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拥之花”开遍七乡大地

2024-04-09 18:08张一骁
含笑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砚山县双拥部队

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就仿佛走进“红色摇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承载着无数个难以忘却的红色印记。眼底的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河流,乃至说不出名字的山垭、河谷和道口的背后,都有可能蕴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以不同的方式记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可谓是奇峰秀水间写满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砚山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清末一名官员巡视至这片滇东南的岩溶高原,盛赞“山势颇挺秀,其形如砚”,遂命名为砚山,砚山因此而得名。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的砚山大地从不缺少英雄,他们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保卫祖国的山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革尸疆场。

往上溯英杰,砚山儿女多豪情。清有抗法英雄陆春、李应珍,清朝皇帝分别赐封“绰克绰巴图鲁”和“昭勇将军”,战功赫赫美名扬,录入青史万年长。

革命先驱播火种,星火燎原七乡土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黄埔学子、文山州第一个共产党员王有德,跟随李大钊、陈独秀、罗章龙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向西南邊陲传播,他唤醒国人,带领王尔贵等革命者开展地下工作,为中国之崛起而四处奔走。王有德不仅是砚山、文山人民的骄傲,也是云南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当老山的枪炮声打破了沉寂,砚山籍血性军人王建川冲锋在前,“宁愿上前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战士的决心早已融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他用实际行动阐释砚山的军人血性,他的事迹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

王建川和战友林杰壮烈牺牲后,无私的林妈妈为完成独儿子林杰的遗愿,怀揣家里栽三七所得的1.8万元巨款,千里迢迢乘手扶拖拉机一路颠簸到老山前线,将钱捐给儿子生前的部队,帮助连队购买急需的训练器材、帮助改善贫困战士的家庭生活……老山主功团团长、原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刘永新少将为之动容,2018年在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人民讲述英雄母亲的故事。

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个个双拥故事,在七乡大地被传唱。时至今日,砚山县的双拥工作一直在这片七乡大地上继续书写,“双拥之花”将在这片土地上永不凋谢。

鱼水情深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砚山县平远镇的群众和驻地官兵中,一直流传着官兵营救落洞小女孩的故事,部队官兵爱民、亲民、为民、助民的光荣传统随着故事的传递而得到不断继承,群众拥军优属的新风也得到更好弘扬,可谓“军民鱼水情,血浓一家亲!”

“以前曾在边境战争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砚山驻军某部,1970年迁至平远镇。当时部队出炸药,我们生产队出劳力,共同建设部队营房。”“以前我们村里的孩子生病,半夜三更去,军医都起来帮看病,并且不要村民的钱。不管部队的哪批官兵来,都跟我们村民的关系很融洽,就像鱼和水一样,永远都分不开了。”德安村退休教师赵学云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眼里满是温情。

2007年1月15日,德安村一名八九岁的小女孩在部队驻地旁边玩耍,由于山坡长满杂草,小女孩一不小心就跌入七八米深的洞穴中。官兵在驻地巡防时,听到旁边有小女孩微弱的哭泣声,经过四处寻找,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个洞穴,断定有人掉进去,于是迅速组织力量下洞救援。通过官兵们的共同努力,落洞的小女孩终于得救了。小女孩的父母特地到部队感谢,官兵救人的事迹就这样传开了……赢得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赞誉,各级媒体分别作了宣传报道。

15年过去了,小女孩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她心中,永远也忘不了官兵的救命之恩。虽然部队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一批批老兵总会给一批批新兵讲起当年部队营救小女孩的故事,他们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把爱民、亲民、为民、助民的优良传统和不畏艰险、英勇救人的光辉事迹一直流传下来。全心全意为当地群众做好事,也成为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和战士们永不忘记的初心使命。

“连队的官兵跟老百姓确实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不是说有多么轰轰烈烈的,大家都是在点点滴滴的相处当中,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部队指导员马恩伟早已把当地老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他的“根”已经深深扎入到人民群众之中。

一天傍晚,驻地周边群众的两头耕牛进入了部队营区。眼看天快黑了,官兵们担心把牛赶出营区,主人家找不到耕牛更会心急,于是把牛拴在部队大门口等待主人来认领。官兵们轮流喂养了一个多星期,一直没有人来找牛,才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在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失主,并归还了两头耕牛。主人家劳碌奔波寻找了很多天都没找到,突然有人找上门来归还耕牛,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拿出600元钱酬谢,但不管怎么劝说,官兵们都不肯收下。

退伍转业到平远镇政府工作的老兵钱成回忆道,“主人家的媳妇在家哭了好几天,牛的价格可能在三四万块钱,对一个老百姓来说,要挣这么多的钱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便主动地联系地方公安部门去寻找到失主。”

前几年,德安村电力设施不完善,电力供应明显不足。经常一到晚上,群众家里就没电,大家只能摸黑过日子。部队上有大功率发电机,官兵们知道村民家里没电后,非常热心把周边群众的电线接到部队上,部队的强劲电流源源不断地向周边群众免费供应,流淌到人们的心坎上,温暖了整个冬天。

官兵们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2020年,部队的两名官兵到医院看病,捡到了一部手机,及时上交医院导诊台,并协助医院找到了手机的主人。2021年,两名官兵看到一名骑电动车的妇女严重摔伤,他们及时将这名妇女送进医院抢救。一个寒冷的夜晚,一名醉汉倒在村中的道路上,昏迷不醒,官兵发现后,就近找住处将其安置好,第二天移送当地民警送其回家。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2008年至2012年,砚山县发生了连续4年的大干旱,灾情十分严重。

庄稼栽在地里无法成活,人畜饮水保障也成了大问题。砚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动人民群众想尽一切办法抗旱救灾保苗保人畜饮水,一场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抗旱救灾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面对百年未遇的旱情,部队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及时响应当地政府號召,积极主动参与到当地的“抗旱救灾保苗保人畜饮水行动”中。通过部队多方协调,调集多辆水车,每日多频次拉水帮助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抗旱救灾,同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战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充分彰显“人民子弟兵,一心为人民”的军人本色。直到现在,当地群众回忆此事,还满怀感激部队当年的善举。

“当时的灾情十分严重,作为人民子弟兵,我们时刻同人民群众战斗在一起,同舟共济、患难与共、肝胆相照、共克难关!”一名参与当年抗旱救灾的老兵回忆起那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日子,自豪感“爬”上脸庞。

几十年来,部队官兵和周边群众和谐相处,相互帮助,情如鱼水,亲如一家。

部队邻居张民华大妈栽出来的菜,自己总舍不得吃,常常送去给部队。部队的泔水送给张大妈喂猪,张大妈每年杀年猪,总不会忘记将部队官兵邀请到家里做客,吃完饭后还要划几条猪肉送给官兵,平时也会给部队送一些鸡和蛋,但官兵们从来不肯免费收下,总要付钱给张大妈。要是部队养的猪生病了,懂兽医的张大妈一定会主动去帮助医治。要是部队需要锄头、斧子、镰刀等农具,张大妈家总会热情提供,儿子马连德也会热心开车帮助运输……

部队官兵也不会忘记回报。2017年,张大妈的丈夫患肺癌病逝,官兵自发捐款2700元,并派代表上门慰问吊唁;部队还经常给村里的贫困户送一些大米和食用油等物品;卫生室的军医经常为群众免费义诊,送医送药;逢年过节,村上开展集体活动,部队都会派代表参加、给予支持。

“部队的官兵人人都叫我大妈,不管老兵还是新兵,不管我记得姓名还是记不得的,我感觉他们都好像是我自己的亲人。我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来帮助我,这辈子,我能和部队的官兵做邻居,真是感到非常的开心!”

德安村是一个壮族、苗族、彝族和汉族杂居的村寨,部队官兵和当地群众和谐相处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一位名叫王美英的老大妈,也和部队官兵结下了深厚感情。在2018年“八一”建军节期间,来自10多个省份、从部队已经退伍几十年的40多名老兵,专程来到王美英大妈家中回访,德安村不少群众闻讯赶来,向退伍老兵们唱起了敬酒歌,跳起了篝火晚会,军民互相倾诉离别多年的相思之苦,场面其乐融融、甚是感人。

王美英大妈二女儿王彦深情地说:“我们和部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退伍老兵回访时,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去欢迎他们,大家都在找自己认识的人。有一位老兵和其中的一个老百姓就认出来,老兵激动说,老朋友,我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俩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部队官兵就是这样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几十年来,军民在相互交往中,结下了深情厚谊。他们相互帮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共同绘就“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和谐画卷。

“我们村祖祖辈辈都很好客,从我记事以来,群众跟部队的关系一直处得都很好。我们还要教育下一代,把这种良好的军民关系一直保持下去。”德安村小组副组长冯道聪信誓旦旦地说。

请您记住这位“林妈妈”

在砚山,提起蔡培华这个名字,大家不一定会知道,但只要说起“林妈妈”,她的事迹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其实“林妈妈”本名就叫蔡培华。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其貌不扬、平凡的妇女,会和“伟大”一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蔡培华,一位伟大的烈士母亲,今年已经八十有余的高龄,从儿子林杰烈士壮烈牺牲至今的几十年间,爱国和拥军情怀一直未曾减退,她用自己的朴实善良及行动影响着一代代人,被当地党委政府、参战老兵亲切地称之为“林妈妈”。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烈士陵园,“林妈妈”的儿子林杰就埋葬于此。生于云南省砚山县的林杰烈士于1984年1月参军入伍,被编入118团8连。他奔赴前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祖国,生命永远定格在1984年4月28日这一天,在敌人炮火的无情攻击下,老山的56号高地成为磅礴人生的最后站所,和脚下的土地一起,永远留在祖国的南疆。林杰牺牲后,他被追记为三等功、追认为共青团员。

朴实善良的林杰母亲并未因林杰的离开而悲伤失望、怨天尤人,反而以其他方式继续热爱着祖国,关心着他的战友,影响着我们。

有一年,“林妈妈”不辞辛苦从砚山赶到南温河附近,而刚刚作战完毕的118团恰巧在此休整,等待着下一次的战斗。急急忙忙赶来的“林妈妈”找到连队,顾不上吃饭,就急忙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家种三七卖的钱18000元亲自交到八连手中;第二件事,就是兑现林杰烈士的遗愿。因为林杰在临行前,特意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希望家人在自己牺牲后不要向连队提要求,将自己的财产交给连队,用以帮助连队家庭困难的战士改善生活,和购买连队所需的训练器材。做完这两件事情后,“林妈妈”默默坐着拖拉机回去。

战士们看到这一幕,不禁泪目,肺腑之言难以言说。

蔡培华工作、生活的地方在砚山县平远街华侨农场,是当年部队轮战修整的集结地,闲暇时间,她经常来到部队为官兵们淘米、做饭、洗衣服、拉家常,把丧子之痛和情怀寄托在为战士排忧解难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优抚政策力度加大,不少参战老兵通过不同方式反映自己的诉求。蔡培华通过参加儿子战友的集会,走访、接待儿子战友来访等方式,和砚山籍参战老兵经常交心谈心、释疑解惑,收到了很好的思想工作效果。

“红色血脉必须要赓续下去,不能忘记,不能断了,体内更不能没有红色基因。”蔡培华经常如是说,她也是这样做的。

蔡培华隔三岔五,总会走进砚山县第二小学,为学校师生讲授“英雄故事”,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拥军优属典型事迹,让烈士精神、革命精神薪火相授,代代相传。

她的故事,也多次被报道和提及,在南部战区陆军组织的“对话访谈战斗英雄”活动中,原老山主攻团团长刘永新将军,特意讲述了八连新战士林杰和另一位烈士吉兴林的故事,引起强烈反响,这位伟大的母亲,用一生之爱,演绎着博大的深情。

“林妈妈”,这位军人的妈妈,请您务必记住她。

退伍不能褪色

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他用泥土创造出传奇,成为全国烧结砖的知名企业。他就是砚山好人、文山州道德模范、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副会长、文山砚宏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柏选平。

走出大山,放飞梦想是柏选平自幼的向往。这在当时,又谈何容易。摆在柏选平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读书或者是当兵。

“我最爱的歌是《军中绿花》,所以我唱着《军中绿花》入伍,成为一个兵。”柏选平回想起当年的抉择,眼神依然坚定。

1990年,柏选平实现了绿色军营之梦,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某炮兵团一名光荣的战士,在部队时,柏选平积极投身军营训练,刻苦钻研军事技能,始终怀着比其他同龄人更强烈的追求,时刻不忘军人的职责。他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精神境界宽了,文化素养和党性锻炼得到了提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3年,柏选平从部队退伍后返乡创业。柏选平把军人的那股干劲带到创业中,成立了砚山县砚宏新型墙材有限公司。多年的苦心经营换来公司业务的蒸蒸日上。同样增长的,还有那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社会责任感。看到一些退役军人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他在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一个让退役军人“有家可居、当家做主、居家有为”的念头在心中萌生,并逐步将这些念头变成了现实,想方设法接纳安置复转军人,竭尽全力支持国防建设。

砚宏党支部于2016年12月成立,隶属于者腊乡党委,现有党员8人,其中正式党员6人,退役军人党员5人。选优配强班子成员,抓住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点,规范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明确党支部主要职责和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创新性地开展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投入6万余元设置“党员之家”“党建书屋”和“多媒体教室”,供党员员工学习。多年来,党员员工无违纪违法行为,2020年被省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至今,公司已先后安置8名复转军人到企业就业,还充分考虑每个人在部队的职位、特长、表现,给予对等安置,先后选拔6人担任了公司高层和中层领导,占全部管理人员的40%。

拥军更要优属,柏选平深知官兵们最大的牵挂是家乡的亲人。他说:“只有把战士们的家属照顾好了,他们才能安心服役。”他在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優抚规定,建立了军人家属安置直通车,先后接纳10名军属在企业就业,帮助他们创业致富。

与此同时,他坚持把关心职工疾苦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治企立本的首要任务来落细落实,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原则,坚持做到职工住院主动看望,红白喜事主动协办等,精心为职工生日准备生日蛋糕和贺卡,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这些充满人性化的关爱,展示了亲情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公司和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7年来,柏选平先后投资365万元帮助砚山县和广南县偏远村寨修建“村村通”公路、村内美化亮化和人畜饮水工程,为偏远山区的农民进城务工、子女上学、农副产品销售开辟了绿色通道,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支持砚山县者腊、蚌峨、八嘎、阿舍、维摩等乡镇贫困群众及周边村寨公益事业,累计赠送标砖1700万块,价值538万元;先后向四川汶川、甘肃玉树等灾区捐款捐物近10万元;捐助砚山县阿舍乡8岁半儿童王建国(因患重度地中海贫血,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5万元;为砚山县江那中学、民族中学、者腊中学、砚山县幼儿园等捐资20余万元,获得了社会、师生及家长的好评;者腊乡700余户精准扶贫户以上级帮扶产业发展资金2240万元与砚宏砖厂建立利益合作链接机制,实现合作收益金51.2万元,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打通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完美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初心使命。

“我只是退伍,但绝不会褪色。在部队服役期间,确立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论人生走到什么样的‘田地,还是那句话,我心中有人民,我不会忘了他们。”在柏选平的话语间,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人”,正阔步行走在七乡大地。

我有“两个家”

李成勇,1980年6月出生于砚山县八嘎乡退役军人家庭,自幼深受父亲教育影响,21年的军旅生涯立下赫赫军功,退役仍保持军人本色,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往前冲,他就是强边固防忠孝难两全的最美退役军人——李成勇。

可以这么说,李成勇的军旅生涯是辉煌的。他翻开藏有诸多荣誉的柜子,抚摸着一个个荣誉,他如数家珍。查看他的履历,便可有个大体的了解。

李成勇在军旅生涯中,7次被评为优秀士官,2次被评为优秀带兵骨干,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先锋人物。2001年、2004年、2005年、2010年、2018年,因参加抗洪抢险表现突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表现突出、在改革强军中表现突出,被记三等功5次。

“成功的男人背后,永远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不假,李成勇的家属张学美默默奉献大力支持丈夫工作,于2016年被授予“最美军嫂”称号,2018年被授予“强军路上好军嫂”称号。

自古就有“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的说法,2019年8月,李成勇转业被分配到砚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工作,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环境,为快速转变工作角色,他始终虚心向他人学习、诚心为退役军人服务,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业务工作中。作为退役军人的他,始终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工作抓实抓好,始终把“服务好退役军人”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把“退役军人满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的工作标准。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共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军人110余人。2020年办理参加技能培训50余人,参加州组织岗前培训11人(转业士官),参加州组织2020年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和短期技能培训50余人。办理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70余人。协助退役军人实现就业80余人,办理档案资料查阅复印100余人次。接受办理退役军人档案110余份。无论是乡镇服务站建设,还是散葬烈士的摸排迁葬及上级交给的其他任务,始终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参与并坚决完成任务,赢得了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2021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其家庭被县委宣传部、县妇联评为“最美家庭”称号。

“我不仅是一名老兵、还是一名老党员。虽然我现在退伍了,但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作为一名老兵、老党员,就要带头往前冲,往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冲。”李成勇深情地说。

2021年4月当得知县委组织部将选派驻村工作队时,他第一个向局领导申请到基层去学习锻炼,为乡村振兴、群众脱贫致富出一份力。很快,5月下旬就被县委任命为砚山县干河乡驻村工作队队长、红舍克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2021年10月当得知县委将组建第二批支援麻栗坡强边固防突击队并明确第一书记也在选派范围时,第一时间向乡党委,县乡村振兴局提出申请到麻栗坡参加强边固防。当时由于母亲宫颈癌晚期在昆明治疗刚出院,上级领导没同意。

家人知道后,李成勇的母亲却说:“我的病情基本控制了,你不用担心,放心去吧。”“你是党员,当了20多年的兵,就应该到最前线、最需要的地方去。”有着6年兵龄的父亲更是让其前往。“虽然你退伍了,但我仍然支持你去,家里的老人小孩有我照顾,你就放心去吧。”媳妇更是一如既往支持着他。后来,经过多次向领导申请,终于获批到麻栗坡县参加强边固防突击队。

在180多天的守边日子中,每天巡逻自己所负责的15公里边境线,身穿潮湿衣服,头顶大雾细雨,心中熟记“四查一测”流程,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结合,巡边任务落实到位。时刻牢记“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放牛也是站岗、种地也是放哨”的巡边守边口号,决心一定要“站好岗、巡好逻、守好边,不让任何一个偷渡人员入境”,真正做到“退役军人不褪色,脱下军装仍是兵”。生活条件跟不上,就自己开地种菜;环境卫生不好,就自己动手清理整治;物资缺乏,就自己动手制作晾衣架、拖把架、菜架等生活用品;看到主路旁的土坡裸露,就动手种植杉木、红松、花木等,真正把联防所当成了家。

在这期间,李成勇春节、清明节两个节假日没有回家,3次申请继续守边,2次经历疫情考验。半年来,母亲住院做手术,也未能回家照顾,上班、接送孩子、照顾老人全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自古忠孝难两全,从入伍到现在,家人是最坚强的后盾,正所谓“军功章里有自己的一半、更有家人的一半”。

当年入伍时,父亲就常常教导他:“组织的安排要无条件服从,不给组织和领导添麻烦、不跟组织讲条件,要扎扎实实当好一名新兵,为家庭争光、為爸爸长脸、为自己争气”。如今,这些谆谆教诲仍时刻在耳边回响,持续鞭策着李成勇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一名老兵、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和名号。

后继有人

走进砚山县第二小学,一幅幅拥军海报陈列宣传栏,校园内拥军元素浓厚,学生精气神十足,无愧于“少年军校”美誉。

在该校校史馆里走一遭,便知其与军魂结下的深厚渊源。砚山县第二小学的前身,其实一直是个兵营。

1936年12月,砚山兵营破土动工,招集玉溪、河西(今云南省通海县)、开远、峨山、文山、丘北等地的石、木、泥建筑艺匠配合砚山境内部分建筑工匠设计、施工,施工人数达3000余人,1940年初竣工。兵营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有各类营房130余幢。

砚山兵营建成不久,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了中国广西和越南全境,文山地区从抗日大后方变为边防前沿,滇黔绥靖公署调集大量部队到中越边境布防,地处交通要道的砚山则成为部队屯兵的主要营地。

抗战胜利后,驻军先后撤离,1948年8月在砚山兵营内复办砚山县立初级中学,但次年因时局动荡而解散。砚山解放后,为肃清滞留在滇南地区的国民党残敌,1950年1月陈赓率部从广西进入云南,13军军长周希汉率军直属机关、学校、医院进驻砚山兵营,指挥发起滇南战役。1950年6月至8月,支援越南人民抗击法国入侵,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13军军长周希汉在砚山兵营组织为越南人民军整训了1个师的军事干部,为越南建军培养了军事人才。

后来,原为江那镇第二小学的砚山县第二小学就在这个兵营的旧址上拔地而建。1973年3月原江那小学因办学规模扩大而分校,分为江那镇第一小学和江那镇第二小学(1978年分别更名)。江那镇第二小学到营房组建新校。砚山县第二小学校址位于砚山营房内,既砚山兵营。

“作为中国人,就要把这种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一直以来,红色教育始终成为砚山县第二小学办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该校充分挖掘并发挥建立在“兵营”遗址的红色基因优势,极力打造“红色德育”模式,重点突出“笃信红色基因”,用红色基因“涵养”时代新人,致力于培养“明礼诚信、笃行创新、有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学子。

经过几代校领导的励精图治,本着“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以“笃定信念  向阳绽放”为校训,以“悦”为中心,以“礼、健、创、阅、戎”为内容的德育体系,将红色教育融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之中。注重小学生的“笃信笃行”行动,让红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发挥“红色精神学做好人”“红色表达增信力行”“红色行动励志培根”的作用。他们在语文课上,阅读红色经典;在思政课上深挖校史、党史传承,点燃学生爱党、爱国和爱校之情;音乐课上,学唱不同时期革命歌曲;在美术课上画小红军、讲小红军、诵《七律·长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红色文化熏陶。

他们注重红色活动建构,以班队和社团为载体,组织学生唱红歌、跳红舞、诵红诗,举办红色演讲故事、红色文化征文、红色文艺演出、红色影片赏析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展示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悦礼向阳 茁壮成长》《百年辉煌曜中华》在第七届云南省艺术展演朗诵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注重加强军事化体育,强健学生体魄。通过队列队形、站军姿、行姿、跑操及红色体育游戏等军事化体育锻造军人体魄、军人气质、军人作风。

在建校50余年的艰辛历程里,在学校“红色精神”的熏陶下,从二小走出的学子中,30余人参军。其中,立一等功2人,立二等功4人,立三等功6人,因工作突出受部队嘉奖9人。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先进单位”“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州级“五星级党支部”,县级“双拥”模范校,马碧飞老师被评为云南省“爱国拥军”模范,砚山县“双拥”优秀工作者。

同时,该校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师生走访慰问烈士家属,用行动、用真情践行“双拥”优良传统。拜访参战老兵,“零距离”接触英雄,“面对面”聆听英雄的先进事迹和红色故事,“心连心”与英雄的“活教材”亲密交流,感受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英雄精神;聘请退役军人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代表,到学校上思政课;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敬仰革命先辈、国之功臣;征集从二小毕业的现役和退役军人资料20余份,以独特的风采激励学子。同时建立以“思想上多帮助、学习上多辅导、才能上多培养、生活上多关心,千方百计为孩子学习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的“四多一优”军人子女教育服务机制,让学校现役、退役军人的162名子女,得到真真切切的关心和帮助。

“学校为我们的孩子解决了学习方面的后顾之忧,我们心存感激,定以一片赤诚之心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守护地方人民安宁。”在爱国主義教育宣讲活动中,一位军人铿锵有力的誓言感染着每一个人。

县二小依托从砚山走出去的老兵,成功申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年军校”。依托“少年军校”邀请退役老兵、战斗英雄将红色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融会贯通带到学校、带进课堂,厚植师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爱人民的深厚情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红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底色,培养红心少年,培育好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国家才会欣欣向荣,长盛不衰。”该校负责人说道。

“双拥之花”永不凋谢

民拥军,军爱民,军民鱼水情。近年来,砚山县始终把“双拥”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采取有力措施,使双拥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实现部队、军人、群众“三满意”。

从砚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得到一组数据:全县辖区现有驻军部队6个,团级2个,营级1个、连级3个;各类优抚对象 3674人,支前民兵1546人,军队离退休干部7人,军转干部12人,无军籍职工4人,自主择业干部38人,退役军人6471人。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你爱他,才会对他底子清情况明”。此话不假,翔实数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砚山县对待每一位军人,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我以为我们已经被遗忘,没想到我们一直在他们的心坎上。”砚山县阿舍乡阿吉村的一位抗战老兵感慨地说道。2018年,已经88岁的老兵迎来慰问组,在有生之年,再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位老兵的经历,只是砚山县关心关爱军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砚山县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描绘好创建“宏伟蓝图”,搭建军民共建“大舞台”,强化组织领导“高站位推动”,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班子健全、人员稳定、有序推进。强化保障体系“高标准推动”,及时组建工作专班,安排工作经费53万元,做到编制、人员、场所、经费“四落实”。强化责任落实“高质量推动”,推行“派单制”,强化统筹协调,全程跟踪问效,找准补齐问题短板。双拥工作更上新台阶。

通过一系列双拥工作创建,进一步深化军民凝聚力、融合军民“鱼水情”,构筑起双拥工作“铜墙铁壁”。在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如李海川的军旅生涯《绝命丛林“作战”记》在CCTV-7军事纪实栏目播出,缉毒英雄陈建军、铁血战士高文亮等30余篇先进典型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采用;2019年,唐海江同志获全省最美退役军人荣誉。

军民同心,结下鱼水深情;军地携手,同谱双拥新曲。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新征程书写新辉煌,具有双拥光荣传统的砚山,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工作“新路径”,努力构建军民和谐、军地融合发展的双拥工作“新机制”,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砚山力量。

行走在砚山大地,你会看到,一朵朵“红色之花”和“绿色之花”在砚山的青山绿水间恣意绽放,一颗颗爱军、拥军、爱民的种子,在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行走在砚山大地,一朵朵“双拥之花”,在过去、在现在抑或将来,将长长久久的开放,永不凋谢。

【作者简介】张一骁,云南文山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美文》《滇池》《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青少年文学》《鄂尔多斯》《牡丹》《含笑花》等刊物,有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云南文学年度选本》散文卷、诗歌卷、文艺评论卷和儿童文学卷等选本。

猜你喜欢
砚山县双拥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教育的终极目标:让孩子幸福——记砚山县民族中学校长余玲
老部队
云南砚山县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做好“双拥”工作 增进鱼水深情
双拥共建
探文山州砚山县者腊壮族舞蹈棒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