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专业、有趣,是我们付费订阅的动力

2024-04-10 14:04严妙生
名人传记 2024年3期
关键词:考据专业性核潜艇

我订阅《名人传记》多年,眼见纸媒愈发式微,不免感到一丝无奈与担心。对于喜爱的杂志,我常常想,怎样才能使其更具价值,以保有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对此,我想提两点建议:

第一,可以增加一些考据,以突出专业性。

《名人传记》的征订信息里写着:论人物,我们是专业的。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随意搜索某个名人,其平生功业马上就会纤毫毕现。因此,我认为,如果没有对资料更广泛的发掘与考据,杂志的独家性和专业性就不容易凸显。而没有了独家性和专业性,文章便容易变成“网文通稿”,可读性会大打折扣。

试举一例。《名人传记》曾讲述我国核潜艇研制的故事,文中说道:“靠着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十几万个数据一一敲定……”这一材料,我认为就有可以做更为细致的考据与探究的可能性。

核潜艇工程正式上马是在1965年。同年,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为设计氢弹的原理模型,曾使用“北京中科院的119机和上海华东计算机所的J-501机,这两个机器的运算速度都是每秒5万次”,“北京的119计算机是很多单位一块使用,要排上机时间”(2017年湖南教育出版社《亲历者说“氢弹研制”》)。这些说法,亦可在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核工业》一书中得到验证。

从上述材料可知,当时我国是有计算机的,并且有北京、上海两个研究所可供科研单位选择。那么,这里就有一系列问题可供编辑老师们去解答,以进一步增强文章的专业性与知识性。如,核潜艇项目有没有用上计算机?如果没有,为什么同一时期同为核工业领域的项目,有厚此薄彼的区分?是核潜艇的计算量不大,还是项目紧迫性略低,还是三线建设有其特殊安排?如果用了,那么杂志在讲故事时,应该以怎样的标准选用这些资料?是否有更多的写作角度,能更加全面地展现科研人员创业之艰辛?

当然,文章事关“核动力”这个涉密的领域,相关资料本来就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并无可厚非。然而,如果编辑老师们能在资料的横向对比上多下些功夫,或许便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认为这就是独家性与专业性的基石。

第二,可以增强文章与文章之间的互动。

目前,传统纸媒似乎仍未能拿捏到互聯网的“流量密码”,杂志运营的读者微信群与公众号基本上还只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而事实上,只有实现真正的与读者互动,才能获得更多的流量。我认为,《绿茶 名家书房》便是一个很好的可以进行互动的专栏。绿茶先生采访的名家大多有其庞大的读者群或粉丝群,像在高校圈便流传着“超今赶勇”的口号,意思是做学术要赶超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子今教授(2022年加入西北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辛德勇教授。司马迁曾感叹:“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同样,“学术粉”如能一窥辛德勇教授的书房,乐何如哉?

此外,《名人传记》上刊载的很多文章可以相互呼应,形成互动。如读完《袁殊:张爱玲成名的真正推手》一文,我们得知,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帮五重身份的红色特工袁殊一手捧红了张爱玲。然而,彼时袁殊的公开身份是“文化汉奸”,其主办的刊物《杂志》也被视为敌伪读物。结果,被袁殊一手捧红的张爱玲,在抗战胜利后,被戴上了“文化汉奸”“娼妓式文人”的帽子,1946年全年无处投稿,转而要靠给电影公司写剧本来维持生计。张爱玲这段戏剧性的经历,如果能刊登在《袁殊:张爱玲成名的真正推手》一文之后,对于增强杂志的趣味性,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真实、专业、有趣,是读者对《名人传记》的期许,也是我们付费订阅的动力。以上浅见,仅供编辑老师们参考。

山东威海  严妙生

猜你喜欢
考据专业性核潜艇
094型战略核潜艇
文献考据与史诗研究路径
——论《江格尔》重要问题的研究方法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大揭秘——核潜艇的武器库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
诗词解读莫轻视考据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考据之功与品鉴之美——万经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