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报》档案资料中管窥晚清汇文书院

2024-04-03 14:31朱文迪
兰台内外 2024年5期
关键词:毕业典礼申报

摘 要:《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标志着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被誉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人称中国近代史史料的宝库。在研究成立于135年前的晚清汇文书院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申報》数码信息的查询,找到几段反映汇文书院办学情况的重要史料,大大完善了对汇文书院校史的认识。

关键词:汇文书院;申报;校史研究;招生广告;毕业典礼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南京汇文书院(Nanking University 1888年~1910年)存在于清王朝的最后20多年间,是金陵大学最早的源头之一。1888年由美国教会美以美会创办,院址在南京干河沿(今金陵中学校址)。它是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新式学堂,办学20余年。书院大学部设博物馆(文理科)、医学馆(医科)和神道馆(神学科),为金陵大学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07年,南京基督、益智两书院合并后更名为宏育书院。3年后,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又合并为金陵大学。1890年,汇文书院设成美馆为中学部。1910年,中学部改名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金陵中学。因此,汇文书院也是南京市基础教育的重要源头。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首刊于1872年4月在上海发行,其出版时间较长,从发刊到停刊,前后经营78年,历晚清、北洋、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共计出版27000余期。可以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标志着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因其见证并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历史演进过程,《申报》被誉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1982年,即《申报》停刊的第33年,上海市委和市出版局决定委托上海书店以影印的方式保存并出版全套《申报》。《申报数据库》则收录了原报全部录文的数码全文,包括正文、新闻、专刊、广告,文字和图表也无一缺漏。此外,还提供全部影像,总计超过42万页、全文共20多亿字,堪称中国近代史史料之宝库。在研究汇文书院校史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申报》档案资料的查询,找到几段反映汇文书院办学情况的重要史料,大大完善了人们对汇文书院校史的认识。汇文书院的首任院长是美以美会的传教士福开森(J.C.Ferguson)。他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人,生于1866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86年,新婚后的福开森携夫人来华,先在镇江习华语,次年来南京。起初为了传教方便,在自己家中(据说在估衣廊一带,那里建有美以美会教堂)设班课徒,学生数人,传授课程以《圣经》为主,英语、数学、国学为辅,主要由福开森夫妇授课,聘请中国教师授国文。

福开森是如何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把学校创办起来的?这所由教会创办的学校与中国传统学校有何不同?福开森一边在家中办学,一边购买土地,规划和建设校舍,同时,不断招生扩大办学规模。他在1891年至1896年间的每年招生季,都会在《申报》刊登招生广告,其广告内容也反映了汇文书院的办学状况和课程设置等情况。

《申报》1891年1月10日第6版汇文书院成美馆招生广告

1891年1月10日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金陵成美学馆广招生徒启:夫至理无穷,不分中外,实事求是,必赖师资。此华人所以尚泰西之学也。今中国时尚之学,无美弗臻。而皇太后复别开生面,饬各省学臣于八股外加试算学等书,其意虽深,奈有志之士,苦无多馆学习。兹因感之,已设一馆两年,学者数十人,系教学算学、代数学、几何学、三角学并勾股诸学,及地理、化学、天文、万国史记、富国策、英文、英语等,兼儒书文章。凡愿来学者,无论远近、富贫,于正月十八日入学,惟自取一中保,尽可担囊负笈而来,其地金陵北城干河沿,其名成美学馆云。本馆总教习、美国举人福开森具。”

这则广告连载数月,应该是汇文书院开办以来第一份广告,信息量很大,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反映出这所学校的性质、创办动机和办学宗旨及课程设置等内容。

首先,从《申报》1891年1月10日第6版汇文书院成美馆招生广告内容可以看出,早在 1891年,学校的成美学馆作为大学的预科课程已经开设;其次,福开森宣称书院师资力量很强。书院开设的是当时时尚的“泰西之学”,即晚清新政所推行的“西学”。在洋务运动快速发展期间,国内掀起了一股学习西学的热潮,在通商口岸,对新式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越来越多要求其掌握英语和西学。汇文书院的创办是顺应清政府在科举考试中八股外加试算术等书的新要求,而传统书院无法满足。当时的媒体评论汇文书院的“创办人很明显地想利用1887年清政府关于在科举考试中增设算学一科诏谕的机会来创办这所学校。因为美以美华中差会1888年宣布说,所以,(该书院)办学目的是教授高级科学课程,以便在中国知识界获得一席之地”。广告还说明了成美馆已开设两年了,学生规模已有数十人。开设的课程很全面,大致包括两方面的课,一是科学教育,二是文史教育。从排列顺序来看,作为西学的重要内容的科学教育是优先开设的课程。成美馆报名条件“凡愿来学者,无论远近、富贫,于正月十八日入学,惟自取一中保,尽可担囊负笈而来”,基本是不限地域,不论贫富,愿意来学都可报名。学校的地址在南京干河沿校区成美学馆,即早期校园的西课楼。刊登广告的是院长福开森,成美学馆的总教习由院长兼任,为表明他的美国大学毕业学士学位身份,用一种中国人能理解的称呼自称为“美国举人福开森”。

《申报》1893年2月10日第6版金陵成美学馆启

另一份是《申报》1893年2月10日的广告:“金陵成美学馆启。本馆开设金陵城内,历有年所,不惜重金聘请宿儒,教习经书、文艺、地理、算学、代数、形学、三角、量、英文、英语,以及时下各种要学,修金、房饭格外从廉,向来就教者大都书香子弟,负笈担囊不惮跋涉千里而来者,实繁有徒,而学优应试而得职业者,亦不乏人。盖因本馆不辞劳瘁,教法精良,凡及门者,要皆冀其有以成材,无负两下初心。有志成立者,幸无观望焉。本馆例于新正十八日启馆,如欲得闻本馆细章,则请函致本总教习可也。金陵北门桥干河沿成美学馆总教习。”

这则广告内容反映的信息也很多。首先,学校开办已有数年。书院不惜重金聘请宿儒,即书院除了聘请洋教习外,还聘请了一批中国人担任教习或助教,如聘请南京名儒李自芳担任中文总教习,周歧山、李鉴堂担任中文教习。此外,晚清书法大家骆寄海也曾被聘来任教。其次,随着经书、文艺、测量以及“时下各种要学”课程的开设,南京汇文书院预科学校课程的全面性又有所加强。书院的学费、住宿费和吃饭的费用都非常便宜。教师队伍大多是择优录用的书香子弟,工作不辞劳瘁,教法精良,还有希望把学生培育成才的初心。最后,广告落款同时还反映出作为汇文书院院长的福开森兼任成美馆总教习,即中学部校长。

福开森时期的南京汇文书院文科开设的课程,除了国文、英语、地理、自然史、富国策、万国史记等基础课程以外,还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光学、电学、力学、天文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科学教育基础课程,加上医科的解学和药物学等课程,“西学”中的科学或理科课程,这所学校已经皆有设置,可以说是优先设置的课程。如前引两则广告所示,学校创办之初,最先开设的是科学教育课程,几年后才增加了“经书”“文艺”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万国史记”“富国策”等文史教育课程的补充。

《申报》1897年1月17日《毕业奖赏》中报道:“金陵汇文书院,美国人傅教士捐资创设之书院也。计造就已近十载,有头班学生三人,学皆有精进,因择于大考后某日,照西例颁发凭单,以彰毕业。是日,傅教士折柬具请督宪及司道府县各官赴宴,以为光宠。刘制军以公冗未至,特委两员前往,随带纹银一百两,以充奖赏。维时书院中张灯结彩,冠裳跄济,傅教士自穿美国礼衣,令各学生齐穿本国吉服,以次行礼。礼毕,排设西国盛筵延客,入席宾主相酬,逾常欢洽。此为书院第一次盛事。据该院云,行将着为令典,以便后起奉行云。”

这则报道反映了汇文书院历史上的一件大事。1897年,办学8年的汇文书院终于有了首批毕业生。由于是第一批毕业生,福开森非常重视,这次毕业典礼举办得很隆重,发请柬请来了很多客人,包括美以美会华中分会成员、专程赶来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和清朝廷地方官员,甚至请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虽然当日因公务刘坤一不能亲自参加典礼,但他特委派2名下属前往,并随带纹银一百两作为贺礼奖赏这些毕业生。这些反映了这所外国人办的学校获得了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的重视,用《字林西报》记者的话说,就是“至少中国最年长的总督,或许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总督,对这样一所办学目标是进步的学校如此感兴趣”。

毕业典礼安排了各种活动,如周日布道、毕业典礼演讲和招待会等。文中“傅教士”即福开森。校园布置得像过节一样,不仅福开森本人可能是来华十年来第一次穿上典礼场合才穿的礼服,全体学生也要求“齐穿本国吉服”。典礼后又有“西国盛筵延客”。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出福开森是多么重视这次毕业典礼。经过8年的努力,汇文书院服务于基督教传教事业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办学目标不仅切实得到贯彻执行,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1897年11月7日《申报》刊登的一篇《聘请教习》的报道:“金陵访事人来函云,干河沿汇文书院自开设以来,多历年所,凡住院肄业者不下数百人。于格致、天算、光学、化学、电学、重学之类,靡不精心研究。尔来人才杰出,蔚然可观。近闻督宪刘岘帅洞悉该院长福开森功课綦严,成材甚广,拟聘为南洋各学堂总教习,俾诸生易于卒业。刻下虽无明文,然外间已言之凿凿矣。”

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到1897年南京汇文书院已经接受了数百学生入学,书院开出格致(物理)、天算、光学、化学、电学、重学(力学)等理科课程,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并引起官办教育的注意和重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了。也是在这一年,福开森主动请辞,告别汇文书院院长一职,与盛宣怀等共同创建南洋公学并出任监院,即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师图尔(G.A.Stuart)接任院长。这篇报道应是福开森在离职前,他被两江总督刘坤一推荐要到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的消息已被知情人透露给《申报》并被报道出来。

福开森离开汇文书院后,接替他的人是美国传教士师图尔(G.A.Stuart)。这位师图尔本是汇文书院医科总教习,他当上院长后,一干就是十年,任职期间他改良课程,增添教具,扩招教习,扩建校址,建立校舍,并建造青年会会堂,汇文书院得以有较大的发展。

1905年2月9日《申报》一篇题为《江督视学江宁》的报道,再次反映了晚清地方大员对汇文书院的重视:“金陵汇文书院开设(至)今十数年,造就颇众,今更规模大扩。去岁腊月二十日散学,同时毕业者共十有四人,尤为从前所未有。院长师君书林,先期柬请各当道临堂观礼。是日,钟鸣十下,督宪周玉帅以次相率莅院。前院长福君茂生挈各生晋谒玉帅,劝勉有加,谆谆训以当尽之义务。嗣复欲听琴音,由女书院院长暨各教习偕诸生共歌一曲。玉帅闻之,颇为色喜,特奖诸生龙蚨二百元,以为毕业者劝。闻总办陆师学堂罗君亦有馈赠云。”

“江督”周玉帅,即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周馥(1837-1921)字玉山,号兰溪,安徽东流(今东至县)人。近代著名医学家周学海、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的父亲,当代著名史学家周一良、著名文学家周绍良的祖父。出身诸生,历任县丞、知县、天津海关道、直隶按察使、山东巡抚,跟随李鸿章办理洋务三十余年,多有建树。1904年9月,因前任两江总督魏光焘奉调闽浙总督,从山东巡抚任上调来接班,1906年10月离任。其间萧规曹随,与张之洞、魏光焘等前任一样,重视和支持包括官办学校和教会学校在内的新式教育发展。这篇报道反映的是其中第一次参加的庆典活动。

这次毕业典礼是1905年1月25日(腊月二十日)举行的,由于毕业生达14人,“为从前所未有”,院長师图尔很重视这次庆典活动,有“先期柬请各当道临堂观礼”、毕业生进见、小教堂观看演唱圣歌、发表演讲等安排。来宾除了两江总督周馥和陆师学堂罗君等一众南京本地官员,还有来自上海的“前院长福君茂生”,即福开森,并由他带领学生去见两江总督。福开森还发表了演讲,安排了师生表演,“江督”周玉帅很高兴,按惯例奖励毕业生200元。可见在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中国官方对都会学校的立志发生了重要变化。

《金陵大学史》有一份统计材料显示,汇文书院的文科、神学院和医科等学科,自1897年第一批学生毕业,到1910年并入金陵大学前的最后一批学生毕业,二十多年共培养了80多位本科毕业生。当中的一些佼佼者,后来在金陵大学和其他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黄荣良毕业后留美,后任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德国公使,是金陵大学最早的中国董事之一;韩安毕业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回国后曾任绥远实业厅长,金陵大学最早的中国董事之一;刘伯明、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现代历史的贡献已经写进教科书;陈裕光担任金大校长24年,把金大从一个基督教小型学院发展成国际知名大学。

参考文献:

[1]林 海.史量才与《申报》[J].检察风云,2015(04):78-80.

[2]刘立红.《申报》的发展历程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10):112-113.

[3]张 生.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教会大学——以金陵大学为中心的观察[J].文史知识,2002(05):21-31.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

作者简介:朱文迪(198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毕业典礼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学校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关于开展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申报的通知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上好毕业典礼这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