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创设:从“景观取向”到“教育取向”

2024-04-09 07:30孔玉云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然角幼儿园

摘 要: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角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具备教育的功能。自然角的创设需从“景观取向”到“教育取向”转变,从教育的视角审视自然角的价值,用教育的方法探索自然角的资源,按教育的理念指导自然角的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自然角;景观取向;教育取向

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角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具备教育的功能。但是在实践中,自然角的创设往往以景观取向为主,停留在观赏或是美化环境层面,自然角的活动更多的是静态的欣赏和简单的互动。自然角的创设需从“景观取向”到“教育取向”转变,重新发现自然角的价值,深入挖掘自然角的资源,全面指引自然角的实践。

一、 从教育的视角审视自然角的价值

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远超过简单的装饰。我们从教育的视角审视自然角,將问题前置,共同商讨,合力解决。首先,幼儿园的管理层需要统筹思考,自然角与其他环境的关系是什么?自然角创设的目标是什么?是否能够体现办园理念和办园宗旨?其次,园部、年级组要对自然角组织审议,集思广益,全面梳理自然角的价值。再次,班级教师针对班级情况进行聚焦式梳理。最后,发挥幼儿、家长的主动性,倾听他们的想法。这个过程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集中众人的思考与想法,通过思维碰撞达成共识。我们从教育的视角审视,发现自然角之于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有着如下价值:

对于幼儿成长,自然角具有全领域的教育价值。自然角不仅仅包括审美艺术方面的教育价值,还包括科学探究、生活劳动、艺术表现、交往互动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例如:幼儿在自然角对比探索不同品种的萝卜;管理照看自然角,观察探索植物生长的过程;在自然角进行写生、造型画等艺术创作;等等。自然角的活动包含了全领域的内容,涉及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品质等方面,满足了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自然角的存在,使教育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能为幼儿提供更完整、更生动的学习体验。

对于教师发展,自然角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育价值。对自然角再思考、再探索的过程,于教师而言是观念转变、理念落地的过程。在从“景观取向”到“教育取向”的自然角创设中,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同行之间的研讨、专家的指导等,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自然角探索中对资源的收集和审议的能力、对自然角资源价值的判断能力、对幼儿观察指导的能力、对自然角活动的深入分析评价的能力等。

二、 用教育的方法探索自然角的资源

(一) 观察、调查法——挖掘自然角的资源

自然角里有什么?自然角有多少种植物?自然角我最喜欢什么?自然角还可以有什么?……幼儿带上记录本自己去观察、调查,对于自己的发现进行记录和讨论。资源不局限于教师挖掘。幼儿关于自然角资源的探索,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二) 经验总结法——梳理自然角的资源

针对幼儿的调查,组织讨论和分享,对资源进行分类,形成思维导图或者汇总表。例如,在一次自然角植物分类的讨论中,幼儿的分类各不相同。有的按照植物开不开花分;有的按照植物的颜色分;有的按照植物所属的种类分(多肉和普通);有的按照培育方式分;等等。自然资源的分类成了经验的汇总,丰富了幼儿的原有经验,拓宽了幼儿的思维。

(三) 比较法——关联自然角的资源

自然角的资源有时候被单独划分开,与其他活动相分离。自然角资源与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主题活动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将自然角的资源和活动所需的资源、幼儿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对比,寻找交汇点。例如,在“秋天”主题活动中,幼儿对于秋天的果实特别感兴趣,教师用在自然角种植和收获的南瓜、葫芦等与活动所需的资源进行比较、链接,代替原来主题活动中不适宜的材料,用幼儿熟悉的自然角资源开展活动。

(四) 个案追踪法——用透自然角的资源

自然角的资源有很多,其利用往往容易浅尝辄止。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将原本的花草树木变成具体的活动资源,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例如,幼儿对于自然角的葫芦很感兴趣,有很多内容想要了解。于是,教师引导幼儿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开展了为期几个月的探索。持续的研究、个案的追踪,让自然角的资源与幼儿学习活动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 按教育的理念指导自然角的实践

自然角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教育理念的指引。按教育的理念指导自然角的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情感态度。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自然角的探索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需求。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关注幼儿在自然角探索的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发现。幼儿园自然角的种植与一般的种植不同,不仅仅为了食用,更多的是服务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种什么、怎么种,要有明确的目的,自然角的规划设计、植物选择、规则制定、植物管理等都应该以幼儿为主体。

“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全面挖掘。教师要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在自然角的探索。例如,幼儿观察和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蕴含着科学领域方面的教育价值;幼儿照顾植物、讨论与植物相关的内容,还用自己种植的蔬菜献爱心等,涉及社会、语言等领域方面的发展契机;不一样的植物、植物的花果实引发幼儿创作的兴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艺术素养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推动其探索和学习,丰富相关经验。

虞永平教授指出,我们的种植活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植,它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幼儿从中不仅能收获能力和知识,更能收获经验和情感。“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意味着种植能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发展。[1]教师以“全收获”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在自然角的探索,让幼儿在与自然角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在亲子活动、家长助教中也拉近了家园关系、亲子关系,丰富了班级种植的“人力资源”。

当然,教育的理念不只这些,这些理念在自然角的创设中也并非割裂的。我园在各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将自然角的实践与其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具体如下:

自然角与生活劳动相结合。自然角有很多生命体——植物、动物,这些动植物需要悉心管理、照看。自然角与生活劳动是密不可分的,与晨间劳动和日常管理相融合。例如,浇水、除草、施肥、松土等,幼儿可以记录植物生长需要的东西,分组领养。

自然角与区域活动相结合。自然角的资源丰富,在各个区域都能有效嵌入。以自然角的绣球花为例,其在幼儿园的各个区域亮相:美工区的绣球花创意画、滴胶项链;益智区的绣球花拼图;科学区的酸碱实验;阅读区“植物的秘密”相关阅读;生活区的花饼……家长们根据活动的需要,带幼儿寻找了不同品种的绣球花。自然角与区域活动的联动让自然角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而成为教学活动、幼儿生活的一部分。

自然角与项目活动相结合。教师根据自然角中的动植物资源,确定项目活动的目标,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式,探索自然角中的奥秘。其间,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探索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收获葫芦”的项目活动中,幼儿遇到了很多問题,其中一个就是葫芦太高了采不到。幼儿通过讨论决定分组行动,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了不同的工具。一个个葫芦落地,又冒出一个个问题:哪个葫芦最大呢?葫芦有哪些形状呢?幼儿自主探究,在收获葫芦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自然角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自然角的资源带有很强的季节性,植物也随着时令不断变化。教师可以开发与自然角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在“秋天博物馆”主题活动中,幼儿挖芋头、挖红薯、采棉花、收芝麻等,亲身感受“秋天博物馆”的丰富;在“光合作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种植植物,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

自然角与生活劳动、区域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活动的联动,让活动的层次更加丰富,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按教育的理念指导自然角的实践,体现了全主体参与、全过程参与、全区域参与,同时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幼儿教育,2017(19/20):4-6.

(孔玉云,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新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自然角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与自然相约和自信牵手
小小一角 玩法无限
精彩自然角 乐活种植园
谈基于自然角创设的幼儿自主观察
大自然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