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派出所: 传承楷模精神,铸造为民“雁阵”

2024-04-10 04:55李尚晁李卓然
派出所工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雁阵九龙枫桥

李尚晁 李卓然

党旗飘飘,警徽灼灼。在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九龙派出所警营文化室内,在教导员冯牧的带领下,新警赵丽开始了自己的“入所培训第一课”。

学模范、强信念、践使命,九龙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在入所时,都需要在所领导的带领下学习前辈事迹和群众工作方法。建所35年来,这一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被保留下来,绵延不断,涌现出“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活动成绩突出先进个人”“重庆市人民好公仆”“中国好人”“重庆好人”等楷模。2023年11月,派出所跻身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通过头雁领航、群雁齐飞,九龙派出所这一为民“雁阵”,让“枫桥经验”在此落地生花。

从“光贵调解法”到“数字枫桥易联调”,安民之举永不掉队

冷热处理、背对调解、感化调解,在九龙派出所,老一代民警总结出的“光贵调解法”用经验赋能警务工作。现如今,他们又依托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枫桥易联调”小程序,让矛盾化解走上了更加专业化、准确化、快速化的道路。“易联调”通过数字化技术和AI人工智能手段,提供专业权威、“24小时”实时应答的服务,同时引入司法确认功能,让每一次调解都具备法律效力。

2023年8月,九龙派出所接到一起警情,马王三村房主李某与买家张某越过中介就房屋买售达成协议,因此与中介发生纠纷。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约事件。由于是民事纠纷,民警将三方引导到 “易联调”小程序上,由专业律师为三方调解。

“易联调”入驻律师明确指出李某和张某属于违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中介起诉到法院,买卖双方必然要承担中介服务费和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965条的规定,委托人“跳单”应支付中介报酬。经过调解,很快,买卖双方知道了自己不当之处,最终三方达成和解。

让警务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依托人民调解室、“老杨群工工作室”的基础上,“易联调”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实现“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

从“不熄灯警务室”到“家门口派出所”,利民之事永不缺位

九龙派出所3.3平方公里的辖区不仅有热门商圈,还有2个行政村,老旧小区多,大量農转非人口,治安问题突出,与派出所空间距离远。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9年前,九龙派出所打造了全市首个“24小时多功能警务室”。

现如今,警务工作又进行了提档升级。辖区划分为三个中心警务区,并分别设置警务站,民警每天早上直接到社区报到或在警务站接待来访群众,让警力进一步下沉。

邓淳元是九龙派出所杨渡路村上游中心警务站的民警。因工作缘故,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为“成熟”一些。

“社区民警要脚踏实地沉到基层,比起之前的岗位,更加磨炼人。”尽管从事社区工作才短短一年,但对小区发生的新奇事、人口的流动、邻里纠纷等,他都了如指掌。

冷女士是辖区一位单亲妈妈,带着上小学的孩子租住在杨渡路社区。邓淳元在一次纠纷调解中了解到冷女士的特殊情况:因为时常加班到深夜,她经常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加之是老旧小区,路灯昏暗,孩子一个人放学回家实在不放心。

于是,邓淳元主动“揽活”,警务站成了他与孩子、家长的“接头地点”。此外,一旦遇到腿脚不便的空巢老人和需要帮助的群众,他都会主动留下电话号码,帮忙买菜、买药,提供“跑腿”服务。

分管社区的副所长卫铀说,现在,依托警务站,民警80%的时间在社区,能走访的居民多了,了解的实际困难也多了,同时,群众也能就近办理户政、身份证、居住证等业务,更加便利了群众生活,实现了“楼下能办事”“只跑一趟路,不跑冤枉路”。

从“爱心小基金”到“爱老扶小”,爱民之心永不磨灭

“小朋友们,陌生人给零食能吃吗?陌生人来找你带路,能去吗?”在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燕南校区,九龙派出所民警为孩子们带来了“关爱儿童,防拐识骗反侵害”主题安全教育课。

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存在很多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对此,九龙派出所的法治宣讲课从来不会缺席。

同时,为了能更好把这“一老一小”安顿好,民警们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深入思考,最终建起一套关爱老人和未成年人的“爱老扶小”工作模式,并形成了辖区256份未成年人的专项档案和376份老年群体的个性化档案。

“扶小”通过法治宣讲、未成年人心理帮扶等服务,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爱老”则推行适老化服务,解决老人的生活困难,爱心义诊上门送健康,走访慰问送温暖。

此前,在一次联合区中医院开展的义诊中,医生建议杨渡一村的马大爷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但老人无论如何也不愿去。在民警的劝说下,最终老人同意就医。但面对700多元的CT检查费,马大爷又犯了难。民警不由分说,帮马大爷交了钱。CT做完,果然是腰部受伤,必须要静躺休养,幸好及时就医。目前,老人已无大碍。

“过去,我们所内全体民警出资,建立了专门的‘爱心小基金,用于帮助困难群众。现在,通过爱老扶小的个性化帮扶,不仅更有针对性,同时也照顾好了老、小两个群体,尽可能地减少了家庭中年支柱的后顾之忧。”指导员冯牧介绍道。

从“元洪活地图”到“九龙义警”,亲民之旨永不褪色

在九龙派出所的枫桥警营文化室里,一幅被称为“元洪活地图”的手绘图被妥善保存着。

过去的社区工作,要求民警“手勤、腿勤、嘴勤、脑勤”。这幅手绘地图清晰地标注着辖区道路、老年群众情况及行业场所位置等信息,可以称得上是“四勤”法的最佳体现。

但如今,在警力有限的当下,平均一个社区民警就要管理近8000人,工作点多面广、细碎烦琐,为此,九龙派出所组织社区、物业、综治、楼栋长、网格员、志愿者、小区意见领袖等社区积极力量,组建了“九龙义警”队伍。

“有部分矛盾纠纷群众会打110报警来解决,还有一部分是隐藏着的,如果民警不去发现,很可能导致矛盾的爆发和升级。”

“九龙义警”可以定期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开展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同时还能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防控工作,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前不久,“九龙义警”反映情况,有一名饭店工人在上班期间受伤后,饭店认为工人是临时工,不愿赔偿相应的损失。该名工人近期准备组织家人到饭店闹事。

民警了解情况后,联系到了双方,并引导当事人就工伤问题咨询“数字枫桥易联调”线上律师。律师指出,按照法律规定,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在工作时受伤都算工伤。最终双方协商一致,握手言和。由于民警的提前介入,成功化解了该次工伤纠纷,避免了双方自行接触后矛盾扩大化。

矛盾化解多想一点,扶危济困更暖一点,便民服务多做一点,百姓满意更多一点。从“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再到“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九龙派出所,“公安服务向前一点,人民群众就方便一点”这一所训早已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念。

猜你喜欢
雁阵九龙枫桥
九龙口:超然江淮间,敢为天下“XIAN”
构建人才“雁阵格局”——基层干部谈人才的聚集效应
遇见九龙口 遇见最美的自己
枫桥夜泊
寻找“九龙子”
寻找童话的世界——读雁阵《我的白雪公主》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咏菊
雁阵的秘密
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