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肿瘤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症状管理的循证实践

2024-04-09 06:45钟梦诗漆晓芹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8期
关键词:淮安循证依从性

殷 颖 钟梦诗 陈 梅 魏 伟 漆晓芹 张 青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骨科,江苏淮安 2233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苏淮安 223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江苏淮安 2233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 223300

近年来,我国肿瘤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至2020 年我国新增肿瘤患者数量约950 万,其致死率仅低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因素之一[1]。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复发率的疾病,肿瘤患者出院后仍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对疾病复发、进展或转移的恐惧情绪中,这种心理被称为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FCR)[2]。有研究显示,在幸存的成人肿瘤患者中,FCR 发生率约为49%,若患者FCR 症状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症状,影响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并最终影响预后[3]。因此,在肿瘤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应重视对其FCR 症状的干预效果,但目前缺少有关FCR 的系统化症状管理方案。因此,本研究针对肿瘤患者的FCR 症状管理实施最佳证据进行分析并应用于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量计算

根据公式:n=2[(μα+μβ)/(δ/σ)]+0.25 μα2,计算纳入对象最低数量,设α=0.05(双侧)、β=0.10(双侧),查表得μα=1.96、μβ=1.64,以FCR 评分作为主要参考数值,通过预实验获得δ/σ=0.512,带入公式获得n=99,考虑20%的脱落率,需最少纳入124 例,最终研究确定纳入150 例患者进行研究。

1.2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 年3 月至8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150 例成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符合《肿瘤临床治疗指南》[4]的相关诊断标准,接受肿瘤根治术治疗;③术后住院时间≥1 d;④精神及认知功能正常,能够自行阅读并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2 年;②非计划手术;③入组前生命体征不稳定;④视、听、说功能异常导致无法配合相关研究操作。剔除标准:①研究期间死亡;②非计划出院;③自愿退出研究。本研究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YX-H2022-LL-105)。

1.3 研究方法

遵循JBI 循证实践模式中3 个阶段进行肿瘤患者FCR 症状管理的最佳循证分析。

1.3.1 基线审查阶段

1.3.1.1 提出循证问题 基于成人肿瘤患者FCR 症状管理最佳证据制订管理方案是否能改善患者术后FCR 症状?通过PIPOST 策略结构化分析问题[5]。

1.3.1.2 循证研究小组 小组由9 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其中肿瘤科副主任医师2 名、护理管理者2 名、责任护士5 名。

1.3.1.3 获取证据 以“肿瘤、癌症”“恐惧、癌症复发恐惧”“筛查、评估”等为中文关键词,以“cancer、neoplasm”and“Cancer related fears、Fear of recurrence”and“screening、assessment”等为英文关键词,在Cochrane Library、Best Practice、SIGN、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创建期刊开始至2020 年1 月。

1.3.1.4 文献质量评价及审查指标制订 采用2016 版JBI 文献质量评估工具对文献的质量进行分级,最终纳入系统评价3 篇[6-8]、综述5 篇[9-13]、随机对照试验5篇[14-18]。根据2014 年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进行证据划分,最终获得6条证据并形成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见表1。

1.3.1.5 资料收集方法 对150 名患者家属、8 名医师及32 名护师进行质量审查。

1.3.2 最佳证据的临床实践

根据审查指标拟定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初稿,对方案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制订适合临床情境的成年肿瘤患者FCR 的评估及预防管理流程及方案。

1.4 质量控制

研究过程均在研究小组成员控制下完成,研究人员在与研究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建立信任感,纳入研究对象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由小组成员进行统一语言指导。

1.5 观察指标

①FCR 症状管理前后均采用《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19]评估肿瘤患者术后FCR 评分。该量表源于Simard 等[6]开发的相关量表,量表内共包含42 个条目,每个条目予以1~4 分,分为触发因素、严重程度、心理痛苦、应对策略、功能障碍、洞察力及寻求安慰7个维度,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②FCK症状管理前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20]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由Thomas 等编制,量表共包含19 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9~95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③采用自拟FCR 症状管理依从调查表评估审查对象对FCR 症状管理的依从性。两次审查均发放150 份问卷,且均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

150 例患者中男84 例,女66 例;年龄22~71岁,平均(58.73±6.88)岁;肺癌54 例、乳腺癌32 例、结直肠癌27 例、肝癌24 例、胃癌13 例。

2.2 肿瘤患者症状管理前后FCR 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症状管理后,肿瘤患者FCR 评分低于症状管理前,NSNS 评分高于症状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肿瘤患者症状管理前后FCR 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表2 肿瘤患者症状管理前后FCR 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注FCR:癌症复发恐惧;NSNS: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

2.3 症状管理前后审查对象质量审查的依从性比较

症状管理后,审查对象质量审查的依从性高于症状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症状管理前后审查对象质量审查的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我国对FCR 的临床研究相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且研究内容也多集中在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关于FCR 症状管理的临床研究较少[21-22]。

3.1 循证实践可促进成人肿瘤患者FCR 症状管理方案的完善

张俊峰等[23]的研究表明,循证实践前后,胃肠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管理的10 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FCR 症状管理后,虽然审查对象各项检查指标的依从性并未达到100%,但相比症状管理前依从性得到较为显著提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循证实践可促进成人肿瘤患者FCR 症状管理方案的完善。

3.2 循证实践可改善成人肿瘤患者FCR 症状管理水平

黎紫艳等[24]、林碧霞等[25]的研究表明,循证实践后,患者恶心、呕吐及喂养不耐受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FCR 症状管理后,肿瘤患者术后FCR 评分低于症状管理前,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该循证实践可改善成人肿瘤患者FCR 水平。分析原因为循证实践管理完善临床上对肿瘤患者FCR 水平的评估,多种形式的宣教优化了健康教育管理过程,对医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了其对肿瘤患者FCR的重视及认知程度,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及管理紧密了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感情。

综上所述,通过循证实践可明确成人肿瘤患者FCR 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实践后可完善症状管理方案,对改善其FCR 症状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淮安循证依从性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循证护理》稿约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