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2024-04-04 02:20周云安徽星阑建设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桩基础灌注桩桩基

文/周云 安徽星阑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而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则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实际的桩基础技术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1.桩基础技术概述

桩基础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桩基础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地基之上修建一系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将这些结构浇筑成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桩。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这就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桩基础技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1]。

一般来说,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桩基、承台、灌注桩以及预制桩。其中,桩基主要是指在地基之上修建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将这些结构浇筑成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台主要是指在地基之上修建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将这些结构浇筑成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灌注桩主要是指在地基之上修建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原则

桩基础技术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转换为稳定的承重柱,通过对桩体的承载力进行提高,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工程的需求,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桩基础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

为了提高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技术;其次,要根据桩基础技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再次,在应用过程中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避免出现施工环境恶劣、地下水丰富等问题;最后,在应用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3.桩基础施工工艺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要对桩位、桩径、桩长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并对桩基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桩基础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在对桩基进行检测时,要控制好检测参数,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在检测桩身质量时,要合理选择测试方法,确定测试位置和方向,根据桩基的设计要求确定好控制点,然后用仪器对其进行全面测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和塌落度等参数。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水泥、砂、石、钢筋和防水材料等材料,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在完成浇筑后要对桩身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发现桩基不符合要求或者出现渗水现象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3.1 桩身质量控制

在桩身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桩身的混凝土强度、桩头的长度、桩身垂直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在实际的土建施工过程中由于这些因素而造成桩身出现断桩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对钢筋笼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笼出现了变形和扭曲等现象而造成桩身出现断桩的话,就会对土建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钢筋笼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制作工艺和材料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并且在实际的土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此外,还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混凝土质量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提高桩身质量。

3.2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桩基础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的静载试验,可以有效了解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承载能力。例如:某工程的桩基础施工,在实际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施工中使用了机械搅拌的混凝土,因此导致部分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石子等杂质,进而导致部分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对桩身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取人工振捣的方式进行操作,并且采用低振低密的振动方式进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静载试验[3]。通过静载试验可以有效了解到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进而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3.3 沉桩顺序的确定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桩基础施工顺序。对于地基土质条件比较差,并且周围存在较大的障碍物、地下管线比较复杂以及施工现场比较狭小的情况,在进行沉桩时可以采取先长后短的原则。例如:先深后浅、先短后长等。当桩尖进入持力层以后,就要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进行沉桩,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但是在实际沉桩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追求进度而忽视了质量。在沉桩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沉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沉桩顺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3.4 沉桩操作注意事项

首先,在施工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先对桩锤的重量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桩锤的重量不够,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那些严重超沉的桩,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上报给监理人员。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桩锤的吊钩、桩帽、桩帽护圈等是否出现松动或者是移位等情况。

其次,在对桩进行打设之前,需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勘测,并且检查周边是否存在障碍物或者是其他安全隐患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

再次,在打桩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最后,在打桩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桩尖位置以及打桩速度等问题,确保打桩工作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在沉桩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汇报。另外,如果遇到坚硬而又难以克服的障碍物时,那么就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案进行处理,否则将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3.5 混凝土灌注技术

在桩基础技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灌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于桩基础技术施工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混凝土灌注技术是将混凝土通过导管灌注到桩基础的施工过程,混凝土灌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笼制作是将钢筋笼通过一定的方式放入到孔中,并且将其固定在钢筋骨架上。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钢筋笼制作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二,混凝土浇筑是指将钢筋笼放入到孔中之后,利用导管来对其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则是将混凝土通过导管直接灌注到桩基础的施工过程,在浇筑过程中要对导管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第三,混凝土养护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将导管拔出孔外并进行有效的养护。

4.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的常见类型

4.1 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钻机等施工设备来完成的。这种桩基础技术具有适应性强、造价低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指利用钻孔机械在地面以下施工,然后在孔内完成混凝土的灌注。这种桩基础技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同时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但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钻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孔的情况;第二,钢筋笼的吊放难度较大;第三,混凝土灌注时容易出现堵管的问题。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要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设备,并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同时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灌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灌注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2 沉管灌注桩技术

沉管灌注桩技术是在钻孔灌注桩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桩身质量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在实际施工中,沉管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在成孔过程中要控制好钻杆和钻具的垂直度,确保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步,将预制混凝土管沉入土中,并通过振动将管上的孔进行清理。

第三步,用压路机压实混凝土管底,并对桩头进行处理。

第四步,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混凝土管桩放入孔内。

第五步,用打桩锤将混凝土压入桩身内部,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第六步,在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打桩机并清理场地。

沉管灌注桩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沉管灌注桩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第二,沉管灌注桩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第三,沉管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效率高、成桩质量好。

4.3 钻孔灌注桩承台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桩基承台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桩基施工时,要对桩基承台的厚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桩基承台厚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二,在进行桩基承台施工时要对桩基础的平面位置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平面位置偏差过大的情况;第三,在进行桩基承台施工时要对桩基承台的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桩基础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第四,在进行桩基承台施工时要对桩基础承台和桩基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承台间发生位移或者倾斜情况。

4.4 挤土桩法

挤土桩法主要是通过夯实成孔技术,然后利用挤土机或其它机械将土压入桩孔中,从而形成桩体的一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将准备好的土块和碎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到打桩机导杆之中,并借助打桩机导杆的震动作用将土挤入到桩孔中。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确保成桩质量。成孔技术是挤土桩法施工的核心技术,需要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来完成。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成孔的垂直度,避免出现倾斜、位移等问题,确保成桩质量。成孔完成之后要进行沉桩作业,以此来将土和碎石压入到桩体之中。为了确保桩基础的稳定性,需要将成桩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同时还要对桩体进行检验和验收。

5.桩基础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5.1 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应采用生产厂家具有资质的专业混凝土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混凝土,严禁使用无资质的搅拌设备及单位,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损失不宜超过30cm。严禁使用已经结硬的水泥或粉煤灰作骨料,避免造成骨料上浮和桩身偏位。施工现场所用的砂石骨料不得含有松散性杂物和有害物质。

钢筋。钢筋应按规定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所用钢筋宜采用优质成品钢筋或经试验证明可以采用的钢筋。当采用螺纹钢筋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所有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外观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图1 打桩机施工图

5.2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在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成孔质量、砼的灌入速度及砼的强度均有直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情况、施工季节及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5.3 桩身浇筑过程控制

灌注桩必须连续作业,不能中断。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连续灌注,以避免造成断桩。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并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浆面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桩身混凝土质量。

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和浇筑速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孔深、灌注量、桩顶标高等因素及时调整导管埋深;严格控制灌注速度,以确保桩身混凝土质量。导管埋深宜为2~5m,且应避免导管在混凝土中过长而造成断桩。

5.4 加强成桩后的检验工作

成桩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验应在成桩后24 小时内进行,检查项目应符合规范要求,其中主要内容是:桩身混凝土强度;桩身完整性;桩身倾斜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有异常情况的桩,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是由于在建筑行业中很多施工企业都没有意识到桩基础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就导致了桩基础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对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问题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桩基础灌注桩桩基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