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社区民警田刚强的义警“朋友圈”

2024-04-10 04:55叶展刘炜桐
派出所工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朋友圈驿站大姐

叶展 刘炜桐

如何蹚出一条义警队伍赋能服务社会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在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新湾派出所,从警6年的新宏社区民警田刚强,从“湾嫂”“桥姥爷”“湾苗”等N支义警队伍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答案。义警就像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微细胞”和“连接器”,在实际需要中不断被激活,扩容迭代。

“桥姥爷”:“黏黏糊糊”的调解更有分量

“打电话让你们免费领鸡蛋、卫生纸还有健康枕,不要去信了!”田刚强用蹩脚的萧山话跟在座的老人说道。这些老人都是钱塘区大江东本地人,田刚强作为新杭州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反诈宣传,还播放起用方言演绎的情景剧。此时,反诈讲堂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向周围的老哥俩讲解起来,“陌生电话你们都不要接,汇款前要问下子女。”

老人名叫鲁永根,年近80岁,是新湾派出所“桥姥爷”义警队的第一批成员,大家平时都叫他老鲁。他也是与田刚强配合极默契的一个老朋友。前段时间,辖区某机械厂有个上了年纪的高管接到一通电话,说他在京东白条借了钱,即将影响征信。老人一下子慌了神。老鲁在旁边赶紧说:“千万别转钱,这一听就是诈骗!田警官都跟我们讲过多少次了!”没想到老人怕影响孙子当兵执意要转账。老鲁一边稳住老人,一边给田刚强打电话。田刚强赶来后,迅速判断好形势,见机握住老人的手机,最终成功劝阻一起诈骗案。

老鲁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早就被田刚强记在心里。新北桥社区是个老底子社区,里面住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乡里乡亲。老鲁年轻时是一家国企的经理,退休后又成了老街居民组长和退休人员组长,为人认真负责,说话有条理还特别有分量,后来加入到“桥姥爷”义警队,街上的居民更认准了老鲁:家里停电找老鲁,电视信号不好找老鲁,邻里间起纠纷了又把老鲁请来评理……

一次,因为一条小路,60多岁的陈大姐和89岁的单大娘起了冲突。单大娘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年岁一高突然坐上了轮椅,每次回家都习惯走家里的后门,但后门正对陈大姐家的前门,有时经过还磕碰掉几块陈大姐家的墙皮。陈大姐嫌烦,把路给围了起来。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单大姐老了,眼睛也越来越看不清,没有轮椅她不方便啊。我们都有老的一天……”老鲁一听说这件事赶紧过来劝解,又联系社区能不能将小路重新拓宽一下。半个月后,陈单两家间的小路變宽了,邻里间的“和谐路”也愈发宽广。

“我刚从军队转业过来做社区民警,当时只晓得跟大家讲法律,结果一脚踢到‘铁板上。我们老街乡亲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更适合这种‘黏黏糊糊的调解方式。”田刚强感慨。

“湾嫂”:释放网格中更多的“她”力量

敲门、询问、建档……2021年新宏社区海铭雅苑交付后,社区书记王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敲门入户走访。家里有哪些成员、有没有党员、有什么专长和需求,标签化建立完善一户一档,使这个拥有4000名新杭州人的小区的“面容”逐渐清晰。每当问到小区里谁比较古道热肠时,一个叫楼建芳的大姐成了许多人口中的答案。

同一时间,海铭雅苑小区周边空气有异味的情况,让社区民警田刚强犯起了愁。就在小区业主大动肝火时,群内一个微信名叫“楼姐”的人说:“大家不要吵了,我们可以把意见汇总起来向社区集中反映”。随着她的发声,业主群的话风产生微妙变化。田刚强觉得,“楼姐”这个人挺正向的。

王芳和田刚强不约而同都把目光聚焦到“楼姐”身上。他们发现,楼姐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湾嫂”义警队伍的气质十分契合:一位居民晾晒的衣服被风吹丢了,楼姐不厌其烦地花了半天的时间给找到了;小区流行起社区团购,但菜只能送到取货点,楼姐就主动把菜送到居民的家门口;哪个居民说要晚点回来,楼姐就将速冻产品放到自家的冰柜先冰镇好……

果不其然,做了“湾嫂”以后,但凡有婆媳矛盾、邻里纠纷、权益纷争等,大家都第一时间想到找楼姐解决。楼姐的朋友圈从原本100多个好友扩大到1700多个,她也成了小区里最有号召力的义警。

2022年,新宏社区准备打造成“未来社区”,政府投入资金把海铭雅苑内的邻里中心建设成婴幼儿成长驿站,但由于招募不到合适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驿站始终聚拢不了一老一少的心。王芳和田刚强找到楼姐,通过网格议事,共商破解驿站空转的难题,连夜召集志愿者开了个会。小区内的孩子年龄大小不一,又有不同的作息规律和识字情况,楼姐说:“我们讨论决定,组建一支由宝奶奶组成的轮值看护队伍,每周一至周五上午至少安排2人共同陪护。”经过打理,脏兮兮的驿站来了个大变样。

“大家被楼姐感染,就这样一个人的力量变成一群人的合力。”田刚强说,原本10人的宝奶奶志愿者团队不断壮大,后来陆续有幼儿园退休的园长、才艺专长的宝妈、教培机构的老师、安全宣讲团的民警辅警纷纷加入,驿站也从“烫手山芋”变成了让孩子开心、老人不累、家长满意的“香饽饽”。

“湾苗”:托起成长道路上难以承受的重量

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田刚强接到一起报警电话,一名20多岁的女老师说自己被一名初中生堵住了。学生围堵老师?田刚强感到有点诧异。到了现场,他看到一名比自己高半头的男生叫得很凶。原来,临近考试,这名女老师善意提醒班里同学不要跟有不良习气的人接触,一名女同学往心里去了,晚上其朋友“湾哥”(化名)冲动地找上门来。

仔细一看这个小伙子,田刚强记起前段时间“湾哥”因为和家里闹矛盾还跳过河。“才17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小伙子就是冲动了些,本质不坏,想拉他一把。”于是,田刚强平时有空就给“湾哥”发个信息唠个家常,周末只要值班就让“湾哥”到警务室坐坐,终于有一天小伙子吐露了心声:“我也不是不想学好,但是我爸妈要么不在家,要么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成绩不好他们就只会骂我。我其实也需要鼓励。”田刚强心想小伙子就是缺少一种安全感、一个诉说对象,“如果这个诉说对象他找得不对,那很可能走上歧途。”

两个人后续的故事也印证着这句话:如果“反着说”同样不谬。前两天,田刚强又接到一个警情,一名初中生和爸妈闹矛盾了,男孩把门紧紧反锁,谁一靠近就向谁咆哮怒吼。这户人家住在10楼,万一发生什么,后果不堪设想。“那你希望谁过来?”田刚强问。“我希望我最好的哥们儿过来!”不成想,他说的好哥们儿竟然是“湾哥”。

听了这个要求,田刚强突然踏下心来,因为“湾哥”早已“田叔田叔”地叫着,而田刚强根据小伙子的表现,也渐渐对“湾哥”放了心。前几天他还问“湾哥”要不要加入“湾苗”义警队,小伙子一点没犹豫地就答应了。“十万火急!需要你打车来!我给你报销!”10分钟后,“湾哥”来了,和田刚强合力将男孩劝了出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田刚强想让像“湾哥”一样的青少年参与到“湾苗”培育行动中来,成为“小警察”对外“发声”,并在学余时间参与共享警务超市建设,多做好事,丰富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好阳光雨露,让他们茁壮成长。”田刚强说。

猜你喜欢
朋友圈驿站大姐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臭大姐,香大姐
十大姐随想
当“大姐”遭遇“打劫”
“老兵”大姐: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