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2024-04-09 00:02刘娟泗水县人民医院
人人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钙剂过量骨骼

■刘娟(泗水县人民医院)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65 岁以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超过50%,而在80 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在60%以上。

悄然而至的“骨”力危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和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骨病。简单来说,就是骨头变得脆弱。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在于轻微的碰撞或摔倒就可能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成因

1.骨代谢失衡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功能减退,导致骨代谢失衡,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2.钙摄入不足 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导致骨钙流失,骨密度降低。

3.维生素D 缺乏 维生素D 是钙吸收和骨形成的关键因素,缺乏维生素D 会导致钙吸收不足,影响骨密度。

4.生活方式因素 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

谁是骨质疏松的“目标”

女性年龄超过65 岁、男性超过70 岁,有骨折家族史,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长期吸烟、饮酒、饮茶过量,长期运动量减少等人群是骨质疏松的“目标”。

骨质疏松症的三大误区

1.骨质疏松症仅与钙摄入不足有关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复杂,除了钙摄入不足,还与骨代谢失衡、维生素D 缺乏、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骨质疏松症无需治疗 骨质疏松症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降低骨折风险。

3.骨质疏松症治疗只需补充钙剂 补充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并非唯一。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雌激素、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 通过骨密度检查、血液检查、X 光等手段可以确诊骨质疏松症。

2.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除了钙剂和维生素D,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特立帕肽等,能够更有效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守护骨骼健康,五大策略预防骨质疏松症

1.饮食调理 增加钙、磷、镁、锌等矿物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富含蛋白质等食物。同时,避免过量摄入咖啡、碳酸饮料等食物。

2.阳光照射 适度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建议每天户外活动30 分钟,避免暴晒。

3.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推荐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练瑜伽、打太极拳等。

4.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骨折风险,改善骨代谢。

5.定期检查 年龄大于65 岁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要战胜这一隐形杀手,就需要关注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加强骨质疏松症的科普宣传,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猜你喜欢
钙剂过量骨骼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过量食水果会加速衰老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请勿过量饮酒
吃糖过量也会“醉”?
补钙的学问
骨骼和肌肉
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