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从西湖向未来,梦想与使命同行

2024-04-08 04:00楼玮玥
杭州 2024年3期
关键词:西湖中心大学

记者| 楼玮玥

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数字鸿沟、气候变化等问题,加速了人类对未来产业培育的步伐;2022 年,OpenAI 公司研发的ChatGPT 横空出世,许多人将其视作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魔盒”的按钮;今年2 月,正式上线的Apple Vision Pro 再次以头戴式“空间计算”技术惊艳全世界……种种新兴产业的崛起,预示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洗牌”。在此之中,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将努力成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

记 者:2022 年2 月,经国家批准,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西湖大学建立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的契机是什么?

施一公(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未来产业已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关键变量”,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我国也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早在2020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期间强调“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启了浙江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未来产业进军的新篇章。

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双轮驱动。西湖大学作为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聚拢一大批怀揣梦想、追求卓越的国际顶尖科研人才,着力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在多个学术方向跻身世界前列。因此,依托西湖大学,充分发挥多元参与主体优势作用,通过独特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组建我国首家国家级未来产业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有望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基础前沿研究格局,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新型科技体制机制,集成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多功能复合性载体,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示范价值。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致力于以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催生未来产业。中心聚焦生命原理及未来医药、分子制造与功能、未来材料设计及创造等领域,多方合力,向着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复合功能建设样板地、新型创新机制试验地迈进。

▲ 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授牌仪式

记 者:“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国明确提出要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计划。1 月18 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您认为什么是未来产业?

黄嘉兴(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工学院讲席教授):我认为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交叉研究、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融合应用,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支撑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质变后形成的产业。它依托新科技,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消费需求;它又富有创造新动力,将市场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引导聚集;它还能拓展新空间,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影响人类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未来产业一直在生活中存在,它创造的产品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记 者:相比较传统产业,未来产业有哪些不同之处?

詹御涛(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不同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

发展路径不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技术的突破,技术能否实现突破本身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国家需要有效激发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营造利于各类新要素高效流动的环境。

参与主体不同。未来产业的创新若单纯依靠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或市场主体的引致创新,必然存在创新供给不足的情况。因此,未来产业既要充分依靠科学家对于科学技术的自由探索,又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对市场机遇的敏锐嗅觉,需要构建涵盖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等链条全流程的全新产业主体,更加紧密高效链接科技创新突破与市场需求机遇。

产业要素不同。未来产业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需要提供与其特征相匹配的要素资源,其中包括资金要素匹配,以有效吸引长期专注且能够承担较高风险的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才要素匹配,以构建能够打破研究和产业化界限的“转化型”人才队伍体系;新型要素资源匹配,加快培育构建数据要素等新型要素市场,通过挖掘全新的要素价值培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 何睿华团队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

▲ 周南嘉实验室首次实现水凝胶软电子器件3D 打印

政府角色不同。政府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职责应是降低不确定性成本:在需求方向相对明确的领域,牵头提供更多开放应用场景来有效培育激发市场需求,形成对企业创新和产业化的有效激励;在需求方向相对不明确的领域,尤其是对于国家安全、民生保障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未来产业领域,政府需主动承担对科研活动和创新主体的全方位支持。

▲ 蔡尚团队首次证实细菌在乳腺癌转移中的关键作用

记 者:目前,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有哪些成果?

黄嘉兴:自2022 年初成立以来,中心取得多项原理性突破、世界级研究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比如,蔡尚团队首次发现乳腺癌组织中胞内菌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对这些细菌进行干预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更好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

何睿华团队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从根本上破解了光阴极技术受困于电子束不能同时具有高相干性和高束流强度的矛盾。

施一公团队发现阿尔兹海默症最强风险因子APOE4 的免疫检查点受体蛋白LilrB3,找到了阿尔兹海默症导致患者记忆衰退的“机关”,为理解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展开针对性药物设计提供原理支持。

周南嘉团队掌握全球领先的1 ~10 微米级超高精度电子3D 打印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涵盖当下及下一代主流集成电路系统应用,目前已与京东方等全球多家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张科春团队采用创新合成生物方式深入营养物质发酵生产领域,打造出养殖行业所需的大豆蛋白代替技术,升级优化了原有养殖业技术,对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领域,团队自主研发出一种性能卓越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为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记 者: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有哪些独特的机制?

黄嘉兴:与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未来产业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无法简单套用过去的科研资助、产业扶助模式。在未来的众多不确定性中,有两个确定性必须坚持。一是未来产业必然来源于基础和应用科研上的突破,必须坚定地支持基础和应用科研;二是所有的突破和发展必然是由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的,必须坚定地支持人。国家对西湖大学未来产业中心的设计体现了这个底层逻辑,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全社会协同推进未来产业。

中心的运行,在科研和人才方面都实现了既大力支持又不预设立场或指定具体的课题,兼容并蓄,让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们充分自由探索,最大化发挥他们创造性的科学精神。在成果转化的早期,既依托学校现有的成果转化机制进行转化,也与西湖教育基金会合作设立新质生产力培育平台,联动坚持长期主义的优质社会资本,对具有未来属性的早期项目进行培育。

记 者: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在引进投资和高层次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计划?

沈 伟(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国投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投资方面,学校将依托西湖大学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未来产业投资专项基金和前沿科学家基金,联合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等多元参与主体,借助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包容多样的应用试验场,缩短从前沿实验室到产业市场的过渡时间。投资方向将更偏重投早投小投战略科学家,充分发挥西湖大学和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的储备和评估能力,同时联动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战略合作伙伴,重点做好深度孵化和硬科技投后服务。

在人才方面,西湖大学面向全球遴选顶尖学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合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布局,稳步推进核心科研人才引进,加强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准聘—长聘”制度,采用主聘、双聘等相结合的灵活聘用机制,打造多元化的创新人才队伍。三大研究方向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梯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结构,高端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

涉及未来产业的人才需要开放交叉和多学科融合,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和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联谊会等高能级人才机构的合作,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针对未来产业创新创业的云谷教授,协同西湖大学自身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共同催生未来产业的策源地和转化基地。

记 者:您认为如何有效联动社会力量促进未来产业发展?

刘旻昊(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西湖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未来产业具有风险性、高度不确定性,需要联动基于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一同探索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西湖大学可以有效发挥捐赠企业的天然纽带优势,吸引与未来产业创新相关的各类主体参与其中,搭建起科技创新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未来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的开放平台,充当不同组织、不同体制之间的“适配器”,避免“碎片化”和低水平重复,打造具有催化效能、自生能力的新型创新共同体,形成资源整合、包容多样、动态开放的未来产业生态系统。

2023 年,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和西湖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了新质生产力培育平台,将为具有未来产业属性和潜质的初创企业和研究中心赋能。下一阶段,平台将吸引更多具有未来属性、具有创造力的科技新锐和企业加入,一同探索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这种模式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业家,与科学家一起携手,在未来产业发展最早期利用三方对未来的敏锐嗅觉和快速行动力,提前为国家寻找、筛选一批最具希望的未来产业方向。

记 者:作为科技新锐,您为何选择加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您认为杭州的未来产业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周南嘉(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工学院PI、西湖未来智造(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作为较早加入西湖大学的一员,我有幸见证过去五年学校的快速发展,在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努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也担负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助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责任。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担负着机制体制创新,以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催生未来产业的使命,这个任务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也同我的创新创业经历高度同频共振。

杭州作为重要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制造业强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双创环境提升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了确定性。未来5-10 年,相信杭州会孵化出一批颠覆性重大创新成果。

猜你喜欢
西湖中心大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大学求学的遗憾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