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兵吃河豚

2024-04-03 21:57徐凤清
民间文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翠花尖刀东洋

徐凤清

一、飞来横祸

日本侵华期间,长江边上的老百姓称日军为东洋兵。

那年春,一小队东洋兵出现在长江堤岸。在前面不远处有个叫刘家桥的小镇,镇上有家祖传烧河豚的百年老店,河豚香味飘出几里路远,叫十里香。也正是这烧河豚的香味,把东洋兵引进了十里香。

店堂里的吃客见来了东洋兵,吓得扔下碗筷就跑,空出的六七张桌子立刻被东洋兵挤满,小队长藤井敲着桌子朝厨房叫:“河豚的快快端上来!”厨房里跑出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发现进来那么多东洋兵,暗暗吃惊,藤井笑眯眯向他招手:“老头,不要害怕,你什么的干活?”

老人凑近藤井,镇静地回答:“太君,我姓刘,店堂的小老板,烧河豚的干活。”藤井掏出一把银元,“哗啦”扔到桌上:“刘老板,我的是皇军的小队长藤井,慕名来十里香吃河豚,你有多少河豚,通通端上来,银元大大的有。”

刘阿炳不情愿让鬼子吃河豚,推托说:“吃河豚的危险,我可不敢卖给皇军吃。”

藤井哈哈大笑说:“你的不用吓唬皇军,百年老店,烧河豚的安全,老百姓敢来吃河豚,皇军的更不用担心!”

刘阿炳见吓不退东洋兵,担心鬼子寻衅闹事,只好答应。他回到厨房,儿子刘宝龙见父亲来端河豚,立刻用手挡住:“喂狗也不给东洋兵吃!”

刘阿炳知道他们父子势单力薄,拼不过东洋兵,便小声劝告:“东洋兵不好惹,不如每桌端一小盆出去应付,讓他们吃了早早离开。”

藤井看到刘阿炳端上桌的河豚,一块块烧得金黄晶亮,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夹起一块送进嘴里,滑、嫩、肥、鲜,禁不住大喊:“天下第一美味啊!”一小盆河豚落下肚,又向厨房里的刘阿炳喊:“河豚大大的好吃,快快的,大盆的端出来!”

刘阿炳空手跑出来,向藤井解释:“河豚已经统统端出来了,大锅也空了,不信你进去看看。”

藤井手扶腰刀,带着两个东洋兵跑进厨房亲自查看,发现一口烧河豚的大锅果然空空如也,刘阿炳的儿子刘宝龙倚在空锅旁,斜着眼睛朝他射出冷冷的目光。

刘阿炳挤出点笑对藤井说:“你看,没有骗你吧,河豚真的没有了。”

藤井边走边嗅,突然停在一口旧木柜前,猛地拉开柜门,发现里边藏着只木桶,拆开木盖,装着半桶烧好的河豚。这是刚才刘宝龙按父亲的交代,把剩下的河豚盛进木桶,藏到了木柜里,想不到藤井的鼻子比狗还灵。

藤井抽了刘阿炳一个耳光,又踢了他一脚,转身叫东洋兵把木桶抬出去。刘宝龙追上去拽住木桶,愤怒地喊:“要吃河豚,给钱!”

“你的,找死!”藤井恼羞成怒,抽出腰刀狠狠向刘宝龙刺去,一股热血从他胸腔涌出来,喷了藤井一手。“强盗!”刘宝龙朝藤井死死瞪着两眼,慢慢向后倒下去。

刘阿炳奔上去抱住儿子,悲愤大喊:“宝龙——”

刘宝龙媳妇翠花听到公公的喊声,跑出来看到自己男人倒在血泊里,摇晃几下,扑上去凄厉叫喊:“宝龙,你不能扔下我呀!”

可怜这对夫妻结婚才半年。

刘宝龙挣扎着对父亲和翠花说:“替我杀……杀了东洋兵!”

刘阿炳泪如雨下,不住地点头。

翠花说:“我马上就去!”说罢跑到厨房,抓起一把杀河豚的尖刀奔出来,朝藤井怒喊:“强盗,我要你抵命!”

藤井回过头,看到是个漂亮女人,明白是刘阿炳的儿媳了,停住脚步。

翠花不顾一切举着尖刀奔过去,刘阿炳跑上去死死拖住,捂住她嘴巴。藤井嘿嘿冷笑一声,不知为什么放过了翠花,转身回店堂吃河豚去了。

东洋兵离开后,刘阿炳红着眼睛劝翠花:“翠花啊,你肚里有了宝龙的孩子,如果你去同东洋兵硬拼,你们娘儿俩都去了,我也活不成,人没有了,怎么报仇?”

翠花哭着问:“藤井带着东洋兵跑了,还报什么仇?”

刘阿炳说:“不管是谁,只要吃过十里香烧的河豚,一定要来吃二回,东洋兵忘不了那滋味……”

二、霍霍磨刀

翠花拿起两天前要杀藤井的那把尖刀,来到店堂后院,那里有块磨刀石,响起了她霍霍的磨刀声。磨罢刀,赶到村后长江大堤,迎着呼呼的江风,等着东洋兵再来十里香。

刘阿炳也天天烧一大锅河豚,可是从不卖给镇上人,因为这是锅毒河豚。

翠花一天不知要跑多少回江堤,可是回回失望而归,又哭着问刘阿炳:“爹呀,这仇不报,我一天也活不下去,东洋兵会不会来呀,我快急疯了!”

刘阿炳听得心如刀绞,告诉她:“翠花,吃过河豚的人都知道:菜花河豚最鲜时,过后味道不如鱼。藤井一定会赶在菜花收花前,再来十里香吃河豚。”

果然,三天后的上午,翠花在江堤踮起双脚焦灼张望,就在太阳快升到头顶的时候,果然看到远处冒出一面太阳旗,她急忙奔回十里香店堂,气喘吁吁地告诉刘阿炳:“爹,东洋兵来……来了!”说着,拿起那把雪亮的尖刀,紧紧攥在手里。

刘阿炳一锅毒河豚也已经烧好,只等东洋兵来,毒死东洋兵,为儿子报仇。

不出刘阿炳所料,藤井也知道菜花一收,河豚就失去了勾人的滋味,所以今天赶在油菜收花前,再次来十里香吃河豚,屁股还没有坐稳,他就朝厨房喊:“快快的,河豚大盆的端出来!”

听到藤井叫喊,刘阿炳朝紧攥尖刀的翠花说:“刀给我,你从后门出去躲一躲,我来对付东洋兵!”

好不容易等到了报仇机会,翠花哪里肯离开?

“听话,爹老了,拼了也值得。”刘阿炳夺过翠花手里的刀,用力把翠花推出后门,接着把一大盆毒河豚端到藤井面前。

藤井眼睛盯住香气四溢的河豚,又抬起头得意地问刘阿炳:“你的猜猜,上回我为什么不杀你的儿媳?”

刘阿炳怔了下回答:“杀了我儿媳,你们就吃不到十里香的河豚了!”

藤井拍拍刘阿炳肩膀大喊:“你的真是聪明,杀了你的儿媳,你的一定要和我拼命,我再杀了你,十里香的河豚没有人烧了,所以我的留了一手,为的是再来吃你烧的河豚,哈哈……”

其实,刘阿炳早就琢磨出了藤井为什么放过翠花的缘由,镇静地对藤井说:“那就请太君吃河豚吧!”

藤井夹起一块河豚,看了又看,嗅了又嗅,突然把那块河豚扔到店堂门面,正好有条小黑狗朝里面伸头探脑,一口把河豚吞进肚子。

藤井对刘阿炳说:“小黑狗的倒下,你的就没命了!”

刘阿炳大吃一惊,不过,他并不慌张,早有了第二套打算,倘若藤井识破了他烧的是毒河豚,就直接杀了藤井,好在翠花已经被他推出后门,保下了刘家后代,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他趁小黑狗没有倒下之前,右手悄悄伸进油污污的围裙,摸到了藏在里面的尖刀,这把尖刀涂上了一层河豚血。河豚血有剧毒,只要刺破皮肤,照样一命呜呼。就在他慢慢地向藤井靠拢,准备动手时,那条小黑狗挣扎几下倒下了。

“你的大大的坏!”藤井跳起来拔出腰刀,对准刘阿炳胸口吼,“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同你的儿媳天天烧了毒河豚等着皇军,要不,为什么店堂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东洋兵也哇哇叫着,举着刺刀围过来。刘阿炳后悔莫及,一个大意,让他痛失了刺杀藤井的机会。就在他悲愤地等着去见儿子的时候,藤井突然哈哈大笑,收回腰刀,對他说:“刘老板,我的把你吓着了,我们的再来十里香,就是要吃你烧的河豚,怎么会杀你呢?不过再在你的十里香吃河豚危险大大的,我的决定了,皇军会在你们的刘家祠堂住下,下午你挑上两大桶活河豚,到祠堂的去烧!”

情况突变,刘阿炳把伸进围裙的手缩了回来。

藤井恶狠狠地又说,“把你的漂亮儿媳也带上,她的不来,后果的你知道!”留下两个东洋兵,把守住十里香店堂,然后带着其余东洋兵去了刘家祠堂。

这时,翠花出现在刘阿炳眼前, 说:“爹,我跟你去祠堂。”原来她又从后门跑了回来,躲在暗处,听到了藤井要公公带她去祠堂烧河豚,感到为丈夫报仇的机会又来了。

刘阿炳一口拒绝:“不能去,你得给刘家留个后!”

翠花流着泪回答:“东洋兵不杀,留下的后也会被杀。”

刘阿炳见阻止不住翠花,只好答应。为了毒死东洋兵,又都要活着回来,俩人做了精心准备。

三、道道难关

在东洋兵的催逼下,刘阿炳挑起两桶长江水养的活河豚,翠花背起厨具袋和装作料的瓶瓶罐罐,拎着一篮子菜苔出了门。

刘家祠堂住满了东洋兵,后面是个院子,已经架起了一口行军大锅。有口井,井台上放着大盆小盆,供刘阿炳杀河豚用。刘阿炳刚放下担子,藤井就跑过来,看到刘阿炳挑来的河豚黑乎乎活鲜鲜的,很满意,可看到翠花背来装作料的瓶瓶罐罐,一旁的东洋兵立刻把瓶瓶罐罐扔到院子的旮旯。藤井又把翠花背来的厨具袋打开,发现里面有把尖刀,尺把长,放在手里掂掂,小巧而合手。接着,他又敲敲油汪汪有点凹进去的刀柄,横看竖看,发现里边藏着什么秘密似的,久久不肯放下,让刘阿炳和翠花的心一下悬起来。

由于这把刀年代久远,刀柄磨出了窟窿。刘阿炳来前拔出刀,在刀柄的窟窿里倒进河豚卵磨成的毒粉。这毒粉原是用来药江边一块滩地的黄鼠狼的,它们偷吃滩地上种的庄稼。河豚卵是河豚身上最毒的东西,炒菜苔时倒进毒粉,足以把一小队东洋兵放倒。如果这把刀的秘密被藤井发现,不但报不了宝龙的仇,他们公媳俩都得死。

果然,藤井举起尖刀叫喊:“这把刀杀人的,你们大大的坏,没收,皇军有刀让他们杀河豚。”

刘阿炳沉着地向藤井解释:“这把尖刀是我们刘家祖传,专门用来杀河豚的,而皇军的刀不能杀河豚,所以不能收去。”

藤井发出嘿嘿冷笑:“皇军的刀大大小小的都有,为什么不能杀河豚?”

刘阿炳说出道理来:河豚血有剧毒,杀河豚一定要做到一刀净,也就是一刀下去就要把毒血出尽,而用别家的刀,再锋利,难以做到一刀净,如果毒血出不干净,烧出的河豚就要吃死人。

“你的十里香的刀这么厉害?”藤井感到了兴趣。

刘阿炳又说:“只要看看这刀柄,用得凹了进去,就知道传了多少年代。我们十里香烧的河豚从来没有吃死过人,就是靠这把刀,如果用皇军的刀杀河豚,给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既然太君喜欢,这把刀就送给你。河豚杀不成了,我们也回去了。”说罢挑起两桶河豚,喊上翠花,转身要走。

“别走别走,我的同你开个玩笑。”藤井翻翻厨具袋,确实没有第二把刀,把刀还给了刘阿炳。再说,他也不怕一个老头一个女人,用这把刀杀得了他!

刘阿炳把尖刀塞进厨具袋。翠花松口气。谁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藤井还了刀,转身盯住翠花拎来的一篮菜苔:“烧河豚的,带进菜苔干什么?”

刘阿炳告诉藤井:“吃罢河豚,炒出一盆菜苔,是十里香吃河豚的规矩。”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菜苔里一定有毒!”说着,一脚把篮子踢翻,菜苔滚了一地,又被他狠狠踩烂。

翠花双脚直跺,没有菜苔,怎么炒出毒菜苔?除非烧河豚时直接下毒粉,可东洋兵在十里香店堂上了一次当,绝对不肯先吃,一定要她和公公试吃,到时东洋兵没有毒死,他们自己倒先毒死了,还报什么仇?急得她朝刘阿炳直瞪眼睛。

刘阿炳一点也不慌张,对藤井说:“你说菜苔有毒,真是冤枉了。因为长江河豚特别肥嫩,来我们十里香吃河豚,最后一定要吃道炒菜苔,碧绿的叶,金黄的苔,既亮了你的眼睛,又压下了油腻。今天我挑来了两大桶河豚,皇军吃得多,如果不用菜苔压住油腻,下半夜肚子不舒服,就要起来跑毛坑,到时不要怪烧河豚的。”

藤井想起上回在十里香吃河豚,感到肥嫩油腻,就想吃点清淡爽口的蔬菜,想来刘阿炳说得有道理,看着被他踢得一地又踩烂的菜苔,沮丧地说:“菜苔的被我踩脏了,不能吃了。”

刘阿炳连忙说:“太君,不用急,叫我儿媳回去再摘一篮。”

刘阿炳带翠花刚进祠堂时,已经感到藤井一身杀气,借出去摘菜苔的机会,想让翠花赶快离开。翠花一听要她离开,大喊:“爹,我要陪你杀河豚,烧河豚!”

藤井狡黠一笑,朝刘阿炳说:“你的儿媳说得对,她的要陪你,菜苔田野大大的有,皇军的去摘。”

四、步步惊魂

刘阿炳把兩大桶河豚杀完,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翠花不断地吊井水,把杀好的河豚反复漂洗,这个过程又持续半个时辰。他们根本不用做任何手脚,倒是一定要把这锅河豚烧安全,让东洋兵吃得开心,放松警惕,真正的重头戏在最后的炒毒菜苔呢。

河豚漂干净后,翠花轻声问刘阿炳:“爹,不对呀,这么长时间了,东洋兵还没有把菜苔送来?”

刘阿炳低声回答:“菜苔肯定摘回来了,藤井害怕我们用漂洗过河豚的井水冲洗菜苔,那也要吃出人命的,所以不肯把菜苔提早拿来。”

就在刘阿炳准备下锅烧河豚的时候,藤井突然跑过来,刘阿炳装成漫不经心地问:“菜苔摘回来了吗?”

藤井摆摆手说:“菜苔的不用你们担心,你们的先跟我去一个地方看看。”

藤井把他们带到祠堂一间屋子,门口站着个持枪的东洋兵。藤井把门推开,屋子里关着二十来个乡亲,个个五花大绑。藤井指着屋子里的人对刘阿炳和翠花说:“回去好好的烧河豚,哪怕出了针尖大一点事,我的把他们通通杀死!”

刘阿炳和翠花从头到脚都凉了,东洋兵竟然把乡亲们抓来做人质,恶毒透顶了!

藤井又得意扬扬威胁刘阿炳:“你烧的河豚让皇军吃得开心,我把他们全部放了,如果使坏心,你的砍脑袋,你的儿媳让皇军的享受,你的好好掂量掂量……”

刘阿炳同翠花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祠堂后院,这时太阳已经歪西了,开始烧河豚。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要东洋兵摘的菜苔送过来,他们同乡亲们就能活着跑出祠堂。

刘阿炳掌勺,翠花烧火,到满祠堂河豚飘香的时候,还不见东洋兵把菜苔送过来。翠花低声说:“爹,藤井根本没有叫东洋兵去摘菜苔,不能再等了,赶快在河豚里下毒粉。”刘阿炳连忙制止:“不能下,等等。”

天黑了,两盏汽油灯把刘家祠堂照得雪亮,藤井跑过来问:“河豚的,烧好了?”

刘阿炳敲敲酸痛的腰回答:“烧好了,可以吃了。”

藤井问:“河豚的安全?”

刘阿炳揭开锅盖,用筷子夹起一块河豚,慢慢地送到自己嘴里。藤井不屑地喊:“你同你的儿媳在家吃了解毒的药,这小小的伎俩骗不过我。”接着,向后一挥手,东洋兵推过来一个老乡,藤井夹块河豚塞到他嘴里,阴险地笑着说:“你的吃!”

这回藤井叫刘阿炳来祠堂烧河豚,用尽了心机,一招比一招狠毒,幸亏这锅河豚刘阿炳烧得特别小心,也没有下毒粉。翠花出了身冷汗,差点闯大祸了。

一袋烟工夫过去了,这个老乡一点事也没有。藤井大喜,朝刘阿炳喊:“开始的吃河豚!”刘阿炳装成着急的样子问藤井:“太君,快把菜苔拿来,洗了还要沥干水,炒了才又脆又嫩。”

藤井笑着喊:“哪来的菜苔,皇军的没有去摘,你的上当了,快快大盆的盛河豚!”

刘阿炳心里“咯噔”一下,可不动声色,说:“好,太君回去等着,我马上盛大盆的河豚。”

谁知藤井站着不肯离开,眼睛盯住刘阿炳,防止他盛河豚的时候做手脚,急得翠花眼睛直冒火星,东洋兵没有去摘菜苔,怎么毒死他们?再不下手就晚了。她顾不得什么了,故意打翻一只装作料的瓶子,“砰”的一声摔到地上,趁藤井转身张望的时候,飞快拿过尖刀,正要拔刀柄把毒粉撒到河豚里,藤井突然转回身,刘阿炳急忙用身子挡住翠花,阻止她的冒险行动。

藤井怀疑地问:“你们的干什么?”刘阿炳说:“没有干什么,我让儿媳让开,替皇军盛河豚!”

好惊险的一幕,如果被藤井发现,翠花就活不成了。

河豚宴开始,挤满东洋兵的六七张桌子,一盆盆河豚端上来,一瓶瓶洋酒打开来,一曲曲日本民歌像哀乐从留声机里放出来。在河豚和洋酒的强烈刺激下,他们叫着、喊着、跳着,刘家祠堂快震翻了。

翠花守在空空的大锅前,看着群魔乱舞的东洋兵,她一咬牙,又伸手去拿尖刀,要冲进去杀藤井,又被刘阿炳一把夺下,低声说:“再等等。”

等什么呀?死也要替宝龙报仇!就在翠花快急疯了的时候,藤井突然拎着一篮菜苔醉醺醺跑过来,拍拍刘阿炳肩膀说:“你的大大的良民,河豚烧得大大好吃,大大的安全,我的要大大的奖赏你,快快的炒菜苔,已经洗好,沥干了水。”

翠花长长出了口气,公公一直喊等等,终于等来了菜苔!

五、壮烈复仇

原来,东洋兵早就摘回了菜苔,藤井怕菜苔早送来了,会被刘阿炳用漂洗过河豚的水浸泡,所以到现在才送过来,真是狡猾透了。刘阿炳趁机向藤井提出:“奖赏不要,留下我,一个人炒炒菜苔就够了,让我儿媳先回去。”翠花要亲手杀死藤井,拉了把刘阿炳说:“爹,你年纪大了,再让我帮一会儿,我们一起回家。”

藤井竖起大拇指说:“好好,等皇军愉快的吃完炒菜苔,你们的高高兴兴一起回家。”

刘阿炳警觉到,如果一定坚持翠花离开,就会引起藤井的怀疑。

“快快的炒,快快的端出来!”到此,藤井才对刘阿炳彻底放心,回去等着吃炒菜苔。

刘阿炳拿起尖刀把菜苔切成寸把长,“滋”的一声下锅,又迅速拔出刀柄,把藏在里面的毒粉倒进去,翻炒匀称,可是,不知为什么,他迟迟不把毒菜苔起锅。翠花着急地催:“爹,快起锅啊!”

刘阿炳伸手指指后院门,低声说:“有东洋兵岗哨!”

翠花抬头看去,后院门口出现个东洋兵,端着刺刀,拖着长长的身影走来走去。

藤井到最后还是留了一手,万一吃河豚吃出了什么问题,岗哨就会迅速处置。

翠花说:“让我去送酒和菜苔,毒死东洋兵!”

刘阿炳说:“东洋兵要吃的是河豚,不是菜苔!”

翠花傻眼了:“河豚都盛出去了,哪里还有啊?”

刘阿炳转身拿出一小盆熟河豚。其实他在藤井过来催河豚起锅时,已经发现有东洋兵岗哨在后院门口晃来晃去,想到还有一个岗哨守在关着乡亲的那间屋子,在盛河豚的时候,他趁藤井注意力分散的一刹那,迅速把一小盆河豚藏起来,准备在东洋兵吃毒菜苔倒下前,把两个岗哨都弄倒。他刚才的犹豫,就是担忧翠花报仇心切,抢着去,闹出动静。

机会到了,刘阿炳把河豚分成两小盆,倒入刀柄里剩下的毒粉。翠花激动极了,公公想得多周到啊,要是像她一样鲁莽,早出事了,说:“爹,我会小心的。”

刘阿炳起锅毒菜苔,两人分开行动。

由于河豚太鲜,刘阿炳又故意烧得油腻,加上洋酒太凶,东洋兵看到翡翠般碧绿的菜苔,一阵欢呼,争着下筷。此时,翠花端着一小盆毒河豚和一杯酒,悄悄朝后院门口探头探脑的东洋兵岗哨跑去。

“干什么,站住!”东洋兵岗哨朝翠花大喝一声。幸亏里面东洋兵的喊闹声大,岗哨的声音被淹没,没有引起注意。

翠花笑盈盈跑到东洋兵岗哨跟前,抑制住满腔的怒火说:“太君,藤井要我送来河豚美酒,你的米西米西。”

岗哨一看是花姑娘,放下了警惕,忍不住笑嘻嘻拧了一把翠花的胳膊,迫不及待接过河豚和酒,美滋滋的,喝一口酒,吃一块河豚,不一会儿河豚見底,腾云驾雾似的,没有半点反抗,慢慢扔下了盆子和酒瓶……

这时,院子里的东洋兵也像中了邪,这是刘阿炳炒的毒菜苔起效了,这群恶魔无声无息倒下了。

报仇的机会终于等到了,翠花激动万分,跑到瘫在地上还有点知觉的藤井面前,用刀尖抵住他胸脯,怒道:“藤井,向你讨还血债来了!”

藤井见到那把尖刀,惊得魂飞魄散,身子却动弹不得,眯着眼睛问:“怎么,你们的河豚里下了毒,刚才抓进的老百姓怎么吃了好好的?”

“菜花河豚最鲜时,吃煞万恶东洋兵,得问问你们自己,为什么要来中国屠杀中国人,为什么几十个东洋兵会死在我和我公公的手里?”说着她把刀用力捅进藤井胸膛,一股污血喷出来,终于为丈夫报了仇!

看着院子里的东洋兵都断了气,刘阿炳对翠花说:“我去对付另一个岗哨,你从后窗跳进屋子,用刀割开乡亲们身上的绳子……”

翠花点点头,悄悄摸到那间屋子后面,后窗不高,一推就开,翠花进去替乡亲们割断了绳子。在此同时,刘阿炳端着另一盆毒河豚和一瓶美酒,来到守门的东洋兵岗哨前,弯弯腰说:“太君,你们的小队长藤井叫我送来河豚美酒,让你米西米西!”

这个岗哨十分警惕,侧耳一听,院子里吃河豚的喧闹突然寂静无声,知道出大事了,猛地推开河豚和酒瓶,朝刘阿炳大吼:“你的大大的坏!”

刘阿炳大吃一惊,毒河豚晚送了一步,让东洋兵岗哨警觉了,他被狠狠捅了一刺刀,倒在了血泊里。岗哨又听到屋子里有动静,迅速从腰间掏出手雷。刘阿炳躺在地上,还有口气,如果不立刻阻止,乡亲们和翠花都会被炸死,就在东洋兵岗哨就要扔出手雷的一刹那,刘阿炳不知哪来的气力,从血泊里一跃而起,紧紧抱住东洋兵,“轰”的一声巨响,两人被炸得血肉横飞。

翠花领着乡亲们冲出屋子,见此情景,悲恸哭喊:“爹——”

不久,刘家桥祠堂的大厅内,竖起块石碑,刻着“英烈父子”四个字……

猜你喜欢
翠花尖刀东洋
罗远东:“尖刀”锋从磨砺出
Majorana zero modes induced by skyrmion lattice
小院的夜·东洋画
郑和下东洋
攻关“尖刀”
翠花,上川菜!
三婚
火箭军“尖刀”工程兵如何炼成
鸡鸣
“尖刀”:澳大利亚陆军第7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