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派出所的涉界址纠纷“三数”工作法

2024-04-10 04:55刘鹏程
派出所工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界址警情闭环

刘鹏程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惠农工作扎实推进,由此引发的界址矛盾纠纷逐步增多,且涉事主体以老年人居多。江苏省如东县公安局岔河派出所辖区人口7.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龄群体2.95万人,占总人口的37.28%。近两年来,该所接邻里纠纷类警情223起、界址类纠纷98起,其中涉老年人界址类纠纷88起,分别占邻里纠纷类和界址类纠纷的39.5%、89.8%。

由于老人亲情陪伴缺失、精神生活匮乏、养老收入不足,因而视“一亩三分地”为“命根子”,处置不当、化解不了,将影响邻里和谐和老年人晚年生活。加之此类矛盾成因错综复杂、涉及过往悠久,有的已超越糾纷本身争议事项,掺杂各方诸多因素,因而化解难度较大。

为积极应对辖区多发的涉老年人界址矛盾纠纷,派出所对标“主防”职能,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沟通宣传、源头化解。2023年以来,涉老年人界址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9.4%,“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

摸排隐患知“底数”

一是做到一事一档。发动社区民警、村小组、网格力量排查收集涉界址矛盾纠纷,对未能化解的通过“风险传递函”上报党委、政府,建立“一事一档”档案,制定化解措施,形成工作记录。2023年,向属地政府推送“风险传递函”19份。

二是加强二次研判。依托南通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平台和县公安局多次报警矛盾纠纷研判预警机制平台,对多次涉界址矛盾纠纷,由县局基础管控中心开展二次人工研判,及时推送派出所社区民警核查反馈,跟踪化解处置。其间,派出所收到两级推送的该类矛盾纠纷24起,处置反馈率达100%。

三是实行三级评估。根据《全县公安机关未化解矛盾纠纷风险评估制度》,综合报警次数、涉事人员成分等多种因素,对未化解矛盾纠纷由所属村、派出所、属地党委政府三级风险评估,按等级分类施策。

定分止争有“招数”

一是邀请知情人进村居。以村委会为圆心,组织村居知情人尤其是知情老党员、老干部等到村,摸清纠纷背后实情和隐情,详细了解界址历史变化,结合当事人证明、协议等,确定利益关键点,促动群众变“站着看”为“帮着解”。古北村十四组张某才(67岁)与张某银(73岁)既是亲兄弟又是邻居,自2011年以来,因界址纠纷报警44次,2023年2月6日,再次因界址纠纷报警。鉴于纠纷之顽固,民警到外省接来已85岁高龄的老村长,通过老村长对当年分田的回忆、情感的交流,解开了兄弟俩的心结,此后再也没有发生纠纷。

二是推进“三官一律”进田间。建立派出所与自然资源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法庭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警民恳谈、关爱孤寡老人行动,拉进与老人的距离,遇有界址纠纷,警官联合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田头户头,以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化解争议,打通矛盾化解“最后一米”。古坝社区张某芳(75岁)与邻居张某林(73岁)因修缮房屋借用通道问题屡发纠纷。所里会同法庭、自然资源所、司法所等现场丈量,并给予法与理的解释,双方服从“判定”,握手言和。

三是组织乡贤进农户。针对涉界址矛盾纠纷往往出现在同村邻里之间的特点,挑选本村有威望、有素养、有能力、有经验的乡贤到当事人家中开展调解,消除抵触情绪,提高调解效率,让双方当事人对派出所处置能力信得过。

闭环管理防“变数”

一是领导包案。对重大、复杂、疑难而一时又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由镇分管领导和派出所所长包案,并对接县局、信访、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处置化解。

二是规范流程。根据《重大复杂警情处置跟踪指导执法细则》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界定矛盾性质及采取处置措施,有力防止因取证不力、调处不成而形成信访案件,也避免出现“和稀泥”做法而损害执法公信力。例如,双方对调处化解结果不满意或不履行协议,依法告知双方当事人向更高一级申请仲裁;引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及时固定证据、依法查处。

三是形成闭环。实行“发现—化解—跟踪—反馈”闭环管理,建立矛盾纠纷回访制度,对已经办理、化解完毕的矛盾纠纷及时“回头看”,了解双方当事人履行协议情况,督促责任方如约履行协议,推进问题解决。2023年以来,共回访群众12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

猜你喜欢
界址警情闭环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一种基于边长约束的界址点坐标平差方法
不能吃的饺子
“霉神”彦哥
警情多,赖别人的嘴?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
一种基于全闭环实时数字物理仿真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
在ArcMap中实现对金图建库系统中界址线属性的便捷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