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理念下校园足球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4-04-10 06:47潘卫根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足球动作

潘卫根

摘 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园足球,小学校园足球迎来黄金时代。传统小学足球教学存在浅教、少练、缺赛等教学问题。在“学、练、赛”课程理念下,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精设练习方法、丰富竞赛形式,以“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促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会;勤练;常赛;足球教学;“学、练、赛”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121-04

足球运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發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将足球项目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针对如何开展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掌握教材规定的每一项运动技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本文结合《2022年版体育课标》“学、练、赛”课程理念,以当前校园足球教学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建议,以期促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一、足球课堂教学问题及成因

随着《2022年版体育课标》的颁布,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可供学生选择。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足球运动需要一定的运动基础,且动作难度较高、体能需求较大,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一)对“教与学”的认识不足——缺精“学”

传统体育足球授课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老旧重复,难以满足现阶段的足球教学要求及学生的足球学习需求;教师选材不准、没有突出重点内容;授课过程以“教”为主,忽略学生“学”的过程,不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未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教会”最终体现就是让学生“学会”,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和技能水平,精准确定教材重难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1]。因此,要想上好足球课,就要“以学定教”,全面把握学情,有效组织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达成既定的学练目标。

(二)技能与体能融合不足——缺勤“练”

纵观学校体育足球教学现状,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许多专家和学者大力提倡体育技能与体能的有机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只提出目标要求而缺乏有效训练方法的问题。这样的足球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通常以单一的技能动作教学为主、以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为辅,往往只关注技能形成的结果,而忽视体能训练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了“想踢球而不想学足球”的念头。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是建立在基础体能之上的,因此教师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科学设置运动负荷,通过精设多种巧妙的练习方法,精讲多练,解决体育课堂中练习密度与练习负荷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在保证运动安全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效果,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课程内容衔接不足——缺多“赛”

传统的足球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且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通常为单个技能动作教学,缺乏以单一的技术动作为核心的组合技术动作练习。由于教学过程中缺乏有组织的教学比赛,导致单一的足球技术动作与整体运动技术脱节,学生无法获得完整体验,对所学技术存在理解障碍。标准的足球比赛对运动场地、学生体能的要求较高,教师如果组织和调控不当,就可能使足球运动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由于缺乏真实的比赛情境,因而造成所学足球知识与技能运用不足,加剧了课程内容彼此衔接不畅的现象。

二、足球课程中“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尝试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需求、运动基础等,以及足球动作技能的整体性与实战运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多样性。

1.分学段制订教学内容

《2022年版体育课标》明确指出,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理念,从教师的“教学需求”转变为学生的“学情需求”。《2022年版体育课标》依据核心素养达成度,分四个水平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体现了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师应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水平目标,制订足球教学总目标和不同水平的分阶目标。在小学阶段,足球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可把小学阶段的足球教学总目标定为“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兴趣特点开发更丰富的足球课程资源,同时合理编制课程实施计划,有效促进学生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足球运动能力,实现足球教学的价值与魅力”。教师可以把水平一目标定为“重点利用足球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打下一定的基础,做到玩中学、玩中练”;把水平二目标定为“积极参与多种足球运动项目游戏,让学生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能进行足球运动展示或比赛”;把水平三目标定为“积极参与足球运动项目学练,形成足球运动兴趣,足球体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足球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学练足球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并能在足球运动展示或比赛中运用;运用足球比赛规则参与裁判工作,观看足球比赛并能进行简要评价”。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或活动方式更感兴趣。教师在进行某一足球技术动作教学时,可采用讲解示范与挂图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取准确规范的动作信息,教师的示范动作应准确到位,可将动作要领归纳为简短的几个字,确保学生有效获取信息,准确快速地掌握动作。例如,在进行足球脚内侧踢球动作讲解时,可归纳为:小腿加速脚外展,击中球后向前摆。

在教学足球技术动作时,教师还可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进行学习。课前,教师可通过微课、短视频提前让学生了解技术动作,让学生了解所学技术动作在大单元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与作用,从而让学生既学习了动作,又加强对运动项目的体验和理解;课堂中,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或电子屏,将所学动作展示出来,同时对技术动作进行细致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利用微课和互联网对学生所学技术进行强化,确保教会学生,使学生把知识学透。

(二)精设练习方法

学与练是一个整体,练习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巩固,也是为接下来的比赛运用打好基础。精妙的练习方法、明确的练习目标和复杂的练习情景对学生技能动作的形成与体育品德的养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1.设置精准明确的练习目标

精准明确的练习目标能够增强学生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勤练”的质量。针对不同的分组练习模式与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注重练习目标的可观察性与变现性,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不同层次的练习目标应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与表现(做什么与怎么做)、结果(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使练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逐层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形成丰富、深刻的運动体验,促进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

在足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分组练习与足球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将足球练习分为自主练习、小组练习和集体练习三部分。自主练习时侧重于动作的分化,目标设置注重行为与表现,如明确的练习动作、时间和次数,同时为学生拟定一个具体可实现的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实现高效练习。以“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学为例。在进行移动中连续运球练习时,要求学生自主练习,使用脚背正面运球在10米距离内连续触球5次,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陆续提出10—20次的更高目标,适当增加练习强度。小组练习时侧重于技能动作的巩固与提升,练习目标设置侧重于条件限制,即在足球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增加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在“足球:脚内侧运球”教学中,小组同时进行,学生需要在8秒内以“S”形运球绕过五个相距2米的标志桶,看谁速度快。教师通过设置“S”形路线和标志桶障碍等条件限制,使学生巩固脚内侧运球的动作。8秒通关的目标和激烈的小组练习,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练习的积极性。集体练习主要在动作的运用阶段进行。鉴于学生对动作有所掌握,其目标设置可侧重于结果。集体练习面向全体学生,所以目标设定不能太高,同时需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脚内侧运球教学中,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间隔20米,两组同时相向运球至中间换球区,与对方换球后返回端线。集体练习能将多种运动技能进行有效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足球技能的灵活运用程度。

2.采用趣味多样的练习方法

《2022年版体育课标》要求“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积极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地学和练。教师在制订足球技术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创设运动情境,激发学生的运动体验和认知,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采用多样化练习方法,将个人、小组、集体练习有机组合;可将技术动作的练习形式与强度进行重组,使之与足球游戏融合,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脚内侧踢球”练习时,教师以难度进阶挑战的方式进行。挑战一:射龙门比准——两人一组,每组相隔一定的距离,一人分开腿做“龙门”,通过增加间隔距离和缩小“龙门”大小来改变练习的难度(从中,教师还可以增加往返跑、加速跑等练习强度)。挑战二:撞球击准——两人相隔一定距离同时将球踢出,两球相撞即成功,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挑战难度与强度。挑战三:双龙戏珠——三人一组,一人双脚分开做“龙门”,另外两人分别在“龙门”前后站立,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人累计踢中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距离进行挑战,并依次轮换进行挑战。种类丰富、难度不同的趣味性挑战练习,既可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又能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练”更紧密地结合。

(三)丰富竞赛形式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足球最好的运用形式就是竞赛。通过足球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各种足球运动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塑造价值观与体育品德。此外,教师可通过比赛观察学生学、练的不足,以便重新组织学、练方式,以赛促学。

1.常态化课内比赛

小学生天性活泼、富有好胜心,教师在课堂中编制各种符合学生兴趣的游戏比赛,对所学技术进行“检测”,可有效促进学生“赛中学”“赛中练”。另外,课堂中的比赛内容设计应关注比赛时机与组织形式。比赛有助于学生学会本课“单一的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较为熟练地掌握“以此单一技术动作为核心的组合技术动作练习”[3]。以“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内容为例。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互射比赛,让学生通过脚内侧踢球与射门比赛,及时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营造激烈的学习氛围,避免教学内容单一化。足球课堂比赛的组织形式较多,如个人挑战赛、小组赛等,学生可根据自身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选择。在技术动作形成的初期,学生可通过技能分组、随机分组,然后以小组足球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巩固所练习的动作技术。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队友,增强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在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能后,组织学生进行小场地对抗团体赛。此阶段比赛主要以对抗为主,增强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提升体能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例如,教学“足球:脚内侧运球”一课时,教师可设计“突破重围”团体比赛,将学生分成8—10人一队,每队指定一名小队长。在约10×10米正方形场地中带球突破至对方区域,一方全体带球突破,另一方轮流派2—3名队员进行抢断,之后两队交换角色。教师通过创设对抗性运动情境,使比赛更接近足球的运动竞技实况,让学生在真实的对抗情境中获得丰富的运动体验,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足球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

2.开展多样化的课外竞赛

《2022年版体育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4]。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也就是落实“学生校内每天锻炼1小时,校外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当前小学开展课外足球比赛的方式有班级联赛、年级联赛、校级联赛、区域性联赛、足球大课间、校园足球体育节等,但是这些比赛所涉及的参赛学生往往是每个班级的体育“尖子生”,普通学生完全没有参赛的机会。为此,教师可组织课外足球比赛,适当开展一些趣味性强、难度低的足球团体比赛,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例如,设置“绕杆射门大赛”“障碍运球接力”等竞赛活动,并适当增加参赛人数,避免清一色“五人制”“八人制”竞技化足球比赛。通过多样化的足球比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足球技术,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为足球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通过“教会、勤练、常赛”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足球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在体育比赛中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教会”掌握足球技术、“勤练”巩固技术、“常赛”运用技术,不仅提升了课堂学习质量,而且带动了校园足球文化的提升。教师要转变足球教学思维,围绕“教会、勤练、常赛”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精设课堂学、练方法,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主动学、练足球技能,培养终身运动意识。

参考文献

[1]姜建明.学、练、赛、评促高效知能并进助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22,41(1):60-61.

[2]张庆新,陈雁飞.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3):275-282.

[3]梁龙旭.体育课“学、练、赛、评”的有效设计[J].体育教学,2021,41(4):13-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足球动作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动作描写要具体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画动作
认识足球(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