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的隐忧

2024-04-08 02:09王文华
支点 2024年4期
关键词:淘汰赛销量华为

王文华

2024年头两个月,新能源汽车行业又“卷”出新高度。

2023年,理想汽车几乎全年稳居新势力车企月度销冠。2024年开年,这一局面被问界打破,理想连续两个月失守月销冠军宝座。

春节假期复工第一天,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布内部信,称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同一天,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六个月,倒在了淘汰赛的前夜。

车企们纷纷亮剑,降价、迭代、发新品,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能否坐稳销冠的王座?

问界理想“你追我赶”

3月的第一个周末,位于武商梦时代一楼的华为旗舰店人气高涨。宽敞的大厅里,除了华为的电子产品外,还展示着与华为合作的四款新能源汽车,分别为问界新M9、M7、M5及智界S7。其中,人气最高的是问界新M7和M9。

店内销售人员对支点财经记者介绍,目前问界新M7平均月销量约100辆,其次是M9,平均月销量约50辆。

问界新M7是改款车型,定位中大型SUV,号称投入5亿元研发,去年9月正式上市,售价为 24.98万-32.98万元。M9于去年年底上市,定位全尺寸SUV,售价为46.98万-56.98万元。

现场,一位正在看车的男士对支点财经记者说,“问界新M7空间足够大,我更看重华为这个品牌,知名度更高,不过家里人则更青睐理想L7,认为理想的销量基础更好。”

理想L7是问界新M7的主要竞品,售价为31.98万-37.98万元,2023年2月上市,比问界新M7早了半年,曾连续多月夺得30万元以上中大型五座SUV销量冠军。

在行业人士看来,问界是采用“田忌赛马”的方式贴着理想打。和理想L7一样,问界新M7也是采用增程式动力,主打家庭出行的中大型SUV。两者尺寸和配置非常接近,理想汽车的标配“冰箱、彩电(大屏)、大沙发”,问界新M7也全部上车。

问界新M7的最大卖点是华为技术赋能和价格优势。新车搭载了鸿蒙智能座舱系统3.0和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率先实现了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最为关键的是,价格上,问界新M7比理想L7最高便宜了7万元。

问界新M7发布后,销量持续攀升,上市首月,累计大定突破6万辆。今年1月,单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

问界继新M7之后,于去年12月还推出了全尺寸SUV问界M9。华为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自诩这款车是“1000万内最好的SUV”,定价46.98万-56.98万元,并提供增程和纯电两套动力系统可选。该款车被认为是对标理想L9,后者上市于2022年,仅提供一款配置,售价45.98万元,理想创始人李想称之为“500万以内最好的SUV”。

问界M9上市62天,累计大定突破5万辆,2月26日正式启动全国交付。理想则表示,过去一年,理想L系列单车型年销量均突破10万辆。

新年伊始,问界月销量开始反超理想。1月,问界交付新车约3.3万辆;理想交付新车3.12万辆,相差1808辆。2月,问界交付新车2.11万辆;理想交付新车2.03万辆,相差891辆。双方竞争胶着。其中,问界新M7贡献了问界大部分的销量,占比八成以上。

武汉新能源汽车协会秘书长师广有认为,借势营销、智能驾驶技术以及复制学习能力,是问界新车型出圈的主要原因。

去年,华为Mate 60手机尚未发布即成网红,余承东的“遥遥领先”更成为网络热词。随后手机热度蔓延至汽车,华为的秋季发布会推出问界新M7,引发了消费者的追捧。

李想曾多次表态,华为是其学习对象,甚至称对华为“80%是学习,20%是尊敬,0%的抱怨”。反过来,华为也吸收了理想的成功经验,并迅速复制。师广有认为,理想产品的卖点是“舒适”“奶爸”“中产家庭”,问界学习并复制了理想的优点,填补自身的不足。

淘汰赛充满变数

成立仅3年的问界,也曾经历过低谷。

2021年,华为与赛力斯(601127.SH)联合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尽管华为宣称“不造车”,但与问界品牌的合作是深度参与,不仅涉及技术赋能,还涉及产品和市场方面的赋能。

问界首款车型M5于2022年3月交付,定位中型豪华SUV,采用增程式动力,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售价24.98万-31.98万元。问界M5的研发、设计到制造,华为均深度介入。M5销售表现不俗,同年7月问界推出中大型SUV M7,售价31.98万-37.98万元,销量势如破竹。2022年,问界系列产品累计销量7.5万辆,多个月份均实现交付量破万的亮眼成绩。

按照李想的说法,“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将理想打残,导致理想ONE銷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更造成了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

理想ONE是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定位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靠这一台车,理想曾多次拿下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月度销冠。

不过问界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2023年上半年,问界销量开始萎缩,月销量跌至万辆以下,M7的月销量甚至跌至400余辆。问界销量遭遇“滑铁卢”,一方面是2023年初特斯拉降价和理想L8上市,挤压了问界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2022年,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碰撞测试结果显示,问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A柱疑似发生变形,安全性遭到严重质疑。用户吐槽M5和M7是“换壳车”,本质是“油改电”的产品,在东风小康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不值30万元。种种因素导致问界销量走向低迷。

直到去年9月新M7正式发布,问界才走出低谷。余承东在朋友圈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问界母公司赛力斯的市值也随之飙升至千亿元,目前股价为91元/股,总市值1374亿元。

但是赛力斯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55亿至365亿元,同比增长4.09%到7.02%,预计净亏损21亿到27亿元。

赛力斯已经连续多年亏损。2020年至2022年,赛力斯净亏损分别为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赛力斯表示,去年四季度问界新M7上量、M9上市发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尽管赛力斯表示乐观,但想要逆转亏损局面并非易事。多位研究人士指出,赛力斯目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紧张、原材料涨价、研发投入高等多方面的压力。

师广有对支点财经记者指出,问界的短板之一是受限于前期市场保有量小,无论是赛力斯的生产能力管理,还是后期的产品质量、售后维护等问题,都有待市场检验。一款车投放市场,通常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验证,只有被行业和市场认可,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除了与赛力斯合作问界品牌之外,华为与国内多家车企都有合作。但是除了问界,华为参与合作的品牌车型销售均不理想,比如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合作打造的阿维塔,2023年销量仅为2.7万辆,远未实现10万辆的销售目标。

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也反响平平。据悉,下一步,极狐有可能调整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与赛力斯一样推出华为智选车品牌。但是即便是智选车模式,目前也仅有问界打开局面。华为与奇瑞共同打造的智选车品牌智界,已经在交付环节陷入困境,关于华为与奇瑞之间发生冲突的猜测不绝于耳。

还有,即使目前合作比较成功的问界,不仅合作方赛力斯连年亏损,华为汽车业务也在持續亏损。余承东曾表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是华为旗下唯一的亏损项目,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希望2025年实现盈利。

从财务角度上来说,目前问界和蔚来、小鹏站在相同的高度。而华为与其他车企合作的车型后续逐渐进入市场,如果功能和价位没有明显差异化,也可能分流问界的销量。

春节刚过,国内真正新能源汽车王者比亚迪便化身“价格屠夫”,打响龙年汽车价格战第一枪。为了夺得淘汰赛的入场券,车企们纷纷亮剑。小鹏、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启源、哪吒等各家车企齐齐加入降价行列,连特斯拉也不得不跟随应战。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整个汽车行业,当前发展好不代表未来一定发展好,特别是以BBA为代表的豪华车企还未发布很多新能源车型,没有真正发力,行业还存在很多变数。今年淘汰赛会比较惨烈,主要是国内产能过剩、品牌过多、价格战激烈。

猜你喜欢
淘汰赛销量华为
同比增长130%!剑指3万吨销量,丰华黄颡料迎来大爆发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涨价过后,企业该如何跑赢这场淘汰赛?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盘点2018年车企销量
华为
淘汰赛的场数计算
酷虫学校校园“毒霸”淘汰赛(四)
2016年度车企销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