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释放膜在鲜切火龙果保鲜中的应用

2024-04-03 12:03刘杜娟吴继军徐玉娟余元善邹波肖更生林羡
现代食品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氯酸钠氯酸盐贮藏期

刘杜娟,吴继军,徐玉娟,余元善,邹波,肖更生,林羡*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为典型的热带水果,在我国海南和广东等多个省份有大规模种植。火龙果果实营养丰富,且含有黄酮、甜菜苷、膳食纤维等多种活性成分。大量的研究证明火龙果具有抗炎、抗衰老、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鲜切火龙果作为健康卫生的快捷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火龙果经去皮切分后,由于切割所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暴露在空气中引发的各种生理变化,极易引起变色、变味、软化、营养物质流失等劣变现象,导致产品的口感和感官品质降低。此外,去皮切分还会降低果实组织自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易导致微生物污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降低初始微生物含量及抑制贮藏过程微生物的生长是鲜切水果微生物控制和品质保持的重要途径。然而鲜切水果热敏性强,常规的热杀菌并不适用。因此,为了提高鲜切火龙果的食用安全性和延长货架期,亟待研发适用于鲜切火龙果的非热杀菌技术。

二氧化氯(ClO2)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一种安全、高效、强力的无毒无害杀菌剂[2]。与气态ClO2相比,液态ClO2由于使用便捷而在水处理、医疗、卫生等行业中普遍应用。然而,气态ClO2具有很强的扩散性、穿透性、使用均匀性等优点,因此它比液态ClO2具有更广的杀菌面积和更强的杀菌效果[3]。在保鲜应用方面,已有研究表明,气态ClO2处理对果蔬表面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4],适用于草莓、蓝莓、番茄、哈密瓜和葡萄柚等水果的防腐保鲜,还可以有效地延缓青椒的劣变[5,6]。因此,本文制备气态ClO2释放膜并探索气态ClO2处理对鲜切火龙果的杀菌效果,分析气态ClO2处理后的果实氯残留情况及其对鲜切火龙果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为适用于鲜切火龙果的气态ClO2活性保鲜包装的研发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火龙果购于广州市某水果批发市场;亚氯酸钠购于山东西亚试剂;柠檬酸、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没食子酸均为分析纯,购于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β-环糊精、福林酚均为国产分析纯,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板技术琼脂、孟加拉红琼脂购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钠为国产分析纯,购于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为分析纯,购于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愈创木酚购于阿拉丁试剂公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无水碳酸钠、邻苯二酚等均为分析纯,购于福晨化学有限公司;水中氯离子、水中氯酸盐、亚氯酸盐、高氯酸盐均为标准品,购于北京中科仪友化工技术研究院。

1.2 主要仪器设备

D3024R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赛洛捷克SCILOGEX 公司;阿贝折光仪,英国Stanley 公司;LC-2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Ultra Scan VIS 型全自动色差仪,美国Hunter Lab 公司;TA-XT Plus 质构分析仪,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UV1800 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PB-10 型pH 计,德国Sartorius 公司;HWA-26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学仪器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处理

1.3.1.1 原料处理

将火龙果清洗后,进行剥皮、修整、切片,切片厚度为(1±0.1)cm。

1.3.1.2 ClO2释放膜的制备

如表1 所示,将亚氯酸钠、柠檬酸、氯化钙和β-环糊精以不同重量比充分混合。使用压片成型机(M.Mv.Q0001,易辉铸造技术有限公司)挤压混合物挤压成释放膜,释放膜尺寸为50 mm×50 mm×1 mm。

表1 在不同处理组中添加亚氯酸钠、柠檬酸、无水氯化钙和β-环糊精Table 1 Sodium chlorite, citric acid, anhydrous calcium chloride and β-Cyclodextrin (g)

1.3.1.3 ClO2释放膜的处理

使用如图1 所示的密封食品包装盒,其体积为750 mL。包装时,迅速将一片内部带有一块ClO2释放膜贴于保鲜盒内的上方,以及100 g 鲜切火龙果均匀地放置在包装盒底部,然后密封包装盒。此时,释放膜迅速由鲜切火龙果产生的水汽引发反应生成气态ClO2。以不含释放膜的包装处理组为对照。将样品均置于4 ℃冷库储藏,在第0、2、4、6、8天各随机取样5 盒。

图1 含ClO2 释放膜的包装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ackage with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ClO2浓度测定

参照Lin 等[7]的方法,采集包装顶空样品3 mL,与3 mL 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在360 nm 处测量吸光度。根据Beer-Lambert 定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lO2的质量浓度:

式中:

B——ClO2的质量浓度,mg/L;

A——样品在360 nm 处的吸光度;

L——石英比色皿的路径长度,为1 cm;

ε——ClO2的摩尔吸收率,在360 nm处为1 250 L/(mol·cm);

M——ClO2的分子量,为67 450 mg/mol。

1.4.2 氯残留测定

参照Lin 等[7]的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称取5 g 样品,加入10 mL去离子水,混合振荡20 s,300 W 超声提取30 min 后进行离心(20 min, 5 000 r/min),过C18小柱后去上清液,重复一次上述步骤,最后用10 mL 超纯水清洗C18小柱,收集所得上清液,合并三次过柱液体定容至50 mL,并通过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

1.4.3 微生物测定

1.4.3.1 菌落总数的测定

采用GB 4789.2-2016 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中的方法测定菌落总数。

1.4.3.2 酵母总数的测定

采用GB 4789.15-2016 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中的平板计数法测定酵母总数。

1.4.4 感官评价

采用评分法,参考Cantwell 等[8]的评价方法并适当进行修改,组织5 位经过培训的评价员,依据表2中的标准对鲜切火龙果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结果以色泽×40%+香气×20%+腐烂程度×40%表示。

表2 ClO2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TSS、TA、Vc及TP含量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on TSS, TA, Vc and TP contents of fresh-cut pitaya

表2 鲜切火龙果感官评价标准Table 2 Standard of sensory evaluation on fresh-cut pitaya

1.4.5 维生素C(Vc)含量测定

采用HPLC 分析法进行Vc 含量的测定[9,10]。将1 g 鲜切火龙果粉末与3 mL 0.6%(体积分数)偏磷酸混合,离心取上清液,滤液过0.22 μm 滤膜然后进行HPLC 分析。HPLC 条件为采用C18柱,柱温为25 ℃,流动相为0.1%(质量分数)磷酸氢二铵,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 μL,采用UV-可见光检测器检测,其检测波长为254 nm。

1.4.6 总酚(TP)测定

采用Folin-Ciocalteu 法[11]并适当进行修改,称取1 g 火龙果粉末,加入15 mL 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涡旋混合1 min 后超声30 min,然后8 0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再加入10 mL 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进行提取,重复上述步骤,取上清液,将两次上清液进行混合,定容至50 mL,于4 ℃保存。取1 mL 稀释样品,并加入2 mL 福林酚试剂,再加入2 mL 10%(质量分数)碳酸钠溶液,避光反应1 h,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760 nm 处测得吸光值。总酚含量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物质计算。

1.4.7 硬度测定

参照王生有[12]的方法并适当进行修改,采用TAXT Plus 质构分析仪测定鲜切火龙果的硬度。探头型号P/10,测前速度为1 mm/s,测试中速度为5 mm/s,测后速度为1 mm/s,采用应变模式,应变率为75%,触发力5 g。每个处理6 个重复,取平均值。

1.4.8 色差测定

采用Hunter Lab Ultra Scan VIS 型色差仪测量色差。每个处理3 个重复,每次重复测定4~5 片鲜切火龙果。

1.4.9 可溶性固形物(TSS)测定

使用糖测量仪器(RFM340,英格兰)。进行三次重复,取其平均值。

1.4.10 可滴定酸(TA)测定

采用GB 12456-2008 的《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中的酸碱滴定法。

1.4.11 酶活测定

1.4.11.1 过氧化物酶(POD)测定

采用任文彬等[13]的方法并适当进行修改,取适量鲜切火龙果冻样,液氮冷冻后高速研磨成粉末,准确称取1 g 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3 mL 的0.1 mol/L 磷酸钠缓冲液(pH 值6.8),在4 ℃下以12 000 r/min 离心15 min 后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液。POD 活性测定系统为3 mL,其中含0.1 mL 的4 wt.% 愈创木酚,0.1 mL 的0.46%过氧化氢和2.75 mL 磷酸钠缓冲液(pH 值为6.8),加入50 μL 粗酶液启动反应,于470 nm 处测定其14 min 内的变化值。以每分钟OD470变化0.01 表示1 个酶活性单位(U),酶的活性以U/g.FW 表示,测定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1.4.11.2 多酚氧化酶(PPO)测定

采用任文彬等[13]方法并适当进行修改,取适量鲜切火龙果冻样,液氮冷冻后高速研磨成粉末,准确称取1 g 冻粉于离心管中,加入1 mL 磷酸缓冲液PBS(pH 值8.8),在4 ℃下以12 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液。PPO 活性测定系统为6.7 mL,其中含4.4 mL 磷酸缓冲液(pH 值8.8)和2 mL 0.1 mol/L 的邻苯二酚其,加入0.3 mL 粗酶液启动反应,在420 nm 处测定其14 min 内的变化值,以反应变化增加0.01 表示1 个酶活性单位(U),酶的活性以U/g.FW 表示。测定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1.5 统计分析

每个试验重复3 次,应用SPSS 软件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用多重比较分析差异的显著性。计算最小显著差数LSD(P<0.05)值;用Origin 绘图软件进行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ClO2释放情况

包装中ClO2的释放情况如图2 所示。由图2a可见,三个处理组的ClO2率释放浓度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比较三个处理组的最大ClO2释放浓度发现,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ClO2最大释放速率越大。处理组1、处理组2 和处理组的ClO2释放时间依次为24、25 和28 h 时,可见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ClO2释放时间越短。

图2 包装中ClO2 的释放行为Fig.2 Release behavior of chlorine dioxide in the package

图2b 是不同处理组的ClO2释放百分比,该图表明,三个处理组在前期释放量逐渐增加。释放的前8 h 中,处理组3 的释放量最多,处理组2 次之,处理组1 释放量最少。释放后期则相反,处理组1 和处理组2 在第20 小时累计释放量即趋于平缓,而处理组3 在第26 小时累计释放量才趋于平缓。结果表明,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前期释放量越少;后期则释放量增多。

2.2 ClO2对鲜切火龙果杀菌效果的影响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鲜切水果腐烂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鲜切水果中的微生物含量,对产品卫生安全和延长产品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鲜切火龙果在鲜切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极易腐败变质。针对鲜切火龙果贮藏过程菌落总数和酵母增长较快的问题,考察了鲜切火龙果在杀菌处理后及储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和酵母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 所示。图3a 表明,在第0 天,即添加了释放膜后当天,处理组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了约0.66 log CFU/g,表明ClO2释放膜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火龙果均初始菌落总数。贮藏过程,对照组的菌落总数随着贮藏期间的增加显著上升,第8 天菌落总数达6.45 log CFU/g。经释放膜处理后,火龙果菌落总数在贮藏过程中先下降后上升,且始终低于对照组的,表明ClO2释放膜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火龙果微生物的生长。其中处理组1、2、3 的菌落总数分别在6 d、4 d 和2 d 后上升,表明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抑制效果越持久。图3b 表明,贮藏过程,对照组和处理3 的酵母总数均随着时间而增加,但处理3 的增加显然比对照组缓慢。在第6天,处理3 的酵母总数仅为对照组总数的41%,但第8 天迅速增加。处理组1 和处理组2 的酵母总数在贮藏过程先减少至未检测出,随后分别在第8 天和4 天快速增加。综上所述,ClO2释放膜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鲜切火龙果中酵母的生长,并且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抑制效果越显著。

图3 ClO2 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的杀菌效果Fig.3 Bactericidal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on fresh-cut pitaya

与本试验结果相似的是,孙秀秀等[14]也发现用缓释气态ClO2处理可以使樱桃和葡萄番茄的大肠杆菌数量减少。李媛媛等[15]采用包装中释放的气态ClO2处理草莓,发现不断产生并释放出来的气态ClO2可有效扩散到草莓表面并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晋日亚等[16]发现,用质量浓度为10 mg/L 的气体ClO2,25 ℃条件下可以在6.5 min 时杀死苹果表面99.99%的腐生酵母菌。ClO2具有杀菌抑菌作用,是因为其对细菌及真菌的细胞屏障及其生理功能会有较明显的损伤,会造成膜的通透性增大,使得细胞内的钾离子、镁离子和ATP 等小分子物质大量泄漏出来,从而导致细菌及真菌的快速减少[17]。

2.3 氯残留

ClO2具有显著的杀菌抑菌效果,但近年来其安全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ClO2可能与水或食物反应生产氯离子、氯酸盐、高氯酸盐等氯残留化合物[18]。其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饮用水质量指南中规定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临时指南值为0.7 mg/L。在欧洲,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规定了食品和饮用水的氯酸盐残留物的假设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7 mg/kg。在美国,氯酸盐作为可能存在于ClO2消毒食品上的残留物也引起了关注。本实验中,经ClO2处理的鲜切火龙果中检测到氯离子和氯酸盐两种氯残留化合物,结果如图4 所示。由图4a 可见,对照组中的氯离子质量浓度约为0.45 mg/g,并且在贮藏期间无显著变化。经ClO2处理后,火龙果中的氯离子含量,在贮藏期内显著上升。其中,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贮藏期间ClO2浓度上升的越快。在贮藏期第8 天,三个处理组的氯离子含量均上升到5.65 mg/L 左右。由图4b 可见,未经ClO2处理的火龙果的初始氯酸盐含量是1.13 mg/L,贮藏过程在0.9~1.3 mg/L 范围内波动。处理组的氯酸盐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也有小范围波动,但不大于1.25 mg/L,表明ClO2处理未导致火龙果中氯酸盐含量的显著增加。

图4 ClO2 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氯残留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on the chloroxyanion residues of fresh-cut pitaya

与本实验结果类似的是,Smith 等[19]发现番茄经ClO2处理后,其中氯酸盐残留量与未处理的番茄上的氯酸盐含量没有区别。此外,Smith 等[19]还发现,哈密瓜经ClO2处理后可食用部分未检出氯酸盐残留。因此,美国政府自2018 年以来豁免了对番茄和哈密瓜中或上的氯酸盐残留物限制的要求。使用ClO2处理食品时,ClO2与食品接触后,可与食品基质中的酚类、还原糖或其他生物还原剂反应(反应式为ClO2+1e-→ClO2-+2e-→OCl-+2e-→Cl-),产生亚氯酸离子、次氯酸离子及氯离子。其中,亚氯酸盐离子和次氯酸盐稳定性差,极少被检测出[20]。而氯离子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营养素,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氯酸盐残留物被认为是ClO2歧化反应的产物[21],其产生的多少,取决于食品基质、ClO2浓度、ClO2形式和ClO2处理时间等多种因素[22]。

2.4 ClO2对鲜切火龙果TSS、TA、Vc及TP含量的影响

TSS 的含量是衡量鲜切火龙果内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2 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对照组的TSS 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第2 天开始,处理组的TSS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郭芹等[23]也发现用80 mg/L 和120 mg/L 的ClO2处理荔枝果肉可以使果实中TSS 含量更高。

在TA 方面,表2 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无论对照还是ClO2处理组,TA 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无明显变化趋势。对照组的TA 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均低于ClO2处理组的TA 含量,到第8 天时,ClO2处理组1、处理组2 和处理组3 的TA 含量均比对照组高10%左右。类似的,张彪等[24]研究发现在贮藏15 d 后,用20 g/m3ClO2处理的樱桃番茄的TA 含量比对照组高。

Vc 含量是衡量果实衰老程度和火龙果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2 可见,对照组的Vc含量在贮藏期间无显著变化。ClO2处理造成一定的Vc 损失,在第8 天时Vc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1、2、3 的Vc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32%、17%和27%,表明ClO2浓度的增加导致Vc 损失的增加。Chen 等[25]研究发现,用ClO2处理草莓果实,在贮藏前期时草莓果实的Vc含量低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ClO2有强氧化性,导致其Vc 含量降低。

TP 含量是衡量果蔬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表2 结果表明,对照组的TP 含量在贮藏期前6 d 无显著变化,但在第8 d 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1 的TP 含量从第0 天,即添加了释放膜后当天便减少43%,并在贮藏过程进一步下降。处理组2 和处理组3 的TP 含量仅在第2~6 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但降幅不超过27%。由此可见,ClO2处理导致的TP 损失与其剂量密切相关,降低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的含量可有效减少TP 的损失。ClO2具有强氧化性,有可能与还原性酚类化反应而导致TP 含量的降低。

2.5 ClO2对鲜切火龙果硬度的影响

鲜切火龙果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鲜切火龙果的新鲜程度。火龙果经去皮切分后,果肉极易软化,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由图5 可知,未经二氧化氯处理的火龙果,其硬度在贮藏2 d 以后变急剧下降,下降幅度为38%,经ClO2处理后,鲜切火龙果的硬度值持续上升至第4 天,随后总体保持较高的硬度值。其中,贮藏期第4 天至第8 天,随着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的增加,火龙果的硬度逐渐增大。第8 天,处理组1、处理组2 和处理组3 的硬度比对照组的相比分别高0.85%、1.13%和1.32%。用ClO2处理果实的延迟软化已被广泛报道,如无论用3、6 或9 mg/L 的ClO2处理草莓,在整个贮藏期间都延缓了硬度的降低[26],且Hyowon等[27]用30 mg/L 气体ClO2熏蒸猕猴桃时,在贮藏期两周内ClO2处理组的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ClO2处理后的火龙果,在贮藏期2~8 d 硬度增加,一方面可能是果实由于机械损伤以及暴露在空气中引发汁液流失同时由于ClO2处理抑制了果实软化;另一方面,经ClO2处理后,鲜切火龙果中的微生物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防止了微生物对鲜切火龙果组织细胞的损害,抑制了硬度的下降。

图5 ClO2 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硬度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on the hardness of fresh-cut pitaya

2.6 ClO2对鲜切火龙果色泽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色泽是决定鲜切火龙果肉产品可接受性的最基本的感官品质。鲜切火龙果在贮藏过程中的色泽变化如图6 所示。由图6a 可见,对照组的色泽在第2 天即开始变黄,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黄化加重,表明火龙果在贮藏过程存在褐变现象。经ClO2处理后,火龙果表面颜色在贮藏期间均无明显褐变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与处理2 和处理3 相比,处理组1 的色泽显著更白,表明用高浓度的ClO2处理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图6 ClO2 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色泽及感官品质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on the color and sensory quality of fresh-cut pitaya

针对火龙果出现的褐变现象,采用CIE 的b*值评价火龙果的黄变情况,结果如图6b 所示。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对照组的b*值在整个贮藏期间持续上升。处理2 和处理3 的b*值,在前6 d缓慢上升,随后无显著增加。处理组1 的b*值则始终低于初始值。

感官品质是评价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由图c 可见,随着贮藏天数的延长,各组的鲜切火龙果的感官评分结果逐渐下降,但是三个处理组下降速率均比对照组小,对照组的感官评分结果从第2 天时快速下降,鲜切火龙果的色泽香气迅速丧失。而三个处理组的感官评分结果在贮藏期8 d内缓慢下降,且在第8 天时感官评分大于4 分,无腐烂现象,三个处理组均能有效保持鲜切火龙果的色泽及香气,表明ClO2处理组能够改善鲜切火龙果的品质。综合微生物指标结果,得知处理组可使其鲜切火龙果货架期延长至8 d。其中,处理组1的感官评分结果最高,表明其保鲜处理效果最佳。韩永生等[28]用低浓度的ClO2保鲜剂能够延缓葡萄品质的下降,从而延长了葡萄的贮藏寿命。综上所述,ClO2处理可以有效抑制鲜切火龙果肉的褐变,且将贮藏寿命延长到了8 d,抑制效果与亚氯酸钠和柠檬酸的使用量密切相关。类似的,赵治兵等[27]用30 mg/L ClO2处理翠红李30 min 后,可以降低果实色差b*值的下降,延缓果实表面颜色变黄。ClO2处理对鲜切火龙果的抑制褐变甚至漂白的作用,与其具有强氧化性有关。

2.7 ClO2对鲜切火龙果POD及PPO活性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水果中的PPO、POD 是导致水果酶促褐变的主要酶。鲜切火龙果POD、PPO 在贮藏过程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7a、7b 所示。结果表明,从贮藏第2 天开始,对照组的POD 活性显著高于三个处理组的(P<0.05)。贮藏期第2 天和第6 天,处理组1 的POD 活性显著高于处理组2 和处理3的。可见,ClO2浓度越高,其对POD 的抑制越显著。这与甄凤元等[29]的结果一致,他们发现用气体ClO2处理白菜能够有效抑制杭白菜的POD 活性。

图7 ClO2 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POD 和PPO 活性的影响Fig.7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ed film on POD and PPO activities of fresh-cut pitaya

图7 b 显示,对照组和处理组的PPO 活性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逐渐上升,且在贮藏期第8 天对照组的的PPO 活性显著高于处理组的,表明ClO2处理对鲜切火龙果中PPO 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类似的,张珊珊等[30]采用0.2 µL/L 的气态ClO2气体处理西兰花,发现ClO2处理组的PPO 活性低于未处理组的。

3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ClO2释放膜在鲜切火龙果保鲜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气态ClO2可通过鲜切火龙果产生的水汽与释放膜中的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lO2的释放时间为24~28 h,释放浓度先上升后下降,且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ClO2最大释放速率越大、释放时间越短、释放越集中于中期。ClO2释放膜能够有效抑制鲜切火龙果菌落总数和酵母菌的生长,且不引起基于氯残留的安全隐患。尽管ClO2释放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鲜切火龙果可滴定酸含量的增加,以及维生素C 和总酚含量的下降,但其能显著抑制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果肉的软化和褐变,从而更好地维持感官品质。因此,ClO2释放膜适用于鲜切火龙果的保鲜,为鲜切果蔬的保鲜和货架期的延长提供了新途径。

猜你喜欢
氯酸钠氯酸盐贮藏期
氯碱企业延伸进入氯酸盐行业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分析
膜法冷冻脱硝工艺在氯碱联产氯酸钠中的应用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黄冠’梨贮藏期阿太菌果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
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对蓝莓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离子色谱法测定PM2.5中草甘膦、硫氰酸盐和高氯酸盐
提高氯酸盐分解槽分解量的方法探讨
凯米拉投资扩大氯酸钠产能
微生物法去除高氯酸盐的研究进展
贮藏温度、包装材料对脱水紫薯贮藏期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