践活动、论文写作等方式全方位考核国家安全教育成果,确保高职院校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效提高;另一方面,要做好高职院校内部的督导工作,落实好国家安全教育主体责任,由学校领导班子牵头,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监察部门评估和监督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责任制度建设。

(三)个人层面

1.发挥示范群体的朋辈教育效应

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的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都是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异的先进分子,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中的示范作用,进而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自觉树立榜样,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干部应成为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由学生干部带头组织策划国家安全相关活动,号召其他学生一同参与,能够防止学生对机械的国家安全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责任感,使国家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学生要增强对国内、国际大事的关注度,提升自身的敏锐性,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对标对表,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安全。同时,要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各类国家安全活动,投身社会实践,多了解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充分发挥自身在维护国家安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3.重视家庭的教育责任。

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人生的第一课堂,承担着培养下一代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责任。一方面,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捍卫国家安全,坚持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起到榜样和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学习成绩至上的传统教育理念,鼓励孩子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语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协同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危险因素的抵御能力,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应当孜孜不倦,继续寻求有效的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路径,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本文系2021年黑龙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GJZY202109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田歧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舒刚.从政治稳定到政治安全——转型期中国维稳战略的创新性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03):27-34.

[3]赵庆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7):99-105.

[4]边和平.全球化语境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反思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86-89.

[5]吕国辉.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01):75-76.

(作者单位: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