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4-04-09 06:46潘爱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8期
关键词:效能依从性饮食

裴 华 苏 曼 潘爱红

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住院中心,安徽合肥 230061;2.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安徽合肥 230061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也被称为成年型糖尿病,属于临床诊治中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导致T2DM 发生的主要原因[1-2]。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T2DM 的药物及方法,患者主要靠控制血糖水平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3]。在T2DM 治疗及健康管理中,饮食干预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病情控制、并发症预防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护理的饮食能够有效减轻T2DM 患者胰岛负荷,促进机体糖脂代谢改善[4]。T2DM 治疗及健康管理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常规饮食干预因受时间、地点等多种因素限制,患者遵医行为往往较低[5-6]。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基于手机食谱软件的饮食干预逐渐受到关注。这些应用通常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健康食谱,帮助用户监测饮食摄入、管理体重和控制血糖水平。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可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便的监测和即时的反馈,可能更有利于T2DM 患者更好地管理饮食,控制血糖水平,并提高生活质量[7-8]。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用于T2DM 患者的作用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3年1 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 例T2D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文献获得公式如下:N=2[(tα/2+tβ/2)s/δ]2。s=3,δ=2.29,设双侧α=0.05,1-β=90%,β 取单侧,tα/2=1.96,tβ/2=1.58 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每组的样本量是43 例,两组患者共86 例,依据样本量最大原则,考虑存在失访情况增加样本量总数10%,实际共纳入96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8 例。常规组男22 例,女26 例;年龄20~85 岁,平均(65.75±6.49)岁;病程1~10 年,平均(4.37±1.32)年;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10 例,神经系统疾病5 例,视网膜病变12 例。干预组男24 例,女24 例;年龄22~86岁,平均(68.95±6.33)岁;病程1~9 年,平均(4.34±1.42)年;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12 例,神经系统疾病7 例,视网膜病变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0 伦研批第104 号)。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9]中T2DM 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愿意参与饮食干预研究并能够配合使用手机食谱软件;④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熟悉;⑤愿意按研究方案要求接受定期的随访及评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②无法配合使用手机食谱软件的认知功能障碍;③有活动性的癌症或正在接受化疗;④进行过胃肠道手术或患有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影响饮食干预效果的疾病;⑤正在接受其他干预措施或参与其他相关研究。

1.3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院就诊时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干预。①护理人员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应对措施、效果、饮食等。②指导并嘱咐患者定期行血糖水平检测,以检测结果为根据,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作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 carbohydrate diet,LCD)方案,并嘱咐其遵医嘱执行。③护理干预实施至患者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2 次/月,主要了解患者LCD 方案执行情况,并让患者做好记录。末次随访为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3 个月。

干预组还实施基于手机食谱软件的饮食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及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先给患者讲解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常见食物重量判断知识、常用容器体积估算知识,并将厨房秤、食物交换份表发放给患者。②让患者安装“糖友心路”,现场指导软件操作。③将患者个人信息录入软件中。软件会根据输入的信息自动计算每日总热卡值、脂肪、蛋白质、糖类三大营养素的分配比例,显示适合患者的一套LCD 方案。患者对推荐方案不满意还可通过摇动手机更换新食谱。护理指导患者做好LCD 方案执行记录。④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 次/月,末次随访为门诊随访,共随访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自我效能评估: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末次随访)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内容包含运动、饮食、血糖管理、病情控制等共8 个条目,各条目均分为10 个等级,依次赋分1~10 分,取8 个条目的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分数高提示自我效能高[10]。②依从性评估:干预前后均参照周丹等[11]文献评估患者饮食依从情况。将患者每周LCD 方案执行天数作为饮食依从性得分,如患者1 周内有3 d 执行LCD 方案,记分3 分,以此类推进行评分,分数高提示患者的依从性高。③糖脂代谢指标:干预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2 ml,并对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HOMA-IR)水平进行测定。

1.5 质量控制

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使用手机食谱软件为“糖友心路”,操作内容包含日常护理、胰岛素知识、自我监测、运动记录的疾病知识,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操作;参与者均接受手机食谱软件具体应用指导或培训;为了避免沾染,同病室的调查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调查前,查阅文献、咨询内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专家,选择成熟的信效度较好的量表;小组成员均统一接受培训,以便解答患者关于问卷的疑问;填写完成后,立即收回,并当场核对和检查。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分,±s)

2.2 两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测评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饮食依从性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饮食依从性测评得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测评得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测评得分比较(分,±s)

2.3 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FBG、2hPBG、HOMA-I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PG、2 hPBG、HOMA-IR 水平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分,±s)

注FBG:空腹血糖;2 hPBG:餐后2 h 血糖;HOMA-IR: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指数。

3 讨论

目前,T2DM 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全球已有超过4 亿人患有T2DM[12-13]。长期高血糖会对血管、神经和器官造成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的风险,同时还可引起焦虑、抑郁和自卑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4-15]。饮食控制是管理和控制T2DM 的重要方面之一。有研究发现,手机食谱软件可帮助T2DM 更好管理饮食,并可追踪饮食和血糖数据,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饮食习惯,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16-17]。

本研究发现,在干预组中实施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T2DM 患者中实施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考虑原因,糖友心路软件能够根据患者个人信息、病情制订出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和LCD 方案,且具有摇动手机更换新食谱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饮食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同时,该干预借助移动应用技术,能够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工具支持,使得患者能更好地理解糖尿病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衡量和选择食物,也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18-19]。在董鑫等[20]的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任梦晓等[21]指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T2DM 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干预后饮食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自我效能感提升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此外,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中,护理人员注重结合软件加强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讲解,且糖友心路是一款方便易用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使患者更加方便地获取饮食信息、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22-23]。该种软件可根据患者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合适的一套LCD 方案。这种个性化方案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其对饮食方案的接受度。患者还可通过摇动手机更换新的食谱,提高了食谱选择的便捷性和多样性,这也激发患者参与饮食干预,提高依从性。本研究中,干预后干预组FBG、2hPBG、HOMA-IR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干预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组。这可能主要得益于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中,全面的饮食相关知识传授、个性化饮食方案指导、灵活的食谱更换,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效能、提高饮食依从性[24-25]。这些都有助于提高T2DM 患者饮食的合理性,进而保证其糖脂代谢指标得到更好控制。

综上所述,基于手机食谱软件饮食干预应用于T2DM 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其饮食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病情总控制效果。同时,类似软件开发中,如能根据用户的偏好和需要推荐相关食材及烹饪方法,可能更有助于帮助其获得足够营养,同时提高其饮食依从性。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效能依从性饮食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春节饮食有“三要”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