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表热里寒证 *

2024-04-06 02:44王若诗李夙奕姜心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阴寒寒证表里

王若诗 李夙奕 姜心禅

(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伤寒论》第11条言:“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对于“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医家存在较多争议。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也有表热里寒证,但仅在问寒热这部分有相关介绍,将其解释为里有寒邪又复感外邪而发热。然而细细想来,表热里寒证远不止这么简单。故文章从不同角度浅析表热里寒,与同道探讨对中医证型的理解。

1 由表与里产生的差异

中医的“表”与“里”本是八纲辨证中的概念,用于确定疾病的位置。一般而言,皮毛、肌表、口鼻等部位属表,如感受六淫之邪所致的鼻塞、流涕,风湿之邪侵袭周身出现的“身痛”,感受阳毒而见“面赤斑斑如锦文”等;气血、脏腑、骨髓等部位属里,如表邪失治、误治久已而见胸痛、便秘,妇人生产后多虚多瘀致小腹痛伴恶露不止,风寒湿三气侵袭筋骨日久而出现关节疼痛、肢节僵硬变形等。然而中医认识疾病的灵活之处就在于“相对性”,即表里的界定是相对的。就腑脏而论,腑为表,脏为里;脏腑与体表相对,脏腑属里、体表属表;经络与脏腑相对,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三阳经与三阴经而论,则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浅出一层、层层是表;深入一层、层层是里。所以,对于表与里定位的不同,使得对表热里寒证产生不同的认识。

1.1 外感六淫为表 内生五邪为里许多医家认为,白虎加人参汤是表热里寒证的代表方剂,因为《伤寒附翼》中有言:“发汗而外热未解。此外之不解,由于里之不通……白虎加人参,是于清火中益气;调胃用甘草,是于攻实中虑虚”。从方剂的功效来分析,在表热未解、脾胃阳气虚衰时,要注重益气,“调胃即所以承气也”,此处则是表热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衰。阳衰属脏腑病变,病位在里,而原本肌表的外感之邪属表。在《王孟英医案·外感门》中有记载这样一则医案:“石诵羲夏杪患感……耳聋口苦,热甚于夜,胸次迷闷,频吐粘沫,啜饮咽喉阻塞,便溏溺赤,间有谵语……一剂白虎汤可愈……胸中但觉一团冷气,汤水且须热呷”。不难看出,医案为白虎汤之表热里寒证。在王孟英看来,“里有寒”产生机制在于阳明热烁,以致热结成痰,胸中又为心所居之地、宗气之所出,所以痰于胸中阻碍气机,气机所不能流行之地,自觉冷,即内寒;但病机之关键在“热结”,故白虎汤有效。

另外,《伤寒论》第46 条言“表证仍在”,第42 条言“外证未解”。从病因分析来看,该证或在外热未解情况下,里伤脾胃阳气,从而导致脾胃阳虚,复呈现里寒症状。“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例举的表热里寒也可用白虎加人参汤。《读医随笔》中也写道:“初伤固总是寒,日久有寒邪内陷者,是其人本内寒也”,即脾胃虚寒,运化不及,阳气不足,会加重原有的旧疾,表寒易内传为里寒,或者直袭脏腑。此时若复感外热,也会形成表热里寒证。即寒湿久痹而外受客热者,脏腑阴阳失调,正气不足,外邪袭表,表有热而里存寒也。

1.2 太阳为表 阳明为里在中医的众多辨证方法中,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独具特色。六淫之邪侵袭人体,疾病在演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证候群。张仲景依据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不同,将各种临床表现进行归纳、分析,最终把不同病证分为六经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存在传变规律。一般为循经传,即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太阳经为一身之藩篱。“足太阳为诸阳主气”,故始则太阳受病,以太阳病为表证[1]。因此相较于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等,太阳经为表。《伤寒论》第350条言:“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处“里有热”指“阳明有热”,太阳与阳明论表里时,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同理,两经并病时,少阳为表、厥阴为里,阳明为表、太阴为里。少阴相较太阳为里经,少阴病成因大多分为两种,一是平素心肾阳虚,寒气直中而致;二则是少阴相较于太阳为里经,阳经失治误治,正气损伤,疾病传经而致。如在《伤寒论》太阳病篇有这样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附子汤主治肾阳虚衰,当属少阴病的范畴。太阳病误治,导致肾阳被伤,太阳之邪趁虚内传少阴。干姜、附子温煦在里之阳气,使中焦健运,阴血自生。

对于病证治则而言,《类证活人书》道:“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也”。一直以来,由于经脉表里边界认定的模糊化,里寒证治则体系一直在变化,直至元末明初王履提出“寒温异治与传经直中,里寒当温”的治法,这个争议问题才得以初步解决。从治疗汤剂可以体现,如《伤寒论》第317 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少阴实寒四逆汤证的典型证候,故在选用治疗药材时,取干姜、附子以温经散寒。

2 由寒与热产生的差异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之二,寒热证候是反映阴阳胜衰的表现之一。伴随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常出现寒热真假征象。《中医诊断学》各版教材中,对于寒热辨证的内容难免存在些许片面之处。变幻莫测的临床寒热征象有待进行系统深入和全面客观的整理。

2.1 阴阳格拒明确阴阳格拒的病机为大实热证和极虚寒证。历代医家常将“少阴寒化证”的病因分析为三点,一是由太阳受邪内传而来,二是太阴内传,三是寒邪直中少阴[2]。在少阴病中,虽然阴盛阳衰互为因果,但无论是阴盛基础上兼见阳虚,还是因阳虚而伴寒邪直中,阴盛始终是病机演变的关键。

《伤寒论》第317 条言:“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通脉四逆汤主之”。少阴病一般是疾病后期较为危重的阶段,四逆汤之辈多是少阴寒化证的方药。其人见“下利清谷”,则“里寒”已具,但不恶寒反面赤,这种“外热”不是病机,而是体表发热的症状[3]。形成这种外热里寒证的原因,多为阴寒内盛,格拒阳气于外,使阳气不得归位,反浮越于外。故治疗时选通脉四逆汤以破阴回阳、通达内外,即重用干姜、附子破阴回阳,宣通内外阳气;再加甘草补中。如临床症见汗出,可加入猪胆汁,以益阴和阳。

在阴盛格阳病症的临床艾灸治疗中,常选用神阙、涌泉穴。其意更从治疗角度印证了内寒证。疾病后期患者多为气血亏损、脾肾阳虚之体,还伴有冷汗、脉微细数等元阳欲脱之势。脐为先后天之枢纽,灸神阙可温煦脏腑、固护先后天之气;足少阴肾经源起于涌泉,肾为先天之本,内存命门之火,灸涌泉可使温火直达少阴,起到驱逐阴寒、引火归元的作用。

2.2 寒热真假《景岳全书》言:“盖阴极反能躁热,乃内寒而外热,即真寒假热也”。在《伤寒论》的论述中,“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明确提到了“表热里寒”的治法;方用四逆汤,说明此时病机的关键不是“表热”,“表”也不在太阳经,关键是少阴“里寒”出了问题。四逆汤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之效,以方测证,这里的表热里寒是因久病重病,阴寒内盛、阳气虚衰而出现的真寒假热证。根据“阳郁”特点,用药灵巧,疏动气机,助其升降,阳郁则通[4]。

而属于真寒假热证型之一的戴阳证,是由于阳虚而导致阳气被阴寒逼迫上越,多为阳气平素空虚,复又感受外寒所致。张景岳有言“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肾水上滋养心,使心阳不至于过亢;而心阳则温煦于肾,使肾水不致过寒。在阴阳水火消长失衡时,就会出现阴虚阳浮、失约之火离升,或者阴寒内盛、无根之火外越的火不归元的病理状态[5]。因此在选用汤剂治疗时,选择温阳散寒、宣通内外之白通汤,用葱白不用甘草,以免减缓牵制药力。

2.3 表无形之热 里有形之寒“里寒”存在另一种含义解释,即“内有寒”实指饮[6]。《伤寒论》第139 条言:“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此本有寒分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脉浮而细滑,伤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外大热,卫气津液趋于肌表以抗热,而里是相对虚寒的。可选白虎汤以清阳明无形之热。明代医家方有执认为,“表有热”实为表里俱热,“里有寒”因“伤寒之热本因寒也,故谓热里有寒”。也就是说,因外邪伤中而致表里俱热,“里有寒”非实寒,而是“里有邪”。执同样观点的医家还有明代张遂辰、清代吴谦等。

从药物方剂来看,白虎汤向来被认为是治疗阳明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其组成中占主要地位的有石膏、知母两味药。知母使水之上下源交互,体内之水得以运动流转,因而消体内之水饮。石膏除了众所周知的“清体内外之热”功效,还有清痰之效。近代名医李克绍也曾说道:“石膏专清热,其实此药善清化黏痰”。

2.4 表为卫 里为营“阳化气,阴成形”。营血荣升化气,呈现由里向外扩散的状态,故患者有洪滑象,属阳;而卫气肃降,属阴成形,呈现外向里敛,有拘挛敛缩感、紧涩象。阳走表而阴行里,因而卫为表,营为里。

清代魏荔彤所著《伤寒论本义》以为:“此条亦太阳风寒两伤,入里变热之证”“(脉)浮而滑,其热已深而入里”。《伤寒论归一》有言:“所言表里,乃营行脉中,谓之里,卫行脉外,谓之表也”。所谓外热内寒证,表热为风邪伤卫,风为阳邪,在卫久而化热;里寒为寒邪伤营,营在里,即为里寒。

2.5 表里作标本之解清代张锡驹所著《伤寒论直解》云:“伤寒脉浮滑者,浮则热在表,滑则热在经,太阳之标热在表,此表有热也,太阳之本寒在里,此里有寒也”。《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又云,少阴之上,君火主之,以寒为标也”。因而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时,当以表里作标本讲,对表热里寒又有全新的阐释。

3 古籍流传破损导致的误解

当“表有热、里有寒”的“有”作“冇”之解,即释为没有时,里有寒就解释为里无寒邪,不可用温里药,而选用清热生津的白虎汤。第170 条的“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和第350 条的“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可为此依据。而之所以医圣用“表有热、里有寒”,实则为了提示后人注意:不可以仅看到“伤寒、脉浮”等字眼便误用解表药和温里药。

4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病邪的来源是外感六淫还是内生五邪,可以决定疾病在表或在里;不同的辨证方法中,尤其是六经辨证体系,表里与病邪侵袭人体经络的顺序密切相关。寒热方面,在疾病较为危重的时刻,容易出现阴阳格拒,抑或寒热真假,这些情况都会出现表热里寒证的表现。同时,还有诸多医家会根据邪气的“有形”或“无形”来界定寒热。因此,由于对表里和寒热的不同理解,表寒里热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治则治法均有差异。厘清这一证型,有助于临床对表寒里热证的分型论治。关于“表热里寒证”的证候要素的提取与界定,任重而道远。廓清了“表里”和“寒热”的概念内涵,对于该证候的归属就一目了然,相关的诸多争议也就会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阴寒寒证表里
我该如何去找到我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上热下寒证的同病异治浅析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冬日风物
经二重组织表里经遮盖性不良的成因与对策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及炎性标志物与寒、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小心梅长苏的“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