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明确2024年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工作 等8则

2024-04-04 05:48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4年1期
关键词:星座卫星

关注

自然资源部明确2024年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工作

1 月15 日,2024 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会议总结了2023 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并对2024 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前人多认为郑氏所录十五卷并非实见,而是抄从旧录。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郑樵《通志略》所载卷数尚合……疑郑樵所载,亦因仍旧史之文,未必真见十五卷之本也……观楙所言,则樵之妄载确矣。”[6]1984鲁迅《嵇康集考》“考卷数及名称”按:“《通志》作十五卷者,录《唐志》旧文”[7]。但郑氏“制定详今略古,存佚皆取的收书原则。主张古今流传于世的书均要收入,越全越好,以便学者易学,求者易求;亡佚之书应尽量搜求,予以收录,以免增加虽有亡而不亡,或名亡而实不亡之书”[3]58。可能正是这种“搜求亡佚”“存佚皆取”,怕增“名亡而实不亡之书”的精神,使得郑樵因仍旧史,而著录已亡之十五卷。

2023 年测绘地理信息基础工作得到夯实,保密和地图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印发,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开始实体化运行;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成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运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转型升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日益完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制度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不断增强。

会议强调,2024 年,要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服务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要加快完善时空信息新型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价值,补齐基础数据管理制度政策供给短板,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

靠训练实践磨砺血性胆魄。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部队,加大训练演习难度强度险度,加大野外艰苦环境、复杂电磁环境、陌生地域海域空域演训力度,研发运用好信息化智能化虚拟仿真演训系统和平台,开展实战化对抗性演训。进一步端正教风研风学风、训风演风考风,防止和克服教学科研、训练演习中的形式主义、消极保安全和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发布

1 月5 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 年度报告正式发布。2023 年度完成3 个专题报告,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全球粮食供给透明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撑。

精益生产的十大工具为:价值流分析(VSM)、标准化作业(SOP)、5S与目视管理、全员设备保全 (TPM)、精益质量管理(LQM)、TOC技术与均衡化生产、拉动式计划(PULL)、快速切换(SMED)、准时化生产(JIT)和全员革新管理(TIM)。 这十大工具是建立精益生产流程的关键技术,任何一个精益组织都是在充分运用这十大工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它们是精益生产的一大支柱。

1 月5 日19 时20 分,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掩星探测星座15-18 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天目一号星座阶段组网完毕。

如果总是需要孩子说“是”,就有点过于依赖孩子,说明父母内心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感很大一部分都希望从孩子态度里获得,应该说这样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提高概率函数的值,就是要努力让失地农民相信,“当自己做出了‘参与’再就业培训这一决策之后,自己预期的结果有较大可能的实现”。结合上述实质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两点建议:一要努力加强培训机构的实力建设和师资建设。培训机构实力强大、师资力量雄厚,意味着培训的计划实施和品质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这将有助于失地农民形成“预期结果”更有可能实现的信念。二要注重“关键信息”的有效传播。建议多搜集、多总结、多宣传一些成功个案,尤其是那些有关失地农民经过再就业培训成功促进了“就业素质提升”“能力证书获取”“就业目标实现”的案例。积极正面的宣传,将有助于增强失地农民对预期结果实现可能性的感受。

“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分析了最近20 年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各类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驱动因素,探讨了其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贡献及影响。

“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专题分析了1985~2020 年全球森林损毁、森林恢复和不透水面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这是时隔5 年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工作再次发布碳相关报告。

我国首次实现星间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

近日,“吉林一号”平台02A01 星、02A02 星,开展了我国首次星间激光100 吉比特每秒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该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 年12 月29 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陆地探测一号01 组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陆地探测一号01 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年)》中的科研卫星,由A、B 两颗卫星组成。

截至2024 年1 月10 日,长光卫星先后完成了10Gbps 及100Gbps 速率的星间高速激光通信测试,稳定建链期间通信误码率为0,并将星间传输的高分辨遥感影像进行了成功下传。

科技

天目一号星座成功组网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围绕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评估了其间发生的典型气候事件和区域性突发事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近日,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吉天星A-01 星(吉林大学一号卫星)通过出厂评审。吉天星A-01 星是吉天星舟面向商业航天市场对高时效、图谱并重遥感领域的新需求,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光学遥感卫星。

完成此次系列发射后,天目一号星座在轨共22 颗卫星,通过完善星座系统建设,不仅提高了星座高质量、高时效性、高稳定性的业务化数据服务能力,还进一步深化航天发展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赋能国家重大战略。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本次试验所用的星间激光通信终端,支持同轨星间通信、异轨星间通信和星地通信等多种通信模式,并具备非相干体制和相干体制数据传输两种方式,最高支持速率分别达到10吉比特每秒和100吉比特每秒。研发团队攻克了高耦合效率多光轴一致性装配、高精度捕获跟踪控制、高带宽相干通信等关键技术。该系列技术不仅推动了我国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未来空间通信提供了更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

卫星以双星绕飞模式拍摄了全国多云多雨区以及部分国际多云多雨区,以双星跟飞模式拍摄了国内典型形变区,制作了各类图件372 幅,生成了全国正射影像、部分数字表面模型、典型形变区的形变场产品以及各类应急和林草监测产品,包括北京等地土地利用分类、云南等地数字表面模型、海南森林/非森林分布等。

卫星投入使用后,将紧密围绕地质、国土、减灾、测绘、地震、林草等行业开展服务,可提供地质行业高分辨率业务化形变监测服务,面向国土行业地表分类和地物识别进行业务化拓展,面向测绘进行数字正射影像业务化拓展,服务于国家重大灾害应急响应、国家重大地震灾害、林草森林资源监测等,逐步拓展国外数据应用推广,服务“一带一路”。

不过,我比较幸运的一点是,2007年8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得以到北大当保安,有机会参加北大重大事件和赛事的一线保卫工作,比如胡锦涛主席视察北大、外国政要参访北大等安保工作,以及北京奥运会安保志愿工作等。

吉天星舟首颗新型遥感卫星研制出厂

天目一号星座是国内首个兼容北斗、GPS 等世界四大导航系统的掩星星座,同时也是国际上首个实现“海反+大气掩星”一体化立体探测的商业星座,载荷探测能力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相较于传统的气象遥感数据,天目一号星座掩星数据具有高精度、高垂直分辨率、无需定标等显著特点。

作为吉天星座的首发星,该星将成为我国首个具备“任意曲线非沿轨动中成像”和“计算重构高几何高光谱成像”能力的光学遥感卫星,具有“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显著特点,可将传统成像技术指标提升10 倍以上,填补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将服务于流域管理、管线监测、边境管控、生态环境、农林等行业,并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智慧城市等领域,有效提升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水平。

未来,吉天星舟将于2026 年规划建设完成由28颗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并于2030 年前规划建设由百余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

数字

3颗

1 月11 日13 时30 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 星3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云遥一号18 星(“联信盈达一号”卫星)、云遥一号19星( “三峡遥感一号”卫星)、云遥一号20星(“廊坊空间一号”卫星)3 颗气象遥感卫星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联信盈达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气象空间观测小卫星,是“云遥一号”批产卫星的第三批次组星。

“云遥一号” 系列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集成度高、重量轻、体积小、性价比高等特点,是落实自动化测试和流水线式总装的典型应用,也是践行批量化生产理念的重要成果。本次发射的云遥一号18-20 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空间数据服务,在气象空间观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5米

近日,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共享第二期全球5 米分辨率宽波段多光谱卫星数据集(JLS-5M),本次共享数据集超过18200 景,数据量超过80TB。

数据集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制,包含20 个光谱谱段,其中主要地物特征谱段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5 米。数据集利用吉林一号光谱01/02 卫星在2021~2023 年采集的覆盖“一带一路”沿线72 个国家的L1 级标准数据,采用剔除邻近像元效应的大气校正算法、场地定标与交叉定标等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技术以及指数产品验证进行精度评价,最终构建两期覆盖率达90%以上、支持定量遥感应用的地表反射率产品数据集。

樟树一声不吭,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哪像人,装了半桶水就晃荡得满世界咣当咣当。树厚重、人浅薄,树与人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因此,人如果以为自己彻底明了一棵树的心思,进而想做成知己,似乎是人的一厢情愿。树在某一瞬间,收容了人的一些思绪,更或者,人竟在树下顿悟了。但这一切,皆是人的事情。果真只是人的事情吗?我心里又存着疑问。世上的事本无定论,我不是树,焉知树的心思与喜乐?它生长在大地上,熟知的是山是水是草,是行人是牲畜是庄稼,虽然这棵樟树见多识广,但我相信,听诗的体验于它还是第一次。它活了那么久,或许就是等待着这场诗会的到来也未可知呢。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的重要成果,该数据集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精细程度,进一步提升了国产优质卫星数据资源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星座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星座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