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0后”遇上“00后”

2024-04-05 02:49余倩雯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霸王科任家长

余倩雯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逐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开始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身边万事万物,热衷于挑战权威——父母的话不屑于言听计从,老师的话不再是金科玉律,“仅作参考”,鲜有采纳。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更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而且现在的“0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较为自我,自认为是“宇宙中心”,鲜少将心比心。

当“90后”教师与“00后”学生相遇,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开学前,我临时接到学校的任务——中途接班,而且是高三毕业班。在接班之前,科任老师好心提醒我:“你班上这个王小儒呀,早在高一的时候,就是年级里出了名的‘小霸王。上课和老师顶嘴抬杠,动不动让你下不了台。平时我行我素,霸道惯了,跟同学们关系也长期紧张。我们都拿他没办法。而且他学习基础不好,学习态度也很消极,肯定考不上本科。这孩子你可要重点关注了。”嘿!我还不信了,亲和力极强的我,还感化不了一个“小霸王”吗?我信心满满地接下了这个班。

一开始,“小霸王”确实给我出了很多难题。比如我经常接到科任老师对他的“投诉”:顶撞老师、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态度不端正……比如我自己也因为他的恶作剧而“深受其害”:有一日我兴致高昂地走进教室,不料被讲台上的几只假蟑螂吓得脸色骤变,而这个“罪魁祸首”捧腹大笑,俨然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我只能强忍着各种情绪上完整节课,下课后才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比如学生们对他的意见也很大,总来“举报”他:课上热衷抬杠、插嘴,影响上课进度;课后热衷毒舌损人,时常伤害同学自尊心……为此,我多次跟王小儒沟通谈心。在沟通中,我发现“小霸王”其实本性不坏。他热心,只是羞于在同学面前释放善意;想上进,又不知该往何处开始努力。于是,我对他说:“成绩好坏,绝对不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你在老师心里就像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你要努力打磨自己,假以时日,璞玉终将成美玉。”当时他并没有接话,但是我知道这句话已在他内心种下了一颗等待萌芽的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颗种子萌芽了。有一回,我赶着上早课,来不及吃早餐。“小霸王”见势就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早餐,大方地分给我一半。你瞧,这还是那个自我的“小霸王”吗?他在课堂上的变化更是喜人:坐姿端正了,眼神认真了,笔记也会记了……还有,他参加集体活动也越发积极了,时常争着抢着当我的小助手,为班级事务忙前忙后。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科任老师如此评价:“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小霸王摇身一变成了‘小暖男,果然‘90后和‘00后相处起来更没有代沟啊。”我当时一听,心里直得意:“果然!以朋友的态度对待他,他也会礼尚往来,把我当成好朋友,全力支持我的班主任工作!”

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的友情因为换座位事件出现了危机。

那可是我精心编排了许久的座位表。我考虑了学生弱势强势学科搭配,考虑了学生的身高、视力,考虑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我自认为思虑极为周全,还想象着学生们对这个座位安排啧啧称赞的表情。可万万没想到,座位表刚贴出,“小霸王”第一个表示不满,公开连发诘问:“我告诉过你,我想坐在张谦旁边,你为什么不给我安排?”“学生的意见你从来就不采纳,班主任是这样当的吗?”我一时间下不来台,也大声反驳了回去:“座位安排怎么可能尽善尽美?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想坐前排,你拿出应有的学习态度了吗?”顿时,师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对峙与尴尬境地。我们剑拔弩张,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服谁,最后不欢而散。

实话说,我因为这件事偷偷掉过眼泪——为之前的付出落泪,为自己班级管理缺乏艺术落泪,为自己和“小霸王”不堪一击的“塑料友谊”落泪。我想不通,为什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教育和沟通,“小霸王”却故态复萌了呢?这一场危机僵持了许久:我出于班主任的权威与教师的自尊,没有找他谈话;他出于“小霸王”的骄傲和自认为“绝对正确”的执念,拒绝沟通。二人关系就此遇冷。

你以为,这份“塑料友谊”到此结束了吗?不,还有转机。

黯然神伤之际,我想起作家张文亮说过的一段话:教育孩子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孩子的率真,陪他们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他们内心世界在俗世的回响。是啊,教育,最忌操之过急。我重新审视之前我对“小霸王”的教育:我俩看似关系融洽,但我并不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我虽然常替他收拾“烂摊子”,但从未询问过他为何要这样做……教育,尚未触及心灵,尚未落到实处,所以表面风平浪静、春风和睦,而暗地里却波涛汹涌、暗流涌动。思量一番,我打算找他深入谈一谈。

第二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几经细问,他才缓缓道出心声: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他学好学坏,没人关注。他热衷于抬杠、顶嘴,和同学关系紧张、矛盾频发,是因为不善于交际,想以这样的方式博取他人关注;他学习态度不积极,是因为缺乏目标和动力……而他想和张谦做同桌,是因为张谦在学习上能够帮助他。那天他公开顶撞我,是因为实在太着急自己的学习了,他想拼一把考上本科。最后他说:“我希望在打磨自己的同时,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帮助。”我瞬间理解了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并为自己对他的误解感到愧疚。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此時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我先是联系了“小霸王”的父母,告知“小霸王”的现状,劝导他们暂且放一放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备战高考。然后我在私下征求了张谦的同意后,重新安排了座位,把张谦调到“小霸王”的旁边。最后,我打算组织一堂特殊的班会课。在班会课前,我在家长群里发起了一个视频接龙活动,请每个家长以视频的形式将想对孩子说的话记录下来。没想到,该活动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两天之内,我共收到了47位家长用心录制的视频,其中也有“小霸王”的家长。视频时长不一,但对孩子的爱和关心是一样的。班会课上,我把家长们精心录制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看着孩子们动容的神情,我知道此时的他们一定充满了力量。

之后的“小霸王”怎么样了?他变了,彻彻底底地变了。他不再抬杠顶撞,而是谦和有礼、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他收起曾经所有的自负、不羁和自命不凡,潜心书海,踏实备考。5月30日,在最后一次年级组织的热身考试中,他从之前的年级倒数跻身年级中游,本科有望了!

很快,高考来了。进考场时,我手持金属探测仪在班级前门为学生进行安检。轮到王小儒的时候,我说:“高考加油,王小儒!”他说:“老师,对不起!”这两句话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的,我们愣了一下,然后都笑了。曾经所有的不快与误解,在这一刻彻彻底底地烟消云散了。这何尝不是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呢?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又有什么代沟呢?爱和理解可以弥合一切代沟。走近他们,读懂他们,理解他们,拥抱他们,如此,便胜过千言万语。

高考放榜了,王小儒如愿考上了本科。他说:“老师,我现在是美玉了吗?”我回答道:“你一直都是呀。”我们的“友情危机”成了他人生的转机,这场“风波”也成了我教育路上的“东风”。

诸如此类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虽然我偶尔也会“心灵受伤”,但也在一次次实践中“心灵饱满”。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王小儒一定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我,也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老师。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

(插图:谭晓青)

猜你喜欢
小霸王科任家长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幽默
小霸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小霸王定江东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挑战“小霸王”
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搞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