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治淮书写与时代价值

2024-04-09 10:32洪何苗
治淮 2024年2期
关键词:王安忆当代文学文学创作

洪何苗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

1 前言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1951 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揭开了全面治理淮河的序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淮河儿女以人挑、肩扛、小车推的移山精神,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淮壮举,体现了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的治淮精神。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新中国治淮历程中的先进思想、生动实践、鲜活人物、感人故事等内容既为作家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也亟需作家用文学创作的笔墨展现波澜壮阔的治淮故事,传承治淮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 文学创作中的治淮书写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治淮书写是指1951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淮事业以来,展现沿淮人民艰苦治淮历程的文学创作。治淮是造福民生的伟大事业,关系到沿淮的每一个城市、乡镇、村庄和每一个人,是确保淮河安澜的根本。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治淮书写既有以个人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的近景式小说散文创作,也有以全景采访为主的报告文学创作。

2.1 近景式小说散文中的治淮书写

当代如潘小平的《美丽的村庄》、曹多勇的《淮河谣》《大河湾》、陈斌先的《响郢》《吹不响的哨子》、苗秀侠的《皖北大地》《大浍水》、闫立秀的《淮河作证》、赵丰超的《滚滚淮河》等,均是讲述治淮故事、反映淮河流域变化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曾插队五河县大刘庄,亲身参与并生动记录了沿淮乡村的治淮故事,如《大刘庄》《小鲍庄》《蚌埠》《临淮关》《青年突击队》等小说散文的创作,均取材于王安忆在沿淮乡村生活的真实经历,其中的治淮书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作为一名上海外乡人近距离亲眼看到的沿淮乡民参与治淮工程的书写;另一方面是她亲身参与治淮工程的书写。

王安忆近距离亲眼所见的治淮工程书写,是20世纪70 年代的冬季,淮河两岸,人声鼎沸。王安忆称“这里的冬季是沸腾的冬季,要挖河,冬闲成了冬忙,这是一个大型水利建设的时代。”[1]冬季的沸腾是因为沿淮人民群众在冬闲时全部参加治淮工程建设,或疏浚河道,或河道清淤,或开挖新河。王安忆记录了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出河工场景,“又到冬天了,又是挖沟。……数九的天气,大伙却都脱了棉袄,穿着单褂子。”[2]出河工是在一年最冷的时候,干最累的“农活”,但男女老少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人叫苦,也没有人叫累。王安忆用一个外乡人的视角见证了淮河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安忆也亲身参与了治淮工程,“在雪化了一半的天气里,南湖的沟渠开工了,她随着全队社员,冒了刺骨的寒风来到工地,往冻硬的土地上深深插入了铁锹。”[3]《青年突击队》中“比如挖干沟。全队的男女劳力都集中在一起,顺了沟沿排开,挖土的挖土,踩锹的踩锹,抬筐的抬筐。”[4]在这里,王安忆详写了“她最喜欢的是抬筐,并且是和男劳力抬一副杠头。虽然男劳力的筐头上得更实,杠头也就更沉,可她不在意这个,她喜欢的是男劳力会喊号子,……而且因为男劳力有劲,那一筐土在他们算不上什么,就有些夸张地颠着步子,扁担悠得老高,踩上了号子的节拍,一悠一悠地上了陡峭的沟沿。真的是很来劲,很欢腾,一点不觉累。”[5]当时出河工除了一个人、一把铁锹、一把扁担、一对担子,再无其他工具,全部靠一锹一锹挖出来,出河工的辛劳在王安忆笔下充满了活力和欢快,出河工的每一个人包括王安忆在内都觉得“很来劲”“很欢腾”,这其中饱含淮河人民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王安忆的创作呈现的既是个人记忆中的治淮景象,也是一代代治淮群众的时代记忆,更是治淮精神的集中展示。

2.2 全景式报告文学中的治淮书写

淮河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 余年治理,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淮河治理的变迁也是作家们关注和着墨较多的领域。潘小平、李云、余同友、许含章联袂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 中国治淮全纪实》,陶珊长篇报告文学《铸梦长淮下》等作品均是反映新中国70 年治淮历程,深入挖掘新中国治淮历史的全景式报告文学。

全景式的治淮书写是指从治淮事业发展、治淮典型人物塑造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治淮方略等维度全景展示治淮的壮丽画卷。文学创作中不光涉及淮河水利治理,同时对治淮科技和经济、生态的发展也有叙述。从新中国最初千军万马“出河工”、佛子岭连拱坝的科学设计、淠史杭灌区工程的科技创新……到今日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数字化的调度管理体系、水清岸美的生态保障体系、标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创作中梳理呈现了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在兴修淮河水利、防治淮河水患、实施淮河治理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每一项都展现出治淮人的智慧和决心。

治淮典型人物塑造是指文学创作中既书写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记录治淮水利工程建设者的伟大。《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 中国治淮全纪实》中的李秀英,只是一位安徽省颍上县新集镇的普通农妇,她不仅自己参加治淮,还动员带领26 个姐妹组成“女子突击队”参加(润河闸)建设,她们在工地挖土抬泥、打桩推车,挑断了扁担,累倒在工地上。《铸梦长淮下》中的徐桂英同样也是在治淮工地上挑土的普通群众,为了趁泥土解冻之际多挖些土方,她“站在泥水里挖土、装土,裸露的小腿上冻得挂满血珠,头上、身上却是汗如雨下,热气腾腾”。还有芮泽祥、邓传英、刘美三等为代表的淮河儿女,透过他们展现了沿淮及几十万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水利工程建设者中有“我就是倒了,水尺也得立着”的基层水文观测员李泽銮;有“我死后,就把我埋在岸边岗上,死了,我也要守着淠史杭,听听流水的声音”的淠史杭工程总设计师淮昌栋。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治淮书写从普通人民群众到治淮工程师,塑造了治淮英雄群像,弘扬了淮河人民与治淮人不畏艰难险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报告文学不仅记录了新中国七十余年来的治淮事业,在创作中还涉及漫长历史岁月不同时期治淮方略的变化,大禹劈山导淮、曹操“千年之问”、明清治河之争、张謇“导淮方案”……。可以说,从远古至今,中国人民从没有停止治淮的脚步,由此更加凸显了新中国治淮的辉煌壮举。

3 文学创作中治淮书写的时代价值

3.1 讲述治淮故事

当代文学创作中治淮书写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沿淮人民规划、治理、开发淮河的历史进程和重点工程,纪实描述淮河流域人民治淮、抗灾真实场景和事例等,运用文学创作手法更加生动地讲述了治淮故事。通过讲好治淮故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淮河千年滋养华夏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看到沿淮行洪区人民为国家利益顾全大局,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治淮人为治理淮河做出的贡献,看到党和国家治理淮河的显著成效。珍贵的历史图片,动人的治淮奋斗历史,带领读者走进不同历史时期的治淮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治淮的艰难险阻与惊心动魄以及新中国治淮史的不平凡。

3.2 彰显治淮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人民在战胜水灾、再造山河的过程中,经过历代不间断地锤炼,凝聚成“人民至上,系统治理,求实创新,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的治淮精神。以治淮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将淮河文化、治淮精神与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治淮工程产生的重要人文思想,如家国意识、民生情怀、团结奉献等,通过文学创作展现出来,从文学视角彰显治淮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激励淮河人民传承弘扬治淮精神。可以说,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治淮书写对提高治淮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淮河岁岁安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经多年不懈努力,淮河流域逐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呈现从“导淮”到“治淮”再到“靓淮”的演变,这也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治淮书写的重要内容。整理与研究当代文学创作中治淮书写蕴含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对于我们更好地治理淮河,推进淮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王安忆当代文学文学创作
中秋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王安忆小说病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