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起案例看调解邻里纠纷的五种方法

2024-04-10 04:55李植
派出所工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老李民警纠纷

李植

案例简介:

老李和老王本是同村的村民,因拆迁分房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近期,老李家安装了空调,但每次使用,空调排水就会滴到老王家的阳台上。老王要求老李拆除空调遭拒,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老李称水往低处流,自己并没有过错。老王一听就来了火,一气之下说了很难听的话。老王的话让老李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侮辱,两人从口角矛盾演变到肢体冲突,险些大打出手,因邻居及时劝阻才没使矛盾继续升级。老王气不过,还是报了警。

派出所接警后,民警实地察看了空调滴水的原因,系李家空调管线走向不合理。在劝说老李移动管线解决问题根本时,老李声称老王无事生非,坚决不答应。但交流中民警能感受到其不配合的原因有二:一是要承担额外支出,二是矛盾中老王的言谈有辱其尊严。最后,调解以失败结束。无奈之下,民警告知老王通过法院起诉或寻求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但不得动手打架,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

对社区民警的建议,老李和老王均当成了耳旁风。双方既不愿意去法院起诉,也不愿意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只要老李使用空调,双方便剑拔弩张,矛盾迭起且有随时升级的可能。社区民警眼见这样,认为必须想出办法把矛盾解决掉,不能任由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于是,社区民警再次叫上老李和老王,约定老李一周暂停使用空调,双方各自反省一下过错,然后又约定了具体时间去村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办公室解决纠纷。双方表示同意。而民警也通过走访获悉,老李和老王在邻村有个共同的朋友老陈。老陈较两人年长,做过多年的村主任,为人正派,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民警便征求老陈的意见,是否愿意出面调解上述纠纷,老陈欣然同意。

在民警的安排下,老李、老王、人民调解员、老陈等人准时到达村民委员会。调解现场,上述几方轮番表态,最后在民警和老陈的提议下达成了如下协议:首先,老李的空调管线改动由老陈出面,请本村一个懂行的师傅代劳,免收工钱,但老李要请这师傅吃顿饭;其次,老王先向老李道歉,老李再为自己的过错向老王道歉。最后,双方握手言和。至此,一起邻里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方法总结:

在上述纠纷中,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老陈等人之所以能成功调解这起纠纷,是因为综合采用了以下五种方法。

一是“冷处理法”。在当事人情绪激动、常规调解办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调解人员不急于调解,而是待当事人心平气和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调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联合调解法”。调解人员会同其他调解组织协同作战,群策群力,最终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本案例中,社区民警及时调整策略,联合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方案。

三是“权威劝说法”。調解人员找到该地区内有威望的人,利用其权威性,促使当事人转变态度,达到调解的目的。本案例中,社区民警邀请德高望重的老陈参与调解,就是使用了这一策略。

四是“上下台阶法”。调解人员为双方当事人营造一个上下台阶的氛围,使其放下面子,作出适当让步,促成调解成功。老李承诺空调改线,然后老王先向老李道歉,老李再为自己的过错向老王道歉,这样的顺序安排就是给双方各自台阶下,为后面的调解工作扫除了心理障碍。

五是“算账法”。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抓住纠纷的本质,然后寻找平衡点,提出双方均认为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使双方能达成调解协议。本案例中,调解方案中的首条就是为老李省钱,让老李觉得自己的利益损失较小,便痛快地接受了调解方案。

派出所平时调解的邻里纠纷,还有用水纠纷、排水纠纷、建造建筑物纠纷、铺设电线纠纷、采光纠纷、排放污染物纠纷、噪音纠纷、通行纠纷等,如果处理得当,能大幅度节约百姓解决纠纷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老李民警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署名先后引纠纷
民警轩哥说案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