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域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与困境及优化路径

2024-04-11 17:25王金伟李金秋赵传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农民体育农村

王金伟 李金秋 赵传(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指出要繁荣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并增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凝聚力。

1、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求分析

1.1、体育物质文化建设需求分析

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场地设施为基础,尽管国家人均体育场地从2013 年的不足1.5m2增加到了2020 年的2.2m2,但根据第七次全国农村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1.15m2,不到人均体育场地的一半,与《“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人均体育面积应达到2.6m2”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全民健身条例》中指出:“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文化习惯,增加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过去的农村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体育的认知度较低,再加上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和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发展。而如今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对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在促进社交和娱乐方面的功能认知得以提升,对体育物质设施的需求快速增加,这成为建设体育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

1.2、文化组织建设需求分析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指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要重点加强,体育总会应鼓励向乡镇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应下沉至行政村。”《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到:“应加强对农民体育协会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在组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培养骨干人才、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农村体育文化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主要依据上级指令,体育文化建设村镇化程度有待提高。受相关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基层政策执行力的不足的制约,许多农村体育社团仍然采取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方式,无法有效推动农民参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农村体育文化组织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和项目,满足其需求和愿望。

1.3、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需求分析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需求十分紧迫。经济和场地建设的落后,限制了体育精神在农村的传播,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秉承着“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农耕文化遗产传承乏力、公共文化资源供需不匹配、低俗文化局部蔓延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导致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而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具有促进农村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因此,满足农村地区的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不仅能提升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也能从精神文化层满足农村地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

2、需求视角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2.1、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偏向城镇,导致农村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要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农村是主要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针对上述问题,2019 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体育强国的实现离不开丰富的体育文化支撑,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目前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的重心。农村是我国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国家体育实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同时,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还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培育农村体育文化遗产,提升农村的文化软实力,缩小城乡体育发展的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从而推动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目标。

2.2、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古代的管理体制中,流传着一种“皇权不下乡”的说法,通过血缘、亲戚关系、宗族制度,将农村基层紧密联系成一个熟人社会共同体。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熟人社会逐渐解体,农村人民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需要通过文化建设来重新建构乡村社会的新的人际信任和关系网络。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共享和理解,使社会成员能够建立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关系的深化和团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和乡村发展的需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已被广泛认知并提上议程。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为农村人民重新塑造了一个共同的身份认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增强了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2.3、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体育活动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以满足农民的体育需求。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完好无损,能够正常使用。要加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和活动,以激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宣传,提高农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和重视。要加强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培训,如篮球训练、乒乓球训练、田径训练等,以提高农民的体育技能和水平。还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文化的研究和探索,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3、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实困境

3.1、农村基层体育文化建设需求表达机制缺失

农村体育文化的表达机制不完善,意味着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难以充分表达需求和意见,限制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建设缺乏对当地情况的充分考虑,体育设施建设只是按照上级政策指令进行,缺乏由下至上的需求表达机制。熊禄全教授团队调查发现,在长春、北京、商丘、黄冈、温州等地的38 个行政村中,仅有4 个开通了居民自下而上的体育诉求表达渠道。在这些开通了居民自下而上体育诉求表达渠道的村庄中,村民的体育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村庄。这些村庄的居民普遍表示,他们更愿意参与集体体育活动,并且对体育设施和活动有更高的需求。在未开通体育诉求表达渠道的村庄,村民的体育参与度普遍较低,对体育设施和活动的需求也不高。这表明,缺乏有效的体育诉求表达渠道是影响村民体育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3.2、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单一,缺乏多元性

受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影响,农村体育物质保障机制发展薄弱,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主要依赖于通过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经费和资源、组织体育活动等方式,推动和支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据2018 年颜小燕的研究,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民间组织这一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相对滞后,民间体育组织的数量也相对稀少,这导致无法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具备的优势,从而不利于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满足农村体育文化多样化需求。并且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下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薄弱,体育文化消费市场规模有限,企业和商业机构难以探索在农村地区投资体育文化建设的商业价值,限制了企业和商业机构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投资和参与。

3.3、农村体育文化基层管理组织亟待完善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工作都从属于文化站领导。在乡村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村文化站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没有报酬,所以工作积极性差。而作为文化分支的体育文化在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普遍面临着缺乏专业、高素质的体育文化建设人才,以及活动组织人员等,使得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队伍薄弱,极大限制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深度。在农村体育管理层面上,不少地区都将其置于他人门下或与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合并重组。对于体育的管理缺乏独立运行机制,导致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受到多方部门掣肘。因此,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组织中常面临责权不明、职责边界模糊等问题,缺乏有效的农村基层管理组织也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公正的缺失,影响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4、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优化路径

4.1、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畅通农民体育文化建设需求表达渠道

农民是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通过分析认为可通过以下方式保障农民体育文化建设需求表达渠道。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作用,选取不同年龄结构层次人口代表参与体育文化决策和规划,通过会议、座谈会等形式表达农民的需求和意见,使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和透明。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农民体育文化需求表达的渠道。建立网上意见箱、在线调查等形式,方便农民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回应。促进信息传递和沟通,建立定期、系统的渠道,向农民提供体育文化活动的信息和机会。可以通过社区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广泛传达相关信息,确保农民及时获悉并了解体育文化活动的安排。

4.2、构建多元化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体系

多元共治包括多种共治方式,如对话、协商、竞争、合作和集体行动,而合作是多元共治的核心。这是现代社会国家社会管理经验的结晶,也是我们农村体育工作的目标。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多元化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力量,村委会、农民协会、政府和社会组织多方协作参与的模式,以改变过去长期依赖政府力量建设的现状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提高农村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各方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进行合理分工,共享资源,并确保信息的互通,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更具多样性和效益更高,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3、培育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队伍力量,完善基层体育文化管理组织

体育文化的建设管理缺乏独立运行机制,同时受多方力量共同作用。因此,培育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队伍力量,完善基层体育文化管理组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应从农村体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为民服务,抓典型、树标杆,以科学的态度指导农村体育自发性组织建设,推动农村体育自发性组织的培育和成长。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基层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设立文化体育委员会、建立文化体育站等形式,形成完善的基层农村体育组织网,提升对农村体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体育文化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使体育文化建设在阳光下运行,面向人民群众,有效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质量。

5、结语

需求视域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深入探讨农村体育文化的价值、困境和优化路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农民体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