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4-04-09 07:19刘璐赵春红
理财·市场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思政教学模式

刘璐?赵春红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需要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互融合,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课程学情分析及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是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应目标就业岗位是二级造价师、预算员。与本课程纵向衔接的先修课程有识图、施工、计量计价、招投标、BIM技术概论等,后续课程是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课程内容涵盖二级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模块三)以及山东省数字工程造价应用技能竞赛(理论知识竞赛)中的重要考核内容。本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能力,由于学生未来就业会与建设资金的管控密切相关,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思政体系设计及元素挖掘与融合

一、课程思政体系设计

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五方面思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哲学基础理论,选择思政核心素养(见图1),建立“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行为,为建筑行业培养爱党爱国、励志修德、强能善技、诚信法制、慎思笃行的“能干、善管、有情怀”的新时代数字工匠。

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

通过分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挖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思政教學案例库。本文以课程中模块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内容为例,分别对模块一的三个项目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并设计融入。

(一)项目1工程项目组成,授课知识点

1.工程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划分。课程思政元素提炼:(1)爱国:课前,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登录在线开放课可以观看国家超级工程视频(南水北调工程、中国高速铁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引起学生爱国爱党共鸣,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2)分析与综合:课中,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工程项目各组成部分划分的目的,引发学生思考,适时引出“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2.工程建设程序及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课程思政元素提炼:(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道路自信:课前,让学生搜集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制作PPT或微视频;课中,通过云课堂随机选择学生进行汇报,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规划意识:课后,通过在线开放课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从自身能力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作决定,倡导学生做好学期规划,拆分目标,严格自律、付诸实施。

(二)项目2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授课知识点

工程造价各组成部分的计算。课程思政元素提炼:1.文化自信:课前,学生观看《造价的历史》视频短片、阅读文章《造价的前世今生》,通过造价历史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2.严谨细致:课中,让学生参与工程造价的计算,计算步骤分为9步,环环相扣,不可颠倒,在计算过程中要严谨细致,强化学生的数字工匠意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课后,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自主学习不良校园贷的现状介绍、为什么要征收消费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三)项目3工程造价控制概述及相关制度,授课知识点

1.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勤俭节约。课前,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自主学习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及相关名言警句,引导学生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课中,教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正式施行;惩处“舌尖上的浪费”的案例,牢固树立学生遵纪守法、厉行节约的意识;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光盘行动”,用体验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在行动上践行勤俭节约。

2.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课程思政元素提炼:(1)廉洁奉公:课中,通过讲授造价师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2)规划意识:课后,通过在线开放课,学生自主学习一、二级造价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介绍,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和思考。

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一、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鉴于工程建设周期长,受限于课时安排,无法现场跟踪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控,且该课程知识点较多,课时较少,若上课时仍然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运用“245”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课程+思政”双线并举,凝云化雨润物无声

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施中,借助线上的学堂在线,在该平台上建立在线开放云课和线下授课时利用的“雨课堂”APP进行交互式教学,通过课程线与思政线的互相融合,有效贯穿课程思政,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四阶浸润,如盐入水深度内化

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分为四个阶段:情感准备→情感激发→情感巩固→情感内化,通过课前精选案例进行情感准备,课前发布在线开放课相关内容进行情感激发,课中实施阶段进行情感巩固,课后拓展阶段进行情感内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课程思政的持续浸润。

(三)课中实施五环相扣,注重实效教学相长

课中实施是进行情感巩固的关键阶段,通过“任务引入→任务分析→团队协作→成果汇展→评价总结”五环相扣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在项目化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情感巩固,注重实效教学相长。

(四)“双主线、四阶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助力达成教学育人双重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同向同行,知识目标的达成,即“能干”;能力目标的达成,即“善管”;素质目标的达成,即“有情怀”。通过“双主线、四阶段、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助力达成教学与育人双重目标,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245”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以模块五、项目14“竣工验收与工程结(决)算”为例,基于“245”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如下:

1.任务引入:教师抽查课前导案完成情况,针对学生作业进行温故点评,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以天宇大厦的竣工结算书出现的问题作为任务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2.任务分析:根据学生出现问题引出重难点,在任务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思政融入。作为承包方,希望竣工結算早点进行,以便资金回笼,但是想要竣工结算快,就要每月的过程结算快,从而要求每天的变更签证索赔要快,因此,问题就聚焦在每天,每天的变更签证索赔要及时确认,“结算单据无小事”,承包方现场项目经理部的商务人员要有时间观念,加强结算的过程管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珍惜时间,注意对时间的规划。

3.团队协作: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结算分歧的处理,并依据前期的造价文件,进行工程结算书的编制;教师巡视指导解答,讲解结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讲解工程结算书编制应注意问题;学生总结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完成任务。

4.成果汇展:学生完成任务后,分组呈现成果,五人为一小组,对应本门课造价管控的五大阶段,每次由其中一人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以保证该门课程开设结束后,每个同学的汇报展示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升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5.评价总结:(1)多元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结合,对本次任务——工程结算的编制与审核进行多元评价。(2)教师总结。由教师归纳总结,并进行思政重申:造价人员除了要具备时间观念、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外,还要恪守职业道德,作为审核人员的造价工程师,要自觉遵守独立、公平、公正、诚信的职业道德,依据客观事实,以高质量的咨询成果和优良服务回馈客户,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师。

综上,通过探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有效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建立“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构建“245”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付诸实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建筑行业新时代数字工匠进行了初探,在此基础上,后期将不断总结教改经验,持续完善。[基金项目:2022年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院级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2022JG07)。作者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造价之旅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