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处理技术要点分析

2024-04-05 19:35
四川水泥 2024年2期
关键词:灌浆注浆钻孔

张 建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

0 引言

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建设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满足人民交通需求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地铁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整合地铁沿线的各种资源,形成地铁商圈效益,促进城市地铁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渗漏水事件,会影响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甚至会造成地铁无法正常运行。加强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对提升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某东大桥站地铁隧道施工,对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渗漏水处理技术和应用要点,为同类项目施工提供实践经验。

1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某东大桥站和工人体育场站区间,线路由东大桥站引出,沿东大桥路中自南向北延伸,接入位于工人体育场东路与工人体育场北路交叉口的工人体育场站。区间右线线路从东大桥站引出后,线路平面以曲线半径为5000m调整与左线线路平行敷设,直线段线间距为17.2m,右线设置一线两列位停车线,左右线间设渡线连接,走线与新建3号线设置联络线。区间线路为单向坡,坡度由南向北分别为-14.485‰、-2‰,竖曲线半径为5000m,轨面埋深27.5~29.9m。区间沿线道路交通繁忙,道路两侧多为中低层民、商用建筑等。区间沿线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为38.03~39.33m。该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专家论证。

2 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成因及危害

2.1 渗漏水成因

2.1.1 施工技术因素

地铁隧道初期支护一般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格栅、锚杆等方式。在地铁隧道和车站交接处的支护施工采用砌筑和喷锚方式,在砌筑位置容易积聚水并形成渗漏。隧道初期支护为钢格栅挂网喷锚施工工艺,在喷锚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初支背后注浆不密实等薄弱位置容易发生渗漏现象;在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混凝土结构存在杂物等都可能造成渗漏;混凝土喷射时防水等级设计不合理,地下水压力过大、施工材料防水性能不足也可能造成渗漏水;预留预埋处理不规范,不符合地铁隧道防水要求;衬砌施工用水的pH值不符合地铁隧道施工要求,可能腐蚀喷射混凝土,形成渗漏[1]。

2.1.2 地质因素

工程勘察揭露地层的最大厚度为62m,根据地层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施工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可分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工程水文勘察钻孔最大深度62m,根据埋藏深度、动态变化特征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施工现场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层间潜水和承压水。地铁隧道施工期间由于冲积层断裂、地下水压力差等原因,在初期支护施工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渗漏水问题。当地下水面超过隧道底板时,造成地铁隧道施工范围的地下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导致渗漏。初期支护施工如果渗漏水处理不当,会在二衬施工的施工缝、结构缝等位置形成渗漏水[2]。

2.2 渗漏水对地铁工程的危害

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问题对地铁设备、混凝土结构、衬砌承载力以及衬砌安全等将造成严重危害。渗漏水对地铁隧道设备具有一定腐蚀性,可能加速设备消耗、造成设备故障,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影响地下管线使用寿命。初期支护渗漏水会影响后续施工,降低防水铺设、二衬施工等施工质量,增加工程施工成本;渗漏水可能会影响施工现场地质稳定性,长期渗漏容易造成塌陷,严重威胁施工安全。长期的渗漏水会腐蚀隧道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长期渗水还可能造成衬砌脱落、风化问题,影响隧道衬砌的承载力,降低隧道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影响地铁隧道的使用寿命。

3 渗漏水处理要求

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处理应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渗漏水处理方案和施工技术符合地铁隧道施工质量要求,确保处理过程技术可靠、经济安全。渗漏水处理方案在试验、检测、检验合格后,选择质量可靠、无毒无污染、防水性能持久的施工材料,采用可行性、有效性的施工技术,并符合相关规定和环保要求。在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处理过程中采用补强加固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适宜的灌浆材料、混凝土等,在堵漏、加固结构的同时实现永久防水。根据地铁隧道设计图纸和初期支护防水等级,加强渗漏水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渗漏水处理目标应实现无漏水,允许少量湿渍但湿渍总面积允许范围为总防水面积的0.2%,且100m2允许湿渍≤3处、单个湿渍面积≤0.2m2。

4 渗漏水处理技术要点

4.1 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布置应满足地铁隧道施工材料的堆放需求,确保施工材料运输道路通畅,同时应方便施工。围挡占地符合地铁隧道施工流程要求,以减少对专业工种、其他工程以及周围居民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干扰。分开布置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将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布置在便于施工生产的区域,加强安全防火、劳动保护措施。地铁隧道工程为封闭施工,对周边交通、居民生活工作影响较小。对地铁隧道初期支护的渗漏水采用普通灌浆处理技术,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水效果。案例工程为冬季施工,气温低、时间紧,渗漏水处理难度较大。普通灌浆堵漏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地铁隧道防水等级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水施工表面,确保混凝土施工区域干净,以确保渗漏水处理的有效性[3]。

4.2 主体结构防水处理

东大桥站到工人体育场站区间的主体结构防水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主体结构防水、附属防水的施工材料采用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防水板和基层之间设置400g/m2的短纤无纺布缓冲层,在底板仰拱防水层上面,设置400g/m2的无纺布保护层,并浇筑7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衬砌施工过程中,在防水板周围钢筋的两端,设置塑料套,预防钢筋安装时刺破防水板;绑扎和焊接钢筋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防水层;特别在焊接钢筋时,在防水层和钢筋之间设置石棉橡胶遮挡板,预防焊接产生的火花烧穿防水层;在结构钢筋安装过程中,施工现场应安排专人负责,发现破损部位应及时作好记号,在钢筋安装结束后,统一进行全面的补焊,加强施工检查和验收措施。

4.3 浅层灌浆封闭

浅层灌浆封闭材料为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浓度应满足现场压浆要求,结合施工现场、设备等具体情况确定水灰比为1∶2,在水泥中加入防冻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以适应冬季低温施工要求,改善施工材料的预应力和凝固时间。防水灌浆施工应遵循先下后上、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将渗漏水问题集中在核心区域后进行集中灌浆,施工过程连续集中作业,采用人停机不停的倒班方式开展施工[4]。

(1)在渗漏水核心区域先做好排水措施,安装排水管和排水管闸阀,并在闸阀上设灌浆嘴,集中控制渗漏水。在渗漏水核心区域以梅花型进行钻孔,钻孔间距2m,直径30mm左右,孔深1m左右为宜。钻孔应穿透结构层,到达混凝土结构。安装灌浆喷嘴的大小由渗漏水情况决定,并设阀门、泄压孔、补浆孔等,实现渗漏水的有效控制。

(2)在渗漏水区域进行浅层灌浆封闭,施工深度30cm,采用针孔法施工。灌浆采用加强型PU灌浆材料和聚合物防水砂浆,在表面不平、裂缝的渗漏水区域应加厚施工,完成表面渗水的初步封堵,可以预防灌浆时容易漏浆的问题。本项目的灌浆设备主要采用华式灌浆泵或灌浆机,应根据灌浆嘴大小确定合适的灌浆设备。其中,华式灌浆泵技术先进,适用于高压灌注作业,适合高浓度、高黏度、强磨损浆液的防水处理。这些流态或膏状的浆液水灰比、含砂量、泌水率、饱满度和密实度均能满足地铁隧道项目防水等级要求,可以为防水处理技术应用效果提供保证。渗漏水核心区域的灌浆压力通常控制在0.5~1.0MPa。

4.4 补强加固

裂缝补强加固采用针孔法进行深层注浆,先处理微细裂隙和轻微渗漏水区域。补强加固采用针孔斜侧钻孔法,灌注材料选择改性环氧结构灌浆料,该材料具有低黏度、耐水、耐潮湿等优点。改性环氧结构灌浆材料固化快、黏度低且粘结强度高,可以快速填充衬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预防结构开裂、变形造成的渗漏水问题。裂缝深层注浆加固的施工步骤:

(1)清理干净渗漏水核心区域施工表面,用钢丝球和空压机清理干净后,结合结构裂缝实际情况,确定钻孔位置、间距和施工深度;

(2)在深层注浆前先封堵裂缝表面;钻孔沿裂缝两边交叉施工,冲击电钻以45°进行钻孔,钻孔应穿越裂缝但注意不要打穿结构,钻孔和裂缝保持一定间距,间距为结构厚度的一半,深度为结构厚度的2/3;

(3)然后用空压机向之前安装的灌浆嘴内进行吹风,吹干净缝隙内部的灰尘;

(4)吹洗干净即可进行埋嘴,在钻孔上安装止水针头、回止阀,然后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止水针头内部的膨胀螺栓胀开,实现裂缝表面的有效封闭;

(5)为方便后续施工应保留泄压孔和观测孔;

(6)采用灌浆机进行灌注,在灌浆嘴从下向上注入浆液,逐步灌注并在观测孔观测,如果出浆且保持压力变化较大时,需进行适当补灌。结合出浆和压力情况,可进行多次补灌,在压力变化平缓后即可结束灌浆;在灌浆材料完全固化后进行灌浆嘴拆除,清理干净溢出的浆液和施工区域,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

5 质量控制措施

5.1 处理接缝错台

接缝错台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之一,为消除接缝错台渗漏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清理干净搭接部位表面,确保防水材料尽量贴近混凝土表面,严格控制灌浆速度和坍落度。检查断面尺寸,及时消除施工误差,加强中线控制措施,确保作业面中线和地铁隧道中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控制混凝土搭接长度10cm。最大限度地消除模板拼缝,焊接处理模板拼缝并进行充分打磨,确保表面平整,以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或发生变形[5]。

5.2 预防反弧段气泡

反弧段气泡也是混凝土质量通病之一,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性能、坍落度以及混凝土施工振捣,可以有效预防反弧段气泡。施工过程应遵循由下至上、左右交替、分层对称的施工顺序,严格控制灌注高度和浇筑速度。在混凝土输送管端部设软管,确保软管和浇筑面的垂距满足施工要求,注意混凝土不能从防水板面流至浇筑施工区域,严格控制垂距≤1.5m,以预防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配合附着式振动器一起进行捣固,加强捣固作业控制措施。

5.3 预防施工冷缝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输送泵应连续运转、持续灌注,可以有效预防灌浆停歇造成的施工冷缝,确保灌浆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防水处理方法按施工缝处理。地铁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应连续施工,中间避免停顿,另外需要加强施工人员设备操作培训,按时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建立规范的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5.4 控制灌浆质量

确保注浆压力、注浆施工范围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注浆压力、注浆孔数量、安装位置、钻孔间距以及钻孔深度等,需满足设计要求;检查衬砌混凝土强度,确保结构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5%后再进行注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熟悉作业流程和施工技术;安排专人负责注浆泵操作,在停泵后方可进行设备检修;在注浆泵压力清零后再进行管路及其接头的拆除,以防喷出的浆液污染施工环境或伤害到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在注浆操作、拆除过程中应加强防护措施,例如,戴护目镜可以防止浆液喷溅;灌浆设备和灌浆管路应保持整洁,按时进行清理保养。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是主体结构防水处理,浅层灌浆封闭和深层注浆补强加固,有效控制初期支护渗漏水问题,提升地铁工程防水有效性和持久性。同时需要处理好接缝错台,预防反弧段气泡和施工冷缝,控制好灌浆质量。东大桥站地铁隧道施工的实践证明,项目所采用的渗漏水处理技术取得了理想防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了后续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该防水处理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灌浆注浆钻孔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C型钻孔测斜的研究及应用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导水陷落柱预注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