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县域高中特色德育初探

2024-04-02 09:24朱叶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鸿雁县域育人

朱叶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一所学校的发展不能只“育分”,更要“育魂”,必须从根本上有效传承和培养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要想实现创新和高质量,必然要渗透地方文化色彩,将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1]。学校德育活动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能够更好地让学校德育根植于肥沃的土壤,避免说“大话”“套话”和“空话”,有效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达成德育活动与文化氛围相融、德育目标与学生成长共生。县域高中作为承载学生实现梦想的重要教育阵地,更应该克服困难,善于发现、挖掘、发扬地域文化,积极构建学校特色德育。

一、县域高中学生的精神视界困境及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一)县域高中学生的精神视界困境

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绪往往不稳定,思想往往容易变化。如果引导得不好,不仅会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助长学生的不良习惯,而且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向善向美[2]。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因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冲击、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以及县域家庭特有的文化选择问题,让县域高中的学生出现了多重精神视界困境。

1.缺乏清晰目标和高远情怀

县域高中学生的家长大多忙于工作,学生从小面对的是忙碌的父母、简单的说教,而对“为什么要学习,以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为家庭、为国家贡献什么”这一类问题的思考偏少。相比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来自“小地方”的学生难以从更宽广的视野思考问题。不少学生找不到努力和发展的根本归宿,更缺乏高远情怀,这些问题都会限制学生精神成长的高度。

2.存在价值冲突甚至精神荒漠

县域高中面向的学生家庭差异性较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普通工薪家庭和中产阶层家庭、不同行业家庭的孩子,在追求上往往大不相同。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和互联网带来的多元价值冲击,使得他们出现价值抉择困惑甚至自我迷失现象,往往在缺少同伴的生活中“自言自语”。没有“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也没有拨开“迷雾”的助力,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不丰富,甚至是“贫瘠”。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中要达成文化共识、精神共鸣变得愈加困难。

(二)当前县域高中的德育现状

当前,县域高中的德育生态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但是仍然面临“升级换代”的重大挑战,可谓“山重重,水迢迢,云峦缥缈山路遥”。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学校把教育水平简单等同于教学水平,单纯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精神的成长才是真正本质的发展。

二是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不少学校的德育体系未能找到合适的文化载体,未形成有特色、有独特精神标识的育人品牌。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的德育体系僵化、呆板,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足够,应对学情变化则不足,未能唤醒学生高度的精神认同。德育工作的本质是“育心”,但在实践操作中,德育往往“徒有其形”。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县域高中特色德育的实践探索

将学校德育工作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不让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从而解决当前县域高中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进行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县域高中特色德育实践。学校立足乡土开展“鸿雁”主题活动,不断探索地域文化对师生思想的浸润作用,以浓厚的地域文化孕育精神品质,厚植文化情怀。以下结合相关实践就如何实施基于地域文化的县域高中特色德育作一阐述。

(一)德育主题应有承载

积极发现、挖掘地域文化,将本土特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以浓厚的地域文化孕育学校精神品质,才能厚植学校文化情怀。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学校可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人物、建筑、名称甚至一个元素的艺术价值、情感价值及精神价值,联系育人的方向、理念,从而丰富校园德育的内涵。

学校坐落在富春江畔,环水望山,书香阵阵。富春江自古以来就有“中沙落雁”之景,“雁点青山过春江”,江景美不胜收,文人雅士有颇多墨宝流传。依托“中沙落雁”这一地域文化,学校将鸿雁之雅、山水之灵、书香之气相融合,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决心立“鸿雁之志”,创造性提出“鸿雁”主题文化,并围绕“水韵书香、鸿雁齐飞”理念构筑校园德育阵地,开展“以历史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以环境为支撑、以立志为导向”的德育活动,旨在通过文化浸润激发师生的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挖掘地域文化中与学校德育相契合的文化因子,通过特色德育使学生养成一种气质,使学校精神成为学生的一种性格,才能使学校从“育分”的流水线真正变成“育人”的百花园。

(二)选择的地域文化核心因子应与党和国家的号召高度一致

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德育相融合,必须与党和国家的号召高度一致,积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域文化的选择,要观其形、辨其意、察其神,深挖其中与国家德育要求高度一致的精神品质。

学校通过研究大雁的习性以及与大雁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文人墨宝,形成“以坚定方向为魂、以坚持不懈为志、以坚守雁阵为序”的文化认同,并以鸿雁之魂明爱国之心,以鸿雁之志托成长之盼,以鸿雁之阵诠释师生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寓意学校师生共同成长、展翅腾飞、报效祖国的美好发展愿景。

(三)地域文化应深度融入完善的德育体系中

2019 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3]学校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精神引领贯穿德育活动全过程,积极探索育人长效机制。

学校致力于把地域文化深度融入特色德育,构建主题化、序列化的“鸿雁”德育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主题化、序列化的“鸿雁”德育体系

学校倾力打造部门间协同的“雁阵”格局,各部门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学校综合办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围绕“水韵书香、鸿雁齐飞”理念充分调动学生部、团委学生会及生活服务中心的力量,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以地域文化为载体,设计了七个主题的系列活动(相关实施情况如表1所示),以“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表1 七个主题系列活动的相关实施情况

(四)从地域文化中凝练出的学校特质应渗透于个性活动之中

从地域文化中凝练出的学校特质,只有渗透于每一个个性活动之中,才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全方位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品质。需要指出的是,渗透不能生搬硬套,学校要学会剖析地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爱国、意志力、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等),与个性德育活动相互印证,找到两者精神契合的部分,并在活动创新中加以渗透。学校要充分彰显校园文化的隐性价值功能,努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4]。

比如鸿雁飞成行、止成列,长幼有序,作息规律,具有极强的团队凝聚力及向心力。结合鸿雁的这一特质,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目标及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开展了“雁行有序——争创学习寝室”活动:寄宿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参评“星级寝室”,在获评月“星级寝室”的基础上,可经寝室同学协商后向学校申请成为“学习寝室”,申请成功的寝室可以在午休、晚寝时间适当延长在寝学习时间,学校也在桌椅、灯光等硬件上予以支持。这样既推进了常规管理,又以寝室为单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进取意识,使学生做到像鸿雁一样,有序有律,相互扶持。

(五)德育活动的评价应考查地域文化深度融入的真实效果

德育活动的优化和调整,离不开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基于地域文化的德育活动的评价,应考查地域文化深度融入的真实效果。

对单个德育活动,学校采取活动小结、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方式,从学生、家长、学校三个维度对活动过程是否激趣、活动能否引发情感共鸣、个人品质能否在活动中得到提升等进行评价。对一个学期的德育活动,学校树立整体意识,通过观察反馈、学生及学生家长访谈、班级考核,衡量学生素养有无优化、学校校风有无改进等,并以此为基础对下一学期的德育活动进行预设,达到德育活动体系“不变”与“变”的统一:“不变”的是德育的主题保持相对稳定,“变”的是采用的德育形式和手段随着学生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不断变化而调整。

三、基于地域文化的县域高中特色德育的实践反思

反思基于地域文化的县域高中特色德育的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以下几点:

一是地域文化的提炼要把握方向,以小见大,既要围绕党和国家的育人方向,又要“接地气”。我们要大胆剔除地域文化中没有借鉴意义的部分,用“显微镜”发现和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用“放大镜”进行积极发扬和渲染。

二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要紧扣主题,行而不辍。学校德育活动要围绕设定的主题,时刻渗透地域文化因子,避免空谈,防止陷入有活动无精神、有形式无内涵、有体系无认同的尴尬处境,真正把精神引领落实到人,以形成独特的精神标识。

三是活动开展的方式要与时俱进,创新推进。我们要依据新时代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采用更新颖、更能激趣的手段和方法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共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是特色德育的评价要鲜活有灵,注重成长。学生内心的品质与精神成长是隐性的,德育活动的评价不能简单运用定量方式,而要做到“鲜活”而不呆板、“有灵”而不机械,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

此外,在把地域文化融入学校特色德育的过程中,学校的实践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如何更好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如何更好追踪学生的成长情况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鸿雁县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鸿雁飞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雄鸡和鸿雁
雄鸡和鸿雁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