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B/S 结构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2024-04-08 07:07韦毕勋冯志敏陈楚群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6期
关键词:服务器科室医疗

韦毕勋,冯志敏,陈楚群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装备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所带来医疗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医院投入使用的先进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多,对医疗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经济效益等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才能紧跟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1 背景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分3 个院区,医疗设备种类、数量繁杂,价值高达10 亿元。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下,仅用EXCEL 表格管理,各类申请也只是使用纸质表格进行申请,加大了设备汇总等工作的难度,而纸质记录不便于保存,使医院设备管理效率低下,人力消耗巨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院设计了专用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改变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

2 系统功能模块

针对医院传统管理方式的难点,系统实现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并且能够与医院其他系统对接,还提供了便利的手机APP、微信、PC 端等多终端的数据访问功能,系统运用范围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基础数据管理,以及日常调拨、借用、维修、保养等流程,方便医院管理部门对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整个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 所示。主要功能是对医院医疗设备从购买计划申请、采购合同签订、到货验收、维保、质控到最后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管理。

(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科室、用户权限、院区、设备分类、经销商、制造商的设置。

(2)采购管理。医疗设备的采购要经过临床科室领导提出申请,设备科调研论证,设备装备委员会审核,市级主管部门审批(100W 元以上),采购办招标,合同签订,设备验收到货最后资产入账等,都可在该模块执行并查询。

(3)合同管理。由于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大部分大型设备受厂家技术的封锁、院内工程师技术有限、各配件采购渠道单一等因素影响,只能引进设备原厂维保或者引进第三方维保才能解决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该模块主要记录大型设备的维保、维修合同,并提醒设备的续保日期等。

(4)资产管理。该模块可实现医疗设备从计划购买申请到当前时间之间的所有信息的查询、修改和统计,包括可采购申请;行性论证报告;采购合同;验收单;维修、保养、巡检质检报告等。

(5)不良事件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合格、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系列与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事件,且事件具有一定的有害性质。该模块用于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查询和统计。

(6)运维管理。该模块包含设备的维修、保养、巡检、强检、校准等信息的记录,其中,在维修模块中可查询设备从报修到维修结束之间的所有信息,包括报修时间,人员,故障现象,工程师到场、离场时间,处理方式等。在保养模块中,会根据医疗设备的风险等级制定二级保养计划,分配到所负责的工程师上,并能查询设备的保养状况等。在强检、校准模块中,能准确地查询到计量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计量结果、时间和有效期等。并在计量有效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提醒,确保设备计量的时效性。

(7)盘点管理。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收集设备相关的材料,包括合格证、验收单、设备清单、报关单(进口设备)、厂家三证、经销商三证、送货单等上传到系统中,录入设备的基础信息,并生成相应的设备资产标签。并每年进行医疗设备的复盘,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

(8)资产流转。该模块实现设备在临床科室之间的转移、借用、应急调配和临床科室对设备的报废处理,当临床科室需要对设备进行转移、借用、报废和应急调配时,需要在该模块进行申请,设备科进行审核和目标科室进行确认。

(9)培训与会议。医疗设备到货验收过程中,需要厂家对临床使用人员、供应室消毒人员(需清洗消毒的设备)、医院设备工程人员进行设备的使用、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的培训,该模块主要记录设备的培训内容。

(10)统计报表。该模块实现了全院各科室每月维修、保养、巡检的统计和设备收入、支出的查询和统计管理。

3 系统架构

目前,信息管理的网络体系结构主要由客户端/服务器C/S 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 两种模式。C/S 主要包括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大部分,客户机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相连,向服务器提出相关请求,服务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将数据结果返还给客户机。其主要优点有:客户端与数据端点对点相连,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将客户端与服务器分开进行,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服务器维护升级比较复杂,花费费用高,点对点的模式缺乏开发性,客户机安装部署比较困难,需要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或硬件等。

系统采用的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是一种三层架构结构系统:第一层是客户机,及客户端;第二层是网站服务器,用于信息的传送;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数据的储存,如图2,与C/S 相比,B/S最大的优点是客户端操作简便,无须安装、维护软件、易于扩展。

图2 B/S 模式构架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表的设计和系统模块相对应,每个系统模块建立一个相对应的数据表,即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方便客户查询和处理。系统数据结构流程见图3。

图3 数据结构流程

根据数据结构流程,设计了数据库及各个表结构,如图4,其中设备台账表为基础表,其他表的对应信息(名称、型号、编号等)在存储时从该表提取。

图4

其中设备维修表(表1)和设备报废表(表2)的组成结构如下。

表1 设备维修表

表2 设备报废表

5 设备资产标签设计

为了能准确地匹配设备的信息,系统采用一物一码的管理模式,给每台医疗设备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如图5,粘贴于设备上。通过微信扫一扫,可实现设备使用人员线上报修、查询设备维修进度和设备的培训记录,如图6。特定的管理员账号可通过手机APP 扫描查询该设备的所有信息,如设备基础信息、维保、巡检、质检等记录,科室需要调配、借用、报废设备时,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设备选定并操作。

图5 设备资产标签

图6 设备报修

6 系统应用

6.1 医疗设备信息化系统的价值

(1)提高申请审批效率。在科室采购设备计划中,采用了线上申请模式,实现了大规模的线上审批。目前,各科室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医疗设备的申请,主要有:年度计划设备的申请,临时购买设备的申请。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可以根据各申请科室申报的数量进行批量审批,有效地提高了审批的速度。同时,在信息化系统中,设置个审批环节节点,通过节点操作,使申报者了解操作流程、申请条件等,并能够实时查询审批进度。

(2)优化资产管理。根据国家卫生部规定,对设备信息、资产档案进行归类查询、统计。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中,通过设备档案的建立和设备验收,使医院的设备与管理系统的档案之间达到一一对应。在数据管理中,对设备信息和操作培训进行整理。同时,还能将培训内容上传到数据库中,方便使用科室学习、下载。通过对相关的工作流程、制度进行细化,加强岗位职责,使信息化管理达到最大化。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可完成对医疗设备从申请到报废等所有环节的管理。

(3)加强质量管理。在医疗设备的数据查询中,只要根据设备录入时所生成的资产标签进行检索,便可对设备当前的状态进行实时查询。同时,将医疗设备的使用信息、故障信息和经济价值信息等添加到信息化管理中。每月可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支出等进行统计,便于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和追踪管理,为临床科室将来申报年度计划和院领导对设备购买申请的审批作参考。同时,根据各设备的风险等级、故障情况、使用年限、使用频率等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

(4)实现档案信息化。通过数据库储存,可有效地储存设备的档案文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纸张的使用,节约成本,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各文件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减少数据的抽取、统计,方便了档案的查阅,增强文件的管理能力。

6.2 系统应用数据

收集于2022 年9 月~2023 年8 月我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经过半年的时间,对已有的医疗设备进行全面盘点,于2022 年9 月1 日正式投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改进各功能模块。针对系统上线使用情况,分别作了电话报修与线上业务的对比图和线上业务的使用情况占比,如图7。

图7 2022 年9 月~2023 年8 月系统数据图表

系统启用初期,由于临床科室操作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报修模式上,需要时间去适应,因此,还是倾向于电话报修的方式,经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临床使用人员未能熟悉掌握线上报修方式,大部分人认为,只有下载手机APP 才能报修,不清楚只需微信扫一扫便能报修,因此,经过几次全院培训和一对一培训,加强了临床人员对管理系统的了解。于2022 年11 月后线上报修次数不断增加,逐步超越电话报修,最终代替电话报修的传统方式,并于2023 年1 月1 日完全启用采购管理模块,全面采用设备采购线上申请和审批。系统启用后,得到临床科室的高度好评,各临床科室护士都认为线上报修模式方便了设备的故障报修,可随时查看维修进度,并且可在系统上随时查询科室的设备台账。设备工程师也可根据系统报修模块更快速更准确的找到设备存放的位置、设备的故障现象和报修人的联系方式,并能通过维修记录查询设备的故障频率进而判断设备的维修价值、成本,并反馈给相关采购部门,为后续采购相关设备提供参考。而大部分主任和护长认为线上设备报废、转移和购买申请也相对传统纸质申请简化了操作。由此可见,设备信息化管理已开始被临床科室所接受,设备信息化的理念是符合临床的实际需求的。

系统应用难点,设备台账是系统数据组成的基础,只有医院设备基本信息的完整,系统才能更好地使用,因此,前期对设备盘点的工作尤为重要,并且需要定期对设备复盘,减少错盘、漏盘的数量,才能确保设备信息的完整性。

7 结语

自从我院启用设备管理系统以来,实现了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无纸化的管理模式,告别了纸质记录的管理模式,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各科室能够更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的实际情况。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院快速发展的要求,通过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化管理,突出信息管理职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优化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服务器科室医疗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